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黄岩市头陀镇下路村有一块槾桔亩产超5吨;1990年,又有三块桔园突破了5000公斤。经过验收,其中头陀镇前陈村的一块83株碰柑园为最高,面积1.036亩,总产6068公斤,折合亩产5857公斤;店头乡下店头村的一块77株温州蜜柑为其次,面积1.05亩,总产5700公斤,折合亩产5428.5公斤,溪头乡岙坑村的一块91株温州蜜柑,面积1,01亩,总产5185.8公斤,折合亩产5119.3  相似文献   

2.
红壤山地土壤条件差,水资源缺乏,栽种在其上的南丰蜜桔大多产量低,大小年特别明显。我所现有种植在红壤山地12~17年生南丰蜜桔130亩,1987年总产147000公斤,平均亩产1131公斤,1988年总产93500公斤,平均亩产719公斤,1989年总产238000公斤,平均亩产1831公斤。1989年有四户职工(总面积21亩)收桔52752公斤,平均亩产2512公斤,阮建义家2亩桔园平均亩产达3400公斤。现将我所红壤山地南丰蜜桔的主要栽培技术总结于后。 一、深翻改土结合种二季绿肥,逐年熟化土壤,这是我所红壤山地南丰蜜桔获得高产的基本技术措施。它能综合治理红壤不良的理化性状,给柑桔生长创造一个疏松、透气、湿润的土壤环境。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采取深沟撩壕,即在桔树的行株间,挖深0.8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探索新红星苹果提早结果、早期丰产的技术,于1987~1991年选择了白庄子村新红星苹果密植园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栽后3年见果,第4年虽遭冰雹危害,总产仍达5000公斤,1991年即定植后5年,全园总产达4.1万公斤,平均亩产918.8公斤,最高株产新红星18.8公斤,栽后第5年收回全部投资,并有盈余,经济效益显著,为指导新红星苹果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乳山县崖子镇崖子村1986年栽植巨峰葡萄60亩,1987年又定植40亩,二年共栽植100亩。1987年60亩二年生巨峰葡萄总产9.3万公斤。1988年60亩巨峰葡萄(三年生)总产224694公斤,平均亩产3744.9公斤,40亩二年生葡萄总产115060公斤,平均亩产2876.5公斤,百亩葡萄总产339754公斤,达到了早期高产优质栽培的目的。现将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徐闻县迈陈镇于1997年8月种下龙眼5.34公顷。据2000年6月30日收获时调查:平均株产14.6公斤,666.7平方米产584公斤。其中第二年结果树平均株产23.8公斤,最高株产达40多公斤,总产达4.67万公斤,总产值65.41万元,纯收入近40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龙眼早果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整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虹桥区塔桥吴阿柯于1986年3月栽植1.5亩的280株巨峰葡萄,采用棚架式栽培,共收2099.4公斤,折合亩产1366公斤;该村吴纪迁同期栽种1亩的142株巨蜂葡萄,采用棚篱架式栽培,共收葡萄1801.3公斤。根据观察产量越高,着色越差,含糖量越低。其中有9株单株果穗着色率在50%以下的平均株产为16公斤,而单株果穗着色率在80%以上的棚架式栽培平均株产7.5公斤左右,棚篱架式栽培平均株产9公斤左右。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为确保“巨峰”葡萄的品质,第二年的单株产量应控制在8~10斤左右,亩产1500公斤~1800公斤为好。  相似文献   

7.
李崇实  陈有志 《山西果树》1991,(1):24-25,22
柿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但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因而结果晚,产量低。为研究柿树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1985年在招远县玲珑镇盛家村建立柿树试验用120.5亩。1988年10月验收鉴定,平均亩产1781.5公斤,最高株产23.75公斤,其中5亩高产园片亩产1896.4公斤,1989年10月14日验收,平均亩产2808.3公斤,最高株产41公斤,其中3.5亩高产园片亩产3084.7公斤。为柿幼树早期丰产探索出一年提高成活率、二年促长树、三年促矛盾转化、四年保果促高产的新途径。现将我们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安丘蜜桃是山东省安丘县国营宿家埠园艺场从肥城桃九月菊实生苗中精心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在当地表现丰产、优质、抗性强等优点。1986年经山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评议,确定为名、优、特、稀品种,1987年农业部决定投资开发这一稀有品种。几年来共繁殖苗木200万株,栽植面积达16500亩。1990年大部分开始结果,1991年产量达1000万公斤,其中5000亩丰产示范园总产377.5万公斤,平均亩产755公斤;50亩优质示范园总产11.18万公斤,平均亩产2236.5公斤。  相似文献   

9.
宽甸县是辽宁省的板栗生产基地县之一,栗树资源和产量均占全省的40%,居全国板栗生产县的第五位。虽总产较高,但单产很低,全县200万株结果树,平均株产仅1.75公斤,但在本地生产园中平均株产超过10公斤、亩产超过150公斤的栗园也不少,说明宽甸县的果树产量还有很大潜力。目前产量低的原因,除因多年实生繁殖、品种退化优劣不齐外,主要是管理差所致。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社现有苹果树五万六千株,一千八百六十亩。七四年产苹果一百五十万斤,平均株产二十六点七斤,亩产八百零六点四斤,七五年总产三百万斤,平均株产五十三点五斤,亩产一千六百一十三斤,七六年预计总产二百万斤,平均株产三十五点七斤,亩产一千零七十五点二斤,产量低而不稳。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导,在公社党委领导下,林业站、多种经营办公室组织了部分大队果树技术人员对西孝村、北坡、盖冶、张庄、胡家庄等大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单位分较好、一般、较差三种类型;调查的品种以小国光、金帅为主。 通过调查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柑桔冬肥秋施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从1987年秋开始试验将柑桔树的冬肥改为秋施,以7年生锦橙供试,面积6.85亩,当年平均亩产3040公斤,比对照(冬施)亩产增加541公斤,果实含糖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绝对值分别增加0.6%和0.8%。1988年冬肥秋施面积增加到342  相似文献   

12.
旅大市旅顺口区长城公社周家人队,是一个城市郊区粮、菜、果的混合队。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已经过了“长江”,果树平均亩产达到了5000斤。果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全大队现有597亩果树,其中有440亩结果树。果树总株数为18932株,其中结果树株数为10431株。一九七五年全大队果树总产量为1524781斤,平均亩产为3465斤;一九七六年总产为2084116斤,平均亩产为4737斤;一九七七年总产为1884009斤,平均亩产为4282斤;一九七八年总产为2146970斤,平均亩产为4880斤;一九七九年予计总产为220万斤,平均亩产5000斤。  相似文献   

13.
锦橙是四川柑桔主栽良种。部分成年植株,由于栽培管理粗放,树势弱、多花、少果、产量低。我们于1979年秋对历年多花少果的14株27年生共砧锦橙,用丰产优质的锦橙接穗进行多头高接。1980年基本恢复树冠,1981年开花结果,平均株产63斤,比改造前四年(1976—1979)平均株产35.8斤增产76%,取得良好效果。从已换接的14个单株产量看,有11个单株增产,最高株产达109斤。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探索盐碱地区苹果树早结果、早丰产的技术措施,从1975年开始,在黄骅市9个重点果园,结合生产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土壤水盐运动规律及其与果树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并取得了四年结果,六年丰产的显著效果。如李马口村50亩苹果,株行距5×6米,1980年(6年生)总产33587公斤,平均亩产610.5公斤,自1985年以来,连续平均亩产2500公斤以上,1987年高达4370公斤(表1)。  相似文献   

15.
1 日本落叶果树生产现状 1997年日本全国果树面积272830公顷,其中落叶果树185110公顷;果树产量440.36万吨,其中落叶果树240.9万吨。 苹果面积49300公顷,占全国果树总面积18.07%;总产99.33万吨,占全国果树总产22.6%;平均亩产1453公斤,栽植户78万户。主产县为青森和长野。苹果总产48.87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49.2%。平均亩产1420公斤。栽培品种富士占52.2%,乔纳金占11.3%,王林占10.6%,津轻占9.9%。 柿面积27100公顷,占全国果树总面积9.93%;总产30.17万吨,占全国果树总产6.85%;平均亩产793  相似文献   

16.
广桔是著名桔乡—南丰县的一个地方品种。其特点是早熟,风味浓,但裂果重,株产低,栽培的经济效益不高。 1977年至1979年,我所在红壤山地先后建园50亩,栽种了2400多株枳砧广桔。1982年投产,一般年产量仅2500公斤,就是最高的1985年,也只收到3000公斤,每年的裂果均在40%左右,严重的高达2/3。据此,1986年着手高接换种,但由于嫁接时间较晚等原因成活率低,1987年全面补接而成,1988年始果。尽管花期遇到异常高温,仍收到产量4800公斤,其中最高株产达28公斤。今年总产实际收了9117公斤,平均亩产1003公斤,最高株产51公斤,较同年未高接的户桔亩产135公斤,净增868公斤,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苍溪雪梨是四川良种梨之一。我县在六十年代末开始引进栽培,並发展到70万株。但由于多种原因,到1985年仅存17万株,结果树约10万株。1986年全县总产量只有42万公斤,亩产194公斤,平均株产仅4.2公斤,面临死树、砍树和毁园的局面。为了摸索出  相似文献   

18.
我场柑桔面积400亩,投产面积274.16亩,1979年柑桔总产168万多斤,比1978年增长66%,平均亩产8,131斤。三年平均亩产4,900斤(1977年13,312担,1978年10,123担)。其中第二生产队投产面积72亩,1979年产量547,158斤,平均亩产7,600斤,水库边1970年定植的16株芦柑产量4,197斤,平均株产262斤。第一生产队上湖1958年定植的芦柑单株最高产量达657斤(1977年538斤,1978年385斤),三年平均527斤。  相似文献   

19.
低产桔园改造要因地制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一垦殖场杨溪农场有片建于1979年的枳砧尾张温州蜜柑山地桔园,亩产仅300公斤,株产不足7公斤,经济效益低下。1987年开始实施低产桔园改造,经数年努力,改变了低产面貌。1989~1991年连续三年稳产丰产,三年平均亩产2124.5公斤,株产47.2公斤,比低改前提高7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广西灵山县丰塘公社尖峰林场山地栽培的柑桔,1980年获得特大丰收。其中,一片种植在山窝和坡脚的16年生柑桔15.3亩,903株(化州橙740株,新会橙150株,扁柑13株),1980年总产215,994斤,平均亩产达14,117.2斤。比高产的1978年总产174,633斤,平均亩产11,414斤,还高出23.6%,创造了我县山地柑桔生产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