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经济与饲料的营养经济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猪的环境包括影响猪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性能发挥的一切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控制好环境是决定养猪成败的关键,规模化猪场主要关注的是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病原微生物以及猪场与外界的隔离等,只有为猪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才能保证猪食欲旺盛、生长发育快、耗料少、发病率低、生产性能充分发挥,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结合工作实际,就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控制措施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经济与饲料的营养经济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杂交在养猪业中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在猪肉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养猪企业必须拿出质量上乘、成本低廉的商品猪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有利可图,这就必须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国内外实践证明,杂交可获得增产10%-20%的效果,杂种猪通常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繁殖性能好、抗病力强、好饲养的特点。而且有计划的杂交,可提供毛色、体型、生长速度、产品质量整齐划一的产品,这在出口商品猪生产中尤为重要。杂种猪之所以能具有这些优点,是巧妙地利用了两个遗传学原理的结果,即遗传互补性与杂种优势,前者利用了基因加性效应的互相补充,后者…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养猪改变了以往饲养单一、小规模的饲养模式,显著地提高了养猪效益,但另一方面由于密集饲养,畜舍常年温暖潮湿,为某些疾病,特别是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寄生虫病会引起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明显降低,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自2008年起,对互助县某规模养猪场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前言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养猪生产力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养猪生产中,除了利用杂交后代生长、肥育的优势外,繁殖性能方面的杂交优势近年来已逐步受到重视。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Sellier,1976;Johnson,1981;Jiang Zhihua et al,1988),繁殖性能的母本杂种优势是明显的。二花脸以繁殖力高闻名于世,而且母性好,耐粗饲,肉质优美。然而,二花脸猪甚至其二元杂种猪在生长性能以及胴体品质方面难以令人满意。因此,需用二花脸杂一代作母本,再与另一外来瘦肉型猪种杂交,进行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  相似文献   

7.
提高波尔山羊繁殖效率的意义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波尔山羊为季节性多次发情品种 ,产羔率较低 ,但肉用性能好 ,与国内多个品种杂种对生长速度和肉用性能有良好的杂种优势。为了提高肉羊生产经济效益 ,提高波尔羊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季节、光照和温度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对波尔羊繁殖力有影响。加强选育和饲养管理 ,诱导青年羊发情排卵 ,缩短成年羊产羔间隔 ,提高窝产羔数 ,合理应用胚胎移植技术 ,提高公羊性欲和精液品质及保存效果等 ,均可提高波尔羊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8.
猪场可再生能源与地面辐射采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各地都在筹建规模化的养猪场。在寒冷季节,猪舍室内温度是否均衡稳定,直接影响到猪的抗应激能力、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温度与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极其密切关系。因此,在猪的饲养管理中,注重温度的调节,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是促进其快速生长或育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规模化猪场的迅速发展.猪人工授精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养猪场增产、降低成本获得更大利润的热点之一。经过多年的养猪实践证明.使我们认识到要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提高繁殖效率,净化猪场——猪人工授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同时猪人工授精又在建立遗传联系、加快遗传进展、降低世代间隔中扮演重要的脚色。猪种是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只有性能优良的种公猪通过猪人工授精才能充分发挥其种用性能,才能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获得最大的产出和效益,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0.
猪在生长育肥期的生产情况与养殖场的利益息息相关,在规模化养猪场内加强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肥猪的生产性能,降低猪群的发病率。对猪病进行防治是猪场工作内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对病毒最好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本文对其管理和保健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户掌握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会减少经济损失和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在规模化养猪场中,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饲养管理更有利于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发展。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阶段,其较好的饲养管理就是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全面的饲料营养,保证保育猪快速生长、增强抗病力,减少病死率,为后期的生长肥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养猪场追求的目标,与猪的品种、饲养管理、饲料的使用与价格、疾病预防等因素关系密切。该文从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养猪场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已经成为新的养殖方式。育肥猪的生长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小型养猪场的盈利指标。通过加强育肥猪的生产管理和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场的生产性能以及降低育肥猪的发病率。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小型猪场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苏联大白猪     
苏联大白猪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我省山区气候条件和粗放饲养管理水平下,仍能保持其较好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它以体型较大,其生长速度、杂种优势、经济效益及适应性等优点均为其它猪种所不及。来源与分布苏白猪引入贵州始于一九五八年。最先由贵州省食品公司从满洲里购进30头,六十年  相似文献   

15.
随着规模化养猪场不断增多,如何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广大养殖从业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母猪是猪场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其繁殖性能的高低体现了猪场的综合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1]。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是一个系统工程,规模猪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可在改善养殖环境、母猪选择、科学配种、科学饲养管理及母猪产后和繁殖障碍性疾病防治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养猪场由于密集饲养,畜舍常年温暖潮湿,为某些疾病特别是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寄生虫病不仅会引起猪只的消瘦、死亡,且可造成母猪空怀、死胎、流产,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明显降低,严重影响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出规模化猪场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综合防制措施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力 《猪业科学》2012,(1):112-113
母猪年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涉及到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整个繁殖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包括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数和使用年限);提高年产窝数和窝产仔数;降低哺乳期仔猪死亡率。本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各地都在筹建规模化的养猪场。寒冷季节,猪舍室内温度是否均衡稳定,直接影响到仔猪成活率及猪的生长发育和生长速度及饲料利用率。因此,在猪的饲养管理中,注重温度的管理与调节,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是促进其快速生长或育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传统养猪业冬季大多利用煤炭或电力为猪舍供热,高耗能、高污染,不仅可造成猪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市养猪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养猪场的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场内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生猪疫病的发生、疫病种类和流行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掌握规模养猪场疫病的流行特点对疫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1规模化养猪场疫病的流行特点1.1疫病传播速度加快规模化养猪场最显著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饲养密度高,病原一旦侵入,则呈现高速繁殖,急剧传播,引起疫病的暴发。据文献报道,当有1头携带病原菌微生物的猪进入一个…  相似文献   

20.
随着集约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实际生产中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和降低养殖成本,通常会增加猪群的饲养密度,而不合理的饲养密度将导致猪只应激水平加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肠道稳态等遭到破坏,进而影响猪群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发挥。文中就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猪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