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美洲黑杨无性系的生长与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黑杨无性系在我国北方栽培往往出现冻害,而影响生长。作者对黑杨基因库中的2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的生长与抗寒性的遗传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互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引进黑杨派黑杨树基因库内无性系主要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扇舟蛾、杨树水泡溃疡病和破腹病等3种发生病虫中,以破腹病危害最为严重;综合发病情况以欧美杨较美洲黑杨为重;就破腹病而言,其抗病力美洲黑杨无性系较多地受遗控制,欧美杨则受环境影响较大,美洲黑杨的抗病能力与无性系的抗寒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分别把美洲黑杨、欧美杨无性系分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等4类。文中还  相似文献   

3.
黑杨派杨树基因库内无性系病虫发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引进黑杨派黑杨树基因库内无性系主要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扇舟蛾、杨树水泡溃疡病和破腹病等3种发生病虫中,以破腹病危害最为严重;综合发病情况以欧美杨较美洲黑杨为重;就破腹病而言,其抗病力美洲黑杨无性系较多地受遗控制,欧美杨则受环境影响较大,美洲黑杨的抗病能力与无性系的抗寒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分别把美洲黑杨、欧美杨无性系分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等4类。文中还对破腹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黑杨人工杂交亲和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35、1107、中林46杨等5个欧美杨无性系和T26、T66、中菏1号等9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为亲本,组成38个杂交组合,分别进行室内人工切枝水培杂交试验,对无性系之间的杂交亲和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黑杨派无性系间在杂交亲和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母本对杂交亲和性有明显的影响;美洲黑杨无性系之间进行的杂交,有较高的亲和性;欧美杨无性系之间以及欧美杨与美洲黑杨无性系之间进行的杂交,亲和性较差;美洲黑杨与欧美杨无性系之间的杂交亲和性介于前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5.
我国美洲黑杨无性系引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全世界黑杨派有2个种,即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和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而我国只有新疆阿尔泰地区有欧洲黑杨分布,美洲黑杨却没有天然分布[1]。自1950年意大利选育出几个美洲黑杨栽培无性系以来,美洲黑杨及其栽培无性系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世界各国先后培育出了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的一系列杂交种,主要有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的杂种后代———欧美  相似文献   

6.
美洲黑杨基因资源收存及其遗传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17个国家引进331个黑杨派无性系(其中5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在山东省长清县营建我国第一个黑杨派无性系基因库。连续10年对基因库内美洲黑杨无性系进行了多性状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在物候期、生长、生根、抗寒和抗病虫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遗传变异丰富;系间的主要性状与无性系起源纬度及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材料性状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38个8年生美洲黑杨无性系在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无性系间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与树高和胸径呈一定相关性;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这两个性状在遗传上相互独立,受不同遗传机制控制。利用分子遗传标记RAPD技术研究库内美洲黑杨无性系DNA多态性,结果表明本库美洲黑杨DNA多态率为86%,再次证明本库美洲黑杨遗传多样性高,可为我国杨树改良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主成份分析、主成份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和选择指数选择方法,从人工杂交的欧美杨及美洲黑杨天然杂种无性系中选出2个抗寒、速生和材质优良的纤维用材无性系中绥1号(美洲黑杨的天然杂种)和中绥2号(洛阳小叶杨×欧洲黑杨)。新无性系(13年生)与对照小黑一14相比,胸径分别提高33.8%,32.9%,材积分别提高78.3%,90.6%,木材基本密度分别提高19.5%,21.3%。新无性系对灰斑病、黑斑病、烂皮病、锈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在抗白杨透翅蛾方面比小黑一14明显提高;在抗寒性方面与对照相近。经黑龙江省、河北省及内蒙古包头市区域试验表明,两个新无性系生长稳定,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8.
测试了美洲黑杨PE-19-66、S.307-26两个无性系的纤维长度、气干密度、干缩性、顺纹抗压强度、横纹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硬度等项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美洲黑杨2个新无性系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I-69杨,是建筑材、胶合板材、家具材和制浆造纸用材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386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一年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发现,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24.47%、40.48%,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25.77%、41.52%,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0、0.95,均较大,说明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各性状变异广泛,主要受遗传控制,可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分别以中菏1号、I-69和T-66为对照,采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美洲黑杨无性系苗高、地径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77个优良无性系,其群体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6.14%、8.19%,现实增益分别为6.46%、9.09%,选择效果显著。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可进一步营造区域化试验林,进而选育高产优质、适地适品种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0.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是北美的一个重要杨树种,69杨(P.deltoid-es CV.‘I-69/55’或者 P.deltoides CV.‘L-ux’是意大利从美洲黑杨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良无性系。各国杨树育种工作者用美洲黑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培育出许多欧美杨品种,也用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培育出不少品种。近年来,一些国家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的杂交尤为重视,如比利时、新西兰等国用美洲黑杨与毛果杨(P.tricoca-pa)、滇杨(P.yunnanensis)等杂交,选出了一些较好的无性系。我国青杨派树种的种类多,分布广。育种工作者曾用小叶杨(P.simonii)、青杨(P.cathayana)等与欧洲黑杨(P.nigra)  相似文献   

11.
基因库中2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的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寒旱区杨树种、品种(无性系)对杨二尾舟蛾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寒旱区克拉玛依市的51个杨树种、品种(无性系)的杨二尾舟蛾危害指数和相对抗性指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除准噶尔3号属低抗水平外,其余50个种、品种(无性系)均属于中感和高感水平;不同杂交组合的相对抗性指数差异显著;同一杂交组合的不同种(或品种)间抗性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电导法评价5个桉树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材料和条件控制上探讨电导法评价桉树抗寒性的应用,具体评价了4个桉树无性系和邓恩桉实生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EG-6无性系抗寒性较强,叶片半致死温度为-9.76~-8.95℃,井冈1号和广9次之,叶片半致死温度为-9.26~-8.22℃,邓恩桉和DH201-2较弱,叶片半致死温度为-8.80 ~-7.77℃.不同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南洋楹属典型热带树种,抗寒性较差,严重制约其推广应用。开展南洋楹无性系抗寒性评价,对于提高其造林成效、拓广其栽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生长较好的9个南洋楹无性系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低温处理,观测幼苗叶片形态变化,分析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揭示南洋楹无性系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无性系抗寒性评价。【结果】在2℃时,所有无性系均出现不同程度落叶;0℃时所有无性系均出现顶芽死亡,其抗寒性差异主要表现在0~2℃温度区间;9个无性系的REC随温度降低呈单调上升和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2种变化趁势,属于后者的无性系抗寒性更强,0℃下S5、S7的REC最低;PRO含量随温度降低整体上呈现递增趁势,TL18、S7、S5、A8的PRO含量增幅最大,均在1倍以上;SOD活性在同一温度下无性系之间差异显著,但随温度降低无明显变化规律。应用REC进行聚类分析,将9个无性系分为3类,S7、S5、TL18抗寒性最强,A8抗寒性最差,其它6个无性系抗寒性居中。【结论】建议生产上推广S7、S5和TL18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高级系比试验19年的观察资料表明,橡胶树新品种云研73-477干胶产量高,早期产胶潜力大,生长快,生势整齐,抗寒能力强,割胶刺激反应为Ⅰ类刺激的优良新品种。可推荐在云南植胶区的轻、中寒害地区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南木麻黄人工林出现无性系品种单一,生产力退化,防护效能衰退等问题,通过选用63个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并进行7年的试验观测,筛选出适应海南不同地区的优良品种。33号、28号、17号、14号、4号、21号和34号等7个无性系具有较强的抗风与抗涝性,经强台风的袭击后仍保持95%的保存率;而1号、53号、54号、41号和10号等5个无性系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性,在西部典型的干旱地区,保存率为85%以上;21号、34号和17号等3个无性系较为适合海南东部地区种植的优良无性系,7年生综合评价指标平均每亩蓄积量达16.3 m3~17.4m3;西部干旱地区优良无性系为41号、38号;北部砖红壤地区的优良无性系为9号、3号、36号、38号。  相似文献   

17.
几个楸树无性系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10个楸树无性系,在山东省诸城市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观察分析了各参试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物候期、生长特性、分枝特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10个楸树无性系在试验地点的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虫、抗逆性(干旱、寒冷和风折)强,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其中豫楸1号表现较突出,6年生平均胸径达13.04cm,平均树高达7.31m,分别超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7.52%,1.5%。  相似文献   

18.
在南京六合地区对3年生24个香橼优良单株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抗寒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家系子代间抗寒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田间观测-11℃自然低温下春江4#和香橼4#的抗寒性最强,受冻株率分别为86.67%和100%,平均受冻级别均为Ⅰ级,耐寒指数均为2.00;新世纪8#、春江7#和新世纪2#的抗寒性最差,受冻株率均为100%,平均受冻级别均达Ⅲ级,耐寒指数均大于3.00。室内抗寒力测定供试家系子代的半致死温度在-14.84℃~-7.05℃之间。春江4#和香橼4#的抗寒力最强,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4.84℃和-13.94℃;春江7#和新世纪2#的抗寒力最差,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1℃和-7.05℃。抗寒性评估结果一致。根据半致死温度,结合田间抗寒性观测,供试香橼家系子代抗寒性评估排序为春江4#>香橼4#>春江6#>春江5#>新世纪9#>新世纪10#>新世纪3#>香橼1#>新世纪7#>香橼7#>新世纪8#>香橼6#>香橼5#>春江3#>新世纪4#>新世纪6#>香橼2#>春江8#>新世纪5#>春江1#>新世纪1#>春江2#>春江7#>新世纪2#。  相似文献   

19.
普通油茶无性系抗炭疽病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10个普通油茶无性系对炭疽病的抗病性,为油茶炭疽病抗性种质材料筛选和优良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和病情指数法,调查2014、2016年两年中110个普通油茶无性系的抗病性。[结果]在参试的110个普通油茶无性系中,未发现免疫(I)、高抗(HR)、高感(HS)无性系,抗病无性系10个,中抗无性系30个,中感无性系65个,感病无性系5个,其中9号、21号、27号、40号、45号、66号、150号、164号、177号、219号是10份抗病无性系。[结论]综合两年调查结果筛选出9号等10份抗病无性系,为深入研究普通油茶抗炭疽病机制和抗病育种提供了育种基础材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野生狗牙根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坪用质量观测结合抗逆性生化测定的评价方法,对经多年反复筛选驯化的华南野生狗牙根的3份草种:狗牙根1号、4号和5号与引进杂交天堂419为对照,进行小区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狗牙根除密度和质地比419稍差外,其余的盖度、均一性、绿期、耐践踏性无显著差异,而抗逆性极显著强。适应性广,特别是狗牙根4号和1号是具有城市草坪使用价值的优良乡土草种,可在园林草坪试用;狗牙根5号是个抗逆性强的变异草种,可在城郊公路、堤围草坪建植护坡,并可作为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