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蟹,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水产品。从上世纪90年代起,河蟹池塘养殖在我国北方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经过多年的探索,河蟹良种生产体系已逐渐完善,但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越冬期长,多年来池塘河蟹蟹种冬季安全管理问题仍是困扰广大北方养殖户的难题,因此,做好池塘蟹种越冬期间管理,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是广大养殖户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河蟹蟹种越冬池的选择、蟹池水质调控、蟹种冬季喂养、疾病预防等几方面介绍蟹种冬季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将河蟹养殖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河蟹养殖专家的宝贵经验系统归纳集成,建立起综合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简单方便的河蟹养殖专家决策系统。河蟹养殖专家决策系统共有9大模块:苗种生产技术决策、河蟹亲蟹越冬技术决策、幼蟹和一龄蟹培育技术、成蟹养殖技术决策、河蟹营养与饵料技术决策、河蟹病虫害防治技术决策、河蟹捕捞技术决策、河蟹池塘产量预测技术决策、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决策。  相似文献   

3.
周文良 《新农业》2010,(12):54-54
近年来,北方蟹农大量将南方商品蟹运输到北方,经暂养与越冬,提高肉质后,高价投放市场。但由于缺乏河蟹的运输及越冬管理技术,往往成活率低下,给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根据生产实际及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总结出以下运输及越冬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河蟹育苗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亲蟹的交配及抱卵蟹的培育是两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冬末与春季是亲蟹交配时节,根据河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成功的经验,作者认为搞好亲蟹的交配及抱卵蟹的培育应分别抓好如下几点。1 亲蟹的交配把雌、雄亲蟹分别从各自的越冬池中捕出,放进一个池子  相似文献   

5.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措施。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1.放养时间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①此时气温低,蟹种活动能力弱,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放养后成活率高。②蟹种越冬后,能很适应水体新环境,开  相似文献   

6.
陈卫境 《农技服务》2012,29(7):873-874
河蟹苗种的质量是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选择蟹种前,必须掌握不同水系蟹种的特点,要善于从不同水系的蟹种中选择优质亲本和苗种。另外,既要能识别性早熟的蟹种,也要尽可能自行培育优质蟹种。在合理放养时,要注意河蟹种的优先选择顺序,同时要掌握放养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秋天,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如果养蟹户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就易引起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自然死亡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了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性腺成熟,进入其生  相似文献   

8.
河蟹属特种养殖水产品 ,养河蟹 ,苗种繁育中亲蟹的收集是关键。繁育生产中 ,收集亲蟹工作做得好坏 ,影响育苗产量的高低 ,决定着育苗的成败 ,必须高度重视。根据多年河蟹育苗喜获高产的经验 ,作者认为 ,晚秋河蟹大量上市之际 ,亲蟹的收集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收集地点到水质  相似文献   

9.
内服法又称药饵法,是预防和治疗蟹病的常用方法。根据河蟹的病情,把相应的药物拌于饲料中,药物随着河蟹对饲料的摄食进入蟹体内,从而在蟹体内发挥作用。采取药饵法防治蟹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内服法又称药饵法,是预防和治疗蟹病的常用方法。根据河蟹的病情,把相应的药物拌于饲料中,药物随着河蟹对饲料的摄食进入蟹体内,从而在蟹体内发挥作用。采取药饵法防治蟹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养殖河蟹见效快、收益高,但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类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懒蟹”、“洞蟹”,影响河蟹的养殖效益。1产生“懒蟹”的主要原因“懒蟹”的产生,并非是河蟹的蟹种趋懒,它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养殖河蟹仅见效快,而且收益高,但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类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懒蟹"、"洞蟹",影响着河蟹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人勤防蟹懒     
所谓懒蟹.是指长期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泥沙、石缝中。终日不出来活动、觅食,很难蜕壳长大的河蟹。懒蟹是河蟹养殖中的废品.没有任何经济价值。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懒蟹越多,产量就越低.养殖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相似文献   

14.
养殖河蟹仅见效快,而且收益高,但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类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懒蟹”、“洞蟹”,影响着河蟹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养殖河蟹不仅见效快,而且收益高,但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类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懒蟹”、“洞蟹”,影响河蟹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养殖河蟹见效快、收益高,但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类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懒蟹”、“洞蟹”,影响河蟹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7.
河蟹是靠蜕壳才生长的,每蜕1次壳,体重增加20%左右.但是,有些养殖户常常遇到河蟹蜕壳不遂而死亡,这除了蟹种不适应当地水域环境外,与脱壳有关的因素还有饲料的营养成分、水质的酸碱度、池塘的条件以及蟹种本身是否性成熟等.以长江蟹种为例,促使河蟹顺利蜕壳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秋季是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也是河蟹死亡的高峰期。因此,加强河蟹的秋季饲养管理,是预防河蟹秋季死亡,提高和蟹养殖效益的关键。防止河蟹秋季死亡,主要应注意以下3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规格河蟹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养殖效益明显好于小规格河蟹。要养殖大规格河蟹,优质扣蟹的培育尤为重要。而扣蟹培育好坏与池塘的环境条件、苗种来源、放养密度、饲养管理和蟹病防治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高产和稳产。1、池塘条件虽然大多数池  相似文献   

20.
药饵法又称内服法,是预防和治疗蟹病的常用方法.根据河蟹的病情,把相应的药物拌于饲料中,药物随着河蟹对饲料的摄食进入蟹体内,从而在体内发挥作用.此法对体内的寄生虫和细菌感染及保健有较好的效果.采取药饵法防止蟹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