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间作大豆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在固定半夏播种密度下,设置35、50、65 cm的大豆株距,分析间作大豆条件下半夏生长环境的改变、生长状况、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和种间竞争力以及半夏产量和药材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半夏冠层光照度降低,叶面温度降低,土壤温度降低;间作大豆显著增加了半夏主叶叶面积、出土部分叶柄长及叶片SPAD值;间作系统中土地当量比增加,大豆竞争力强于半夏;间作大豆显著增加了半夏产量以及千粒重,其中以大豆50 cm株距间作下半夏产量最高,较半夏单作增产42.9%;间作大豆下的半夏药材质量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均符合药典要求。间作大豆为半夏提供了更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强了半夏生长势,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2.
在种植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垄中单作一行玉米,设置玉米的株距为60、80、100、120、140 cm,同时设置空白对照CK,研究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与半夏间作时对两种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株距120 cm时半夏产量最高,为2 973.33 kg/hm2;玉米子粒产量随株距的增加而降低,最高为X60处理,子粒产量达2 690.91 kg/hm2;半夏-玉米两种作物经济效益最高为X120处理,达80 816.76元/hm2,比CK高8.06%。鄂北地区种植半夏时间作株距120 cm的玉米,半夏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明确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磷、铁、锌和钙素吸收及其在植株体内转移分配的影响规律,为间套作生产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于2015年生长季在田间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间作玉米株距(10、13、16、20 cm和27 cm)和玉米常规单作(27 cm)处理,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玉米中磷、铁、锌、钙素这四种元素的吸收量、收获指数、体内利用效率及其在玉米籽粒和茎叶中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明显提高玉米对土壤中这四种元素的吸收量;随间作玉米株距缩小,即种植密度增加,这些元素的吸收量有增加的趋势。而这四种元素的收获指数均不受间作的影响。间作玉米株距在非增密时,对磷素表现出奢侈吸收特征。间作导致籽粒和茎叶磷的"富集";随玉米株距的增加,即种植密度降低,茎叶磷的质量分数增加。而随玉米株距的增加,间作玉米籽粒铁和锌的质量分数表现出一定的"稀释效应"。  相似文献   

4.
《山东农业科学》2019,(9):151-155
为明确适宜玉米‖花生间作的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采用玉米、花生行比3∶4的间作模式,以鲁单818和登海605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株距18、16、14 cm),研究玉米不同品种与密度对间作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花生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熟期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降低了分枝数和各器官干物质累积量;间作花生中后期叶面积指数、生长率亦呈降低趋势。从整体来看,同一玉米品种,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间作花生的生长发育受到的影响呈增强趋势,但处理间并不明显;相同种植密度,登海605对间作花生的影响小于鲁单818。本试验条件下,选择登海605、密度控制在株距14 cm左右,可较好地兼顾玉米、花生复合群体产量,为进一步优化玉米‖花生间作种植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4个施氮水平(N0、N1、N2、N3),副区为4个种植模式,分别为:玉米单作(行距60 cm,株距分别为20 cm和30 cm)、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行比2∶2),以此研究氮肥和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种植体系下,仅就作物所占净面积而言,玉米为优势作物,间作比单作增产显著;大豆为劣势作物,间作模式下减产显著。对整个种植体系来说,土地当量比1,说明玉米大豆间作是一种对提高整体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益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花生单作和玉米单作为对照,设置玉米//花生平作、垄面花生//垄沟玉米和垄面玉米/垄沟花生3个间作处理,研究了不同间作处理对作物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下作物的种间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不同间作处理中花生的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总体上低于花生单作处理的,而玉米则相反;不同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以及花生相对于玉米的种间竞争力均以垄面花生//垄沟玉米处理为最大;在不同间作处理中,以垄面花生//垄沟玉米的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高,分别为1843.69元/hm~2和1.07。  相似文献   

7.
以花生单作和玉米单作为对照,设置玉米//花生平作、垄面花生//垄沟玉米和垄面玉米/垄沟花生3个间作处理,研究了不同间作处理对作物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下作物的种间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不同间作处理中花生的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总体上低于花生单作处理的,而玉米则相反;不同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以及花生相对于玉米的种间竞争力均以垄面花生//垄沟玉米处理为最大;在不同间作处理中,以垄面花生//垄沟玉米的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高,分别为1843.69元/hm2和1.07。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不同行比玉米与花生间作模式中作物产量、土地生产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分析,探讨间作模式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提出适合于辽西旱作农业区的玉米与花生间作模式。【方法】试验于2015—2016年在农业部阜新农业环境与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进行,设置2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2M:4P)、4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4M:4P)和玉米单作(S-M)、花生单作(S-P)4种种植模式,通过研究间作复合系统产量、土地当量比、土壤水分分布和水分当量比等指标来分析玉米花生间作对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受玉米行比设置和资源竞争影响,玉米与花生间作中玉米和花生的产量较相对应单作产量有不同程度降低;在系统整体收益衡量下,2M:4P和4M:4P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10—1.24、1.12—1.16,表明间作具有优化利用土地的功能,同时,间作系统中花生的偏土地当量比(LER_P)达到0.41—0.57,显示出豆科作物花生弱化了与禾本科作物玉米搭配间作的劣势;间作复合系统土壤含水量呈单作花生间作花生间作玉米单作玉米的分布特征,表明间作玉米可能会吸收花生条带的土壤水分,降低高耗水作物玉米对自身条带土壤水分的过度消耗来改善间作玉米土壤水分利用环境;2M:4P间作模式的水分当量比(WER)为1.12—1.23,4M:4P间作模式的WER为1.16—1.17,两间作模式的WER均大于1,显著提高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论】玉米与花生间作能够改善辽西旱作农业区作物土壤水分利用环境,提高农田土地和水分生产力。2M:4P间作模式在降雨较少年份(2015年)具有一定的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优势,而4M:4P间作模式在辽西降雨较多年份(2016年)具有一定的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优势,并且4M:4P间作模式在2015—2016年不同降雨变化干扰下的年际差异较小,具有稳产增产的抗气候变化干扰能力。综合分析认为,4M:4P间作模式更适合于辽西旱作农业区。  相似文献   

9.
《山东农业科学》2019,(6):69-74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作资源,构建合理的耕作制度是其绿色开发的重要一环。为了有效利用及改良盐碱地,本研究于2017—2018年以小麦复种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分别设置小麦玉米与5行、10行苜蓿间作处理,研究其对土壤含盐量及各作物产量、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间作苜蓿可以降低0~40 cm土层含盐量,提高小麦玉米的穗粒数、粒重和净面积单产,提高苜蓿周年干物质产量。对小麦玉米来说,两种间作模式均表现出种间互补作用大于种间竞争作用;对苜蓿而言,虽然不利于净面积单产提高,但减产均不显著。小麦季间作5行苜蓿的土地当量比低于间作10行苜蓿,但其玉米季和周年土地当量比较高。从周年来看,小麦玉米间作5行苜蓿是较佳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系统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进一步明确以稳定玉米产量为目的的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间作体系产量、产量构成和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3-2014年连续两年通过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行比分别为2∶3、2∶4、3∶3、3∶4)6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花生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玉米净面积上产量随净面积上穗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则呈下降趋势;玉米花生2∶4模式净面积上玉米公顷穗数和产量最高,其间作花生产量最高,是该试验条件下最有利于花生产量提高的一种间作模式;各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玉米花生3∶4模式系统产量最高,2013、2014年分别达到8 367.0、10 432.5 kg/hm2,均高于同年玉米单作对照和其它间作模式系统产量,其间作玉米、花生产量较高,获得最大土地当量比和系统产量,土地利用效率提高15%、21%,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稳粮增油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1.
秦宏伟 《特产研究》2007,29(2):75-78
综述了近年来半夏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状况,展望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半夏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从选地与整地、浇水与施肥及覆地膜、摘花蕾、防倒伏、祛病虫等几个关键环节介绍了半夏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半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 《现代农业科技》2010,(5):80-81,84
从植株形态变异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有效成分研究、驯化栽培等方面阐述了半夏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梁玉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53-1654
珍珠半夏是两性花,佛焰苞筒中部紧贴花序,上部为雄花序,下部为雌花序。佛焰苞阻隔了半夏的授粉,自然条件下受粉结实率很低。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方法,可增加半夏授粉结实率,从而提高半夏制种效率。介绍了珍珠半夏的有性制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三叶半夏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三叶半夏组培扩繁寻求最佳培养基配比。[方法]研究正交试验下不同激素浓度和配比对三叶半夏不同外植体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MS4-1.5mg/L6-BA+0.1mg/LIAA+0.3mg/LNAA为叶片诱导丛生芽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MS+1.0mg/L6-BA+0.2mg/LIAA+0.3mg/LNAA为叶柄诱导丛生芽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生根培养基以1/2MS+0.3mg/LIBA效果较好。[结论]建立了三叶半夏的组培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缩短滴水珠(Pinellia cordata)的繁殖周期,促进其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产业化利用,以滴水珠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其配比对滴水珠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作为外植体较优;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最优条件为MS+6-BA 2.0 mg/L+NAA 1.0 mg/L,只需7~15d即可转接;分化及增殖最优条件为MS+6-BA 2.0mg/L+IBA 0.2mg/L,增殖倍数达9.2倍,时间仅需14d;生根培养最优条件为MS+6-BA 0.1mg/L+IBA 0.5mg/L+活性炭0.5g/L,7d即可炼苗移栽。通过对各阶段进行分步优化,繁殖周期缩短为44d,有利于滴水珠的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半夏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化东  吴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50-151,200
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并结合实地走访,对我国的半夏资源及生产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我国半夏野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北、安徽、云南和贵州等省区,栽培量较大的主要是甘肃、山西、山东、贵州和云南等省区。该研究为半夏的资源收集与保护,半夏的生产和开发利用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半夏RAPD分子标记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半夏中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RAPD反应的优化试验,获得RAPD-PCR扩增反应的最佳条件:25μL体系中Mg2+1.5 mmol/L;dNTPs各0.2 mmol/L;模板DNA100 ng;引物0.25μmol/L;Taq酶活性值1.0 U。  相似文献   

19.
半夏组培苗诱导生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Pinelliaternate(Thunb)Breit〕是一种传统中药材,由于野生半夏因大量采挖而近于枯竭,资源匮乏,供应长期处于紧缺状态。进行组织培养扩繁已成大势所趋。本试验采用半夏愈伤组织诱导的丛生芽,接种到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诱导生根培养基上,筛选出诱导半夏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20.
半夏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天门半夏作为全国优质地道药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野生天门半夏资源的过度挖掘,导致资源枯竭.该文在总结天门半夏人工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天门半夏的地域范围、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及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期为天门半夏的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也为中药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的半夏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