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大叶种胡椒(Type Lampong)为对照,对胡椒属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芦子’(Piper betle L.)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及抗逆性状(抗寒、抗病)等主要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野生近缘种质‘芦子’长势强,冠幅大,果穗长,座果率高,抗寒、抗病能力较强,农艺性状及抗性明显优异大叶种胡椒;通过对‘芦子’种质资源的无性繁殖品种改良技术进行探究,说明‘芦子’野生近缘种质资源是胡椒品种改良较好的中间材料,将为胡椒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胡椒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因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海南地区15份杂交种质和2份野生种质为供试材料,对其白胡椒粉的蛋白质、粗脂肪、胡椒碱、胡椒精油等项目进行测试与分析,基本上摸清了海南胡椒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为我国胡椒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为建立我国优质胡椒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影响胡椒提取的各种因素,利用正交设计和数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考察了溶剂种类、提取时间和试剂含量等3个因素的影响,确定各因素对胡椒碱含量的影响,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3h,试剂含量50m L。同时用该工艺对胡椒栽培品种、杂交品种及野生近缘种进行测定,发现胡椒栽培品种明显多于杂交品种及野生近缘种,但是发现一种野生近缘种—假荜拔的胡椒碱含量达到栽培品种水平。该种质的发现对于胡椒种质资源的优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施江  辛莉  杨彦  郑学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15-7417,7419
为了探讨卡瓦胡椒与胡椒及胡椒属其他野生种的亲缘关系。以6份卡瓦胡椒2、1份栽培胡椒和野生胡椒、1份不同属的草胡椒28份种质为试材,提取叶片DNA,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带型好、多态性和分辨率高的引物进行AFLP扩增,并运用MVSP3.13f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的4对引物共扩增出191个条带,其中189个具有多态性,占98.6%。AFLP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2处将28份种质分为6个类型,6份卡瓦胡椒聚成一类,说明卡瓦胡椒为胡椒科胡椒属,但与胡椒及其近缘野生种间亲缘关系有一定的距离。该研究为选择卡瓦胡椒嫁接用砧木、卡瓦胡椒的分子鉴定和构建卡瓦胡椒指纹图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胡椒野生近缘种抗瘟病种质资源,培育胡椒抗病嫁接苗,以胡椒高抗瘟病的野生近缘种‘黄花胡椒’为砧木,以我国胡椒主栽品种‘热引1号’为接穗,采用斜腹接的方法分析了砧木木质化程度、嫁接气候条件、嫁接时间对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木质化是保证嫁接成活率的最关键因素,砧木的完全木质化主蔓是嫁接最佳部位;海南地区在平均气温25~30℃、适量降雨的季节是嫁接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
对6份卡瓦胡椒材料、23份栽培胡椒和野生胡椒材料、1份不同属的草胡椒材料、1份不同科的普通烟材料,共计31份试验材料,进行荧光AFLP分子标记,研究卡瓦胡椒与胡椒及其他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2处将31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第1个类群有普通烟,第2个类群有草胡椒,第3个类群是卡瓦胡椒,第4个类群有胡椒,第5个类群有山胡椒、蒌叶和蒟蒌。说明卡瓦胡椒与胡椒及其他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有一定距离,为卡瓦胡椒真伪性的分子鉴定和构建卡瓦胡椒的指纹图谱提供了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胡椒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和评价等基础性工作,基于资源特点与研究基础,对胡椒种质资源描述标准及描述符进行归纳总结,研制一套适用于我国胡椒种质资源研究的描述符,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资源信息共享环境与条件,对胡椒优异种质评价利用以及共享体系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胡椒属植物中,栽培胡椒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野生胡椒资源也具重要的开发价值。为了解海南胡椒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集了74份材料,对其形态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28个形态性状其平均变异系数为51%。数量性状中,侧枝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1%,叶片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6%;质量性状中,主蔓被毛指数变异系数最大,为170%,成熟叶片颜色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采用数量分类法对海南胡椒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多样性进行了形态聚类分析,在阈值为0.139处,74份胡椒种质被分为3大类群;在阈值为0.032处,74份胡椒种质可分成SG1(所有的海南蒟)、SG2(6份假山蒟)、SG3(6份假山蒟和3份华南胡椒)、SG4(8份假山蒟和4份细叶青蒌藤)、SG5(假蒟和蒌叶)、SG6(印尼大叶种、班尼叶尔一号和古晋种3个栽培品种)、SG7(9份大叶蒟和2份复毛胡椒)和SG8(16份毛蒟和1份苎叶蒟)8个亚类。  相似文献   

9.
<正>6月10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胡椒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通过了农业部委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收集国内外胡椒种质资源72个种、217份,建立了设施完善的国家级胡椒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胡椒野生近缘种蒌叶Piper betle L.作砧木、胡椒Piper nigrum L.栽培种Kuching作接穗的嫁接技术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胡椒栽培种与胡椒野生近缘种嫁接亲和力强,嫁接成活率高,嫁接植株主蔓粗壮,生长迅速,生态适应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我国胡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产销、种质资源、栽培管理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分析我国胡椒产业现状,展望胡椒产业发展前景,并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广大胡椒科研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13对EST-SSR引物对24份胡椒育成品种和育种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对引物共检测多态性位点60个,PIC值变幅为0.26~0.85。24份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0~0.986之间,参试胡椒栽培种质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差异。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70水平将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UPGMA聚类和三维散点图都显示,部分参试材料没有严格按照来源地和亲本组成分类,杂交育种可以拓宽种质的遗传变异,为胡椒选育种提供更多材料。本研究阐明了参试胡椒栽培种质的亲缘关系,为胡椒杂交育种利用奠定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胡椒CBF1 (C-repeat-binding factor 1)基因,在低温耐受种质石南藤和低温敏感种质热引1号胡椒中,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和低温胁迫前后表达量差异,为胡椒抗寒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胡椒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CBF1基因ORF,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BF1基因编码蛋白特性和结构域,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和低温胁迫条件下表达情况。【结果】在热引1号胡椒(低温敏感)和石南藤(低温耐受)中克隆出CBF1基因,分别命名为PnCBF1和PwCBF1。在2份种质中,该基因开放读码框长度分别为660和654 bp,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24.07和23.87kD,等电点PI为4.82。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BF1基因在石南藤的根组织中高量表达; CBF1基因在热引1号胡椒和石南藤中受低温诱导表达,且表达模式不同,低温胁迫各时期,CBF1基因石南藤的表达量都极显著高于热引1号胡椒。【结论】克隆获得PnCBF1和PwCBF1,其在热引1号胡椒和石南藤中都受低温诱导表达,在低温耐受种质石南藤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低温敏感种质热引1号胡椒,且表达模式不同。本研究中胡椒CBF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为胡椒CBF/DREB1低温调控途径研究和抗寒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野生豆类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浦江县野生豆类种质资源现状,对野生豆类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野生豆类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阐述卡瓦胡椒的植物形态、生态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种质资源情况和分子标记研究、栽培方法研究及加工方法研究,提出我国卡瓦胡椒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今后卡瓦胡椒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3个胡椒种质主要性状鉴定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叶种胡椒和对照(CK.),对班尼约尔1号、云选1号***、73-F-5^****3个胡椒种质的主要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班尼约尔1号生势强,果穗长,座果率高,果实大,产量较高;73-F-5胡椒冠幅大,枝序柔韧,抗风能力较强、产量中等;云选1号胡椒冠幅小,产量较低,但花穗多,抗胡椒瘟病能力较前2个种质略强。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特点,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现状,以及目前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胡椒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胡椒自1947年引入中国,主要种植在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省(区),随着胡椒生产的发展,对胡椒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笔者从种质资源、繁殖技术、生理特性、根际微生物特性、耕作栽培、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产品的综合利用和产业战略等方面对中国胡椒自引种以来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中国胡椒今后研究的方向,为从事胡椒科研、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为华东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动植物基因库,蕴藏有极其丰富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分析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特点,阐述了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山西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分析了山西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概况、特点和研究现状,对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实现对山西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创新性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