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顾问》2008,(3):7-7
中国科学院相关课题组今年2月发布《2008年我国粮食、棉花和油料生产形势的分析预测》,预测2008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仍将略增,棉花播种面积及产量与2007年持平或略有增加,油料播种面积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如后期气候适宜,预计会实现较大幅度增产。  相似文献   

2.
未来5~10年我国食糖产需形势与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雪 《农业展望》2008,4(1):17-19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十年食糖消费总量变化的回顾,分析得出未来5~10年我国食糖消费增长趋势和规模:通过对我国糖料播种面积和糖料单产变化的分析,预测我国食糖产量的增长潜力,由此预测未来5~10年内我国食糖的产需形势,并提出食糖产业稳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近9年我国粮食生产变化态势基础上,构建粮食发展指数模型,计算我国省级单位的粮食发展指数,比较不同省级单位在粮食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并针对不同变化原因提出建议与对策。结果表明:(1)自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00 kg的营养安全要求,粮食供需处于低水平的紧平衡状态下;(2)粮食发展水平最高的4个省级单位,区域粮食播种面积、单位播种面积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均提高较快,2011年人均粮食产量为营养安全标准的2.26倍,为国家粮食生产和提供余粮作出重大贡献;(3)粮食发展水平居中的10个省级单位,在粮食播种面积、单位播种面积产量、人均粮食产量等方面的增长速度均处于中等水平,人均粮食产量略有盈余。此区今后在播种面积提高方面潜力有限,增产方面须要加大经济和科技投入,在单位播种面积产量提高上实现突破,才有望在今后的粮食生产中提高本区的地位和作用;(4)粮食发展水平最低的17个省级单位,粮食播种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单位播种面积产量提高速度较低,人均粮食产量增长总体较低,其中较多单位人均粮食产量呈减少态势。这17个省级单位2011年人均粮食仅为251 kg,远远低于营养安全要求,须大量由外区调入粮食。此区人口稠密,今后在播种面积提高方面潜力有限,增产方面由于基数较低,加大经济和科技投入,大力提高单位播种面积产量是提高粮食自给程度,承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滨州市1949~2005年小麦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量变化,并运用马尔可夫链对滨州市的小麦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滨州市小麦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在1949~1980年小麦产量与播种面积和单产量显著相关;1980~2005年小麦产量的影响因素变得复杂,特别是大量化肥、机械动力的投入,使得对播种面积的依赖性减小。利用马尔可夫链对2004和2005年小麦产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这说明运用马尔可夫模型进行小麦产量的丰歉状态预报是有效可行的,进而可以用来对未来小麦的产量安全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12,(47):3
<正>本报讯日前,从国家统计局传出消息,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比上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从三大粮食品种看,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增产1534万吨;稻谷产量20429万吨;小麦产量12058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2012年,我国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高产作物面积增加。201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1267千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如下: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69107.4万亩,比2013年增加1174.1万亩,增长0.7%。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41934.1万亩,比2013年增加1281.2万亩,增长0.9%。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59公斤/亩,比2013年增加0.6公斤/亩,提高0.2%。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统计数据阐述了陕西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及产量状况,在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夏秋粮播种面积及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DPS软件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10年粮食产量趋势,比较了2个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农作物、粮食、夏粮和秋粮播种面积均有所下降,分别减少了55.78×10~4和105.24×10~4、70.33×10~4和34.7×10~4hm~2,年均减少量分别为0.90×10~4、1.73×10~4、1.13×10~4和0.56×10~4hm~2,且夏粮比例下降,秋粮比例上升。全省粮食总产量增加了833.9×10~7kg,年均增长13.67×10~7kg,其中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产量比例最高,各地市的粮食产量以渭南市最高,其次是西安市,铜川市最低。夏粮、秋粮、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277.3×10~7、556.6×10~7、270.3×10~7和476.2×10~7kg。机耕面积、水浇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复种指数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符合陕西省实际,全省2015和2020年粮食产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估计2004—2012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总产量增长中种粮投入因素的影响及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率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生产中,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均远大于物质服务投入强度,劳动力成本强度的影响则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2004-2012年,尽管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产量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种粮投入对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增产率变化的贡献均在80%左右,播种面积减少是粮食增产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稻谷产量增长率变化中播种面积的贡献比重逐步加大,小麦增产率变化中播种面积的贡献比重则显著下降,而玉米的投入贡献比重变化不明显。促进我国粮食增产,稳定和扩大播种面积是基础,保护耕地是关键,应针对不同作物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生产投入政策与机制。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急剧下降,至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已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产量下降到4.3亿t,远不能满足我国年消耗4.8亿t的需求,粮食的安全问题日渐暴露。一、粮食安全问题笔者认为,造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所辖36个县域的统计数据,研究了1991-2012年间粮食产量及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及单产和种植结构对粮食总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了2030年区域粮食需求和生产能力,并提出粮食产量提高以满足消费需求的途径。结果显示:1991年来甘肃省黄土高原区粮食总产、单产及播种面积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粮食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于单产的提高,单产提高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和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的扩大。预测2030年甘肃省黄土高原区粮食需求达到935.76万t,而生产能力仅为645.48万t,粮食自给率为69.0%。要解决未来区域粮食需求不足的问题,地膜覆盖面积必须要扩大到122万hm2,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79.9%,地膜使用量增加3.1万t,单产年均提高1.76%,才能实现区域粮食自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饲料博览》2004,(10):49-49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我国今年小麦产量将达到910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玉米产量将达到1.2亿吨,同比增长3.5%;稻谷产量将达到1.81亿吨,同比增长12%。2004~2005年度全国粮食产需缺口将较上年大大缩小。2004年冬小麦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获得少见的丰收,全国夏粮产量达到了10105万吨,比上年增产粮食486万吨;全国早稻总产量预计较上年增产260万吨。目前,秋粮生产形势总体情况良好。有关部门提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5亿亩以上,为全年完成4550亿kg的粮食生产目标奠定了基础。国内粮食年度新增供给能力提高,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  相似文献   

12.
玉米在全球范围内的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位居第二,在我国更是作为主要的粮食农作物,在北方和西南地区的播种面积极大。提高玉米产量不仅能进一步满足我国的粮食需求,还能促进种植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掌握科学的玉米栽培技术,本文就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GIS技术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为主,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国粮食总产量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北方粮食产量增幅大于南方。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变化,北方粮食生产地位已超过南方,目前在全国的占比达56%。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量和单位播种面积产量在波动中实现大幅增长;从播种面积来看,北方小麦播种面积呈减少趋势,玉米面积增加明显,水稻面积增加不显著。反映了过去几十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特点,主要是小麦的种植比重下降而玉米种植比重上升。也从单产的提升潜力和后备耕地与水资源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北方不同区域粮食增产的限制性因素,认为未来粮食安全保障应在稳定华北播种面积的同时,以拓展东北的生产能力为主要发展方向,而西北干旱区和中部半干旱区则主要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优先。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以来,受国内外粮价的影响,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持续下降,至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已降至建国以来的最低点,产量下降到430000kt,远不能满足我国年消费480000kt的需求,粮食的安全问题日渐暴露,并已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供给,我们必须在加大对农业及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切实保护好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充分依靠国际市场来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统计数据阐述了陕西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及产量状况,在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夏秋粮播种面积及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DPS软件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10年粮食产量趋势,比较了2个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农作物、粮食、夏粮和秋粮播种面积均有所下降,分别减少了55.78×104和105.24×104和105.24×104、70.33×104、70.33×104和34.7×104和34.7×104hm4hm2,年均减少量分别为0.90×102,年均减少量分别为0.90×104、1.73×104、1.73×104、1.13×104、1.13×104和0.56×104和0.56×104hm4hm2,且夏粮比例下降,秋粮比例上升。全省粮食总产量增加了833.9×102,且夏粮比例下降,秋粮比例上升。全省粮食总产量增加了833.9×107kg,年均增长13.67×107kg,年均增长13.67×107kg,其中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产量比例最高,各地市的粮食产量以渭南市最高,其次是西安市,铜川市最低。夏粮、秋粮、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277.3×107kg,其中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产量比例最高,各地市的粮食产量以渭南市最高,其次是西安市,铜川市最低。夏粮、秋粮、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277.3×107、556.6×107、556.6×107、270.3×107、270.3×107和476.2×107和476.2×107kg。机耕面积、水浇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复种指数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符合陕西省实际,全省2015和2020年粮食产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化肥投入量与粮食增产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疆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新疆1980~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新疆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增产潜力。并为保证新疆的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新疆粮食单产与单位面积施肥量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粮食单产还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增施化肥的增产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7.
阐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格局的区域变化特征,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意义重大。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数据为基础,对1981—2008年我国七大粮食主产区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生产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稻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分别向东北方向偏移了275和218 km,小麦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则分别向东偏南和正南方向偏移了58和101 km,而玉米的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向北偏东方向移动了184和123 km;播种面积是影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关键驱动因素,总人口、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投入量以及旱灾与水灾的成灾面积等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投入和气象因素等对粮食生产同样存在影响。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是保障粮食增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本报讯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如下: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340.5千公顷(170010.7万亩),比2014年增加617.9千公顷(926.9万亩),增长0.5%。其中  相似文献   

19.
以辽宁省近26年的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为源数据,研究播种面积和单产是如何影响粮食总产的,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首先分析其分布变化趋势,并采用逐步回归对各种作物单产和播种面积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辽宁省近26年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呈波动式增加;粮食总播种面积和平均单产均显著影响着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并且粮食平均单产的变化对总产的影响要大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各种作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变化都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但各种作物对粮食总产量影响的方式不同,其中玉米、水稻、高粱和小麦主要是通过单产的变化影响粮食总产量,谷子、玉米和小麦则是通过播种面积的改变来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2030年中国粮食作物结构调整与安全布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提出了2030年全国6.4亿吨,7.2亿吨与8.0亿吨粮食生产目标,每个目标均按3种方案布局,方案1在播种面积为1.1亿公顷条件下,保持目前不同熟制省区各分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不变,突出各分区粮食种植面积的相对优势;方案2,在播种面积为1.1亿公顷条件下,保持目前不同熟制各分区粮食作物产量比例不变,突出各分区粮食产量的相对优势;方案3,在播种面积降为1.0亿公顷条件下,保持目前不同熟制各分区粮食作物产量比例不变,突出各分区粮食生产量的相对优势,按上述3个生产方案将2030年全国总产与播种面积落实到各区与各类作物上,为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