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霸王岭地区壳斗科植物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种,分属于84科,166属,其中蕨类植物12科18属25种,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69科144属219种,表现了该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在种子植物的地理区系分布方面,该类型群落的种子植物的科和属的地理区系分布类型都有10种,总体而言都是以热带区域的分布类型为主,具有强烈的热带性特征;根据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原则,群落中的植物以高位芽的生活型为主,尤其是中高位芽生活型种类最多;群落中植物的叶的特征是以革质、全缘、单叶、中型叶为主,体现了该地区群落的气候和水热条件相适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海南热带雨林沟谷植物群落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热带沟谷雨林物种丰富,分别在霸王岭和黎母山的5 000 m2样地调查中,发现树种703株,两地共有树种36科,其中樟科、夹竹桃科、大戟科、楝科、山矾科和桃金娘科等共有科占有的树种数量超过60%,表明两个样地相似度较高;霸王岭和黎母山沟谷雨林群落树种都以热带分布型为优,霸王岭沟谷雨林热带科成分占85.4%,热带属成分占78.5%,黎母山沟谷雨林热带科成分占88.9%,属成分占92.6%,黎母山沟谷雨林热带科属成分比霸王岭均高,反映了较强的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3.
珍稀树种水青树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水青树群落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物种组成与结构、更新特点与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元江自然保护区水青树群落共记录维管植物32科46属55种及变种,水青树是群落的优势树种,山茶科、樟科和蔷薇科是群落伴生植物的主要组成科.水青树具有在林窗或林缘下更新的特点,在光照条件好,郁闭度不大的次生林下,其更新幼苗生长能力较强.当地的水青树群落结构较典型,自然更新良好,属我国水青树分布区原生状态较好的群落类型.在元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中应将水青树群落类型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并且与其生境保护同时进行,实施就地保护.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南昆山观光木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省南昆山观光木天然次生林中设置了5个1 600 m2的样地,调查了观光木种群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及观光木种群的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观光木种群所在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以樟科、山茶科、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科;观光木种群以Ⅱ级幼苗为主,缺乏Ⅲ级苗,中龄树及成年母株少,是一个衰退种群;其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或弱聚集分布.由于人为干扰活动较频繁,观光木自然种群处于濒危状态.建议采取积极的保育措施,加强对南昆山观光木资源及其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结构与种类数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典型群落的结构与数量特征。群落主要由热带、亚热带科属组成,优势科为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Camelli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木兰科Magnoliaceae等科,优势树种以相应的优势科属树种为主。物种数量特征采用重要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5个样地中,胸径≥3cm的个体密度1808株·hm^-2群落相对较高大,平均高度达11.5m,乔木垂直分化较明显:林木平均径阶为14.2cm,树种水平分布不均。许多常绿阔叶林群落正处于过老与更新发展之中,并常见有阳性落叶树种如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拟赤杨Alriphyllum fortunei和光皮桦Betula lurainirera等侵入林窗,形成常绿阔叶树与落叶阔叶树混交林。  相似文献   

6.
应用植被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粤北的英德石门台、曲江罗坑、南岭乳阳八宝山和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的广东松群落的维管植物种类组成、数量优势科和乔木层优势种,比较分析了4个研究地点的物种和群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物种相似性系数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乔木层树种及群落的相似性系数无明显规律。各地数量优势科均由壳斗科、樟科、杜鹃花科、山茶科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征科组成。乔木层共有优势种为广东松、五列木、乌冈栎、金毛柯、深山含笑、厚叶楠、岭南槭等。广东松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所有样地的广东松种群均处于中衰至衰退阶段,为维护该濒危保护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7.
浙江文成珍稀植物多脉铁木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文成县石垟林场的多脉铁木Ostrya multinervis群落为对象,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了该群落植物种类、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垂直和径阶结构。结果表明:该群落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60种(含变种),隶属于40科52属,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8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3科44属51种。多脉铁木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优势树种为多脉铁木,灌木层优势种为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草本层优势种为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群落中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占41.7%。群落中灌木层植物最为丰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大于草本层和乔木层。整个林分乔木层树种的树高分布相对均匀,径阶分布为逆J字型,多脉铁木单一树种的垂直和径阶结构均为近正态分布,多脉铁木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幼苗个体缺乏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在目前封山育林保护基础上,加强多脉铁木高效繁育技术研究,并适当进行人工抚育,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相似文献   

8.
恩施南方红豆杉天然林的群落及种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恩施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的种群和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丰富,有维管束植物52科88属100种;群落中高位芽植物52种,占绝对优势;地面芽植物较少;群落垂直结构层次分明;种群数量较多,但种群结构不合理,处于更新层的幼苗和幼树总体上所占比例较大,在各样地分布不均,演替层的数量少;种群对坡向、海拔和坡度等生态因子具有选择性,阴坡、海拔870~890 m以及山地的中部和上中部更适合南方红豆杉生长;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雌株与雄株的分布比例大于或等于1时,种群结构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9.
在对祁连山北坡中段分布的祁连圆柏群落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圆柏群落中共调查到种子植物18科35属44种,祁连圆柏群落的植物区系古老,温带性分布的科、属占绝对优势,从属的地理分布类型来看,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属于北温带分布类型。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无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等层间植物,祁连圆柏是乔木层的单优势种,灌木及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是银露梅和矮生嵩草。在不同海拔高度样地中,高海拔样地上祁连圆柏幼苗和幼树较多,而低海拔样地牲畜适口性差的草本较多,这主要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人为干扰强度差异有关。种群径级结构分析表明,祁连圆柏种群呈倒金字塔形,种群中成年个体占有较大比重,幼树和幼苗稀缺,总体上呈衰退趋势,应加以保护,对祁连圆柏及其群落的保护应采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综合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内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的群落特征及演替趋势,采用径级划分,结合生活型谱及物种多样性系数,分析了珙桐的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其更新特点,以揭示其群落演替趋势。结果表明:1珙桐群落样地中共记录维管植物20科22属24种,珙桐属群落优势树种;2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和灌木层较发达,草本层不发达,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46.67%);3整个群落的丰富度高达76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n均匀度指数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4研究地珙桐大部分呈成丛分布,单株分布极少;幼树幼苗均以萌生为主,老树与幼树的龄级相差较大,种群落处于衰老阶段。珙桐的天然更新能力变弱,加之受到灌木层优势种金佛山方竹的影响,以及随着种群的老龄化,更新层得不到发育,幼苗更新困难,其种群已处于危险状态,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佛顶山亚热带植物的多样性和建立有效保护机制,应用样方调查方法,对佛顶山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区系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佛顶山有维管植物429种,隶属于131科273属,生活型普以高位芽植物为主;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植物以亚热带分布科和北温带分布属为主;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不同群落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性不明显,表现出群落结构越复杂、物种组成越丰富、优势种越不明显、共优种越多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越高的特点。样地内树种平均胸径较小,主要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  相似文献   

12.
山东伟德山林木种质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系统研究伟德山的生物概况,通过样地、样线法对其木本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伟德山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共有木本植物(乔木、灌木、亚灌木)269种,隶属70科151属。其中乔木类139种,灌木及藤本植物130种;珍稀濒危特有物种19种。优势科、单属单种科的分布规律符合暖温带气候特点;植被中温带成分优势明显,热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群落中灌木层的组成优势明显。维管植物中世界分布属、温带分布属、热带分布属均有分布。并从加大种质资源生物学研究力度、建立野生植物开发利用试验站、建设原地和异地保护区、合理划分功能区、发展周边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伟德山木本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东罗浮山黑桫椤种群及所在群落的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被样方法对广东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黑桫椤种群及所在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了罗浮山黑桫椤种群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罗浮山茶仙观黑桫椤的种群密度为9.15×10-2株/m2,种群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年龄结构属增长型。黑桫椤种群所在群落有维管植物127种,隶属于63科98属,植物科、属的分布型以热带、亚热带占绝对优势,反映了该群落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的南亚热带区系特点;黑桫椤在灌木层中占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新沂市马陵山森林公园的不同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马陵山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298种,隶属于106科246属;依据优势种组成,公园植被可分为5个群落类型:赤松刺槐群落、构树群落、侧柏群落、麻栎侧柏群落、竹林群落;不同群落类型间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有一定差异,构树群落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普遍较高;侧柏、竹林群落的丰富度低,多样性指标不高,呈现组成单调、层次简单、长势不良的特点.建议因地制宜地采取林分改造措施,提高各森林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对江西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区的种子植物共计156科610属1 328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51科600属1 315种。含20种以上的科共16科,单、寡种属共554属,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科居多,共68科;其次是世界分布科,共29科。在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泛热带分布最多,北温带分布次之,说明该区的植物区系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6.
江苏宝华山自然保护区紫楠群落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0个20 m×20 m的样方,对江苏宝华山重要森林组成树种紫楠Phoebe sheareri群落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59科100属120种,其中被子植物55科95属115种,蕨类植物4科5属5种;样地内种子植物区系类型在属的层面上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②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以紫楠,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建始槭Acer henryi和红柴枝Meliosma oldhamii为主要优势种,其重要值依次为:29.69,10.34,8.61,7.83和6.12;灌木层仍以紫楠为主要优势种,重要值为34.00;草本层以安徽碎米荠Cardamine anhuiensis为第一优势种,重要值为10.52。③群落各频度级分布规律为A > B > E > D > C(A级种频度比例最小,一般指群落偶见种或稀有种,E级种频度比例最大,一般指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B,C,D级为物种在不同频度区间的分布情况),表明群落较为稳定;由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可见,常绿树种紫楠、青冈属增长型种群,落叶的枫香树、红柴枝为衰退型种群,建始槭为稳定型种群,表明该群落正处于发展中期。④由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可见群落整体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但功能多样性指数偏低,单寡种占据群落较大的生态位,群落内各物种对于全部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紫楠群落暂时表现稳定,但优势种群的种内竞争加剧了环境资源的压力,宜适当择伐群落内弱势个体并加强群落的就地保护。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样方调查对海南俄贤岭石灰岩山地海南凤仙花Impatiens hainanensis所在群落的植物区系及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总面积为800 m2的样地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46科76属83种(含种下单位),以兰科(16种)、水龙骨科(5种)和大戟科(4种)等为优势.属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18属)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15属)为主.群落以灌木层(29种)和草本层(45种)为主,灌木层以海南大戟Euphorbia hainanensis为优势,草本层以玫瑰毛兰Eria rosea占优势;藤本层植物9种,以眼树莲Dischidia chinensis为优势.生活型以矮高位芽(57种)为主.频度等级分布规律为A>B>D>C>E,属于A级的种类最多,有41种,其中草本层20种.与相同生境的海南大戟灌丛群落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有效保护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西海南风吹楠群落区系组成、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对广西5个海南风吹楠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6 100 m2样地中,维管束植物共261种,隶属于94科196属,其中热带分布的科、属均占绝对优势,海南风吹楠群落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海南风吹楠群落以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所占比例为38.3%,草本植物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与林分郁闭度和灌木植物覆盖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群落的层间植物种类丰富,占16.7%。乔木层以常绿树种占优势,优势科主要有大戟科、肉豆蔻科、梧桐科、云实科、桑科等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科。   相似文献   

19.
结合传统的路线法、小样方法与固定样地法调查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136科544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种,隶属14科17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618种,隶 属120科525属。640种药用植物中包括4种海南特有种植物,8种濒危珍惜、国家级保护植物。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在植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贡甲、海南大风子、赤楠蒲桃等在铜鼓岭保护区的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其中海南大风子是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但在铜鼓岭保护区内却是优势物种,这是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20.
采用调查法对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进行了种类统计和鉴定,结果显示:校园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植物约213种,隶属89科、183属。其中被子植物81科,173属,202种,药用植物82种,观赏植物96种,环保植物67种,重点保护植物8种。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从校园植物的优化和保护利用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