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以籽用南瓜品种银辉一号为材料对南瓜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的南瓜种子中可检测到8种脂肪酸,按含量高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豆蔻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南瓜种子粗脂肪含量的积累模式呈现升-降-升的Z字型变化模式。在累积过程中除了C18:1和C18:3有负相关性外,其它脂肪酸相互之间显示了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花生油中亚油酸(LA,C18:2Δ9,12)含量很高,为了研究花生Δ12脂肪酸脱氢酶(Δ12 FAD)的功能,用RT-PCR方法从花生未成熟种子中扩增出AhFAD2B的cDNA,连接到酵母表达载体p416中,并转化酿酒酵母K601,得到工程菌Kp4AFAD2B。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该基因能在酵母K601中表达,并使菌株产生了两种新的脂肪酸即棕榈二烯酸(C16∶2Δ9,12)和亚油酸(C18∶2Δ9,12),含量分别占总脂肪酸的2.1%和9.2%,棕榈油酸(C16∶1Δ9)和油酸(C18∶1Δ9)含量与对照相比相应地下降,证明该基因编码的Δ12脂肪酸脱氢酶除能作用于C18∶1Δ9,还具有催化16碳的C16∶1Δ9底物在Δ12位脱氢生成C16∶2Δ9,12的功能,但在两种底物之间可能更偏爱C18∶1Δ9。  相似文献   

3.
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夏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豆种子发育早期有6种脂肪酸,成熟期减少为5种.成熟期的种子亚油酸和油酸占全部脂肪酸的80%以上,棕榈油酸发育中途消失.大豆种子脂肪酸总量呈升-降-升的Z字型变化模式.此外,本文通过对脂肪酸组分的相关性及主成份分析,对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积累模式进行了探讨,发现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油酸与亚油酸呈同步积累,高度正相关,在脂肪酸组成中具支配地位,推测SAD和FAD2两种酶在决定大豆含油量方面可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低芥酸油菜品种发育籽粒脂肪酸积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种秦油7号和高芥酸品种中油821为材料,对油菜籽粒发育过程中主要脂肪酸的积累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高低芥酸品种间脂肪酸积累的差异及各种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据7种主要脂肪酸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积累模式,可将它们分成两类:一类为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其积累主要集中在种子发育早期;而油酸、二十碳烯酸和芥酸可归为另一类,其积累主要集中在种子发育后期。两个品种在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油酸以及油份积累模式上基本一致,但在油酸、二十碳烯酸和芥酸的积累量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在花生荚果和种子不同发育时期全长cDNA文库中,通过对规模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MADS-box家族的一个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CEM1基因.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表明,CEM1基因仅在花生生殖器官里表达,特别是果皮里表达丰富,在幼果里有大量表达,而果针里有少量表达,在根、茎、叶里无表达,初步分析该基因可能与花生果皮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6.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之一。转录因子WRINKLED1(WRI1)在植物油脂生物合成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花生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布,但国内外尚缺乏对花生中WRI1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本研究从二倍体花生野生种和四倍体栽培种的参考基因组中鉴定出20个WRI1转录因子,经分析表明它们均为亲核蛋白,位于细胞核内,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卷曲和α-螺旋组成,20个WRI1基因的结构中含有5~8个内含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花生WRI1基因与其他物种的WRI1成员有密切关系。转录组数据表明种子中WRI1表达高于其他组织,q RT-PCR结果进一步表明WRI1表达随种子成熟水平逐渐增加。本文对花生基因组中WRI1全基因组的鉴定和表达分析,为进一步探讨WRI1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单粒花生种子脂肪酸的快速无损测定W.L.Zeile等改良现有花生品种脂肪酸的组成可提高花生及产品的质量,并扩大花生的利用范围。通过调整性状变异性,如整合来自花生高油酸/低亚油酸基因或整合来自野生种增加长链脂肪酸含量的基因,就可改变脂肪酸的组成。最近G...  相似文献   

8.
花生单粒种子脂肪酸含量的气谱快速无损测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一种利用5~20mg花生种子组织测定花生8种脂肪酸的方法。于室温下制备用于色谱分析的样品耗时35min,气相色谱分析则需要18min。研究结果证实,本法准确性高,重复性较好,可满足花生遗传育种研究中对种子无损取样及基因聚合育种需要,将为花生脂肪酸成分的遗传改良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
花生转录因子LEC1的表达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学报》2021,50(2)
LEC1是调控植物胚形成和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根据已获得的花生AhLEC1基因序列,利用原核表达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初步验证其在花生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1)原核表达分析显示,获得了分子量为25 kD左右的目的蛋白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2)组织表达分析显示,AhLEC1基因在花生的花及果针中微量表达,在荚果以及种子发育过程有明显的时序表达特性。AhLEC1基因在荚果发育过程中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种子发育的前期表达量高,后期逐渐降低。(3)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显示,AhLEC1基因在低温、高盐以及干旱处理的花生叶片中表达量明显上调,表明AhLEC1基因可能参与花生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调控。  相似文献   

10.
不同花生品种脂肪酸组成及其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个花生品种(系)为研究材料,对其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花生品种(系)种子总油脂含量差异不大,平均为51.34%。主要检测到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花生烯酸、二十四烷酸8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最高,品系E1高达85.61%,品系E11的油酸含量最低,仅为37.12%。含量仅次于油酸的是亚油酸,含量在1.44%~37.11%之间,其中品系E11的亚油酸含量最高,品系E1含量最低。同时,选取其中4个品种(系)进行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和脂肪酸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含量持续积累,呈先快后慢趋势,部分品系在后期油脂含量略有下降。硬脂酸含量逐渐升高,棕榈酸含量逐渐降低。油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亚油酸相反,说明油酸含量的增加可能由于生成亚油酸脂肪酸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