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不同驯食方式对鳜鱼胃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水族箱中,对用建立摄食条件反射过渡法驯化和饥饿后直接驯化法驯化的鳜鱼胃肠道中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的活性随投饲和摄食活动而变化,投饲后,鳜鱼体内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性缓慢上升,而摄食后,食物进入消化道,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性则迅速下降,在摄食条件下,消化道类胰蛋白酶的活性高于胃蛋白酶,条件反射线的类胰蛋白酶活性,驯化率和生长比速均显高于直接驯化组,  相似文献   

2.
不同驯食方式对鳜鱼胃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族箱中,对用建立摄食条件反射过渡法驯化和饥饿后直接驯化法驯化的鳜鱼胃肠道中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的活性随投饲和摄食活动而变化.投饲后,鳜鱼体内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性缓慢上升;而摄食后,食物进入消化道,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性则迅速升高.在摄食条件下,消化道类胰蛋白酶的活性高于胃蛋白酶.条件反射组的类胰蛋白酶活性、驯化率和生长比速均显著高于直接驯化组,从而说明采用条件反射法驯化比较符合鳜鱼的生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夏秋季水温较高,是鱼虾蟹生长育肥的关键时期,俗话说“夏季长壳,秋季长肉”,同时也是病害高发期,因此,加强夏秋季生产管理十分重要。1.加强投饵。7~9月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在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待其基本吃光,再投喂配合颗粒或其它精饲料,日投2~3次,投饵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18~22℃下,研究了不同投饲频率(1次/d、2次/d和3次/d)和饵料种类(鲜杂鱼和配合饲料)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4.96 g±0.08 g)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试验共进行48 d。结果表明:随着投饲频率的增加,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逐渐增加(P>0.05);配合饲料组幼蟹的成活率、蜕壳率均高于鲜杂鱼组;投饲频率相同时,配合饲料组幼蟹的摄食率均显著高于鲜杂鱼组(P<0.05);各组饲料转化效率随着投饲频率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投饲频率的增加,各组幼蟹的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种类和投饲频率对幼蟹体成分无交互作用(P>0.05);随着投饲频率的增加,鲜杂鱼组幼蟹的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逐渐降低,代谢能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而配合饲料组幼蟹则与其呈相反态势;各组幼蟹的排粪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随投饲频率的增加而下降,配合饲料组排粪能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鲜杂鱼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中华绒螯蟹幼蟹的适宜投饲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5.
秋季是甲鱼一年中生长最快的时期,养殖户在给甲鱼投喂饲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简易投饲框为避免甲鱼摄食时来回爬动造成饲料落入水中,可采用简易投饲框投喂,框可用塑料或木材制成,框底板钉上竹钉或木钉,钉间距以甲鱼脖子能伸入而身体不能进去为宜。  相似文献   

6.
十一月渔事     
蔡永祥 《当代农业》2010,(20):40-41
11月,农历节气是立冬、小雪,冬天已经悄然而至,水温将逐渐下降到10℃以下,各种养殖鱼虾蟹类摄食下降,趋于停食,生长也慢慢趋向停滞状态.生长期逐渐结束而进入越冬期。  相似文献   

7.
虾蟹类幼体脂类组成与虾蟹类幼体的蜕皮、生长发育和存活紧密相关。就虾蟹种类及发育阶段、环境温度、饵料营养组成、投喂水平和亲本营养状况对虾蟹类幼体脂类组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今后虾蟹类幼体脂类组成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7.投饲①以养鲢鱼、鳙鱼为主的池塘,除保持适宜肥度外,还应适当投喂一些青草、饼粕或配合颗粒饲料等,供摄食性鱼类摄食.精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摄食性鱼体重的1%~5%.使用配合颗粒料应符合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要求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25%~28%.②主养鳙鱼的塘,在生长季节还可投喂适量的鳙鱼专用料,以加快鳙鱼生长.  相似文献   

9.
夏秋季节是鱼类生长的主要时期,此阶段养殖鱼塘水温高、投饲施肥多,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耗氧量大,异常灾害天气时有发生,鱼塘易出现问题。加强精养鱼塘夏秋季管理非常重要,是取得稳产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水生生物的摄食可以使个体获得能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生长和繁殖,其摄食生长受诸多内源和外源因素的影响。自然状态下受水温、溶解氧、p H、亚硝酸盐、氨态氮等外源因素和动物的食性、体内激素等内源因素的影响。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策略是重要的外源影响因素。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存在养殖密度过高、过量投饲、饲料水稳定性差、投喂策略多数仍旧是基于养殖生产者的经验等问题。因此研究合理的投喂策略,降低饲料对水环境的污染,对于我国现代化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投饲频率对杂交鲂生长、饲料利用、消化酶活性及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在室外微流水水槽中以配合饲料按0.5、1、2、3和4次/d的投饲频率分别投喂杂交鲂幼鱼8周。结果表明,投饲频率从0.5次/d增加至3次/d时,杂交鲂的体增重显著增加,随后投饲频率从3次/d增加至4次/d时,体增重并未显著提高。杂交鲂的摄食率和鱼体脂肪含量随着投饲频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试验鱼的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和鱼体水分含量则显著降低。饵料系数随着投饲频率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0.5次/d组最高,而2次/d和3次/d组最低。各试验组之间的肠道淀粉酶活性、肠道脂肪酶活性、鱼体的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及肌肉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差异。杂交鲂的适宜投饲频率为3次/d,其饲料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虾蟹类在生长过程中伴随着脱壳过程,能记录年龄生长的外骨骼周期性消失,使得其年龄直接鉴定一直比较困难。本研究中对眼柄预处理与制片方法、眼柄微结构观察及眼柄在虾蟹类年龄和生长中的研究与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国外学者发现,眼柄可作为虾蟹类年龄直接鉴定的材料,眼柄经过提取、清理和制片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生长纹,使用化学方法清理眼柄中有机物效果较好;眼柄存在4层结构(表层、色素层、钙化层和膜层),主要采用钙化层的生长纹来鉴定虾蟹类年龄;生长纹可分为宽带和细纹,宽带主要与年龄信息有关,细纹则与体长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对于虾蟹类眼柄中生长纹与年龄和生长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分析和周期性验证。本研究结果可为渔业生物学研究和渔业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设置A、B、C 3种投饲模式,研究其对于池塘养殖新吉富罗非鱼生长及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全程模式A、B、C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3045.08%、3117.94%和3077.97%,模式B相对增重率高于模式A和模式C,且养殖对象生长较均匀;不同投饲模式下的浮游植物种群结构,模式B为6门32属,其种群多样性较模式A和模式C丰富;3种投饲模式塘水质等级分别为IV、III、V类水。分析认为,模式B更有利于实现池塘养殖新吉富罗非鱼较快生长及保持较好水质。  相似文献   

14.
进入秋季后,天气转凉,水温渐渐下降,鱼类的生长速度逐渐变慢,但此时水体的致病细菌减少,鱼类发病少,因此,秋后是鱼类生长和育肥的黄金季节.   (1)秋季气候温和,是鱼类育肥的好时期,此时,需要大量投饲施肥,以保证不同食性鱼类的摄食需要.饲料投喂量原则上是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决定,即鱼类吃多少就喂多少,保证量足,同时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后投喂配合饲料;而主养鲢鳙鱼的池塘,应以施无机肥为主,做到勤施、少施,一般每5~8天施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2公斤、磷肥3公斤,要求施肥后水色呈黄绿色或油绿色.进入冬季后,水温较冷,此时原则上不投饲施肥,但是,在水温7℃以上时,应适当投饲,使鱼不落膘,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探讨了两种温度(15℃、20℃)条件下泥鳅幼鱼(4~12 g)的昼夜摄食节律特征。结果表明:在两种温度条件下,泥鳅具有昼夜连续摄食特性,属于晨昏摄食类型,在一天之中有1个极明显的摄食高峰期,集中在17:00~19:00;泥鳅的昼夜摄食节律与个体大小和性别无显著性关系;在20℃条件下泥鳅的日摄食量显著大于15℃条件下的(P0.05)。建议泥鳅的科学投喂策略为:在20℃生长环境下,投饲频率一天3次,以体质量的5%进行饵料投喂,最佳投饵时间在8:00~9:00、12:00~13:00和18:00~19:00。  相似文献   

16.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探讨了两种温度(15℃、20℃)条件下泥鳅幼鱼(4~12 g)的昼夜摄食节律特征。结果表明:在两种温度条件下,泥鳅具有昼夜连续摄食特性,属于晨昏摄食类型,在一天之中有1个极明显的摄食高峰期,集中在17:00~19:00;泥鳅的昼夜摄食节律与个体大小和性别无显著性关系;在20℃条件下泥鳅的日摄食量显著大于15℃条件下的(P<0.05)。建议泥鳅的科学投喂策略为:在20℃生长环境下,投饲频率一天3次,以体质量的5%进行饵料投喂,最佳投饵时间在8:00~9:00、12:00~13:00和18:00~19:00。  相似文献   

17.
1采用简易投饲筐采用投饲筐,把饵料放在里面,鳖只能把头伸进去摄食,身体不能进去,这样可防止饲料散落水中,提高饲料的利用率。2添加粘合剂在饲料中添加粘合剂,甲基纤维素、面筋粉、明胶、藻胶等,使饲料弹性及粘结性好,不易散开,延长在水中停留时间,以利鳖有足够的时间去摄食。3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投饲策略对"海南一号"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体的影响。[方法]设置A、B、C 3种投饲策略,研究其对池塘养殖期对池塘养殖"海南一号"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在整个养殖期间,投饲策略A、B、C养殖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的51 935.34%、59 128.57%和56 793.98%,B投饲策略养殖池塘罗非鱼平均体重最大,达787.74 g/尾,比策略A和C塘分别提高13.82%和4.10%;B投饲策略养殖池塘罗非鱼的饲料能耗最低,比策略A和C分别降低19.39%和1.66%;各投饲策略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策略B、策略C、策略A;各投饲策略池塘浮游植物种群多样性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策略B、策略A、策略C。[结论]投饲策略B(平均日投饲率1.89%,日投饲2次,每隔5 d停止投饲1 d)有利于实现池塘养殖罗非鱼较快生长并保持较好的养殖水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新型对虾养殖投饲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现有投饲机种类及结构原理,结合对虾养殖特性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对虾养殖投饲装置.该设备集成了移动小车与投饲机,通过对移动方案与动力方案进行论证,最终选取蓄电池作为电源、电动减速机作为动力输出源,并采用轮式移动,经研究设计实现移动过程中投喂饲料的功能,且投饲效率高、工作可靠稳定、投饲符合对虾的摄食特性,克服了目前对虾养殖中仍采用人工投饲的缺陷,从而保证对虾养殖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测水温定投饵量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度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其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