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评价铜仁市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及确定影响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为铜仁乃至西南地区中小型城市的道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铜仁市主要交通干道和街区中具有代表性的12条道路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择10个道路植物景观主要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模型,对铜仁市主干道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83.3%的道路植物景观评价在Ⅲ级以上,说明铜仁市道路植物景观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道路植物景观建设是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的重点。文章通过对肇庆高新区道路绿化景观的调查,采用描述因子法.选择8个对景观视觉效果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对植物景观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16.7%、20.8%和62.5%的道路植物景观评价在Ⅱ级以上、Ⅲ级和Ⅳ级水平及以下。该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为肇庆高新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影响植物景观质量的核心成分,以南京市6所高校校园为研究区域,192处植物景观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进行统计以及使用美景度法对景观质量评价。在调查112名公众的基础上,获得了25个景观质量评价因子,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统计出6所高校植物景观共涉及99种植物,筛选出各所高校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前1的样地作为校园景观提升与城市绿化的优先选择。经过主成分分析,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86.203%,超过85%,可以较好地表达出原有25个要素因子的总体变化,从而构建出植物景观质量的特征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植物景观不同要素因子和特征指数与景观质量等级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植物景观营建工作提出注重植物色彩品质、审美艺术性、挖掘植物文化以及选择亲民、乡土植物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46-150
以成都市人民公园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从视觉质量、生态效能和服务功能三个方面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确立了2个定量化和7个定性化评价因子。结果表明,在视觉质量、生态效能和服务功能3个评价准则中,视觉质量所占权重最大,为0.637 0,其次是生态效能(0.258 3),植物景观的服务功能权重最低(0.104 7)。植物景观综合评分为7.08分,在划分的评价等级中处于II级,植物景观营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建立室内立体绿化植物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体系,为快速筛选植物和提升景观效果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应用试验对41种室内绿化墙常用植物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观察统计,并应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建立评价体系。筛选出12个对室内立体绿化植物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定量评价,其中观赏时间、叶面积和花占比的影响最大,权重分别为0.163、0.162和0.111;对41个室内立体绿化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为,优等级5个、良等级24个和差等级12个。评价结果与生产经验相符,表明应用建立的评价体系能很好地对室内立体绿化植物进行评价和分级。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架桥空间植物景观自身特点,对福州市高架桥14个空间植物景观的物种多样性、生活型结构多样性、与生境和谐度、绿视率、空间层次丰富度、色彩形态丰富度、展现地域特色、与背景和谐度等因子进行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从视觉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共8个评价因子建立高架桥空间景观美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州市高架桥14个空间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高架桥空间植物景观等级达到Ⅰ级的有4个,占28.6%;达到Ⅱ级的有9个,占64.3%;达到Ⅲ级的有1个,占7.1%。说明福州市高架桥空间植物景观的整体水平较好,植物能够适应高架桥环境,物种多样、长势良好,立体绿化较为完善,绿视率较高,雕塑小品、园建等景观要素结合较好,景观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客观评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现状,选择9个重要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杭州市14条具有代表性的主干道路绿地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景观空间构成、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及植物景观地域特色是影响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杭州市白沙路、白堤、之江路的植物景观综合...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市城区142条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调查资料为基础,重点研究符合游憩性质的道路路侧绿地、滨水绿地、游园绿地,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其群落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简称AHP)评价模型,对样地植物群落进行评分,确定景观等级。结果发现,Ⅰ级和Ⅳ级样地均占评价总数10.3%,位于中间层次的绿地约占总数的80%,说明南京市游憩型道路绿地的总体品质居于中档。此外,对南京市游憩型道路绿地存在的优劣势进行探讨,以期为同类型地区游憩型道路绿地景观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以运城市盐湖湿地及周边环境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景观单元8块样地,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4个准则层10个指标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中,植物景观的权重值最大;指标层中,植物层次丰富度总权重值最大。4个景观单元质量等级评价排序中,望湖园和盐湖碧桂园景观质量等级均为Ⅱ级,盐湖公园为Ⅳ级,盐湖死海为Ⅴ级。4个景观单元的景观质量等级整体偏低、景观发展建设不平衡、景观的管护力度不够。根据评价结果,建议在盐湖湿地的景观建设中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将其纳入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乔、灌、草立体复层混合结构的植物群落景观;加强管护力度,保持景观品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系统取样法和典型样地法对自贡市建成区范围内25条典型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的绿化植物配置模式进行调查分析,并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自贡市道路绿化现状进行分级和评价.结果表明:(1)自贡市道路绿化整体效果较好,调查的25条道路中,道路绿化水平达到Ⅰ级(优秀)和Ⅱ级(良好)的道路占比68%;(2)不同道路之间绿化水平差距较大,各等级道路整体绿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主干道、快速路、次干道;(3)根据城市道路现状及其绿化需求,以及各评价分析结果提出适当增加植物种类、丰富道路绿化植物层次结构、利用不同的景观空间营造方法对植物进行配置、提高观赏性植物应用比例、注重植物种植规划和整形修剪以及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强调植物与周围环境协调性等针对性建议.同时提出各级次道路的植物配置优化方案,以期未来为其他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