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使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粮食生产有两条途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然而,由于各种非生产用地不断增加以及土壤侵蚀、沙化、盐碱化、沼泽化和土壤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使耕地面积在逐年下降,因此,扩大耕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开发盐碱、干旱、半干旱等贫瘠土地,使其变为可耕地;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实现需要挖掘作物的增产潜力,同时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各种抗逆能力,其中作物抗盐碱性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盐碱对作物生产危害很大,轻者造成减产,重者颗粒无收.因此,植物耐盐碱性育种越来越受到植物育种学家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大豆,国内外科学家已对其耐盐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导致粮食作物面积减少严重,进而要求合理选用优质高效且丰产的优良作物品种,优化应用各项科学种植管理技术,促进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升,实现粮食全面增收增产目标。基于此,就玉米高产创建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及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大量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耕地面积逐年锐减,粮食需求却逐年增加,使得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只有依靠科技大幅度增加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才能达到解决粮食危机的目的。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可控因素包括使用高产的作物品种、配套良好的栽培耕作技术、拥有高产稳产的土地条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新疆化肥投入量与粮食增产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疆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新疆1980~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新疆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增产潜力.并为保证新疆的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新疆粮食单产与单位面积施肥量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粮食单产还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增施化肥的增产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5.
在吉林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不断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上的产量。提高作物单产的措施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仍然是化肥。通过多年来国内大量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证实,化肥是提高各种作物单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粮食生产的各项增产措施中,化肥的增产作用仍占40%~50%。吉林省的农业生产实践也充分证实了化肥在增产粮食中的重要作用。吉林省从1913年开始施用化肥以来,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些年里,吉林省的粮食总产,就其总的趋势来看,一直是随着施肥总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估计2004—2012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总产量增长中种粮投入因素的影响及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率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生产中,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均远大于物质服务投入强度,劳动力成本强度的影响则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2004-2012年,尽管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产量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种粮投入对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增产率变化的贡献均在80%左右,播种面积减少是粮食增产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稻谷产量增长率变化中播种面积的贡献比重逐步加大,小麦增产率变化中播种面积的贡献比重则显著下降,而玉米的投入贡献比重变化不明显。促进我国粮食增产,稳定和扩大播种面积是基础,保护耕地是关键,应针对不同作物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生产投入政策与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省近26年的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为源数据,研究播种面积和单产是如何影响粮食总产的,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首先分析其分布变化趋势,并采用逐步回归对各种作物单产和播种面积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辽宁省近26年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呈波动式增加;粮食总播种面积和平均单产均显著影响着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并且粮食平均单产的变化对总产的影响要大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各种作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变化都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但各种作物对粮食总产量影响的方式不同,其中玉米、水稻、高粱和小麦主要是通过单产的变化影响粮食总产量,谷子、玉米和小麦则是通过播种面积的改变来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凤县粮食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种植比较效益的下降,凤县粮食生产正逐渐向区域化方向发展,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主要以小麦、玉米、洋芋、豆类、小杂粮等种植为主,尤以玉米生产面积最大,产量高,效益好,是偏远地区农民解决基本口粮和经济来源的主要种植作物。为推动凤县粮食生产健康发展,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风县粮食产业中粮食生产、销售方式、加工转化增值及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高产作物,为我国主要粮食之一。几年来在党的发展高产作物号召下,玉米的栽培面积扩大。单位面积产量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和优良品种以及丰产的杂交种推广种植而逐渐提高。在农业以粮为綱,六畜以猪为首的方针下,为了增产粮食并解决饲料问题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党及时地提出“玉米是饲料之王”的口号。这给玉米今后在生产及消费上提出了新任务,指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京顺义县南法信公社十里堡大队以合理轮作为中心;逐年扩大冬小麦、夏玉米与春播作物(玉米、高粱、谷子和大豆)的轮种面积,实行两年三熟或三年五熟制,大大提高了各种作物单位面积粮食总产量。下面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初步研究结果。 一 两种肥水条件下麦田轮栽对调养地力的作用 为了明确麦田轮作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增产效果,我们在十里堡大队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11.
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1—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麦和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各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1951—2015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水稻和玉米面积显著增加,小麦面积显著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面积显著增加,大豆面积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旱地绿肥垄作法的增产效应及变化条件,给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2001~2004年在毕节地区8个县(市)62个基点上开展了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绿肥垄作法全年粮食平均产量达7 854kg/hm2,比传统耕作增粮食3 513kg/hm2,增幅80.93%。绿肥垄作法增产的变化条件:一是粮食平均产量随海拔高度降低而增高,呈负相关变化趋势;二是粮食平均产量随地形坡度增大而降低,呈明显负相关变化趋势;三是不同土壤之间,单位面积增产粮食呈潮沙泥土>大土泥土>黄沙泥土>黄泥土>灰泡土的变化趋势;四是不同耕作模式之间,单位面积增产粮食呈玉豆—芋肥>玉豆—麦肥>玉豆(豆)—坑冬休闲的变化趋势;五是在一定范围内,绿肥垄作玉米的增产效应,随有机肥(绿肥和圈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呈明显的正相关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锌对玉米的增产效果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由于近年来氮、磷等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就产生了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成为一些地区继续增产的一个限制因素。使玉米、水稻等作物出现了缺锌症状,产量及品质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探索锌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本所从1978年开始在全省布置了作物对锌肥(硫酸锌下同)的肥效试验网点。通过1978~1980年的试验,初步明确了锌肥在玉米上的增产效果、有效施用量与施用方法,为我省玉米施用锌肥提供了依据。一、试验设计与处理(一)锌肥不同施用量的设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1999~200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使得供求关系不断趋于紧张。2004和2005年,在市场机制和有利政策的共同作用下,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有恢复性增长。本文在对未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粮食增长潜力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1马铃薯的增产潜力 马铃薯历来有高产作物之称,一般667m2产量可达1000~1500kg,高产者可达5000kg以上,比其他粮食作物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高2~4倍.若以667m2所产的淀粉来比较,在主要粮食作物中马铃薯是最高的.同时,马铃薯又是粮菜兼用作物,对解决粮食问题和农村山区人们吃菜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减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应用距平值法对我国1978—2007年的粮食单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是影响我国粮食总产变化的主要因素,它受作物品种及相应技术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规律,而政策因素则显著影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上化学钾肥的主要品种是氯化钾及硫酸钾,其中氯化钾占90%以上.辽西地区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及总产量逐年提高,对土壤钾元素的消耗也逐年增多,钾肥施用量也逐年增加,尽管辽西地区主要耕地土地及大多数农作物适于施用氯化钾,但是对含氯量特高的盐土、碱土以及耐氯力弱的作物(马铃薯、烟草等)需慎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资》2012,(47):3
<正>本报讯日前,从国家统计局传出消息,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比上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从三大粮食品种看,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增产1534万吨;稻谷产量20429万吨;小麦产量12058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2012年,我国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高产作物面积增加。201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1267千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14,(1):36-36
<正>花生、小麦轮作或套作适于山东、河南、河北、安徽、陕西、江西、四川、江苏、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北京等地区。该技术不仅可调节农活忙闲,克服粮油作物争地、争季节、争劳力的矛盾,还可以改善作物光热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变原来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实现在稳定和提高花生产量的基础上增收一季粮食,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应用该技术一般增产小麦、花生1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吴英 《福建农业》2009,(12):9-9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适应性广,高产优质,一般亩产可达2000公斤左右。2005年以来,福清市上迳镇引进了脱毒马铃薯,利用冬闲田进行试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试种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具有无病毒感染、结薯早、膨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近几年推广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是利用冬闲田进行种植,对于增产粮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主要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