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湘西黄牛妊娠前后血常规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选取9头湖南省地方品种(湘西黄牛),采用Mindray BC-2800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各参数检测。结果表明:妊娠后血细胞比容、中性粒细胞数目及百分比极显著降低(P<0.01),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升高(P<0.05),单核细胞数目及百分比、血小板数目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湘西黄牛妊娠后血容量明显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目呈下降趋势,而红细胞数目的减少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的降低导致血细胞比容显著降低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升高,初步推断湘西黄牛妊娠早期有贫血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实验动物专用血细胞分析仪与医用血细胞分析仪对SD大鼠血液生理指标测定值的差异,分析检测仪器对大鼠血液生理指标测定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体重约200 g,雌雄各半,屏障环境饲养,试验前禁食12 h,麻醉后采血,分别用实验动物专用血细胞分析仪与医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20项血液生理指标。结果:两种仪器分别检测的SD大鼠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单核细胞数量、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嗜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分布宽度差异极显著(P<0.01);血红蛋白浓度、嗜中性白细胞数量、红细胞分布宽度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检测仪器对SD大鼠血液学指标的检测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集湘西黄牛保种区湘西黄牛青年母牛的血液样品,运用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妊娠后红细胞压积(HCT)、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及其百分比极显著降低(P<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淋巴细胞数目(Lymph)及其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单核细胞数目(Mon)及其百分比、血小板数目(PLT)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升高,但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妊娠后血容量明显增加,导致血液稀释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目降低,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导致的HCT显著降低和RDW升高可能由妊娠母体缺铁性贫血引起。  相似文献   

4.
首次检测了黑麂血液常规和生理生化等23项指标,并与鹿科梅花鹿做了比较。测定结果显示,黑麂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高于梅花鹿指标,而白细胞、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指标低于梅花鹿指标。黑麂白细胞分类结果显示,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约占90%;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各占约2%。黑麂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总胆固醇和血糖两项指标高于梅花鹿的指标;甘油三酯(TG)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I-C)含量显著高于梅花鹿。检测结果反映了黑麂的机体生理机能,是进行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明确家兔感染豆状囊尾蚴后血液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人工感染豆状带绦虫犬排出的孕卵节片,虫卵计数并感染家兔,定期采血。利用动物血液分析仪测定其红细胞、白细胞等21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血红蛋白浓度差异不显著;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嗜碱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差异显著;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差异极显著。结论:研究结果为本病的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松鼠猴血液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生理指标能反映动物机体的机能.本文首次测定了松鼠猴的血液生理值,并与恒河猴的指标做了比较.结果显示,松鼠猴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5种指标都明显高于恒河猴;而白细胞和平均红细胞体积都略低于恒河猴.松鼠猴的白细胞分类记数结果显示,松鼠猴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占97.5%,单核细胞占2.0%;嗜酸性粒细胞为0.2%,几乎无嗜碱性粒细胞.这些结果可作为松鼠猴饲养管理和疫病检测判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宇 《野生动物》2014,(1):66-68
本研究测定了石林龙晖野生动物科研中心饲养的非洲白犀牛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宽度变异系数、红细胞宽度标准差、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绝对值、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粒细胞百分比、大血小板百分比、血小板比积、血小板分布宽度。通过比较分析,雌、雄犀牛在红细胞数、大血小板百分比差异性显著(O.01〈P〈0.05)。其他雌、雄犀牛各项参数差异性不显著(P〉0.05)。雄性白犀牛与公乌蒙马相比,二者的血红蛋白差异性不显著。雌性白犀牛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与母乌蒙马的红细胞数差异性不显著。雌、雄白犀牛与安西牛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差异性不显著。因此,在诊断白犀牛血液常规指标时可参考乌蒙马和安西牛相关血液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8.
对湖北省通山县86只成年湖北乌羊的20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公母羊各项生理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白细胞总数17.99×109/L,淋巴细胞数7.30×109/L,单核细胞数1.53×109/L,粒细胞数8.60×109/L,血小板总数75.73×109/L,红细胞总数10.01×1012/L,血红蛋白含量85.64 g/L。其中,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等5项指标在性别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血小板压积在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14项血液生理指标在性别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急性短期高温环境下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发生显著变化时犬血液学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本试验采用人工模拟高温环境的方法,分别测定了试验犬(n=6)在(35±1)℃下持续0、3、8、16 h及自然降温16 h后的血常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试验开始前相比,急性短期高温环境下犬各试验时间点粒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直/总胆红素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急性短期高温环境能显著改变犬血液学部分指标,揭示临床上可通过改善血液质量的方法缓解急性短期高温环境对犬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白鼻子”病貉患有低色素小细胞贫血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貉"白鼻子"病的发病原因,对患"白鼻子"病的貉和正常貉进行了血常规检查,用Mann-whinney法进行了组间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与正常貉相比,"白鼻子"病患貉淋巴细胞百分比(P=0.04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31)降低(或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淋巴细胞计数(P=0.004)、中间细胞计数(P=0.004)、中间细胞百分比(P=0.004)、红细胞计数(P=0.000)、红细胞压积(P=0.000)、平均红细胞体积(P=0.001)、血红蛋白含量(P=0.00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P=0.001)降低(或减少)且差异极显著(P0.01),白细胞计数(P=0.130)、中性粒细胞计数(P=0.47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P=0.91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P=0.831)、血小板计数(P=0.915)、血小板压积(P=0.852)、平均血小板体积(P=0.202)、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0.749)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对"白鼻子"病患貉血色指数、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分析,确定"白鼻子"病貉患有低色素小细胞贫血。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6,(4)
遗传因素是决定动物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内在物质基础,不同品种猪之间在血细胞性状的差异,可能与中外不同猪种在代谢和免疫力方面差别存在一定联系。研究利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了6个山东地方猪种和1个杜长大(DLY)杂种猪共87头猪的19项血常规性状,对品种间的差别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细胞性状和白细胞性状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RDW)4个红细胞性状,以及中性粒细胞数(GRA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PR)、淋巴细胞数(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PR)和中间值细胞百分比(MPR)5个白细胞性状的检测值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猪血小板各性状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小,只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性状在品种间差别均达到显著水平。引进猪种和地方猪种相比较,DLY在RBC、HGB、HCT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4个红细胞性状,白细胞总数(WBC)、GRAN和GPR 3个白细胞性状,以及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3个血小板性状的检测值均低于山东地方猪种,其中有些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表明地方猪种在氧气运输、天然免疫等功能方面比引进猪种更为强大。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外不同猪种的差异,挖掘我国地方猪的种质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相同营养条件下,信鸽的年龄、性别、羽色与其血液学指标的关系。方法:试验选用笼养方式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羽色信鸽为研究对象,经翅下静脉采血,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在其他条件相同时,1~3岁信鸽的单核细胞数目及其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数目及百分比均显著高于0.5~1.0岁的信鸽(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数目及其百分比显著低于0.5~1.0岁的信鸽(P0.05)。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雄性信鸽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极显著高于雌性信鸽(P0.01),平均红细胞体积雄性信鸽大于雌性信鸽(P0.05),雄性信鸽的红细胞数高于雌性信鸽,但无显著性差异;白细胞系和血小板系各项指标在雄性信鸽与雌性信鸽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雨点鸽与灰色鸽各项血液学指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信鸽的血液学生理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血液学综合指标显示1~3岁、雄性的信鸽,更加有利于飞翔比赛。  相似文献   

13.
为补充完善凉山黄牛的种质资源特性,建立凉山黄牛血液生理生化参考值,特开展凉山黄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以期为凉山黄牛的疾病诊断、饲养管理、品种选育等提供科学依据。随机采集3~4岁凉山黄牛公牛、母牛各29头静脉血液,检测28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凉山黄牛血液中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血小板数目、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球蛋白、钙、钠、钾、氯、磷等指标在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牛的碱性磷酸酶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均显著高于母牛(P0.05),肌酐含量极显著高于母牛(P0.01);母牛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公牛(P0.05)。凉山黄牛28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基本在我国地方牛种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对夏季肉牛血液常规参数和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血液常规参数和血清离子浓度,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缓解夏季肉牛热应激的作用机理。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8头月龄相近、体重285 kg的健康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的二代公牛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每头饲喂0.2 kg/d复方Ⅰ和复方Ⅱ。试验以三峡库区夏季湿热环境为热应激源,其中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59 d。结果表明:复方Ⅰ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肉牛血液淋巴细胞与中间值细胞百分比及血小板总数与压积(P<0.05或P<0.01),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血液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百分比、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和平均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与体积分布宽度(P<0.05或P<0.01);复方Ⅱ能极显著提高肉牛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1),极显著降低血液淋巴细胞百分比(P<0.01);复方Ⅰ可显著提高血清钾离子与钠离子的浓度比值(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抗凝剂对大熊猫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大熊猫,分别用EDTA.K2和肝素钠抗凝采血后,用麦道尼克(MEDONIC)CA6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瑞典原装进口)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结果:使用不同的抗凝剂,同一样本的血液生理指标中: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数(LPCR)、中值细胞(MID)、中值细胞百分比(MID%)、淋巴细胞绝对值(LYM)、淋巴细胞绝对值百分比(LYM)%、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0个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不同抗凝剂对大熊猫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数影响极显著,进行相关实验时应妥善选择血液抗凝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从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研究盐津乌骨鸡的种质特征,以随机选取的100只成年盐津乌骨鸡(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血液生理指标:公鸡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目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且公鸡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及血小板压积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平均血小板体积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2血液生化指标:公鸡的血糖和尿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尿素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甘油三酯、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球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索微酸性电解水对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每天给大鼠按每千克体重0、24、31、52、63 mg有效氯(ACC)经口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0 d。测定大鼠血液白细胞数、红细胞指数、血红蛋白指数、血小板数及肝脏、心脏、肾脏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微酸性电解水ACC浓度增加,除嗜碱性粒细胞数变化不规律外,其他白细胞参数都下降(P0.05);随微酸性电解水剂量增加,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呈下降趋势(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呈上升趋势(P0.05);微酸性电解水可以促进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增加(P0.05),但对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影响不规律;微酸性电解水有增加血小板数和血小板压积、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趋势(P0.05);除肌酸激酶有降低趋势外,心脏、肝脏、肾脏功能指标均随给药剂量增加略有升高(P0.05)。结果显示,按每千克体重63mg ACC的微酸性电解水经口灌胃给药,对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此剂量下微酸电解水带动物消毒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液常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患猪的血液生理指标,给临床防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健康仔猪和经实验室诊断为PRRS阳性的仔猪各6头,前腔静脉采血,EDTA抗凝管抗凝,用CA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指标分析。结果:(1)PRRS组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显著增加(P0.05),单核细胞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2)PRRS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3)PRRS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结果显示:PRRS病毒导致了机体的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激活了机体的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针刺肝经腧穴对肝脏功能的影响,试验以健康家兔为研究对象,测定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前后的血液样本,分析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独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降低最明显,合刺肝俞穴和太冲穴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降低最明显;单独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血小板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较明显,其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针刺肝俞穴后升高最明显;合刺肝俞穴和太冲穴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红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说明针刺肝俞穴、太冲穴能够引起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变化,针刺后机体可能通过急性炎症反应调动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保肝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年龄、性别因素对SPF级Wistar大鼠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建立Wistar大鼠各年龄段的血液生理和生化正常参考值范围。通过收集实验室近1年来的1月龄~8月龄SPF级Wistar大鼠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并比较动物不同年龄、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与1月龄同性别动物比较,血液学指标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比率(HEUT%)、淋巴细胞比率(LYMPH%)、单核细胞比率(MONO%)、嗜酸性粒细胞比率(EO%),血生化指标中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肌酐(Cr)、尿素(Urea)、葡萄糖(Glu)、总蛋白(TP)值升高(P0.05),血液学指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小板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网织红细胞比率(RET%),血生化指标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钾(K)、磷(P)值降低(P0.05),其他各指标无明显变化;动物雌雄间比较,雌性动物MCV、MCH、ALB、Chol、Cr、Urea大于雄性动物,WBC、MONO、LYMPH、P-LCR、RDW-SD、PDW-CV、AST、ALT、K、P、Tbic小于雄性动物,雌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指标无雌雄差异。结果表明,初步建立了不同性别、不同月龄Wistar大鼠的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可为新药药效、安全性评价试验及实验动物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