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息管理功能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是早已形成了的共识。本文收集了茶叶企业信息管理中关于茶叶质量管理方面的分类、特点及信息管理的重点及方式,探讨了当前形势下,信息管理功能在茶叶企业的质量管理方面应用及发展方向,提出了茶叶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功能评价模式的设计思路,有助于企业更加有效的整合所有资源,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功能在茶叶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提高茶叶企业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茶叶贸易日渐频繁,国内茶叶企业也开始关注品牌效应,国内企业要树立自己的茶叶品牌,才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中国茶叶,中国茶叶企业也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的发展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茶企外宣翻译质量就成为了企业发展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茶叶企业外宣翻译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茶叶产业运行发展过程中,茶叶储存也有着重要影响和价值,尤其是其对电商模式下,茶叶产业的成熟发展也有着重要推动力。从法律视角看到茶叶储存质量问题,将为茶叶产业成熟发展提供重要帮助。本文拟从当前茶叶储存质量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入手,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茶叶企业经营新形式,通过融入茶叶企业法律机制建设的必要性认知,结合茶叶储存质量过程中做好法律工作的价值作用,从而探究茶叶储存质量过程中做好法律工作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茶叶生产企业质量管控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楠 《福建茶叶》2016,(4):243-244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我国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但茶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有害微生物残留等问题时有发生。本文针对我国茶叶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探讨茶叶生产企业建立HACCP体系和茶叶质量追溯体系以及人性化管理分析企业质量管控的措施,旨在促进我国茶行业的整体发展,提高茶叶生产的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各个企业的员工福利制度的完善,这就使茶叶越来越受大众所需求。但是由于茶叶企业的市场比较松散,又缺少客户培育这一重要环节,最主要的是营销理念以及营销人才的缺失,导致茶叶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茶叶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我们茶叶企业要改变我们长期以来的销售观念,重视营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需求出发,探讨现代茶叶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多元化、范畴系统化、系统协调化、方法规范化、设计超前化等提升茶叶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尽管我国具有悠久的茶叶种植、生产和贸易历史,但是在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及国内茶叶生产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出口量和出口价格处于劣势地位。我国茶叶企业必须正视技术性贸易壁垒、茶叶质量等对我国茶叶出口的负面影响,对茶叶种植、茶叶生产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实现茶叶企业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宁德食品加工企业中的重要产品,本文试图通过对宁德市茶叶企业产品质量现状的剖析,从质监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茶叶企业自身抓好三个管理、树立两个意识等方面寻求"质量兴厂"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康宇 《福建茶叶》2016,(4):230-231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饮茶人群不断增加。茶叶行业的地位逐渐提升,茶叶企业的作用渐渐凸显。本文首先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茶叶生产中的品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企业卫生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从企业卫生安全和政策的法律制度两个层面,对茶叶企业卫生安全法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规范我国茶叶市场,整体提高我国茶叶质量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茶叶销售模式多种多样,好的销售方式有利于茶叶的销售量增长,也有利于茶叶企业的品牌宣传。但是当下传统的茶叶销售模式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不注重茶叶的质量和品牌等等。本文提出了茶叶网络销售模式,希望茶叶企业能够有所借鉴。本文首先阐述了茶叶市场销售模式及现状;再分析了茶叶创新销售模式即网络销售模式;接着阐述了网络销售模式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沈星荣  汪秋红 《茶叶》2011,37(4):244-249
本文以对有机茶认证企业调查为背景,从企业的生产、质量技术、采购、市场营销、综合管理等几方面,分析影响有机茶生产企业效益增长的重要因素,以及各因素在主要部门的发挥程度。结果显示:有机认证等四项因素对有机茶生产企业效益影响较为重要,但在有机茶认证的企业里,发现市场营销有机认证的参与度小,新技术应用在各部门中发挥作用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走访、座谈会、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闽东茶叶生产现状调研,在全面分析闽东茶叶企业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闽东茶叶质量升级的技术对策,同时通过建立核心示范基地,实施各项技术方案,以满足茶叶质量升级的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3.
田洪武  屠幼英 《茶叶》2014,40(4):216-219
通过对宁德重点产茶乡镇和茶叶企业的调查和座谈,发现茶企在茶叶加工环境、质量安全意识、开发高附加值茶叶新产品、市场营销调整等方面有了显著进步。但也发现存在较多困难与问题,如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人才匮乏,产区市场建设滞后,企业自身发展还存在诸多瓶颈。最后在对上述问题以宁德茶业经济发展为目标提出要优化服务环境,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壮大龙头企业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黑毛茶产品质量及生产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黑毛茶生产状况的基础上,对黑毛茶样品氟、铅、稀土等相关指标与黑毛茶价格的关系、现阶段黑毛茶和茯砖茶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满足标准要求茯砖茶产品所需黑毛茶原料的最低成本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分析,为企业生产合格茯砖茶产品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边销茶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吴文渔 《茶叶》2014,40(3):157-159
生态茶园是以茶树为物种,根据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严格选址、良种良法、病虫害综合防治,创造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建立良性循环生物链,使茶树与茶园中的各种生物和谐共存,减轻病虫害发生与危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茶产品卫生安全,为向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发展奠定基础,以期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增加茶农和茶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粟本文 《茶叶通讯》2006,33(3):15-18
本文提出了湖南省名优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主要为:加强领导和投入力度;积极调整与优化布局;大力发展早生、优质无性系良种茶园;强化科技支撑,推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大品牌整合与建设力度;完善质量标准与质量监测体系,实现标准化生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面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及发掘与弘扬湘茶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根据遂昌县大柘镇茶产业现状,运用"SWOT"法,分析了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威胁,并提出提升茶产业竞争力应当推进土地流转和大力推广机械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树立诚信意识、打造生态品牌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强化市场意识,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8.
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江帆 《茶叶科学》2011,31(5):427-433
随着各国政府与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关注,对无污染、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强,但作为无公害茶叶的较高层次——有机茶叶的供给却不见明显增长。本文抽取福建省383家茶叶企业进行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问卷调查,并通过二元Logit模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找出福建省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规模化效应因素、品牌因素等是影响福建省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的主要因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投入对于茶叶企业有机茶的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汪庆华  刘新 《茶叶》2006,32(2):66-69
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几年来,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加大力度禁止在茶叶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扶持龙头企业加速茶叶加工厂的改造,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已大大提高。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等因素,涉及茶叶的原料生产和加工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