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属鞘翅目,金龟甲科。北方地区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等。蛴螬是为害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不仅为害期长而且为害严重,影响花生发芽、坐果、结荚、产量及品质。一般发生田被害损失率在20%~3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2.
我县花生每年因蛴螬为害损失均在1000万斤以上。据对花生、大豆、玉米、甘薯等有代表性作物的大面积普查,本县蛴螬共3科16种,其发生量占地下害虫总发生量的92.6%,其中优势种为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三种,其发生量依次占20.5%、42.0%和28.9%。  相似文献   

3.
花生田蛴螬优势种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沂市花生田蛴螬危害呈加重趋势,已成为花生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本市花生品质和产量。我们连续多年的调查观察结果显示,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为本市花生田蛴螬的三大优势种。为了更为有效地控制花生田蛴螬危害,最大限度地挽回产量损失,现将其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借鉴。1三大蛴螬优势种的发生特点1!1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发生特点1!1!12年发生1代,危害有大小年现象。同一田块,每年都有越冬的大黑金龟子(成虫)和大黑蛴螬(幼虫),只是金龟子和蛴螬的越冬群体数量有多有少,二者比例不断变化,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4.
蛴螬是鲁东地区花生田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明确该地区花生田蛴螬发生种类和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优势种——暗黑鳃金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分布情况、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田严重发生的蛴螬进行低毒化控制技术试验。该研究通过种类调查、药剂处理试验,初步明确了该地区为害花生蛴螬的优势种群,并制订了田间综合治理措施。主要结果有:危害花生的蛴螬种类较多,但优势种群有大黑鳃金龟甲、铜绿丽金龟甲、暗黑鳃金龟甲3种,7月中下旬始见低龄幼虫为害花生的果针和荚果,危害盛期为8月中下旬至收获;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化学药剂吡虫啉的防效最好达到66.82%;生物制剂白僵菌效果最好达到80.09%。  相似文献   

6.
川北地区花生蛴螬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北地区花生蛴螬以暗黑齿爪鳃金龟为优势种群,占蛴螬总虫量的84.4%,平均果荚被害率20%以上。蛴螬在花生地呈聚集分布型。越冬蛴螬化蛹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田间卵盛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末,低龄蛴螬发生在7月份。发生轻重与土壤质地,花生播期和7月上中旬降雨量,连续降雨日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蛴螬是鲁东地区花生田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明确该地区花生田蛴螬发生种类和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优势种--暗黑鳃金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分布情况、发生原困,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灯光诱集成虫防控花生蛴螬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蛴螬是花生的重要地下害虫,东北大黑鳃金龟是蛴螬中的最重要一种,危害隐蔽,防治难。对危害花生的蛴螬优势种东北大黑鳃金龟的光谱诱集结果表明,360~400 nm的光波对其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利用太阳能诱虫灯进行田间防控,效果与施用吡虫啉药剂相当,花生果荚被害率被控制在3%以下,明显比空白对照低,产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9.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金龟甲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植食性种类中以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的一些种类发生普遍,为害最重。  相似文献   

10.
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在辽宁省分布广,危害重。为了将蛴螬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下,为大面积防治其危害提供科学依据。1988年,辽宁省植保站、鞍山园艺科研所分别进行了蛴螬危害玉米、花生防治指标的研究,简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室内饲养观察食量  相似文献   

11.
南山牧场牧草害虫金龟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步南山牧场草地下害虫金龟子的系统调查和灯下诱集可知,有4种金龟子危害牧草比较严重,它们是鲜黄鳃金龟、小黄鳃金龟、异丽金龟和斜矛丽的金龟,研究了记载了幼虫(蛴螬)在土的垂直分布,成虫的发生期和高峰期,从自然罹病的鲜黄锶金龟的幼虫虫体上分离得一株卵孢僵菌(编号B.te3),用该菌孢子液在室内对蛴螬作活虫感染试验,30k内感染率为64.6%-92.1%;野外草地用B。te3菌剂拌少量细土撒于地表,2  相似文献   

12.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总科幼虫的总称,静止时常呈“C”字形,别名“白土蚕”,其成虫通称金龟子或金龟甲,俗名“瞎碰”、“铜克螂”等。危害花木和草坪地下部分的蛴螬种类很多,其中东北常见的主要有属于鳃金龟科的华北大黑鳃金龟和属于丽金龟科的铜绿异丽金龟。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福建莆田沿海地区花生蛴螬种类2科7属14种,内含2个新种,1个中国新纪录属。其中京都大黑鳃金龟等4种为优势种,并列有田间常见种类检索表。本研究首次报导常见种类种群数量动态:小阔胫绢金龟以2、3代幼虫和个别成虫越冬,成虫、幼虫一年出现3次高峰,其年度间种群数量变动幅度较大;京都大黑鳃金龟、肖似鳃金龟和卵圆齿爪鳃金龟分别以成虫和老熟幼虫越冬,一年均出现一次高峰;常见的金龟中成虫以小阔胫绢金龟,幼虫以京都大黑鳃金龟数量居多。从而查清成虫、幼虫防治适期分别为4月中、下旬和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制定花生蛴螬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蛴螬是我县地下害虫中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类群。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林木、牧草的地下部分都能为害;而且生活周期长导致作物生长受到持续为害,而给我县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必须综合防治。1蛴螬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蛴螬,属于鞘翅目,是金龟甲科幼虫的总称;完全变态。分布我县的主要是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1.1大黑鳃金龟甲1.1.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21mm,宽8—11mm,黑色或黑褐色,具  相似文献   

15.
四川花生蛴螬种类调查及优势种群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录了四川危害花生的蛴螬32种,明确了区域性优势种群和全省性优势种群:陀江中下游花生蛴螬优势种群是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涪江中上游为灰胸突鳃金龟(Hoplosternus incanus),全省花生蛴螬优势种群是暗黑鳃金龟。同时,对暗黑鳃金龟的生活史,各虫态历期及环境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作了较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一、蛴螬的识别与防治措施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俗称地蚕。这类害虫除少数为腐食性种类外,60%为植食性。在林业上危害严重的有20余种,主要有东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黑绒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等。其中东北大黑鳃金龟分布最广(北起黑龙江,南至江、浙,西到陕西等地),危害最重。蛴螬危害林木幼苗造成的症状和辨别方法是:苗床上萎蔫苗木呈团、块状分布;萎蔫苗木用手轻拔即可拔出;拔  相似文献   

17.
2010~2012年对河北省甘薯主产区易县和雄县甘薯田蛴螬的发生和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蛴螬在易县和雄县甘薯田普遍发生,主要种类为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一般地块蛴螬对甘薯的为害率10%,严重地块为害率20%,最高可达49.1%。易县暗黑鳃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7月,铜绿丽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下旬,黄褐丽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8.
关中西部蛴螬暴发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鸡市位于陕西关中地区西部,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常年种植小麦20万hm^2。2006年秋季局部地区蛴螬暴发危害,发生面积达2.1万hm^2,造成200hmz小麦翻犁,主要分布在千阳、陈仓、凤翔、岐山、扶风等县(区)。在宝鸡地区蛴螬的优势种为铜绿丽金龟( 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 )和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ta ( Faldermann )],以铜绿丽金龟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9.
<正>花生是南阳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万hm2。近年来,花生田蛴螬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每年造成损失20%~30%,严重田块在6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制约花生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调查,南阳市花生田发生的蛴螬为混合种群,有20多种,以铜绿金龟子、暗黑鳃金龟子、华北大黑鳃金龟子为主,其中暗黑鳃金龟子占50%~60%,在监测防治上一般以暗黑  相似文献   

20.
1989年普查结果表明,惠民地区为害大豆、小麦、谷子、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蝼蛄、金针虫,以蛴螬为害最重,蛴螬有20余种。优势种大黑鳃金龟普遍发生,暗黑鳃金龟有蔓延加重趋势,是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