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茉莉花茶品质与茶坯类型、鲜花质量和窨制技术息息相关。本文利用茉莉花茶香气评价指数(JTF指数),探究3个品种烘青茶坯、4种干燥工艺茶坯以及2个产地和3个采摘时间的鲜花对窨制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烘青茶坯窨制的花茶香气组成不同,大白毫的JTF指数(2.19)高于银毫(1.48)和银针(0.80),其香气品质最佳;4种干燥方式的大白毫茶坯窨制的花茶香气组成有差异,JTF指数大小为炒青(2.95)烘青(2.19)晒青(1.94)蒸青(1.56),表明炒青茶坯所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品质最好,可归因于其比表面积和吸附量大。以福州茉莉花窨制的珠型花茶总香气浓度和酯类含量高于广西珠型花茶,萜烯类含量低于广西花茶,而两者的JTF指数分别为0.84和0.82,表明两者的香气品质接近。利用9月底采摘的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浓度最高,8月底采摘的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JTF指数最高(2.33)。  相似文献   

2.
茉莉花茶窨制方法比较多,目前大多数茶厂仍多采用地面人工方法窨制。86年10月由杭州茶叶机械总厂和金华面门农场茶厂共同研制成功的6GEX—15型封式闭式茶叶窨花机窨制的茉莉花茶,经生产试验证明,同地面人工窨制相比较、花茶成品质量能够达到品质要求,香气浓度、鲜灵度高。茉莉鲜花香气利用率高,卫生条件有所改善。窨制过  相似文献   

3.
茶叶吸香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探讨窖制花茶的基本原理,试图从研究茶叶吸香特性,分析其着香机制。试验表明,并非传统窨花所采用的茶坯低含水量指标,最具吸香的能力。而以含水量10~30%的茶叶着香效果最佳。同时,高含水量的茶坯在窨制过程能保持鲜花较好的生态条件,因而对花茶的香气浓度和鲜灵度等品质指标,有良好的效应。试验还证明新茶窨花后,其精油含量、香气品质指数都明显高于陈茶。而在不同方法处理浸出物后的茶叶着香品质分析中,反映出水浸出物也是决定花茶香气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花茶又称“香花茶”、“熏花茶”。窨好之后,再在茶叶中加入花瓣,因之,在东北、华北、长沙等地的群众,又称之为“香片茶”。花茶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鲜花吐香,茶坯吸香的作用。但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吸附现象,中间有水热作用下的生化变化。玫瑰花窨花后汤色会变红,故只宜窨红茶。桂花窨绿茶后滋味变涩,故只宜窨制乌龙茶。现有工艺生产的花茶香气,既有花香,又有茶香,而且要有花、  相似文献   

5.
窨制茉莉花茶,在工艺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用花量的增加,成品花茶的香度逐步提高。但是经验表明,一定质量茶叶窨制成的花茶,其香气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无论再增加多少鲜花用量,香气都难以继续提高。用花量和花茶香气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本文将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省积极发展茉莉香花生产,窨制花茶,在窨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特谈点看法,供社办茶厂参考。一、鲜花培养鲜花培养是形成花茶品质的基础,培养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当前有的茶  相似文献   

7.
根据几年的生产实践,就茉莉鲜花香气的季节性变化、茶茶窨制的吸香机理,茶茶窨制中窨制堆温与品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茶叶吸香机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鲜花香气以秋花质量最佳,恰当掌握窨制堆温可获得最佳品质和提高鲜花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在桂花茶窨制工艺中,鲜花开放度对花茶品质影响很大。掌握怎样的开放度窨茶效果最好?我们曾于1983年以金桂品种鲜花,在同一茶坯和窖制工艺的情况下,对桂花不同开放度进行了比较试验,测定结果如  相似文献   

9.
花茶窨制中的烘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茶是一种再加工茶,以花窨茶,使幽稚芬芳的花香溶于醇爽的茶味之中,茶引花香,相得益彰。所以,花茶既有浓醇爽口之茶味,又兼备鲜美芬芳的花香。然而,目前有些地方窨制的花茶,香气低闷,滋味欠鲜爽。其原因之一是茶坯通过鲜花窨制后,香气没有得到很好的透发和保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窨制过程中,烘焙技术掌握不当所造成的。俗话说:“三分窨七分烘”、“花茶一把火”,充分说明了烘焙的重要性。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花茶窨制中的烘焙技术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茉莉花茶是利用烘青茶坯和茉莉鲜花窨制而成。在窨制过程中,水分控制是窨好花茶的主要因素。因为茶坯吸收鲜花的香气是靠吸收鲜花水分这个“载体”来实现的。所以,在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掌握水分动态是极其重要的。茶坯:从茶坯的吸香性能来看,茶坯的  相似文献   

11.
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申勇 《茶叶通讯》2012,39(1):35-36,39
茉莉花茶是由茶叶和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饮用茉莉花茶,使人产生对茉莉鲜花的联想,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我国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好品质的茉莉花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加工技术方面,不断突破传统窨制理论,科技创新,加强窨制工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花茶品质的前提。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理论界认为只有烘青坯适合花茶窨制,但湖南猴王茶业有限公司用炒青(半烘炒)坯窨制出的“猴王”花茶,开创了中国花茶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2.
茉莉花茶“低温长窨、湿坯连窨”工艺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花茶窨制工艺,高档花茶要经过几次窨花与复火的反复过程,这种湿坯的多次复火,易导致香气大量损失,降低鲜花的利用率,增加生产成本。此工艺与传统工艺有着反意的技术要求,两者相比,在成品花茶品质相同的情况下,具有节能、省工、减少配花量、缩短工期等优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一、技术分析 温度 茉莉花开放时才能吐香,因此保持鲜花生长的适宜温度很重要。从鲜花的生长规律和开放习性分析,在35~40℃时,鲜花生长最旺盛,颗粒大而饱满,最有利于吐香。传统害花工艺对茶坯的处理及每一窨次配花量的设置,使得鲜花与茶坯拌和后,在3~4  相似文献   

13.
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茉莉花茶为我国传统的土特产品,主产于福建、浙江、广西、四川、江西、广东、湖南、江苏等省,其中以福建所产茉莉花茶品质最好,最具代表性。由于窨制茉莉花茶需要大量的茉莉鲜花,而茉莉花的生产及产量受地理条件及季节的影响,资源有限,另一方面窨制花茶现行的生产工艺鲜花大量浪费,有资料表明现行工艺鲜花利用率仅为13~17%,影响了我国花茶产量的提高。这些年我省各地鲜花价格逐年暴涨,已严重影响了原有传统花茶品  相似文献   

14.
“嫩茶窨香花,芬芳人人夸”。由号称“天下第一香”的茉莉花所窨制的花茶,香气幽雅清新,沁人心脾,特别惹人喜爱。这虽与茉莉花本身的花香有关,但也决不能忽视茉莉花茶窨制中提花技术的运用。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就提花的作用及其技术要点作一概述。一、提花及其作用提花即茶坯通花窨后不复火,用少量鲜花  相似文献   

15.
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方法,研究一窨一提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品质的影响,优化蜡梅花茶窨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感官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对其主要品质内含成分的影响不明显;茶坯含水量对花茶品质的影响最明显,依次是配花量、窨制时间和堆制温度;工艺参数最优的组合为:茶坯含水量10.60%,配花量42.20%,堆温11.3℃,窨制时间为32.4h。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窨制次数的福州茉莉花茶为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结合茉莉花茶香气指数(JTF index)和感官评价等指标,为全方位评审茉莉花茶质量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从一窨到五窨一提,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与种类逐渐增加,最终分析得到了77种香气成分。茉莉花茶的品质从四窨到五窨有显著提高,而五窨茉莉花茶质量略低于五窨一提,但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综合成本和工艺繁简考虑,选择五窨茉莉花茶作为最佳窨制次数花茶。该研究为优化茉莉花茶的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茉莉花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鲜花产量居世界首位。由于茉莉花香的主要成分是茉莉酮,香质纯正优雅,风味殊胜,故为我国香料工业调制茉莉型香精的主要原料,又是茉莉花茶的花源。用茉莉花窨制的花茶,香气清雅、鲜灵而芬芳,茶汤醇厚、浓郁而不浊,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为了提高茉莉花的品质与茉莉花茶的窨制效果,有必要对茉莉花的开花特点、采花与投花技术加以掌握。本文就此三方面进行一些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茉莉花茶窨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茶为我国传统的特种茶类,年产量七万吨左右。长期沿用的传统窨制均系“干坯”窨制,工艺繁琐、耗大、效低、生产周期长,鲜花利用率低[1],花茶生产成本高。近几年来随着茶叶工作者的努力研究,花茶窨制理论和生产实践有了很大成就,出现了“湿坯”窨制新技术和理论。本文就茉莉花茶窨制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一、窨制原理的研究窨制机理是花茶窨制技术的理论依据,长期以来传统花茶窨制一直以茶叶表面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毛细管凝聚学说为理论基础[2-7]。为了探讨茶叶吸香差异,顾峥等(1984年)对不同茶坯吸香力进行…  相似文献   

19.
试论“湿窨”与“干窨”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茶坯特性、吸香理论、窨制技术特点和茶花品质方面,论述“湿窨”与“干窨”的差异。认为:“干窨”吸香以物理吸附为主体,“湿窨”则应以渗透扩散作用为主要动力,内含物质参与化学吸附而吸香。两者技术差异主要表现在水分作用的利用与否和鲜花叶香生机差异,两者花茶品质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芸香又称柑桔,属芸香科。在我国民间有用晒干的芸香花作茶的,也有用干芸香花与成品茶叶按一定比例制成芸香花药茶的,此茶具有利小便、和肠胃、解热毒之药效,但无花香。能否用新鲜的芸香花窨制花茶,使之既兼药理,又具花茶品质,以其增加花茶品种,扩大茶叶和芸香花的开发利用,为此,笔者在湖北咸宁市利用当地丰富的芸番鲜花资源,进行了芸香花开放习性的观察和花茶窨制试验。窨制的芸香花茶1994年5月参加湖北省名茶评比,获得了地方名茶优质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