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秋季日照逐渐缩短,天气转凉,成年母鸡开始逐渐停产换羽,新产蛋鸡陆续产蛋,可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效益。1.淘汰老弱母鸡。蛋鸡一般饲养1~2年为好,超过2年应淘汰。对体质差、产蛋少的应及时挑出分圈饲养。淘汰出的蛋鸡应多喂高热量饲料,如玉米、糠麸等,促使其增膘,养肥后及时上市。此外,新老蛋鸡应分开饲养,使新蛋鸡逐渐由产前饲养过渡到产蛋饲养。  相似文献   

2.
1、淘汰老弱母鸡.蛋鸡一般饲养1~2年为好,超过2年应淘汰.对体质差的、产蛋少的应及时挑出分圈饲养.淘汰出的蛋鸡应多喂高热量饲料,如玉米、糠麸等,促使母鸡增膘,养肥后及时上市.另外,新老蛋鸡应分开饲养,使新蛋鸡逐渐由产前饲养过渡到产蛋饲养.  相似文献   

3.
秋季饲料充足,成年蛋鸡已停产换羽,而新鸡陆续开产,在此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以利提高产蛋率。 1.淘汰老弱母鸡一般产蛋鸡饲养1~2年最好,超过2年以上的母鸡最好予以淘汰。鸡体素质差,产蛋率低的,应及时挑选出来,分圈饲养,增加光照,每天保持16小时以上,多喂高能量饲料如玉米、米糠等,促使母鸡增膘,及时上市处理出售。当新鸡开始产蛋时,则应新、老鸡分开饲养,新鸡也逐渐由产前饲养过渡到产蛋期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1、淘汰老弱病残鸡 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将准备淘汰的母鸡挑选出来.分圈饲养.并在换羽前突击饲养.按母鸡盛产期的饲养标准供给日粮.并将光照增加到16小时.使淘汰母鸡推迟换羽.延长产蛋期。当母鸡普遍换羽.产蛋率降至60%以下时.及时将其出售。淘汰老母鸡更新鸡群后.当新鸡陆续开产时.应将新老母鸡分群.将新鸡逐渐由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过渡到产蛋盛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新鸡群陆续开产。此时应根据蛋鸡的这一生理特点,搞好蛋鸡的秋季饲养管理。 1、淘汰者弱母鸡,调整新老鸡群 一般蛋鸡只能利用1~2年,即从开产后第一年到第二年换羽前淘汰。因为鸡的产量以开产第一年(即从头年秋季开产到次年秋季停产)最高,随后即逐年减少。例如,如第一年的产蛋率为100%,则第二年为80%,第三年为70%。可见,长期饲养老鸡,经济效益就会逐年降低。 淘汰老弱母鸡的方法是: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将准备淘汰的母鸡挑选出来,分舍饲养,并于换羽前突击饲养。突击饲养就是按母鸡产蛋…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6,(10):36-36
1.淘汰老弱母鸡,调整新老鸡群。一般蛋鸡只能利用1~2年,即从开产后第一年到第二年换羽前淘汰。因为鸡的产蛋量以开产第一年(从头年秋季开产到次年秋季停产)最高,随后即逐年减少。例如,以第一年的产蛋率为100%,则第二年为80%,第三年为70%。可见,长期饲养老母鸡,经济效益就会逐年降低。淘汰老弱母鸡的方法是: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将准备淘汰的母鸡挑选出来,并在换羽前分舍饲养,也就是按产蛋盛期的饲养标准供给日粮,而且把昼夜光照增至14~16小时,或更长一些,以促使淘汰母鸡推迟换羽,延长产蛋期,至鸡群普遍出现换羽,产蛋率降至60%以下时,即可出…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8,(11)
正进入秋冬季后,由于天气逐渐变凉,老母鸡进入产蛋后期,新母鸡陆续开产。为了确保新母鸡高产、稳产,老母鸡加速换羽、早日恢复产蛋,必须根据秋冬季气候变化特点和鸡群情况科学饲养,加强管理。1.更新鸡群蛋鸡的利用期限一般为72周左右,进入秋季,如果老龄母鸡不准备再继续饲养,且有新母鸡更新,最好在更新前1~2个月淘汰老龄、低产鸡。  相似文献   

8.
<正>一、调整鸡群将低产鸡、停产鸡、弱鸡、僵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时间短的鸡、过肥或过瘦的鸡、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鸡。二、强制换羽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晚,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所以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同步换羽、同时开产。人工强制换羽方法:在蛋鸡日粮中按2.5%的比例加入氧化锌或按4%的比例加入硫酸锌。加入氧化锌或硫酸锌  相似文献   

9.
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鸡(商品蛋鸡、蛋用种鸡及肉用种鸡)经过一个产蛋年(一般68~72周)后,就会出现自然换羽的生理现象,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这期间因卵巢机能减退,引起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造成休产。饲养自然休产的母鸡是极不经济的,生产上一个产蛋年结束后,国内一般整群淘汰,而美国30%的蛋鸡、日本  相似文献   

10.
入秋后,日照逐渐缩短,天气转凉,成年母鸡开始停产换羽,新蛋鸡陆续产蛋,可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效益. 1.新鸡催产 立秋以后,春天饲养的蛋鸡即将产蛋.  相似文献   

11.
秋季饲料充足,成年蛋鸡已停产换羽,而新鸡陆续开产,在此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以利提高产蛋率。1.淘汰老弱母鸡产蛋鸡饲养1年~2年最好,超过2年以上的鸡最好予以淘汰。鸡体素质差、产蛋率低的,应及时挑选出来,分圈饲养,增加光照,每天保持16小时以上,多喂高...  相似文献   

12.
入秋后,天气转凉,成年母鸡开始停产换羽,新蛋鸡陆续产蛋,可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方法,让鸡多产蛋,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晚,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产蛋的高峰期来得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因此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同步换羽,同时开产。人工强制换羽可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彭永进  夏爽 《农技服务》2004,(10):35-36
根据蛋鸡的春夏产蛋情况,及时将低产鸡、停产鸡、僵鸡、弱鸡、软脚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时间短的鸡、体重过大过肥或过小过瘦的鸡、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鸡,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对于准备淘汰的蛋鸡,可在淘汰前将其挑选出来,单独饲养,并在换羽之前突击加料饲养。可采用的日粮配方:玉米  相似文献   

15.
换羽是鸡脱落旧羽毛长出新羽毛的自然生理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一般是在秋季。自然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这期间因卵巢机能减退,引起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停止产蛋,换羽期的长短对母鸡全年产蛋量的影响很大。自然换羽次年产蛋高峰低,换羽时需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羽。而强制换羽可缩短换羽时间,提高再产期的产蛋率。与自然换羽相比,人工强制换羽同步性强,使鸡只重新开产的时间比较接近,缩短换羽所需时间,鸡群较整齐的开产,使第二个产蛋周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强制换羽还可提高蛋壳质量,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育成鸡费用。在养鸡生产中,为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克服自然换羽速度慢、产蛋率低、蛋壳质量差等现象。人们常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制度,使鸡群同步换羽,同步重新产蛋。  相似文献   

16.
一、适时调整配合日粮要求冬季配合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16%~18%、代谢能2.75兆卡/千克、钙2.8%~3.3%,同时要满足鸡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日喂3次~4次,笼养鸡注意补给砂子。二、及时整顿鸡群对于当年饲养的蛋鸡,在开产前,要将同群鸡中瘦弱患病、生长发育不良及有恶癖的淘汰。对完成一个产蛋年继续利用的,在整顿时应淘汰提前换羽的低产母鸡,只保留健康高产蛋鸡,并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三、加强保温防寒措施蛋鸡产蛋最适宜温度为16℃~23℃,因此,冬季笼养鸡舍最好坐北朝南,并根据情况,用火炉、火墙…  相似文献   

17.
史兴花  洪福 《农村科技》2004,(10):16-16
入秋后,日照逐渐缩短,天气转凉,成年母鸡开始停产换羽,新蛋鸡陆续产蛋,可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8.
1.喂全价饲料全价饲料营养成分全面,能充分满足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需要,同时耗料少、效益高。 2.分阶段饲养产蛋初期(开产到产蛋高峰前)蛋白质水平应稍高于饲养标准,产蛋后期(产蛋下降到淘汰)提高能量水平,夏天炎热,采食量减少,需提高日粮的蛋白质水平。 3.及时淘汰老弱鸡高产鸡换羽晚,一般可维持产蛋10~15周,活泼好动、善觅食,爱接近公鸡,饲养人员接近时,常有下蹲动作者均属高产鸡。对  相似文献   

19.
换羽是鸡与其他禽类一样的生理现象 ,表现它对大自然的适应性。当前 ,高产蛋鸡产蛋量很高 ,若产蛋一年便淘汰 ,损失太大。因此 ,蛋鸡及种鸡场推广强制换羽是十分必要的。人工强制换羽是利用化学、激素和畜牧学方法让鸡体内器官和系统、机能发生变化 ,短期内停产、换羽、休息 ,然后恢复产蛋 ,提高蛋的质量 ,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人工强制换羽对个体饲养户来说 ,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及时育雏 ,饲养后备鸡的计划落空 ,利用商品鸡延长 4 - 6个月产蛋 ,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祖代种鸡场而言 ,降低成本 ,增加收益 ,延长种鸡有效利用期也是重要饲养…  相似文献   

20.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就要进行自然换羽。产蛋鸡经产一年后,也要休产换羽。这种自然换羽约需6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其实并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是使育雏1次利用1个产蛋周期变为育雏1次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全饥俄强制换羽方法,就是在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用全饥饿的方法使鸡强制换羽,3周后即可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