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防治冬季流行性鱼病鱼类越冬是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同时,这也是冬季鱼病流行的季节,在有病原菌存在的情况下,鱼病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的,一般低温常见的鱼病有斜管虫病,小瓜虫病,粘孢子虫病,口丝虫病,肤霉病,锚头鳋病等。1、斜管虫病,流行在初冬和春...  相似文献   

2.
鱼类越冬期指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同时,这也是冬季鱼病流行的季节,在有病原菌存在的情况下,鱼病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的,一般低温常见的鱼病有斜管虫病、小瓜虫病、粘孢子虫病、口丝虫病、肤霉病、锚头蚤病、三代虫病、竖鳞病等。 1、斜管虫病,流行在初冬和春季,适宜水温12-18℃,低于8-11℃时,仍可大量出现。在华东,华中地区3-5月间此病最流行。华南地区冬春两季适宜繁殖。20℃以上不易发生。 斜管虫病的病原体是鲤斜管虫,大量侵袭皮肤和鳃时,表皮组织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粘液,同时组织被破坏,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随着大批死亡,在鱼苗、鱼种阶段特别严重。防治方法:①采取石灰彻底清塘消毒;②鱼种或亲鱼如发现有病原体,用8ppm硫酸铜或2ppm硝酸亚汞给鱼浸洗约30分钟;③用0.7ppm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遍洒,有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3.
斜管虫是发现于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的一种原生动物,对温水性和冷水性淡水鱼可造成危害,并引发斜管虫病,造成鱼苗与鱼种大量死亡。根据其繁殖快、适温广、宿主多的特性,今后可能会对淡水养殖鱼类造成很大的危害。为此,本文对斜管虫的种类、感染宿主种类、研究方法、流行情况与生活方式、患病症状与诊断、主要防治方法等研究进展做了归纳和总结,阐述其相关状况。同时,以一些常见宿主为例,了解其感染途径及防治措施,为今后科学防治斜管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水产养殖生产中出现了一种危害鱼类的敌害——刺激隐核虫,该寄生虫寄生鱼类引起的鱼病一旦爆发,常常会造成大批鱼类死亡,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正常生产活动和经济效益。笔者在2005年、2006年的生产中对鲆鲽类、河豚刺激隐核虫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该病的特点及其防治技术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海洋与渔业》2013,(12):61-61
一.12月病害发生情况预测 12月份广东省进入冬季,气温、水温逐步下降.昼夜温差较大,预测海、淡水养殖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牢会有所下降,但养殖鱼类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水霉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  相似文献   

6.
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波 《黑龙江水产》2007,(2):26-26,48
春季是鱼病的高发季节,这主要是由于鱼类经过数月越冬,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较大,体质相对较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如果养鱼户不及时进行鱼病防治,很容易出现问题,造成损失。因此,春季应加强鱼病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积极治疗。春季发生的鱼病主要以细菌性鱼病为主,常见的有赤皮病、烂鳃病、竖鳞病、肠炎病等;其次是寄生虫病,常见的有斜管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绦虫病等。  相似文献   

7.
鳜鱼苗种阶段易发病,死亡率高。做好鳜鱼苗种阶段鱼病的防治在鳜鱼的人工养殖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鳜鱼苗种阶段常见的鱼病及其防治过程总结如下。一、斜管虫病 1.发病情况及症状尽管在养殖鳜鱼前按常规方法消毒了水体,可经过饥饿及长途运输,在水温15—18℃时此病仍极易发生。由于斜管虫在鱼体皮肤及鳃部的刺激与破坏,引起病鱼分泌大量粘液,使皮肤及鳃的表面呈苍白色或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浅灰的薄膜。严重时病鱼漂浮水面,呼吸困难,鳃盖泛  相似文献   

8.
技术讲座水产养殖防治技术系列讲座──第五讲传染性鱼病的防治范至刚(长沙市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410003)鱼类传染性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小型藻类感染所引起的。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的传染性病有许多种,但就其危害严重的有病毒性的出血病;细菌性的暴发病、赤皮...  相似文献   

9.
鲆鲽类等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产养殖生产中出现了一种危害鱼类的敌害一刺激隐核虫,该寄生虫寄生鱼类引起的鱼病一旦暴发,常常会造成大批鱼类死亡,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笔者在2005年、2006年的生产中对鲆鲽类、河豚刺激隐核虫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该病的特点及其防治技术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与渔业》2011,(1):49-49
1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上报的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12月份的病害主要有鱼类水霉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斜管虫、对虾白斑病和红腿病等。  相似文献   

11.
冬季由于某些细菌和寄生虫在低温时大量繁殖、侵袭越冬鱼种和成鱼会引起养殖鱼类大批死亡.另外,囤养越冬池的鱼类密度大,病菌易传播,若稍有疏忽,常会在短期内导致越冬鱼类发病和死亡.笔者在生产一线常见一些养鱼户在冬季忽视了鱼病的防治而导致鱼病大爆发,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本文着重介绍冬季常出现的、危害性较大的几种鱼病防治方法,供广大渔民朋友冬季防治鱼病借鉴.  相似文献   

12.
春季鱼病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冬后的鱼池,鱼类体质普遍下降,抗病能力也随之降低,进入春季水温逐渐上升,鱼类开始慢慢恢复活力,并逐渐开始摄食,同时各种能使鱼体致病的细菌、寄生虫也开始大量繁衍,各类养殖池塘容易暴发鱼病,引起池鱼大量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此,笔者认为加强春季养殖管理,切实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是春季生产管理的关键。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春季常发鱼病主要有:烂鳍病、细菌性烂鳃病、水霉病、疖疮病、竖鳞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以及三代虫病等。  相似文献   

13.
在海水鱼寄生虫病中,刺激隐核虫病对海水鱼的危害尤为严重。刺激隐核虫病是一种在海水鱼类养殖中比较常见的鱼病,但该鱼病一旦爆发,常常会造成大批鱼类死亡,而许多养殖户因缺乏该病防治知识而对其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养殖水体水质恶化,鱼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突发疾病。近年来淡水养殖鱼类特别是罗非鱼,经常出现斜管虫病,该病发展快,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死亡率超过80%以上。一、病原斜管虫病病原体为鲤科斜管虫,属管口目、斜管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冬季水温较低,鱼类都群居在深水处,密度很大,水温较高,每天排泄的鱼粪都集中在深水处,卫生条件很差,水质腐败速度加快,同时,冬季养鱼户也很少对池塘有换水和用药消毒的习惯。所以,造成各种鱼病发生速度加快,如水霉病、赤皮病、烂鳃病、打印病、肠炎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萎瘪病、三代虫病、黏孢子虫病、锚头鳋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13,(5):71-71
3-4月病害发生情况 3~4月份,广东省水产养殖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诺卡氏菌病、水霉病、锚头鳋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瞥疖疮病和红底板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7.
一、2010年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病害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低。本月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鱼类水霉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对虾自斑病和红体病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圆口铜鱼( Coreius guichenoti)船体网箱饲养经验,总结了养殖过程中多种鱼病(小瓜虫、疖疮病、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水霉病、肝胆综合征、应激性出血病、头槽绦虫病、赤皮病、腐皮病、斜管虫、钟形虫和锚头鳋等)的发病特征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系列讲座第七讲非寄生性鱼病的防治范至刚(长沙市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410003)在池塘和天然水域中的鱼类,除由各种生物寄生引起的鱼病之外,还有由机械、物理、化学及非寄生生物所弓愧的鱼病,称为非寄生性鱼病。在池塘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有不...  相似文献   

20.
春季水温开始上升,过了冬的鱼类逐渐开始摄食,活动力增强。但是,一些淡水鱼类寄生虫也开始大量繁殖,其中,斜管虫就是其中一种。近来,一些常见淡水鱼类例如:桂花鱼、草鱼和淡水白鲳等经常出现斜管虫病,该病发展很快,死亡率很高,如不及时控制死亡率超过百分之八十。由于在冬季鱼类活动力差,斜管虫在鱼鳃部缓慢繁殖,虫体活力也不强,并不表现出症状,但水温一上升,病鱼就开始出现体表粘液增多,鳃部有一些泥巴粘物的症状,在池塘边慢游,解剖鳃部镜检,能看到大量斜管虫活体,即可诊断为斜管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