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内服法又称药饵法,是预防和治疗蟹病的常用方法。根据河蟹的病情,把相应的药物拌于饲料中,药物随着河蟹对饲料的摄食进入蟹体内,从而在蟹体内发挥作用。采取药饵法防治蟹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药饵法又称内服法,是预防和治疗蟹病的常用方法.根据河蟹的病情,把相应的药物拌于饲料中,药物随着河蟹对饲料的摄食进入蟹体内,从而在体内发挥作用.此法对体内的寄生虫和细菌感染及保健有较好的效果.采取药饵法防止蟹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河蟹“颤抖病”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纯化的河蟹“颤抖病”(暂定名)病毒分别免疫家兔和山羊,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羊抗血清经硫酸铵盐析纯化。经方阵滴定,选择P/N=2.95时作1:100稀释的血清为工作浓度,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样本144份,包括来自长江水域的野生河蟹、人工感染发病的河蟹、1999年和2000年从江苏采集的自然发病的病蟹及市场购买河蟹。结果显示,病蟹和市场购买河蟹的阳性率为66.7%-100%,人工感染的病蟹和人工感染石蟹致病组阳性率均为100%,来自长江水域的健康河蟹及未接种病毒的对照石蟹阳性率均为0,表明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河蟹“颤抖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4.
1 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如稳定性不好,药饵入水后会很快散开,病鱼就吃不到足够的药物。2 投喂药饵的量要计算准确。按鱼体重计算用药量,将鱼药添加在饲料中,药饵的量宁少勿多。一般在投喂后30-40分钟内吃完。如1小时还未吃完,则说明投饵过多,造成药饵浪费,而且还影响鱼下一顿的吃食。3 为使鱼体中药物保持有效浓度,药饵应每天投喂  相似文献   

5.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河蟹池塘养殖技术,包括池塘条件与建造、清塘消毒、种植水草与移植螺蛳、蟹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与水位调节、病敌害防治、起捕上市等内容,以期为河蟹池塘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薛晖 《农家致富》2009,(14):44-45
一、颤抖病 1.发生与危害颤抖病又称抖抖病、环腿病等。不沽、较肥、污染较大的水质以及河蟹种质混杂或近亲繁殖.放养密度过大.规格不整齐.河蟹营养摄取不均衡等.易发此病.发病初期.病蟹四肢尚能伸直.以后便肌肉萎缩.步足不能回伸.病蟹站立不稳.翻身困难,口吐泡沫,行动无力不能爬行,连续颤抖.无食欲并停止摄食.不脱壳.体内积水.3-4天后即会死亡。  相似文献   

7.
1.黑鳃病病蟹鳃部受病菌感染,轻时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严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病蟹呼吸困难,站立不稳,摄食停止,最后死亡,该病一般在7~9月发生。防治方法:①用溴氯海因0.4毫克/千克进行水体消毒,每周1次,持续2~4周。②1千克饲料加大蒜素1~2克或用鲜大蒜l00克制成药饵,连喂5~7天。③病蟹用2~3毫克/千克呋喃唑  相似文献   

8.
2014~2016年对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镇姜家村稻田灌溉水,稻蟹种养田土壤,野生池塘底泥,稻蟹种养田水草,野生池塘水草,养殖河蟹饲料,同龄的稻田养殖河蟹和野生河蟹的重金属铅、镉、汞、砷含量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河蟹生长环境中的水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环境的要求,饲料符合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部分水草铅超标。河蟹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蟹标准的要求,但镉的含量差异很大(0.029~0.282 mg/kg)。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养殖实验和摄食过程摄像技术,首先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幼蟹、早期成蟹,亚成体和成体的摄食行为差异,评价了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性别河蟹的摄食行为、摄食响应时间和摄食率差异,然后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发育阶段河蟹对冰鲜鱼、配合饲料、玉米和螺蛳的摄食选择性。结果表明:(1)河蟹的摄食行为可分为探索、定位、试探和摄食这4个阶段,其中探索和摄食耗时较长。(2)就探索阶段的耗时和摄食响应时间而言,幼蟹和早期成蟹的雌体显著短于雄体,而亚成体和成体阶段雄体显著短于雌体。(3)就摄食而言,各发育阶段雌体的摄食耗时均高于雄体。(4)就摄食率而言,河蟹摄食率随着发育阶段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雌雄蟹间无显著差异。(5)就不同饵料的摄食选择性结果而言,不同发育阶段的河蟹对不同饵料的首次摄食频率从高到低顺序均是冰鲜鱼>配合饲料>玉米>螺蛳。(6)雌、雄成蟹对冰鲜鱼和配合饲料的摄食响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玉米和螺蛳。综上,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性别河蟹的摄食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亚成体阶段是雌、雄河蟹摄食行为发生转变的重要发育阶段,成蟹优先摄食冰鲜鱼与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蟹病害日趋严重,给河蟹养殖业构成了较大威胁,要控制蟹病爆发,首发要治本,即从预防入手,从冬季抓起,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蟹池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检查,观察河蟹活动吃食情况,有无残剩饵料,有无死蟹、病蟹情况发生,有无敌害,是否有河蟹逃逸迹象。看池塘水质的肥瘦及混浊度,要及时检查防逃设施的完好程度和防逃效果,上述情况,如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沙锦程 《农家致富》2007,(14):41-41
夏季是河蟹生长发育的关键季节,由于气温较高,水质易恶化,也容易引发各种蟹病的发生,加强蟹池夏季管理.对实现秋季增产增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1.口服法口服法用药量少,操作方便,对水环境影响小。操作方法是将一定量的药物连同粘合剂,与鱼摄食饲料拌匀晾干后制成药饵投喂。此方法常用于细菌性肠炎病、病毒性出血病等。口服药物法的治疗效果易受鱼类病情和摄食能力的影响,对重病和失去摄食能力的鱼体无效。  相似文献   

14.
纤毛虫病是秋季河蟹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等部位所产生的。多发生于秋季鱼蟹混养塘,幼蟹、成蟹都能感染。一、主要症状病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体表、附肢有滑腻感。病蟹食欲下降,甚至不食,蟹体消瘦,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  相似文献   

15.
摸清习性巧捕河蟹洪家春安徽和县水产局(238200)捕蟹和捕鱼不一样,因为河蟹容易打洞逃跑,附肢会被折断,捕捉较困难。捕蟹时,为使蟹体不受损伤,必须根据其习性进行科学地操作。一、捕捉方法1、徒手捕捉法利用成蟹秋季生殖洄游的习性,在每年的10月份前后,...  相似文献   

16.
河蟹颤抖病是近几年影响河蟹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重大病害。它流行区域广,尤以精养高产塘口发病最为严重。流行季节长,尤以8-9月份为高发期。发病快,病程短,从发现河蟹吃食异常到见有河蟹少量死亡,只需3-4天,7-10天后蟹的死亡达到高峰。死亡率高,危害程度大,使得一些养蟹区绝收。加上河蟹颤抖病致病病原、致病机理尚未探明,  相似文献   

17.
河蟹─龄蟹养殖技术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林凤翱河蟹蟹苗直接在湖泊、水库中放养往往成活率很低,一般仅为1%左右。而且直接放苗,当年还不能产出商品蟹,需经第二年再养殖一年,才能达到商品蟹规格上市。近年来,一些大湖泊采用“放养蟹种”法进行商品蟹生产,即购买经...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05,(13):6-7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螃蟹、毛蟹、清水闸蟹。河蟹肉质细嫩、膏肥卵丰、个大鲜美,经济价值较高。河蟹食性杂,可食鱼、虾、螺等动物性饵料.也食浮萍等植物性饲料。食量较大,消化能力很强。自七十年代我国开始人工繁殖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先后解决了亲蟹饲养运输、交配产卵、越冬孵化、幼体培育和蟹苗暂养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现在养蟹技术十分成熟,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9.
《今日农村》2002,(3):24-24
一、技术简介河蟹无公害养殖技术是指在河蟹蟹苗、蟹种培育阶段的仔蟹培育、一龄扣蟹培育以及成蟹饲养过程中推广的一项新型技术。主要内容是:在养殖过程中,通过栽种水生植物等措施,保持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生产上通过对养殖水域的水质、所用饲料及用药等严格控制,使生产出的河蟹产品的各项安全指标中的各项有毒有害物质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养殖水域的水质排放也应达到无污染标准。该技术是我国适应WTO和满足人们对无公害水产品需求的必由之路。采用该技术培育扣蟹,亩放0.5公斤大眼幼体,可培育出规格为100-120只/公…  相似文献   

20.
河蟹是靠蜕壳才生长的,每蜕1次壳,体重增加20%左右.但是,有些养殖户常常遇到河蟹蜕壳不遂而死亡,这除了蟹种不适应当地水域环境外,与脱壳有关的因素还有饲料的营养成分、水质的酸碱度、池塘的条件以及蟹种本身是否性成熟等.以长江蟹种为例,促使河蟹顺利蜕壳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