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保持和繁殖大白菜亲本的自交不亲和系,克服其自交不亲和性,以得到后代,本试验引进日本植物激素BA处理萝卜自交不亲和性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大白菜,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07s20为试材,于蕾期和花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以克服其自交不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花期和蕾期喷施1%~5%NaCl均可显著提高07s20亲和性,但花期处理明显高于蕾期。其中花期喷施3%NaCl,亲和指数达到8.54,是人工破蕾的58.1%,可以代替蕾期人工破蕾授粉克服大白菜的自交不亲和性,以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花期喷食盐和硼溶液克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性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铮 《中国蔬菜》1992,1(3):15-0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杂志曾报道过,利用食盐水克服芸薹属作物自交不亲和性获得成功,这些研究对提高自交不亲和系繁殖工效、降低生产成本起了一定作用。新疆八一农学院尹经章等人进一步试验利用 NaCl B克服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比不加B效果好,华中农大张文邦等人在甘蓝上也有过类似的报道。为了探讨NaCl B对繁殖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效应,我们于1990年在北京郊区原种场,以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2039-5为材料进行了试验。 试验种株于1990年3月10日定植于塑料大棚内,试验面积35.4m2,分小区(畦),每畦68棵,处理①为31ONaCI 0.31oB,处理②为3%…  相似文献   

4.
十字花科蔬菜的自交不亲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字花科蔬菜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是简化制种的主要途径。研究自交不亲和性的文献非常丰富,本文试图对十字花科蔬菜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规律、生理机制及其克服途径作一综述。 遗传规律 所谓自交不亲和就是植株开花时用同株或同一纯合自交系的花粉授粉不易结籽或结籽很少的现象。Kakizaki(1930)认为十字花科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属于配子体型体系,即亲和与否取决于花粉本身所带的S基因是否和雌蕊所带的S基因相同。但Bateman(1954)等多数学者认为属于孢子体型体系,即亲和与否不取决于花粉本…  相似文献   

5.
李正吉  赵胜业 《蔬菜》1997,(1):28-28
喷盐水克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的研究266200山东省即墨市种子公司李正吉赵胜业倪树林周民生于绍山黄显宏目前大白菜杂交制种主要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繁殖一代杂交种子,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主要是采取剥蕾人工授粉的方法,但产种量仍然很低,且费工多,成本高,不便于...  相似文献   

6.
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方法的探讨00381天津市蔬菜研究所曹必好王远欧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甘蓝的杂种优势很明显,生产上应用很广。其杂种种子当前主要是利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繁殖而得,但甘蓝的自交不亲和系有高度的自交不亲和性,造成其留种困难。目前甘蓝自交不亲...  相似文献   

7.
NaCl溶液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骞  胡靖锋  朱红 《长江蔬菜》2011,(14):14-16
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2个萝卜自交不亲和系进行自交不亲和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NaCl溶液能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但不同浓度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其中3%NaCl溶液处理后,2个材料的亲和指数分别为3.08和3.32,与其他浓度处理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说明3%NaCl溶液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4个青花菜DH系自交不亲和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aCl溶液能克服青花菜DH系07-2的自交不亲和性,但不能克服另外3个DH系的自交不亲和性;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DH07-2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0%NaCl溶液处理后,其亲和指数达4.53,极显著的高于与其他浓度处理,说明10%NaCl溶液克服青花菜自交不亲和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自交不亲和性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普遍存在,它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自交不亲和系繁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花期喷盐水[1]的方法来提高亲和指数,但研究结果表明[1-4],各地使用的盐水浓度不尽相同.不同授粉时期和不同盐水浓度对不同自交材料亲和指数的影响未见报导.试验研究了盐水浓度和授粉时期对亲和指数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系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雌雄蕊特异性决定因子、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基础、S-RNase介导的自交不亲和机理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探讨,并利用沙田柚雌蕊自交不亲和基因之间的调控机理开展一些基因提取、扩增、诱变等研究,获得了一批沙田柚品系的创新种质材料,完善了沙田柚自交不亲和性机理,为应用该机理解决沙田柚生产中授粉和种子过多的问题提供可靠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萝卜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硼砂溶液喷洒萝卜花蕾,研究了氯化钠硼砂溶液对萝卜自交不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钠硼砂溶液能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不同浓度氯化钠硼砂溶液处理效果差异显著,其中2.0%NaCl+1.0%硼砂溶液喷雾,亲和指数达3.33,极显著高于其它浓度处理,效果仅次于人工剥蕾。生产上以2.0%NaCl+1.0%硼砂溶液喷雾处理对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最适宜。  相似文献   

12.
根外追肥对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结实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甘蓝一代杂种多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由于自交不亲和系存在自交不亲和障碍,繁种十分困难。前人曾利用在甘蓝花期喷一定浓度盐水+硼砂水溶液的方法来克服自交不亲和性,提高结实率,但此法繁殖的亲本不宜用来繁殖原原种。目前繁殖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仍主要依靠蕾期人工授粉来获得自交种子,但自交多代易致使种子生活力衰退,引起繁种产量低、籽粒不饱满等问题。笔者在蕾期人工自交授粉的基础上,进行了根外追施磷、钾、钼、硼、锌肥的试验,以期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食盐和硼对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食盐和硼对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影响张恩慧鲁玉妙(陕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杨陵712100)≈≈≈≈≈≈≈≈≈≈≈≈≈≈≈≈≈≈≈甘蓝目前主要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繁殖一代杂种种子。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繁殖虽蕾期自交能够留种,但存在费工、成本高等诸多不利因素。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花郴菜的起源以及材料的群体自交亲和性变异的分布及遗传趋势分析,认为在自交亲和性变异较大的群体中是通告选育出遗传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的。并推测在共椰菜中的某一特定品种的自交亲和性是由少数几对等基因控制的,其效应可能主是非加性的,但也能不排除一些微效基因的修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盐水处理在繁殖甘蓝或白菜杂交种亲本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7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地区采用自交不亲和系的途径,配制出许多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甘蓝或白菜杂种一代。它们在生产上显示了极好的杂种优势,对提高蔬菜生产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配制杂种一代的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种子,都是采用人工蕾期授粉法繁殖。因此十分费工,增加了生产杂种一代种子的成本。近年来有关杂志曾报道利用盐水处理可克服甘蓝或白菜自交不亲和性,增加花期授粉结籽数的试验报告。但是,目前尚未见将盐水处理用于大量繁殖甘蓝或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种子的公开报道。 1985年以来,我们在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等有…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种一代,是当前大白菜杂种一代主要的制种方法之一。目前,我国许多单位已选育出一些优良的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用于配制杂种一代在生产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所也选育出“城青2号”等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种一代,表现整齐度高、抗病性强、高产、稳产、较对照品种增产24.3- 37.2%。 但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还存在着自交退化的现象,造成植株生长差、种株死亡率高、原种种子产量低。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和杂种一代的应用。为此,我们结合品种的选育工作,探讨了大白菜自交退化问题及其…  相似文献   

17.
果树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与生理机制及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在简要介绍植物(包括果树)自交不亲和性与生理控制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对梨、苹果、杏等果树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花柱内花粉管生长特点、花柱S糖蛋白的特性与作用机理以及果树自交不亲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提出了该领域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果树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与生理机制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介绍植物(包括果树)自交不亲和性与生理控制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对梨、苹果、杏等果树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花柱内花粉管生长特点、花柱S糖蛋白的特性与作用机理以及果树自交不亲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提出了该领域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白19 号大白菜是由北京地方品种翻心黄的自交不亲和系8201022 与从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提供的材料中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AV501 杂交选育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60 d( 天) 左右,植株生长势强,叶球中等偏大,净菜率高,高抗病毒病及黑腐病,丰产,平均每667 m2 产4 523 .5 kg,比对照增产33 % ,适合于华北及云贵高海拔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槲皮素对甘蓝自交不亲和性及SR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蓝自交不亲和系‘022E1’, ‘022A1’, ‘02259’开花前两周的花蕾进行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 开花后自交。与花期对照相比, 3个自交不亲和系的亲和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其中以1 500 μmol·L - 1槲皮素溶液处理效果最佳, 在022E1系中其亲和指数由原来的0.03增至4.35, 完全转化为了自交亲和系。采集开花前1 d的花蕾切取柱头进行SRK活性测定, 结果表明, 槲皮素处理后可显著抑制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柱头中SRK活性, 从而阻止了自交不亲和性的信号传导, 达到了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