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树莓根癌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 发病症状 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有时也散生于侧根和支根 上。根癌初生处为乳白色,光滑柔软,以后渐变褐色到深褐 色,质地变硬,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小的仅皮层一点突 起,大的如鸡蛋,形状不规则。受害病株发育受阻,叶片变 小变黄,植株矮小,果实变小,产量下降。据调查,一般发 病株率为5.6%-10.5%,严重地块发病株率为34.4%。一般 造成减产10%左右,较重的地块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通河县2006年种植万寿菊面积达0.33万hm^2,由于万寿菊褐斑病的流行,造成叶片提早脱落而减产,一般地块减产7%~15%,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50%。病害之所以严重流行,主要是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粗放栽培管理措施造成的。为了更好地掌握发病特点及发病原因,笔者对万寿菊褐斑病进行调查研究,为今后大面积防治提供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油葵市场价格看好,农民重茬种植非常严重,导致油葵菌核病、白锈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发生严重。2004年田间调查,油葵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20~30%,严重地块47.7%;油葵白锈病发病株率96%;油葵褐斑病发病株率98%;油葵霜霉病发病株率0.2%。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通河县通河镇新安村2003年种植青椒面积达133.3hm^2,由于疫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和经济损失,一般地块病株率为60%。病害之所以严重流行,主要是气候条件和不良栽培管理措施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绥化市是大豆主产区,常年种植大豆面积近30万公顷。近年来,豆花叶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大部分地块均有发生,田间发病株率一般在4.8%左右,严重的达20%以上,大豆籽粒的褐(黑)斑粒率在10%以上,致使大豆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我们采用精选种子、结合产趟及时拔除病株、使  相似文献   

6.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丝核菌,属真菌的半知菌。近几年发生频繁,一般发病株率20%-40%。严重可达70%-80%.甚至达到100%。重病地块在小麦抽提前后,大量病株分蘖死亡.子粒灌浆不满。千粒重显著降低。严重威胁着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玉米顶腐病是黑龙江省一种新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主要为害叶片和茎杆等。发病玉米果穗变小,籽粒不饱满。今年受5月份低温多雨,玉米顶腐病在部分县市已开始发生。发病品种主要有龙单24、龙单18、江单4、吉单505、鲁玉6006、招玉2号等,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为5%~20%,个别严重地块病株率达70%~90%。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翼城县部分浅山丘陵区小麦腥黑穗病发生较重,发病面积占到该区域麦田面积25%左右,发病株率一般为15%,严重地块达到40%.不仅造成小麦减产,而且使麦粒及面粉品质下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联合机械收获,病菌孢子随收获、刮风等途径广泛传播,如果将带菌小麦留作种用,常造成该病害的连年发生,使农民遭受严重的损失。现将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近几年在龙汀县玉米绝大部分品种中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每年最严重地块发病株率高达30%以上,减产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0.
玉米顶腐病发生严重,发病重的地块,发病株率为30%,死苗率为5%,发病轻的田块发病株率也达到5%左右。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为河北西北春玉米区,蔚县为张市南部一个玉米面积较大的种植县,每年种植面积达1.67万hm^2左右。近几年来,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偏重,2004年发病面积达0.67万hm^2,一般地块平均病株率为6%~10%,严重地块高达40%~50%,产量损失一般为5%~10%,严重者达到40%以上。因该病引发的农民与种子生产单位、种子经营单位三者之间的纠纷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地块蛀孔、折秆、折穗率达70%左右,一般使玉米减产10-15%,严重年份减产20%以上.全省损失粮食10亿公斤左右。以乾安县为例,玉米面积近10万公顷.每公顷按最低产量7500公斤.如因玉米螟的为害而减产8—10%.每公顷就减产600—750公斤,全县玉米将减产6000-7500万公斤。因此,搞好玉米螟防治.虫口夺粮,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我县隆化、西闫等谷子产区白发病发生较重,发病株率一般为20%,严重地块达50%,使谷农遭受巨大损失。现把谷子白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大瓦根腐病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近几年存仝省发病较为严重,大豆重迎茬地及低沣地发病株率达35%,局部严重地块减产40%以上。为了摸清大豆根腐病发生规律,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玉米圆斑病1996年在我市玉米制种田上突然暴发,一般地块发病率70%左右,严重地块病株率达100%,造成平均减产率60%,最高减产率达80%.  相似文献   

16.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空秆、烂秆、霉蔸等)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县一般年份的发病率为10%~30%.严重的田块达80%以上.病株一般减产10%~60%.含油率降低1%~5%。  相似文献   

17.
王少佳 《河南农业》2008,(15):19-19
一、发生概况 灰霉病在漯河市一般年份病株率15%~20%.重者达50名;严重年份病株率达40%~50名.重者达100%,减产幅度在10%~40%。灰霉病可为害茄科、瓜类、豆类、甘蓝、莴苣、韭菜等多种蔬菜,既为害叶片又为害果实,造成叶片枯死或瓜果腐烂,后期表面出现大量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8.
玉米纹枯病是我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省玉米产区零星发生上升为吹要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厂、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玉米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2005年我市邵原镇花园村134公顷玉米制种田严重发生玉米纹枯病危害。病株率72%~100%,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花生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花生叶斑病常年发生面积为60万亩,发病株率平均为22.4%左右.重发田病株高达54%以上,该病由于去年在我市滑县、内黄县、林州市严重发生,田间菌源量大,加之近几年来我市秋季雨水偏多,致使花生叶斑病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花生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因为此病发生较晚,有人误认为这是植株成熟时的一般象征,所以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叶斑病会使花生叶片布满斑痕,早期落叶,以致影响叶的光合能力,荚果不饱满,降低产量与品质,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大豆细菌斑点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通河县大豆种植面积达2万hm^2,由于大豆细菌斑点病的流行,造成叶片提早脱落而减产和经济损失,一般减产18%~22%,严重地块病株率30%~50%。病害之所以严重流行,主要是气候条件和粗放栽培管理措施造成。为了更好掌握大豆细菌斑点病的发病特点及发病原因,2004年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今后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