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种鸡受精率与种公鸡饲养管理@胡真虎@王大祥¥安徽省寿县正阳关鸡场@王宏飞¥合肥市蜀山种鸡场肉种鸡受精率与种公鸡饲养管理■胡真虎王大祥(安徽省寿县正阳关鸡场232281)■王宏飞(合肥市蜀山种鸡场230061)我们总结过去几年中受精率资料时,发现笼养、平养...  相似文献   

2.
肉种鸡受精率与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种鸡受精率与种公鸡的饲养管理@王宏飞¥合肥蜀山种鸡场肉种鸡受精率与种公鸡的饲养管理王宏飞合肥蜀山种鸡场(230031)我们在总结过去几年种鸡受精率资料时,发现笼养、平养以及冬季、夏季的受精率曲线有不同的特点。鸡场内存在笼养与平养鸡群,鸡舍结构相同,每批鸡...  相似文献   

3.
<正>父母代肉种鸡的管理中,种蛋受精率的高低是管理的关键。在以往的生产中产蛋高峰过后,种蛋的受精率降低普遍认为是合理现象,故而忽视。所以如何维持种蛋高峰受精率不下降,确保全期平均受精率,才是肉种鸡产蛋后期种公鸡管理的关键。在肉种鸡达到45周左右,受精率将会出现下降现象,所以在肉种鸡45周时淘汰部分种公鸡,补充部分30周的种公鸡就可以保持种蛋高峰受精率。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淘汰种公鸡将选择淘汰的种公鸡加脚圈,做以标记。选择分2d进行,时  相似文献   

4.
李铁麒 《中国家禽》2002,24(10):16-17
肉种鸡、公鸡常因吃到母鸡的料而超重,为此,在公鸡鼻孔插入限饲器,可以保证公鸡在产蛋后期体重仍接近标准,种蛋受精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肉用种鸡体型笨重,行动迟缓,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将会引起种蛋受精率偏低,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探讨如何提高肉用种鸡受精率非常必要。在合理的饲养管理条件下,AA肉种鸡受精率可高达98%以上。受精率不理想的问题往往出现在开产最初的4-6周和产蛋后期。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对种鸡管理不当所引起的。肉种鸡开产初期种蛋受精率低,主要是由于公鸡在育成期间,尤其是18一23周龄期间,由于体重增加不足、不恒定或没有增重,甚至体重曾有下降;或者是由于光线刺激不足、不恒定或增加不足,使公鸡性成熟延迟。这些尚未达性成熟的公鸡往往有交配…  相似文献   

6.
肉鸡父母代种鸡群产蛋后期补充公鸡效果好王振中河南洛阳春都集团肉种鸡场(471131)一些肉种鸡场因鸡舍地板网不合要求、公母鸡没有采取分饲措施等造成种公鸡后期体重过大、脚病腿病增多,死淘率高而导致种蛋受精率过低(60%左右),种蛋利用价值低,经济效益严...  相似文献   

7.
王淑霞  许雷 《中国家禽》2005,27(5):24-24
受精率的高低是评价肉种鸡饲养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在产蛋后期,随着种鸡年龄的增长,种公鸡的性能会逐渐下降,种蛋的受精率也会随之下降,保持种蛋受精率较高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以青年公鸡来代替这些老年公鸡。本文所提到的肉鸡品种为从,鸡舍是全封闭式鸡舍,采用的是高低高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由于近年来肉种鸡的育种趋势是选择大胸肌和长肉极快的性状,而这些性状与受精率在遗传上则呈负相关,因此,要保持和提高原有的受精率,就不得不改进公鸡的饲养方法,这是肉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母鸡分开育雏育成,混群后公母分词,产蛋后期补充青年公鸡等等都成为提高肉种鸡受精率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公司重视上述环节,肉种鸡的受精率。孵化率指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见表1)现将我公司近年来在AA肉种鸡饲养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介绍推荐给养鸡同仁,共参考。1公母分开饲养《玉~20)周1.1种公鸡的育雏期管理(O~5周龄)肉…  相似文献   

9.
几种公鸡日粮对种鸡人工授精受精率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笼养种鸡人工授精技术已在多数蛋种鸡场和少数肉种鸡场得到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可观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很多种鸡场人工授精的受精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公鸡饲喂不适当口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本试验采用几种不同粗蛋白质水平、不同钙水平的口粮饲喂公鸡,观察受精率结果,寻找比较适合的笼养公鸡口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选择本场饲养健康的25周龄罗曼父母代褐壳蛋种鸡AJ3176羽,CD4064羽。1.1.2本场自配三种全价公鸡饲料和一种全价种鸡产蛋饲料,营养水平见表1,分别编号为1、2、3、4号。1、2、3号饲料中另外再添加维…  相似文献   

10.
蛋种鸡饲养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因能充分利用良种公鸡,提高种鸡饲养效益而被广泛采用,而受精率的高低是衡量种鸡场管理水平及人工授精技术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根据几年在学校种鸡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蛋种鸡人工授精提高种蛋受精率的几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肉种鸡从加光到产蛋高峰期正经受较强的开产生理应激.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公鸡的受精率是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现代AA+肉种鸡在此期间应注意以下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2.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期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包括早期蛋重、种蛋质量、产蛋高峰水平及产蛋持续性;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多数采用肉种鸡笼养的种鸡场均采用标记法对低产鸡分批淘汰,但平养肉种鸡多因群体大,加之饲喂、产蛋等的流动性大,往往在产蛋后期对低产鸡难以鉴别淘汰,从而影响了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对平养肉种鸡产蛋后期低产鸡的淘汰办法目前国内尚未报道。为探索解决这一问...  相似文献   

14.
对肉种鸡实行强制换羽能大大缩短种鸡的培育时间,从而在当前肉雏鸡市场价格变幻莫测的情况下提高了效益的预见性,也有效地降低了投资的风险性。这也就是近几年来不少肉用父母代种鸡场开始利用二产种鸡的原因所在。 按常规淘汰种鸡的再利用需要更换种公鸡,但是,强制换羽的方案往往是仓促决定的,新公鸡可能买到,也可能买不到或买不足,万般无奈之下,就将老公鸡随母鸡同步换羽继续使用,或者新老公鸡并用。可以肯定地说,这样做的结果会对种蛋的受精率产生不利影响,而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为了弄清种公鸡年龄因素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我们于2000年3月至6月底,在我省的梁山县金岭实业公司种鸡场做了以下试验。 1 试验分组与设计 1.1 试验母鸡群试验母鸡900只,来自该场饥饿法强制换羽的60周龄艾维茵父母代种鸡。 1.2 试验分组与种公鸡的配置将二产母鸡均分为6个栏圈,其中1、2栏配置与母鸡同龄的种公鸡(其换羽方式为化学法),作为试验一组;3、4、5、6栏配置青年种公鸡,作为试验二组。上述两组互为对照。另外该场有同品种新种鸡1000套,其产蛋高峰与上述两组相一致,为比较初产和二产母鸡在受精率方面的差别,因此,作为对照组一并参加试验。各组公、母鸡性别比例统一为1:8。 1.3 种蛋的收集与受精率的统计在鸡群产蛋旺期,分15批次,以上述分组为单位,收集种蛋入孵,在第8d照蛋,分别计算受精率,所得数据采用单因方差分析与q检验方法进行生物统计。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肉种鸡笼养和人工授精技术作为种鸡饲养中先进的生产要素得到较快推广,成为种鸡场提高单位面积饲养量,节省饲料和提高产蛋后期受精率的有力措施。但由于近年来生产环境和饲养条件的变化,新的疫情不断发生,种鸡笼养的一些不利因素逐渐展现。种鸡在笼内运动的限制,影响了种  相似文献   

16.
种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包括产蛋高峰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作为种鸡场的管理者往往很注重高峰期和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而当产蛋高峰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容易导致种鸡的产蛋率下降、受精率降低,从而影响种鸡场的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中,如果对育雏育成期和开产期问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常常会看到肉种鸡开产后种蛋上升期间的种蛋受精率不高。这时很多人会认为是种公鸡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但事实上,公鸡和母鸡对鸡群种蛋受精率的高低都有相互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肉种鸡饲养管理实践,从肉种鸡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公鸡饲喂要求、光照计划、公母比例、公鸡体重与体况、疾病控制和合理用药等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提高肉种鸡产蛋上升期间的种蛋受精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蛋种鸡饲养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因能充分利用良种公鸡,提高种鸡饲养效益而被广泛采用,而受精率的高低是衡量种鸡场管理水平及人工授精技术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根据几年在学校种鸡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提高蛋种鸡人工授精种蛋受精率的几项措施,以供参考。一、选择优良种鸡1.  相似文献   

19.
平养肉种鸡人工授精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养肉种鸡产蛋期公母开始混群,因少量的公鸡分布于整栋鸡舍很难控制其采食量和体重,故确保种鸡较高的受精率成为平养肉种鸡生产中一大难题.尤其在产蛋后期,伴随着公鸡的衰老和睾丸自然萎缩,公鸡的交配欲望下降、精液分泌数量减少、精子质量较差,再加上管理不善导致体重过大、腿病和公鸡死亡过多等使公鸡的交配有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