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22,(12):231-232+252
分析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讨论了辽宁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辽宁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建议:总结经验,稳定扶贫政策;精准识别,科学划定低收入人口;多维度构建防返贫路径;关注隐形贫困群体;做好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2.
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但由于相关制度体系不完善等原因,部分已脱贫家庭存在重新返贫的可能性。本文在查阅文献、实地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体系的若干建议,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深入阐述巩固脱贫成果和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其次,在总结广西近年来脱贫攻坚主要成效和做法的基础上,对当前广西脱贫成果巩固和解决相对贫困存在主要困难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持续加大农村产业扶持力度,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完善返贫监测、持续帮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建议意见,为下一步实施广西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疆兵团党委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然而,兵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应通过建立返贫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完善激发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机制、完善扶贫政策的延续机制等保障措施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绩效评估——来自内蒙古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从精准扶贫向精准脱贫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其扶贫绩效的好坏决定能否实现如期脱贫.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绩效评估十分关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扶贫绩效和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和扶贫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家庭收支能力低和健康保障不够是导致已脱贫贫困县返贫的主要原因.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县致贫原因不同.较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家庭收入较低、生态建设能力弱;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和健康保障能力薄弱.因此,为防止脱贫县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致力于未脱贫贫困县的如期脱贫,提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期冀为少数民族地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具体落实的精准扶贫过程中,落实精准扶贫理念还面临一些困境,由于地方地区的差异,往往会出现扶贫偏差等问题,为了解绝现存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问题,更好的实现脱贫成效,本文在智慧医疗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医疗大数据防贫体系,通过构建医疗信息大数据平台,收集医疗资源、当地政府政策、脱贫后用户健康等信息,进而建立大型数据库,然后结合大数据分析,分析出可能会患疾病或已患疾病等需要帮助的人群,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帮助,从而降低返贫率,构建多维医疗贫困识别机制,巩固脱贫成果,实现防返贫目的。  相似文献   

7.
深度贫困县作为集中性区域贫困的典型形式,顺利摘帽并持续稳定脱贫成为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点与难点。以秦巴山区丹凤县为例,系统梳理深度贫困的生成机制,深入分析深度贫困县扶贫项目实施、农村居民增收、促进人地业协调发展方面的脱贫成效,总结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此,提出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健全返贫预警机制、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巩固脱贫成果,形成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为同类地区脱贫攻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平山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县域面积2 648 km~2,其中山地288万亩,耕地45.2万亩,水域46万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平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坚持"精准、快捷、高效、实用"的原则,全县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达到了贫困退出标准,实现了脱贫摘帽。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提升养血能力,防止返贫,进一步做好贫困出列后续产业扶持发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今后减贫防贫工作重点将转移到构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创业活动已经成为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激活城乡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引擎,能够有效促进脱贫地区从"输血式"发展向"造血式"发展转变。文章研究将对目前防止返贫机制构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当前减贫治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为今后依托创业培植构建防止返贫帮扶长效机制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地农户返贫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以恩施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以湖北省恩施州18个乡村旅游村为案例地,识别农户面临的各类潜在返贫风险,构建返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入户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加权求和指数法评估农户的总体及不同维度返贫风险,并利用方差分析进一步对比不同类型农户的内部差异。结果表明,恩施州乡村旅游地农户面临的潜在返贫风险包括自然、消费、教育、收入和健康5个维度;农户总体返贫风险指数为16.737,处于较低水平。不同风险的威胁程度不尽相同,其中收入风险相对较高,为4.682,教育和自然风险次之,消费和健康风险相对较低,分别为2.614和2.230。不同类型农户返贫风险也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非旅游生计策略农户,旅游生计策略农户总体返贫风险更高,而务农主导型农户的自然风险、补贴依赖型农户的健康风险更高。因此,为“后精准扶贫”时期恩施州乡村旅游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阻断农户返贫风险,提出设立巩固脱贫成果专项资金,因户制宜制定帮扶措施;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提升农户非农就业能力;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树立理性消费理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再度返贫,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安区为例,通 过走访,概括了该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实践中的举措与成效,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 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关键词1脱贫攻坚文件提出: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解读: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近年来,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一大批农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依托行业和自身优  相似文献   

13.
王怡  郭萌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211-217
通过对2013-2019年14个片区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的计算,对连片特困地区自确立以来的脱贫成果与返贫风险进行了宏观判断.结果表明,其整体减贫成效显著,但演进速度与进程存在时空差异,脱贫效果与返贫风险呈现区域异质性.脱贫成果巩固困难、返贫风险最大的是新疆南疆三地州、六盘山区、滇西边境山区以及乌蒙山区.返贫风险...  相似文献   

14.
返贫防治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发展动力,脱贫攻坚战略虽已平稳度过最后的决胜阶段,减贫速度和成果举世瞩目,但当下返贫现象层见迭出,且多具有"突发"性。故此,在不同理论视阈下对返贫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运用"突变理论"分析返贫成因,可以发现导致返贫的因素主要有:政策性的突然变更、突发性重大疾病、突发自然灾害、收入急剧下降等。为此,需要通过政策联动、多中心协同治理、农村资源产业化等措施进行返贫问题的防治,有效阻断返贫,确保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脱贫。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立足于苏北地区相对贫困现状,从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视角出发,研究双轮驱动治理路径。结果表明,苏北地区相对贫困治理可依托于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从构建产城融合协作网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均等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着手解决,这对于防范因疫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2021,(9):45-46
正2013年以来,我国创造性地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政策,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石家庄市农村已按计划消除了绝对贫困。紧接着我们将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接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成为石家庄市扶贫开发的核心任务。一、脱贫攻坚成功之后需规划新的奋斗起点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2021年3月26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2020年年底,皋兰县如期脱贫,脱贫攻坚之战的全面胜利,我们将跨入新的任务阶段,将工作重心由“扶贫、脱贫”向“防致贫、防返贫”转变,加大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力度,全力落实“四不摘”要求,延续的五年过渡期政策使用好,把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再送一程,让他们“兴”稳致远,实现脱贫户持久脱贫和所有人的共同富裕。要脱贫攻坚成果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还需做好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正抓牢责任落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写—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抓牢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重点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解决好剩余贫困人口、贫困县的脱贫问题,确保全部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所有贫困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加大产业就业扶贫、生态补偿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9.
教育阻断民族地区多维返贫风险的机理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阻断民族地区多维返贫风险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多维返贫风险因素及其成因,在阐释教育阻断返贫风险的内在机理和作用的基础上,从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化解返贫风险;建立返贫风险户特殊教育机制;大力开展新民教育,阻断传递性返贫;加强科普教育,实现包容性增长;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消除多维返贫风险等方面提出了教育阻断民族地区返贫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倾力帮助下,甘肃全省上下负重前行、接续奋斗,于2020年年底如期实现了全省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艰巨任务,在甘肃历史上第一次摆脱了绝对贫困问题.现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