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苍南唐菖蒲起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芬南发现的唐菖蒲是浙江省归化植物的又一新发现,作者论述了苍南唐菖蒲的类型,分布,立地环境及生长情况,并对其起源进行了探讨,认为:①特殊的环境小气候为唐菖蒲的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越场所;②频繁的人为交往带来了唐菖蒲种源。  相似文献   

2.
唐菖蒲做为十大切花之一,市场需求量很大。借调整种植为结构之机,向广大感兴趣的朋友介绍唐菖蒲的特性及科学栽培技术。 一、唐菖蒲的特性 1.唐菖蒲的生长特性:唐菖蒲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有其生长特性。 (1)萌发期。唐菖蒲属于春植球根花卉,种球在冬季  相似文献   

3.
切花唐菖蒲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唐菖蒲促成栽培技术研究与生产示范基础上,总结出唐菖蒲各个生长环节的标准生产技术:如对产地环境的要求,种球的选择与处理,种植前的准备,种植时间与密度的选择,生长发育期的温、光、湿度控制,水肥协调及病虫害防治,切花唐菖蒲的采收分级与包装等.  相似文献   

4.
唐菖蒲生长发育动态及其对P、K、Ca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唐菖蒲地上、地下部的生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时期叶片和新球中的P、K、Ca三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旨在为唐菖蒲切花生产、种球繁育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唐菖蒲新球干鲜重变化与新球直径大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明显不同,5月栽植的唐菖蒲在8月上旬新球直径、新球干重鲜重的增长速度最快;唐菖蒲地上部和地下部新球到达生长高峰的时期不同,地上部的生长高峰在生长发育的前期,地下部新球生长在盛花开始增加迅速。唐菖蒲在生长期K的含量大于P的含量,植株在花芽分化期对K和P的需求量最大;在新球充实生长的后期,对P的需求量也较大;唐菖蒲叶片中含Ca量较高,属喜Ca植物。  相似文献   

5.
唐菖蒲蓟马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菖蒲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是唐菖蒲的重要害虫。据Mound,LA1982年记载,在观音兰、金丝桃、甘蓝、蔷薇、百合、万寿菊、大蒜等植物上也有发生。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我国尚未记录。2003年9月29日。我们首次在唐菖蒲和美人蕉上采到。唐菖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且又是重要的切花材料,近年来在包头地区严重遭受该虫为害。受害后叶、花出现斑点而褪色,严重时花序不能开放,有的呈火烧状,严重地影响了唐菖蒲的生长和观赏价值。当前已成为唐菖蒲生产管理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6.
一、唐菖蒲与冬春茬番茄轮作技术1.唐菖蒲的生物学特性唐菖蒲是一种喜光的长日照植物,比喜温果菜耐寒,不耐涝。球茎4℃萌动,20℃~25℃生长最好,开花最多。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最合适,适宜pH在6.0~7.0之间。2.唐菖蒲的...  相似文献   

7.
在MS培养基中加入各类生长物质,对唐菖蒲继代苗根教增殖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以配合使用生长物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单独使用SA的效果优于其他生长物质,单独使用BA效果最差。0.5mg/L SA+0.5mg/L NAA对唐葛蒲继代苗根教增殖的效果最好。0.5mg/L KT对唐菖蒲继代苗根教增殖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唐菖蒲品种“粉友谊”为试材,利用东北地区资源丰富、成本低的腐熟玉米秸秆,与含10%腐熟鸡粪的田园土进行配比.通过对株高、叶长、冠径、花序长度等指标的测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唐菖蒲生长和切花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腐熟玉米秸秆、含10%腐熟鸡粪的田园土体积比为1:2)在株高、叶宽等生长指标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冠径、花枝长度和花序上的小花数等切花指标方面,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处理2能够明显促进唐菖蒲的生长,提高唐菖蒲的切花品质.  相似文献   

9.
7个唐菖蒲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生长习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研究不同唐菖蒲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生长习性。【方法】以新星、金色杰克逊、普丽西拉、马加烈、粉佳人、超级玫瑰、夏威夷等7个从荷兰引进的唐菖蒲品种为试材,观察了其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物候期、生长发育规律、开花习性及切花品质等特性。【结果】唐菖蒲各品种的物候期差异显著,生长周期内株高的动力学生长曲线呈现多"S"型,叶形及切花等方面的生长习性存在明显差异,为其生产推广提供了试验依据。【结论】7个唐菖蒲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适应性,且均可作为鲜切花生产,其中"金色杰克逊"的绿叶期最长,更适宜用于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10.
生长物质对唐菖蒲继代苗芽数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MS培养基中加入各类生长物质对唐菖蒲继代苗芽数增殖的效果都优于对照:配合使用生长物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单独使用BA的效果优于其他生长物质,单独使用丝氨酸效果最差。0.5mg/BA+0.1mg,L IAA对唐菖蒲继代苗芽数增殖的效果最好,2.0mg/L丝氨酸和0.1mg/L酮戊二酸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唐菖蒲干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菖蒲干腐病也称唐菖蒲枯萎病是唐菖蒲主要病害之一,病原为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gtadioli)。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唐菖蒲干腐病菌在淀粉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好,该病菌利用的碳源以果糖最好,麦芽糖最差;牛肉膏为菌丝生长最佳氮源,硝酸钾对菌丝生长最差。以酵母浸膏为病菌产孢最佳氮源,氯化铵中产孢最差;在葡萄糖蛋白培养基上产孢最好;最适孢子萌发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牛肉膏。pH6~8适宜产孢,pH7产孢最好;在4-35℃条件下菌丝均能生长,25~28℃最适合菌丝生长和产孢;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孢子萌发的适温20~30℃,最适28℃,相对湿度(RH)在90%-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RH低于90%孢子不萌发;萌发最适pH4~5,pH5最好,高于pH10孢子不萌发,黑暗条件下对孢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双孢蘑菇生产基质中的线虫优势类群在木耳和双孢蘑菇菌丝上的数量扩增及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浙江苍南县双孢蘑菇基质中分离出的线虫隶属于19个属,其中拟丽突属(Acrobeloides sp.)、中杆属(Mesorhabditis sp.)和滑刃属(堆肥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ola Franklin)线虫为优势线虫.2)分别在长满木耳和双孢蘑菇菌丝的试管中接种3种线虫150条,1周内,菌丝未见明显变化,线虫数量增加幅度在4.5倍以下(双孢蘑菇菌丝上的中杆属线虫除外,其增幅近接种量的27倍);2周以后,菌丝有不同程度的过早变褐、萎缩.3)在木耳菌丝上,接种3种线虫2~3周后,数量增幅一般为10倍左右.在双孢蘑菇菌丝上,接种2周后,拟丽突属、中杆属和滑刃属线虫的数量增幅分别为19.4,42.3和11.1倍;接种后3周,拟丽突属和中杆属线虫的增幅近60倍,滑刃属线虫的数量增幅近10倍.由此初步认为:基质中拟丽突、中杆和堆肥滑刃线虫的密度在10条·cm-2以下时,1周内,生长的木耳和双孢蘑菇菌丝无感官异常,2周后,对2种食用菌菌丝生长有危害.  相似文献   

13.
苍南县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苍南县饮用水源地水库的主要类型和主要污染源,介绍了库区水质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并根据近3 a苍南县6个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的监测数据,对库区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十八孔水库水质持续恶化外,吴家园水库等5座水库水质指标基本稳定,均能够满足Ⅱ类水功能要求。针对库区的主要污染源,提出了水质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苍南县有机茶园茶天牛危害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浙江苍南五凤有机茶园茶天牛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天牛对茶树的危害率为6.7%~50.0%;供试茶园的茶天牛危害特点为:近山顶(海拔450 m)的茶园茶天牛危害率高于半山腰(海拔350 m)的;路北侧的高于路南侧的;距路边1 m处的高于距路边100 m 处的。茶天牛的危害程度与土层深浅、茶树根部分外露与否及诱虫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江浙地区二化螟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2007年测定江苏、浙江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三唑磷、氟虫腈、阿维菌素及拟除虫菊酯类等9种杀虫剂的抗性,以及6类20种杀虫剂对东海二化螟的毒力,为指导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4龄幼虫点滴法测定。【结果】(1)瑞安、苍南、高淳种群对杀虫单具有极高水平抗性(164.8~248.1倍),连云港和东海种群具有中等水平抗性(18.1和25.1倍)。(2)5个种群对三唑磷的敏感性变化很大,其中瑞安、苍南、高淳种群为极高水平抗性(204.8~1395.2倍),连云港和东海种群未检测到明显的抗性(1.8和3.1倍)。(3)瑞安、苍南种群对氟虫腈为中等水平抗性(12.3和26.8倍),其它3个种群为敏感水平(1.3~2.9倍)。(4)苍南种群对阿维菌素产生低水平的抗性(7.6倍),其它种群尚处于敏感水平(0.9~2.0倍)。(5)瑞安、苍南种群对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为中~高水平的抗性,其它3个种群对除氰戊菊酯以外的4种拟除虫菊酯为低~中水平的抗性(5.3~31.2倍)。(6)测试的20种药剂对东海种群二化螟的毒力次序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高效氟氯氰菊酯>丁烯氟虫腈、氟虫腈、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虫酰肼≥辛硫磷、喹硫磷、呋喃虫酰肼、三唑磷、哒嗪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氟硅菊酯>杀虫单。【结论】不同地区二化螟种群对药剂的抗性存在差异,应根据当地的抗性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性治理。  相似文献   

16.
主要通过苍南县沿浦湾石花菜栽培期间的常见敌害生物种类、分布和丰度情况的调查,了解其生物学特征,借鉴大型海藻栽培敌害防治的经验,进行石花菜栽培敌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以期对石花菜栽培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绿竹笋形态性状与营养成分的产地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福建和浙江12个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a主要产地鲜笋形态性状(笋地径、笋高、总质量、去壳质量)和营养成分(水解氨基酸、还原糖、水溶性总糖、粗蛋白质、粗纤维、总灰分、水分)的差异,探明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产地生长性状、栽培条件的影响,产地间鲜笋形态指标差异明显,变异系数为13.27% ~ 36.13%,产地漳州、福安及凤岭的可食率最高,达77 ~ 82;产地龙岩、苍南、龙湖、同安、漳州及漳平水解氨基酸总量较高,品味鲜美;竹笋营养成分的积累也因产地不同而差异明显,粗纤维、还原糖、水溶性总糖受影响最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竹笋含糖量较高时粗纤维质量分数较低,水溶性总糖与总灰分则呈显著负相关;有效营养成分较高者为产地福安、永泰、苍南和尤溪,平均值为85.05%,其产地栽培历史悠久,竹林经营科学合理,可为绿竹的优质栽培管理提供借鉴。图1表4参11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三唇属线虫(Trilabiatus spp.)对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以确定其对蘑菇生产的危害性。分别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2006年8月中下旬)和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09年8月初和2010年2月)调查有退菌现象的蘑菇菇床及基质(草粪培养料)、鉴定线虫类群、统计线虫数量、纯化三唇线虫并接种于黑木耳及双孢蘑菇斜面培养基。退菌现象严重的木耳和双孢蘑菇基质中三唇属线虫数量多;三唇线虫可在供试的两种食用菌菌丝上大量繁殖,接种2或3周后,线虫数量可分别扩增365倍和208倍;线虫的体表细菌可协助线虫加速对菌丝生长的危害,但不单独危害菌丝。三唇属线虫可造成黑木耳和双孢蘑菇菌丝过早萎缩、变黄、变褐,影响其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苍南县生态廊道布局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浙江省苍南县生态廊道空间布局与构建。在对研究区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提取生态源地, 运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了苍南县潜在的生态廊道, 并与现存生态廊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苍南县东北部平原地区, 生态斑块数量和面积均较小, 斑块之间连接度较低, 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道路和河流是境内主要的生态廊道, 廊道连通性较低, 其规模和服务范围均较小, 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网络。在西部、南部和西北部山区, 生境良好, 生态斑块面积较大, 但是分布不均。尤其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生态斑块数量较少, 斑块之间连接度低, 廊道连通性差。通过分析现存生态廊道诸多问题, 从道路廊道、河流廊道、绿带廊道出发, 优化和构建了研究区生态廊道, 实现生态廊道功能最大化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苍南沿浦湾浅海渔业水域水质。[方法]以温州苍南县沿浦湾监测水质参数为指标,利用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法(CCMEWQI)综合评价2013—2016年浅海养殖区水质状况及对渔业养殖的潜在影响。[结果]虽然该区域水质判定为良并可满足渔业生产,但是从定量综合水质指数(WQI)值来看却是接近中等水平,并呈下发展的趋势,渔业水质环境非常脆弱;监测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无机氮、石油类、活性磷酸盐等;主要的污染物质会潜在造成生态富营养化,甚至暴发赤潮的风险。[结论]该研究可为水域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