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本刊讯4月6~26日,郑州碧沙岗公园举办以"情动海棠,春满郑州"为主题的郑州第四届海棠文化节,共展出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湖北海棠、梨花海棠、爬地海棠及近年新引进的‘王族’海棠、‘钻石’海棠等北美海棠系列品种和‘银寿冠’、‘长寿冠’等蔷薇科苹果  相似文献   

2.
刘丽  蔡迪花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6):100-105
为提高武都的核桃产量与品质,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核桃不同品种的物候期、产量构成要素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情况。本研究以甘肃陇南市武都山区“万亩核桃园”为试验地点,在2012—2013 年开展核桃‘温185’、‘强特勒’2 个品种的物候期及产量构成要素的连续性观测,分析不同年份2个品种物候期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化特征,并结合同期气象资料,研究核桃产量构成要素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核桃物候期存在较大的差异;(2)尽管2013 年核桃‘温185’的枝条生长量明显长于2012年,但由于2013年前期气温异常偏高,加之降水量偏少,造成后期果实生长量小于2012 年。然而,由于‘强特勒’的物候期较‘温185’晚了20 天左右,其2013 年枝条、果实生长量均较2012 年大,前期的高温并未影响其生长发育;(3)2012、2013 年核桃‘温185’枝条、果实生长量与温度、降水呈正相关,而与日照时数呈不显著负相关,其中与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就温度而言,2013年的相关性明显弱于2012年,表明气温异常偏高不利于核桃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参试茶树品种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明确其适宜种植的范围和制茶类以及栽培过程中需防范的灾害,为品种的鉴定和推广提供依据。第4 轮茶树品种桂林点区试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8 个绿茶品种中‘湘妃翠’和‘花秋1 号’综合表现最好,产量和品质评分均高于对照,其中‘湘妃翠’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参加试验的3 个乌龙茶品种中‘鸿雁13 号’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品质评分高于对照;各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多数表现为早生种,抗逆性较强,适宜在广西桂林及相似地区的绿茶和乌龙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迅速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对‘红丽’海棠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丽’海棠的发芽高峰是置床后第3天.低温层积是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层积60 d可以完全解除种子休眠.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不能完全解除其休眠,以200 mg/L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赤霉素24h浸泡和48 h浸泡之间无差异.层积60d后用2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是最佳处理组合,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在江汉平原推广的杨树优良无性系,以引进的‘丹红杨’等19个杨树无性系及江汉平原原主栽品种‘中潜3号’为材料,分别分析林龄6年和12年时20个无性系的生长量、材性及抗性。林龄6年和12年杨树各无性系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丹红杨’、‘巨霸261’、‘DD102-4’‘、南林895’‘、巨霸2025’等5个无性系表现突出,12年材积分别高出对照107.7%、50.18%、39.8%、50.9%、42.1%;5个无性系在基本密度、纤维长度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丹红杨’‘、鲁山杨’抗病虫性最强。结合材积生长节律分析,认为‘丹红杨’适合培育中小及大径材‘,巨霸261’适合培育大径材,其他3个无性系适合培育中小径材。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核桃优良性状选种提供理论依据,于2012年对‘西林3号’、‘香玲’、‘西扶1号’和‘契可’的物候期进行观察,并于9月采集果实后对这4个品种的单果重、坚果横径、坚果纵径、缝合线径、硬壳厚度和仁重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契可’是雌先型核桃品种,‘西林3号’、‘香玲’、‘西扶1号’都为雄先型。通过对经济性状综合指标研究发现,‘香玲’品种的经济性状较其他3个品种更适合推广销售。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0.971%确定了3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并通过计算品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系进行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系,其结果与品系的实际表现型相近似。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较科学、简便。  相似文献   

7.
荷花(Nelumbo nucifera)为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挺水花卉。其花大色丽、清香四溢,深受人们喜爱,是我国著名传统花卉之一。但因荷花是喜热喜光、夏季开花的长日照植物,其它季节难觅芳踪。为使人们能四季欣赏到荷花美景,2005年4月笔者从广东三水引种了三个“冬荷”品种,即‘冬花红’、‘雪里红’、‘傲霜’,进行试验种植。结果表明,“冬荷”生育期长,花期长,丰花性好,适应性、抗逆性强,在闽南地区能四季生长,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推广价值。材料与方法将“冬荷”品种分别定植于直径30cm、高25cm,直径50cm、高40cm,直径70cm、高45cm的缸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高酸海棠栽种适宜区域,用高酸海棠新品种‘冰心1 号’、‘红勋1 号’与现有品种‘新苹1号’进行抗寒性比较,以枝条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低温处理,并根据外渗电导法、脯氨酸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各样品的抗寒性能。通过试验测定结果可判定3 个样本的相对电导率大小依次为‘新苹1 号’>‘红勋1 号’>‘冰心1 号’,脯氨酸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冰心1 号’>‘红勋1 号’>‘新苹1 号’,MDA含量大小的总体趋势依次为‘红勋1 号’>‘新苹1 号’>‘冰心1 号’。总体而言,‘冰心1号’的抗寒性最强,3 个品种的抗寒顺序依次为‘冰心1 号’>‘红勋1 号’>‘新苹1 号’。其中‘冰心1 号’与‘红勋1号’都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适宜栽种于新疆天山以北及其他寒冷区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福鼎大白茶’(CK1)和‘龙井长叶’(CK2)为对照,对茶树品种‘槠叶齐’在陕西汉中的引种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槠叶齐’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春茶物候期比‘福鼎大白茶’和‘龙井长叶’晚,在试验点表现为中生,鲜叶产量高;制绿茶和红茶品质均优;抗寒性强。该品种适宜在汉中及气候相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育适宜在山西省食用向日葵生产区种植的抗旱耐盐碱、广适性强、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恢复系以及杂交种,本试验以国内的优良品种资源与自选育的不育系为材料,通过套袋自交成功选育出恢复系‘汾恢1号’、‘汾恢2号’、‘汾恢3号’,对3个恢复系进行农艺性状调查、抗旱耐盐碱鉴定和早代恢复力和配合力选择,结果表明恢复系‘汾恢1号’、‘汾恢2号’、‘汾恢3号’配合力高、花粉量大、恢复率100%、抗旱、耐盐碱、高抗黄萎病、耐菌核病,其中‘汾恢1号’表现突出,3个恢复系于2012年11月29日通过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验收。利用‘汾恢1号’培育的杂交组合FK-0918,2014年参加山西省区试平均产量达3726.56 kg/hm2,比对照YS809增产29.9%,排第四位。该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抗旱性、耐盐碱、产量高,商品性好,生育期108天,适宜在山西省晋中及晋西北食用向日葵生产区种植,应用推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1.
李峥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35):22-29
为了确定外来园林树种在高寒城市郊区的适应性,以典型区域——青海西宁市火烧沟外来园林树种为对象,基于野外定株监测及室内统计分析,对其抗寒性、性状稳定性及生长发育能力等进行了研究,并综合评价了不同树种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1)乔木树种紫叶稠李主干基部在晚冬期出现轻微冻裂,其他3种乔木在早春期发生了严重的抽条及轻度的冻害,4者叶色或叶形均明显改变,适应能力依次为:紫叶稠李>金叶复叶槭>金枝国槐>金叶榆。(2)小乔木类树种均发生了较严重的抽条,芽、叶、花出现了明显的冻斑,花朵变色或畸形率低于10%,适应性强弱依次为:西府海棠>独干红叶榆叶梅=绚丽海棠>红叶碧桃。(3)几种丁香属植物抵御冻害能力较强,仅部分物种一年生枝发生了轻微的抽条,但一些物种后期生长发育能力较差,例如黄丁香不发育花器官,综合适应能力大小为:紫罗兰丁香=波峰丁香=红叶丁香>辽东丁香>其他5者。(4)小灌木类树种胶东卫矛和小叶黄杨冬季地上部全部冻干,其他小灌木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和抽条,球冠类适应能力为:榆叶梅=珍珠绣线菊>金叶榆>圆柏,绿篱类为:水蜡=紫叶矮樱>金叶榆。基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高寒城郊区外来园林树种移栽初期抽条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建议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抽条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品种冬油菜在陇中旱农区的适应性及抗风蚀效应,以6种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HN12PZ16-2’‘、HN12PZ16-65’和‘平试8’,甘蓝型冬油菜‘QL-GAU-201’‘、QL-GAU-196’和‘低(1)-19’)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在陇中地区的越冬率、防风蚀效应、产量及含油量。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由于冬前根冠比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越冬存活率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HN12PZ16-65’越冬率最高,达88.33%。白菜型油菜由于较高的株高和千粒重,产量和含油量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HN12PZ16-65’产量(2937.00 kg/hm2)和含油量(43.67%)均最高。冬油菜冬前干物质积累量高,提高了农田起动风速,显著降低农田风蚀量,6个冬油菜品种农田土壤风蚀量较露地下降了88.77%~92.79%。因此‘,HN12PZ16-65’在陇中地区有较强的抗旱性,越冬率高,产量和含油量好,适应性好,且具有良好的防风蚀效应,适于陇中旱农区防风蚀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海棠‘怀恩’的栽培质量及促进该品种的推广,以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等8 项气象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及隶属函数法评价枣庄市海棠‘怀恩’栽培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枣庄市海棠‘怀恩’栽培气候适宜性指数为0.851~0.894,平均值为0.871,是海棠‘怀恩’的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14.
研究花器官形态结构和开花特性,为白蜡授粉受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了3个白蜡品种(‘鲁蜡2号’、‘鲁蜡5号’和‘金箭’),对其开花特性、花器官构造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白蜡品种雄株花期为11~13天,开花时间比雌株早13~15天;雌株‘鲁蜡2号’的花期为5~6天。3个白蜡品种的小花密集,开花后苞片2裂,花萼钟状4深裂,无花冠。雄花开花后露出舟形花药,花丝极短。雌花苞片开裂后露出雌蕊,柱头成熟时两裂,呈粉红色,花柱极短。扫描电镜下的3个白蜡品种苞片和花萼表面均有盾毛分布,不同品种间盾毛的形态有差异;‘金箭’、‘鲁蜡5号’的花药与花粉结构无显著差异;‘鲁蜡2号’整个雌蕊表面都有不规则褶皱分布。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白蜡属植物的育种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了解永德县荔枝主栽品种‘桂味’与区试品种果实品质表现,为‘桂味’品质提升和品种改良提供建议。采集30个果园的‘桂味’和7个区试品种荔枝果实,测定分析果实品质,并结合品质加权分、经济效益指数对测试品种进行评分排序。调查花期授粉源和气温以分析‘桂味’焦核率低的原因。结果表明,永德县‘桂味’荔枝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分别为22.53 g、19.27%和76.61%,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于广东大部分产区;焦核率仅为44.00%,低于广东大部分产区。经济效益指数评价结果显示,7个优新品种荔枝均优于‘桂味’,依据区试品种荔枝果实品质表现,除‘岭丰糯’外其他品种初步判定引种成功‘。桂味’与大核品种‘怀枝’等混种且花期相遇,推测花粉源和授粉期间长时间低温可能是当地‘桂味’大核化的原因之一,提高‘桂味’焦核率是提质增效的技术关键‘。无核荔’‘、贵妃红’‘、冰荔’‘、仙进奉’引种区试表现较为优异,适合作为永德县荔枝的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出高产稳产、品质优异,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小麦新品种,以‘冀935-352’为母本,‘济南1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在不同土质和生产条件下异地交替定向选择。在高肥条件下,前期足水供应,促营养体充分发育,后期干旱胁迫,在逆境条件下筛选生产能力强的个体以提高品种的抗旱性、节水性、抗逆性、适应性等;选种方向上注重选择产量因素协调的个体;高代品系采用跨区域多点风土适应性鉴定筛选的方法,使高产稳产与抗逆广适达到高度结合;同时,从F3代进行实验室品质同步选择。成功选育出小麦新品种‘石优20 号’。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旱、耐瘠、节水等特点于一体,于2009 年通过河北省优质组审定,2011年又通过了国家审定。其遗传基础丰富、性状良好,可作为高产优质种质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青岛地区能够利用的百合属植物的优良种类,以荷兰引进的22个百合属植物品种为试材,对其在青岛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进行研究,系统观测不同品系百合品种的物候期、生长规律、花部特征和花色参数等。结果表明,22个百合品种均能适应青岛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品系百合花期集中在5月,亚洲百合杂种系[Lilium asiatica hybrids(AH杂种系)]、麝香百合杂种系[L. longiflorum hybrids(LH杂种系)]和麝香百合和亚洲百合杂种系间的杂交种[L. longiflorum× asiatic hybrids(LA杂种系)]平均单花花期分别为9.25、12.43、14.43天。不同品系百合株高随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但不同品系间增高幅度不同。不同品系百合品种花径、花苞数目和花量不同,LH杂种系的花径和花苞数目小于AH杂种系和LA杂种系。花色参数中,AH杂种系的明度参数L*低于其他品系,LH杂种系中‘Regale’红绿参数a*值最低,为-2.08,LH杂种系中‘Dancing girl’黄蓝参数b*值最低,为-4.61。研究结果明确了百合属植物在青岛地区的引种适应性,为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栽培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对四川盆地主栽油菜品种抗菌核病性进行监测评价,为品种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于2018、2019连续两年在田间病圃内,对31个油菜市场品种采用人工菌丝块组织接种法接种核盘菌,调查油菜茎秆、分枝角果等组织菌核病发病程度,评价各品种菌核病抗(耐)病性。结果表明:有21个品种抗性稳定,即两年抗病性表现一致。其中‘德虹油1号’高抗(耐)菌核病,‘德名油100’和‘科乐油998’中抗(耐)菌核病;‘科源油2号’、‘宜油17’等10个品种低抗(耐)菌核病。‘油研11’、‘德油5号’等8个品种低感菌核病。‘德油9号’、‘宜油19’等10品种抗(耐)性菌核病性不稳定或丧失。综上,‘德虹油1号’、‘德名油100’和‘科乐油998’3个品种可作为抗病育种亲本或利用品种进行病害防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观测华北地区‘河津樱’、‘大寒樱’、‘大渔樱’、‘修善寺寒樱’等4个品种樱花的温度抗逆性,分别测定高温胁迫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低温胁迫下枝条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丙二醛含量,并结合田间观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中,‘河津樱’在华北地区温度抗逆性强,‘大寒樱’温度抗逆性弱。试验结果可为华北地区引种该品种樱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在江汉平原推广的杨树优良无性系,以引进的‘丹红杨’等19 个杨树无性系及江汉平原原主栽品种‘中潜3号’为材料,分别分析林龄6年和12年时20个无性系的生长量、材性及抗性。林龄6 年和12 年杨树各无性系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丹红杨’、‘巨霸261’、‘DD102-4’、‘南林895’、‘巨霸2025’等5 个无性系表现突出,12 年材积分别高出对照107.7%、50.18%、39.8%、50.9%、42.1%;5 个无性系在基本密度、纤维长度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丹红杨’、‘鲁山杨’抗病虫性最强。结合材积生长节律分析,认为‘丹红杨’适合培育中小及大径材,‘巨霸261’适合培育大径材,其他3个无性系适合培育中小径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