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猪场总体及生产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总体设计1.1合理选址为维持猪群的长期健康,猪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地形开阔、排水方便、通风良好,避开居民区、屠宰场和工矿区等污染较多地方。理想场点应离主要公路500米以上,周围1千米范围内没有猪场,在场地平整、通路、通水、通电等方面不需要大量的额外投资。占地面积可依据猪场生产规模和场地的具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平方米计划,总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2.
1科学场址的选择与布局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猪场应按功能划分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辅助  相似文献   

3.
1严把环境控制关 1.1猪场建设猪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平坦、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应建在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场所500米以外,离其他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风景旅游区2000米以外。养殖场周围应筑围墙,墙外有防疫沟,沟外种植防疫林带。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加工区、行政管理区和隔离区必须严格分开。  相似文献   

4.
1猪场建筑和布局猪场要建筑在地势高、气候干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距公路、河道、城镇、工厂、学校500米以外,场周围应筑以土沟或围墙,有条件的在围墙外有防疫沟(宽8米、深2米),沟外为防疫林带(10米宽)。病猪隔离舍应建在场外,地势应低于健康猪舍和人住房并处于下风方向,距离不低于200米。生产区与生活(行政)区必须严格分开,猪场大门、生产区人口要建宽于门、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猪舍入口建宽于门口、长1.5米的消毒池。生产区门口须建更衣、消毒室和消毒池。饲料贮存库和母猪舍(包括产仔舍)应建在猪场内上风头。粪便须送到围墙外,在处理池内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 1 选好场地,合理布局在选择猪场场址时,应首先考虑该地段是否有利于进行卫生防疫。猪场要建筑在地势高、干燥,排水便利,水源充足,离公路、河道、村镇、工厂、学校等500米以外处,猪场四周应筑围墙。粪便发酵池最好设在围墙外。2 科学饲养管理猪场或专业户最好能自养公猪和母猪,繁殖仔猪,自己育肥,即可避免买猪时带进传染病,也可利用杂交一代的杂种优势,提高猪的肥育效果并降低养猪成本。  相似文献   

6.
1猪场的选址及布局 猪场选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应建立在交通便利、水质良好、地势较高、干燥、排水良好,无有害气体及其他污染源。距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1 00米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 000米以上,周围必须有围墙等有效屏障。猪场建筑布局应该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污物粪便处理区,各区间设有隔离墙和消毒设施,生产区依照生产工艺流程分阶段顺向排序,  相似文献   

7.
1场址选择 确定场址的位置,首先应考虑猪场的防疫环境卫生。猪场应建在距离村、镇较远的地方。特别是规模较大的猪场,具备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全部设备,更应建在远离村、镇的下风向或偏风向和有饮水水源的下方。猪场不宜建在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厂的附近,以免影响防疫。猪场距居民区或交通要道最好在1000米以上,有条件的,在主风向应有防风林。此外还应便于粪尿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1选好场地,合理布局 在选择猪场场址时,应首先考虑该地段是否有利于进行卫生防疫。猪场要建筑在地势高、干燥,排水便利,水源充足,离公路、河道、村镇、工厂、学校等500米以外处,猪场四周应筑围墙。粪便发酵池最好设在围墙外。  相似文献   

9.
<正>一、猪场选址(一)猪场选址应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能通过环境评审1.环境与规划。按要求,猪场选址要距村庄、居民点、学校和公共场所500米以上,避开水源地、文物保护区、规划区等禁止建猪场区、不宜建猪场区和不确定区,确保所建猪场能通过环境评估,确保所建猪场实际使用年限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0.
(一)总体设计 1.合理选址.为维持猪群的长期健康,猪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地形开阔、排水方便、通风良好,避开居民区、屠宰场和工矿区等污染较多地方.理想场点应离主要公路500米以上,周围1公里范围内没有猪场,在场地平整、通路、通水、通电等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额外投资.  相似文献   

11.
1严把环境控制关 1.1猪场建设猪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平坦、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应建在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场所500米以外,离其他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风景旅游区2000米以外.养殖场周围应筑围墙.墙外有防疫沟,沟外种植防疫林带.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加工区、行政管理区和隔离区必须严格分开.  相似文献   

12.
1重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①猪场规模虽小,但也应注意猪场的内外环境,猪舍要求通风、向阳、干燥。②猪舍远离居民区,猪舍周围应植树种草,猪舍周围种植5~10米宽的落叶防风林,有利于猪群健康。③冬季除对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的猪舍铺垫稻草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防和消灭猪的疫病,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特制定兽医卫生防疫规程。1.猪场场址的选择及场内布局1.1.新建猪场必须经兽医部门业务论证,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1.2.猪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离空气环境污染并距公路、河道、村镇、工厂、学校500米以外,场周围筑围墙与外界隔离。1.3.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猪舍处于下风方向。1.4.猪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处必须建宽于门口、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水泥结构消毒池。1.5.场、舍进出口应设有便于车辆和人员消毒的消毒池、消毒室、更衣室。猪舍入口消毒池应宽于门,长1.5米以上。1.6.饲料贮存库和母猪舍、产房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头,兽医室、病猪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处理场都应建在猪场的下风头。粪便须送到围墙外,在指定地点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一)场址选择  规模化猪场应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和排污处理利用的地方建设,场址应远离居民区至少1 000米,且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以防止因猪场气味的扩散、废水排放和粪便堆积而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居民生活。  (二)总体布局  规模化猪场总体布局的原则是:整齐、紧凑,有利于管理,有利于疫病防制,合理利用土地,美化环境。规模化猪场一般分为生产区、行政管理区和生活区三块。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加工调制室、仓库、配种室等,该区应安排在猪场适宜位置,处于行政管理区…  相似文献   

15.
姜强 《养殖技术顾问》2012,(11):186-186
1 猪场的选址 远离其他养猪场、居民区、屠宰场和主要道路是猪场设计的专业常识.猪场选址应该接受专业兽医的建议,因为猪场一旦建成,位置将不可更改.如果位置选择不当的话,几乎不能维持猪群的长期健康.猪场周围2000米范围内没有猪只饲养,离主要公路1000米以上,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养猪前的准备 选址。猪场地势要求高燥、平坦、背风向阳,通风和光照条件良好,距交通干线1千米以上。另外猪场最好选在周围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的地方,这样可以为猪提供新鲜的青绿饲料,还可以美化养殖场环境。猪舍设计。猪舍一般坐北朝南也可稍微偏东或偏西,猪舍前后间距10米以上。猪舍要求夏季能很好的通风降温、阴凉防暑,冬季要阳光充足,隔热保温。  相似文献   

17.
1猪舍选址 1.1位置 要远离生猪批发市场、屠宰加工企业、风景名胜地和交通要道等。一般要求距离畜产品加工厂1000米以上,距离主要公路300米以上,可设置专用猪场通道与交通要道相连接,且距离最近的村庄不少于2000米,高压线不得在仔猪舍和保育舍上面通过。  相似文献   

18.
1饲养管理 猪场选址坐北向南,猪舍最好呈阶梯式排列,间距在8米以上,有利于通风降温。增加猪场绿化面积,改善场区小气候增加猪场绿化面积,减少水泥地面所占比例,以降低地面温度,夏天可降低猪舍环境温度3~4℃,减轻热辐射80%。尽量打开所有门窗和散气孔通风,采用电扇、抽风机加强舍内空气流动。  相似文献   

19.
<正>1场址的选择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  相似文献   

20.
选定猪场场址,要考虑交通、服务和供给等问题,以方便饲料和生猪的运输,降低生产费用。猪场应与其它类型的动物隔离。提高猪场地面高度,能提高猪舍的通风性能。猪舍跨度若超过10米,舍内自然通风性便较差,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均。但是跨度太小也不行。每栋猪舍的间距应不小于一栋猪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