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发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和传播途径广等特点.鸡传染性腔上囊病可感染不同品种的鸡,肉鸡的发病率高于蛋鸡,而且以3~6周龄雏鸡发病率最高.由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以法氏囊受损为主要临床特征,容易在高度易感鸡群中急性暴发,因此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该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药物治疗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供同行参考、交流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一般5%~15%. 1 临床与剖检变化 鸡群突然大批发病,2~3天内可以波及60%~70%鸡群,发病后3~4天死亡达到高峰,7~8天后死亡率降低.病初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有些自啄肛门,排白色水样稀粪.随着病情的发展,饮水和食欲减退,闭目呆立,畏寒发抖,脱水,法氏囊肿大而肛门明显突出,眼球凹陷,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3.
1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 近年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病死率的变化:过去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一般在13%~50%,雏鸡甚至可高达60%以上;现在发病率低,死亡率也降低了,一般在20%以下;②季节性变化:过去春季及夏初发病多,现在该病季节性不明显;③病程的变化:过去发病快,死亡曲线呈"尖峰式",发病后3~4d为死亡高峰,现在发病缓慢,零星死亡,病程长;④发病日龄的变化:发病日龄提前,有的鸡群10日龄之内发病,多数鸡群在20~30日龄发病,一些鸡群在使用本病弱毒疫苗二免后发病;⑤病例不典型而且混合感染增多.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症的传染病,造成1 000多只鸡发病,已经死亡鸡200多只。对剩余800只感染发病鸡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名腔上囊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当有继发感染或合并感染时,死亡率可超过40%,该病有明显的死亡高峰,多数鸡群在发病后6~7天疫情趋于平稳。鸡场一旦暴发该病,以后每批雏鸡均可感染发病。病鸡精神萎靡不振,瘫卧、震颤,排米汤样稀便鸡群在发病后3~4天达到死亡高峰。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该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能持续存在于鸡舍的环境中在易感鸡群中,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就将今年的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雏鸡和青年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对3周龄以上的鸡发病率高,死亡率大,呈明显的尖峰式死亡,死亡率一般在5%~20%,而且该病病原主要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引起鸡体免疫机能障碍,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严重的、长期的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一旦发病,较难彻底根除,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腔上囊病(IBD)亦称冈布罗病,是幼鸡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疾病。此病特点主要是腔上囊(亦称法氏囊)淋巴细胞遭到破坏,其他器官中的淋巴细胞也受到较小程度的破坏。严重感染的结果是,商品鸡群对免疫注射的抗体反应降低(免疫失败),或有强烈的注射后反应,并增高了对各种并发和继发感染的敏感性。这种现象称为“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易感动物主要为鸡。最小发病日龄为5日龄,最大发病日龄在210日龄.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10~40日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生多集中在4~10月份,特别是夏、秋季。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疫病(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等)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给养鸡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腔上囊炎。是由病毒引起肉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脱水、衰竭、骨骼肌出血、肾小球尿酸盐沉积,腔上囊肿大、出血等。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以20~45日龄的肉鸡,发病率较高。病毒主要侵害鸡体液免疫的中枢法氏囊。使病鸡的法氏囊受到破坏,使肉鸡的抗体生成能力下降,导致鸡群对其他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更重要的是可以造成免疫抑制,使预防接种失败。1流行特点1.1鸡是自然宿主,只有鸡才感染发病。各个品种的鸡都可感染发病。3~6周龄的肉鸡,尤其4周龄前后的肉鸡较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1.
<正> 传染性腔上囊炎是雏鸡一种急性经过的病毒病,甘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及特效药。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1990年4月28日从进贤县种鸡场购AA肉用仔鸡1000羽,饲养至第三周末发生了本病,发病鸡672羽,发病率70%,死亡鸡81羽。死亡率12.1%,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禽鸟源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分离株对鸡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鸡、鸭、麻雀3种不同源性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分离株人工感染80日龄的SPF鸡,初步试验发现,这些病毒均能使接种鸡的腔上囊明显萎缩,组织切片见淋巴滤泡萎缩,坏死,从人工感染的鸡腔上囊组织中可检测和分离到IBDV。各试验组的腔上囊指数值分别为:鸡2.83,鸭3.14,麻雀3.64,对照组5.11。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3个攻毒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用市售的腆类化合物、氯制剂、双季铵盐类化合物、酚类制剂和醛类制剂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相混合,在4℃和30℃作用24h,用1000ID50的剂量作用后的病毒液感染23日龄健康AA鸡。感染后72h扑杀试验鸡,取期腔上囊,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检测IBDV抗原,仍呈阳性反应;用3mL/L的甲醛溶液与IBDV病毒液混合,在37℃作用24、36和48h后,按以上剂量感染鸡,感染后72h扑杀,取其腔上囊,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 检测IBDV抗原,全部呈阴性。  相似文献   

14.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传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0~80日龄鸡群,100~180日龄鸡群也可发病,但较少见。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危害比较严重,会给养鸡户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往往突然发生,传播迅速,一旦发现病鸡,常在短时间内(1周左右)波及整个鸡舍的全鸡群,邻近鸡舍也可在2-3周间被感染发病。发病率高,通常情况下为40%-60%。死亡率一般在8%-25%之间,但近年由超强毒株引起的感染,其死亡率可高达70%-80%。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我县某鸡场饲养的2 624只雏鸡在2日龄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0.2毫升/只肌肉注射免疫,6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饮水免疫,7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用量均为0.05毫升/只,21日龄时鸡群发病,当天死亡21只,23日龄时出现死亡高峰,死鸡423只,随后病死鸡逐渐减少。至30日龄发病2135只,发病率81.4%,共死亡1338只鸡,死亡率51%。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目前威胁养鸡业发展的最大疫病之一。据统计,该病以3~7周龄发病率最高,最小14日龄,最大126日龄,呈暴发性流行和突然发病。病鸡第2天即开始出现死亡,到3~5天为死亡高峰,第6天后则明显减少,7~10天恢复正常。另一个情况是,该病常并发鸡瘟、霍乱、白痢、鸡虫病等,导致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发病情况2011年8月10日,松山新区养鸡户刘某到我门诊求治,自述饲养的30日龄的2000只蛋鸡从8月4日开始发病,每天都出现20多只打蔫鸡,死亡4~6只,投服4天抗药物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9.
法氏囊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本病毒属于双股RNA病毒科,双股RNA病毒属。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发病,高发日龄在3~6周龄之间,特别是30日龄左右当母源抗体消失后极易发生。明显的死亡高峰多发生在出现症状后2~4天,多数鸡群在发病后6~7d病情趋于平稳。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  相似文献   

20.
长庆油田运输处养殖场饲养的4周龄伊莎褐蛋雏鸡,突然暴发鸡传染性腔上囊病,历时7天,死亡562只,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场1990年6月17日从西安友谊机械化养鸡场购进伊莎褐4日龄雏鸡3000余只。笼养,管理认真,至8月份突然发病,第一天发病20%,第二天达40%,第三天上升到70%以上。发病2—4天死亡率提高,5天死亡开始下降,7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