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测定使它隆、农达、农思它、盖草能等除草剂对莲子假隔链格孢(Nimbya alternantherae)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了使它隆和农达与莲子草假隔链格孢混用防除空心莲子草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000倍的浓度下几种除草剂对该菌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依次为农思它(95.5%)〉盖草能(80%)〉盖草能(80%)〉使它隆(69.4%)〉农达(44.5%);对孢子萌发则只有农思  相似文献   

2.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和产孢能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Nimbyaalternantherae)在PDA、PCA、NBA、CMA、MA、ZA、GA、OA、Czapek和“组织煎汁”等10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在PCA上产孢最多,而在Czapek培养基上不能产孢病菌经回接后从病茎再分离,产孢能力可提高1倍多病菌在30℃下生长最快,25℃下产孢量最大,15℃下则不产孢全光照(3000lx)可促进菌丝生长,但会抑制产孢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链格孢菌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潜力,采用离体叶片法检测了链格孢菌不同极性代谢产物、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链格孢菌乙酸乙酯相代谢产物对空心莲子草离体叶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在最高浓度2 000 μg/mL时,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导致叶片的病斑直径分别是对照的2.05倍、16.00倍、4.79倍和2.23倍.链格孢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同样对空心莲子草离体叶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致病性增强,在最高浓度9.88×106片段/mL和8.76×106个孢子/mL时,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所导致的叶片病情指数分别为最低浓度0.62×106片段/mL和0.55×106个孢子/mL时的2.78倍和3.41倍.链格孢菌具有开发为空心莲子草生防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莲子草假隔链格孢Nimbya alternantherae毒素2-乙酰基-3,4-二羟基-5-甲氧苯基-乙酸(Vulculic acid)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根尖组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ulculic acid能够引起空心莲子草根尖组织防御酶活性发生变化,在处理初期,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低于对照,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莲子草假隔链格孢毒素处理空心莲子草叶片和根尖,研究毒素对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叶片细胞质壁分离、质膜消解,叶绿体片层紊乱、膜消解,线粒体膜破裂、嵴消解;根尖细胞质壁分离、质膜消解,线粒体膜破裂、嵴消解,分生区和表皮细胞空泡化并萎缩.随毒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对叶片和根尖细...  相似文献   

6.
我国空心莲子草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是一种外来杂草,它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适用于水生和陆生环境,利用宿根和地下茎越冬,靠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滋生蔓延,危害严重,已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草害问题。化学防除是目前我国防除空心莲子草的主要措施,常用的除草剂有草甘膦、使它隆及其复配剂等,这些除草剂能有效控制空心莲子草,但不能起到根除作用。利用曲纹叶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m et vogt)取食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试验在很多地区取得明显效果,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空心莲子草作为饲料、绿肥、中药、食用菌培养料的利用价值正在发掘之中。  相似文献   

7.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毒素的致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莲子草假隔链格孢(Nimbya alternantherae)毒素Vuculic acid对空心莲子草(Alligaror alternanthera)的致病机理进行了研究.分别用不同含量的毒素溶液处理空心莲子草离体叶片,测定其对叶片组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Na 、K 渗漏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叶片组织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随毒素含量的增高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Na 的渗漏量高于对照;叶片组织MDA的含量也高于对照;空心莲子草叶片组织内CAT和POD活性在处理前、中期(1~6 h),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但酶活性都低于对照;APX活性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空心莲子草离体叶片和植株为材料,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及离体植株培养法研究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叶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在31.25 ~ 500.00 μg/mL浓度范围内,随着毒素浓度的升高,空心莲子草叶片的病斑直径增大,500.00 μg/mL时为2.41 mm;浓度为20.00 μg/mL时,毒素对空心莲子草植株不同部位叶片的致病性存在差异,对幼嫩的顶部叶片致病性较强;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植株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抑制强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与对照相比,当浓度达到125.00 μg/mL时,毒素对植株生长的长度、鲜重及平均根长的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浓度达到250.00 μg/mL时,植株的生根数也受到显著抑制,在最高浓度500.00 μg/mL时,植株处于零生长,生长长度和生根数均为0,鲜重为负增长,达-0.77 g。本研究表明细交链孢菌酮酸具有开发为防除空心莲子草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空心莲子草的危害调查及其化学防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在上海地区的危害调查,发现上海西部及崇明地区的空心莲子草的二级以上危害百分率高于上海中、东部地区。4种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防除效果表明,使它隆的除草效果为最佳。水体中,施用后30d的药效指数和枝防效达100%,优于草甘膦、苯达松和巨星。  相似文献   

10.
草茎点霉SYAU-06菌株与农田常用农药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草茎点霉SYAU-06菌株与12种农田常用化学农药的相容性.结果表明,SYAU-06菌株与农药的相容性因农药的种类和浓度不同而呈现差异.在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3类药剂中,杀虫剂与SYAU-06菌株的相容性最好,吡虫啉、溴氰菊酯、对硫磷和氧化乐果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几乎都没有抑制作用;杀菌剂则与SYAU-06菌株完全不相容,供试的4种药剂在1/10田间浓度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超过65%,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超过55%;除草剂与SYAU-06菌株的相容性介于杀虫剂和杀菌剂之间,低浓度下除氟乐灵外其余3种除草剂与草茎点霉孢子相容,几乎不影响孢子萌发,但所有除草剂对草茎点霉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空心莲子草生防菌SF-193固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本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空心莲子草生防菌SF-193固体培养基各组分的配比,探讨各组分(大米粉,大豆粉,胡萝卜粉)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粉和胡萝卜粉对生防菌SF-193菌丝生长的线性效应显著,大米粉分别与大豆粉、胡萝卜粉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固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大米粉61.7 g/L,大豆粉9.0 g/L,胡萝卜粉1.1 g/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及其对白粉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采用离体叶段法,测定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及其菌落扩展的影响;利用生物电镜技术,观察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当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天名精内酯酮灌根和喷雾处理的保护效果与治疗效果分别为80.43%和88.03%与82.69%和88.05%,且2种施药方式处理的防治效果与150 mg/L三唑酮处理差异不显著。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菌落扩展存在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质量浓度依赖性,有效中浓度(EC50)为105.431 4 mg/L。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天名精内酯酮处理后,小麦白粉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形态均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菌丝稀疏、表面皱缩和畸形。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天名精内酯酮处理后,细胞质发生紊乱;电子致密度明显增大,菌丝坏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解体,液泡明显增大,且出现空腔;线粒体肿胀,脊变短,部分脊消失。【结论】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有较高的防效,具有较优的内吸传导性能,兼具保护和治疗双重效果;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作用主要是抑制菌丝的生长;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不同于常用杀菌剂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人工培养中国被毛孢Ophiocordyceps sinensis过程中出现的3种形态菌丝(基内菌丝、菌丝团与气生菌丝)的差别及产生机理,以分离自单子囊孢子的菌株为材料,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3种形态菌丝的显微与超显微形态。结果发现:菌丝直径和形态不同,表现为菌丝团>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排列疏松,菌丝表面附着有大量分生孢子;菌丝团的菌丝褶皱明显、扭结且相互交联缠绕;基内菌丝排列密集,菌丝融合、分支现象明显。说明出现三种形态的菌丝是中国被毛孢的特性,与菌种和菌株纯度无关,且分生孢子在气生菌丝顶端或中部直接以出芽的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14.
曹静  夏秀红  赵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24-5025
[目的]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丁香、细辛、藿香、苍耳等45种植物为材料,用80%无水乙醇提取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以80%乙醇稀释100倍为空白对照,施佳乐稀释1 000倍为化学对照,研究不同植物提取物对仙客来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18种植物提取物对仙客来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9种植物提取物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1%细辛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94.05%),其次为丁香、藿香、藁本和苍耳;稀释200倍后,细辛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与化学对照无显著差异,而丁香、藿香、藁本和苍耳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相当(均为0)。[结论]细辛提取物对仙客来灰霉病菌的杀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用生长速率测定法,测试了长白山20种有毒植物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 Boed.)的离体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供试20种有毒植物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在稀释1000倍的情况下,艾蒿正丁醇提取物对供试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81.01%),藜芦生物碱提取物与延胡索氯仿提取物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Processes in the soil remain among the least well-characterized components of the carbon cycl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are ubiquitous root symbionts in many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account for a large fraction of photosynthate in a wide range of ecosystems; they therefore play a key role in the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 A large part of the fungal mycelium is outside the root (the extraradical mycelium, ERM) and, because of the dispersed growth pattern and the small diameter of the hyphae (<5 micrometers), exceptionally difficult to study quantitatively. Critically, the longevity of these fine hyphae has never been measured, although it is assumed to be short. To quantify carbon turnover in these hyphae, we exposed mycorrhizal plants to fossil ("carbon-14-dead") carbon dioxide and collected samples of ERM hyphae (up to 116 micrograms) over the following 29 days. Analyses of their carbon-14 content by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MS) showed that most ERM hyphae of AM fungi live, on average, 5 to 6 days. This high turnover rate reveals a large and rapid mycorrhizal pathway of carbon in the soil carbon cycle.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A和VB1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 mg/L的NAA和浓度为10 mg/L的VB1最适宜秀珍菇菌丝的生长,提高菌丝的长势和密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北苍术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为了明确引起北苍术枝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菌丝生长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气生菌丝初期呈绒毛状至棉絮状、白色至粉红色、后期发展成驼色,分生孢子镰刀型、弯曲、中部细胞显著膨大、顶孢延长呈锥形、多数为3~7个分隔,厚垣孢子呈球形、成链状或单生于菌丝或孢子中。该致病菌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MK621018)的相似性为 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最终将其确定为木贼镰刀菌,GenBank登录号(MH290363)。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 ℃;菌丝在pH 4~11时均能正常生长,pH 8~11时生长最快;燕麦及玉米面培养基最适合该病原菌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有很大影响,全光照条件菌丝生长最快;对碳源淀粉、葡萄糖及氮源酵母浸出粉利用率最高,培养7 d时菌落直径在7 cm左右。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资源中菌根真菌进行了实地采样调查,通过压片法对野生蓝莓菌根真菌着生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根真菌对野生蓝莓的侵染率在75%左右.外生菌丝有隔,菌丝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侵入点侵入同一根段或不同根段;观察到2种内生菌丝体类型:穿梭于细胞间的菌丝和胞内菌丝团.另外,还观察到菌丝体侵入细胞形成的一种"扳口"状结构和根表皮细胞的缺失.研究认为,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中菌根真菌侵染率较高,菌丝侵染方式多样.  相似文献   

20.
以木屑为基质、真菌菌丝为粘结物质,采用无胶胶合方法制备菌丝-木屑生物质复合材料;参照GB/T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测试菌丝-木屑生物质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菌丝-木屑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主要化学成分及材料成型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菌丝-木屑生物质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可降解木质复合材料;灵芝菌丝-木屑材料、木耳菌丝-木屑材料的密度,分别在为0.64~0.70、0.68~0.78 g/cm~3之间;FTIR分析显示,两种菌丝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均有一定的降解,灵芝菌丝对木质素的降解程度略大于木耳菌丝;SEM观察显示,以三维网状结构存在于木屑表面及孔隙中,将散碎的木屑有效的粘结成为整体;力学性能测试显示,菌丝的生长情况对材料的力学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菌丝-木屑生物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仅为中密度纤维板的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