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供水-用水复合系统协同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供水和用水协同关系出发,基于协同理论构建中国供水-用水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供水系统、用水系统各自有序度及供水-用水复合系统协同度测量。结果显示:中国供水系统有序度不断提升,用水系统有序度波动较大,供水-用水复合系统的协同度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进而,提出以提升供水-用水复合系统整体协同度为管理目标,推进供水服务市场化改革、实现供水管理到用水管理理念转变、加强农业节水、缩小区域间供水-用水能力差异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五种固沙饲用灌木营养成分生长期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花棒、羊柴、柠条、沙拐枣、梭梭等五种固沙饲用灌木营养成分在生长期的变化。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是评价灌木饲用价值的主要依据,由于变化的不一致性和动态性,要定量地科学地评价其饲用价值,必须用综合指标来分析。本文对上述饲用植物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分别用油菜鲜花粉fresh pollen of rape、玉米花粉pollen of maize、大麻花粉pollen of hemp、油菜蜂花粉bee pollen from rape及玉米蜂花粉bee pollen from maize饲养大灰食蚜蝇成虫,表明大灰食蚜蝇的产卵量、孵化率、产卵前期、产卵期及成虫寿命均受花粉种类及其新鲜程度的影响。用玉米花粉、油菜蜂花粉和玉米蜂花粉饲养产卵量均显著高于大麻花粉,用油菜蜂花粉饲养产卵前期最短,用油菜鲜花粉饲养能明显延长产卵期及成虫寿命。  相似文献   

4.
针对甘肃河西内陆灌区因长期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贮水功能弱、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配方,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对灌漠土理化性质和饲用高粱种植效益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间的效应(R)是饲用高粱专用肥改性糠醛渣保水剂和聚乙烯醇,改良剂配方组合是:改性糠醛渣0.9375∶保水剂0.0025∶饲用高粱专用肥0.0563∶聚乙烯醇0.0037。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施用量与灌漠土孔隙度、持水量、有机质、速效养分、饲用高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回归统计分析,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为24.00 t·hm-2时,饲用高粱理论产量为3.08 t·hm-2。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有效改善了灌漠土理化性质,提高了饲用高粱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湖北植保》2010,(3):53-53
1、用前应充分摇匀,再用少量水稀释,然后加水稀释到要求的倍数,即可喷洒。 2、如果低温季节出现凝结黏稠,先用热水预热融化再加水。  相似文献   

6.
通过苏北稻区三化螟蚁螟毒力测定结果比较,表明杀虫单(沙蚕毒素农药)的休用期与三化螟蚁螟毒力呈负相关。休用期1、2、3年和3年以上的地区,对三化螟蚁螟的LC50分别为57.22、27.17、15.48、4.70 mg/L,与广东始兴的相对敏感种群比较,杀虫单休用期3年抗性倍数为3.38~4.37倍,休用期3年以上地区的螟虫种群对杀虫单的敏感程度基本与广东敏感种群接近。因此在三化螟蚁螟对杀虫单产生抗性的地区,应实施科学休用期限,倡导两种或几种不同作用的杀虫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7.
作者曾报导用啤酒酵母、大豆、牛肉水解物为主的饲料,制成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幼虫。本文进一步研究用简化配方的人工典连代饲养草蛉。 新配方(IIB)制成人工典养幼虫和用啤酒酵母干粉饲料养成虫,一年内连续饲养10代,结果证明;对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产卵前期均无明显影响。茧和成虫的获得率、茧重、30天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也都没有降低。10代的后裔,再用蚜虫和米蛾卵等天然猎物饲养,草蛉幼虫取食和发育正常。 因此,用上述人工饲料连续饲养草蛉,至少在10代以内,不致影响其生活力和生殖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国西瓜用农药的登记数量、产品剂型、毒性级别及变化趋势。针对当前西瓜用农药登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禁限用农药隐性添加是目前影响农药产品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气-质联用技术,检测了2015年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等11个省份农药市场上购买的90个批次样品和网络上购买的10个批次样品中甲胺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等禁限用农药成分。结果发现,在市场抽检的93个化学农药样品中,禁限用农药成分检出率为3.2%:市场抽检的7个生物农药样品中,禁限用农药成分捡出率高达42.9%表明,生物农药隐性成分添加已经成为其市场上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用桃蚜和人工卵赤眼蜂蛹连续饲养东亚小花蝽的效果。用赤眼蜂蛹连续饲养的6代东亚小花蝽 ,其若虫发育和成虫产卵能力均与用自然寄主桃蚜饲养的相同世代的小花蝽没有显著差异 ,各代间若虫发育和成虫产卵能力也基本相同。表明用赤眼蜂蛹做饲料可以满足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用赤眼蜂蛹做饲料 ,雌、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 1 5d和 1 0 9d ,单雌产卵量为 56 5粒 ,雌成虫产卵期和寿命分别为 9 8d和 1 2 7d。用桃蚜做饲料 ,雌、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 1 1 2d和 1 1 0d ,单雌产卵量为 50 0粒 ,雌成虫产卵期和寿命分别为 9 2d和 1 2 9d。用赤眼蜂蛹饲养小花蝽的饲料成本不超过 0 2 4元 /头  相似文献   

11.
两株对辣椒疫霉菌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分泌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用平板对峙生长法筛选到两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测定了无菌滤液的抑菌活性及两菌产生拮抗物的热稳定性。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到对辣椒疫霉菌有拮抗作用的抗菌蛋白。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用G培养基、pH7、培养32小时,XA1、XF1能产生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限用农药的经营、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限用高剧毒农药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位于水蚀风蚀复合区的陕西省横山县为例,通过分析土地覆被类型在TM影像上的光谱特征,选择不同的特征参数,逐层提取有关信息:首先用TM5/TM3提取水体,然后用NDVI分离植被和非植被;在非植被区,用NDBI和NDVI相结合提取城镇用地,再用TM5将沙地和荒草地分离;在植被区,首先根据NDVI分为三大类:草地、旱地和灌木林、水浇地和有林地,然后利用TM4区分旱地和灌木林,用TM5-TM4的差值把水浇地和有林地分离。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分类总精度为86.8%,Kappa系数为0.8506,达到分类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14.
户用沼气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户用沼气的区域适宜性评价是户用沼气合理布局的关键.针对我国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区域因素,依据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从气候条件、能源状况、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选择了年平均温度、≥10℃持续天数、生物质资源量、商品能源获取的难易程度、户年均收入、国家投资和农民平均文化水平7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适宜性分级标准,其中适宜性总分值大于等于80的区域,为最适宜区,适宜性总分值在80~60的区域,为适宜区,总分值在60~40的区域,为次适宜区,总分值小于40的区域,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国甘薯用农药的登记数量、产品毒性、剂型和甘薯有害生物发生情况。针对当前甘薯用农药登记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推动我国甘薯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清 《杂草科学》2012,(1):30-30
对多阔叶杂草防效好,用量过大或加用助剂对麦苗有害南通一手机用户发来短信:我是农资经销商。春季麦田化除时我们用巴佰金防除阔叶杂草。药的效果是好的,3天见效,但麦子叶片黄了,很严重,像火烧一样。农民担心麦苗会死。请问有什么办法解救?该药能和麦极、大能、优先等混用吗?如果一起用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1):55-55
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卫生用农药产品使用香型的管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农药生产企业申请卫生用农药产品登记时可以申请使用不同香型,同一卫生用农药产品最多可以申请使用3种香型。  相似文献   

18.
用玉米螟作寄主繁殖管氏肿腿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繁殖和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结果,试验在北京和山东平邑进行。用11种害虫作寄主繁蜂,以玉米螟为最合适。玉米螟可以用人工饲料大量饲养,用控制温湿度和光照时间,人工诱导进入滞育的玉米螟作寄主,寄生率达69.1%以上,繁蜂所需时间30天左右,每头幼虫繁蜂数为35.7头。在5、10、15℃中贮存肿腿蜂,以5℃中的死亡率为最低,贮存1、4、6个月死亡率分别为8.8%、41.2%、67.6%。在10℃中贮存1~6个月不影响寄生率,但出蜂数和雌性比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长期连续用玉米螟繁蜂,肿腿蜂生活力减退,用红缘天牛复壮,取得良好结果。1983~1984年在100余亩面积上释放肿腿蜂防治咖啡虎天牛和菊花天牛,寄生率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古人在高粱种植栽培上,注重与豆类、棉花间作套种;遵循"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原则,提倡早种早收,注重田间管理,倡导及时收获;在加工利用方面,古人综合利用高粱籽粒、梢、茎、杆,发展食用、饲用、酿酒、药用等多种用途。发展至现代,高粱在我国南北地域都有栽培,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旱地、盐碱地栽培作物,而且其饲用作物和能源作物的地位愈加突出。  相似文献   

20.
赵建军 《植物医生》2007,20(2):40-41
用棉籽壳和麦粒砂分别作为真菌培养基物,繁殖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病原菌,试验结果表明棉籽壳繁殖棉花两病病原菌,比用常规麦粒砂繁菌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且污染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