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稻瘟病发生流行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董代文(重庆市涪陵植保植检站648000)稻瘟病是我市水稻的主要病害。1984年在水稻当家品种汕优2号丧失抗性的情况下曾发病45.4万亩,损失稻谷280419万kg。1985年后推广汕优63和D优63新组合,有效地控...  相似文献   

2.
晚稻稻瘟病BP神经网络分区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省19个县1988~1999年晚稻稻瘟病发病与有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筛选了8个气象因子用于晚稻稻瘟病发生程度长期预报。根据各预报因子与稻瘟病发病程度相关性,采用邻接二维图论聚类分析法,将19个点(县)划分为4个生态区。每个生态区内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并进行拟合和试报。1997~1999年试报验证,在划分稻瘟病生态区的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稻瘟病进行长期预测预报是可行的,3年试报成功率分别是78.95%、84.21%和78.95%。文中还对该方法与过去常用的预报方法的试报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谷城县是水稻稻瘟病的常发区、重发区,尤其山区发生较重,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药剂及用量防治水稻叶稻瘟病效果,筛选经济有效防治水稻叶稻瘟的药剂品种及用量,为水稻叶稻瘟应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唐顺洋  何松 《植物医生》1996,9(2):28-29
稻瘟病系统控制技术及推广唐顺洋,何松(四川省绵阳市植保植检站621000)稻瘟病属世界性病害之一,凡种植水稻的地方都有发生。1985年绵阳市由于苗叶瘟预防差,颈瘟防治行动迟缓、基层防治不够落实。仅稻瘟病损失稻谷就达1亿公斤。近年来,随着主栽品种抗瘟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国内稻瘟病药剂防治的研究进展张君成1陈育新2(广西农业大学1科研处2植保系南宁530005)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是当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实行综合防治已是大家的共识,并在生产上稳步开展。药剂防治是综合防治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1994年以稻瘟病为重点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报告王毓浔(桂林地区植保站)稻瘟病是桂北稻区的灾害性病害,近年重发频率增高,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流行,我们于1994年在病区开展以稻瘟病为重点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全年综防面积...  相似文献   

7.
四川籼稻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rep-PCR分子指纹技术对2000~2002年采自四川6个籼稻自然生态区的137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DNA分子指纹扩增和聚类分析,共获得73个不同的DNA指纹图谱(单元型)和62条分子量不等的DNA带型.结果显示,无论以何种遗传相似水平划分,四川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都表现很突出的优势宗谱,又存在着具有较多遗传多样性的次要小宗谱和特异性宗谱,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遗传信息;在0.19遗传相似水平,所有供试菌株可以划分成37个遗传宗谱,层次较为丰富.四川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不同年度间稻瘟病菌群体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又各自拥有当年的特异性宗谱;在空间上,不同稻作区表现出从复杂到简单的病菌群体变化特点.稻瘟病菌的遗传宗谱与生理小种致病型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作者认为将二者横向比较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施宝灵防治稻瘟病、细条病试验简报咸宁地区植保站(437000)余学宏为了筛选水稻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兼治的药剂品种,以求方便群众,降低防治费用,提高防治的综合效果,特安排在阳新、通山、通城等县,对2%施宝灵(水稻专用型)胶悬剂防治稻瘟病、细条病进行了田...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是对稻瘟病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稻瘟病和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稻瘟病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是因地制宜地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技术,对稻瘟病进行控制和治理.根据综合防治的要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也是重庆市水稻种植区的重要病害之一.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常年稻瘟病发生危害因生态特征、小种组成和危害情况的差异可划分为3个生态区:海拔500 m以下丘陵河谷稻瘟病偶发区、500~1 000 m坪上低山叶瘟穗颈瘟常发重病区和1000 m以上漕坝中低山穗颈瘟重于叶瘟常发重病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上高县2014年早稻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这几类水稻主要病虫害在防治与不防治条件下进行了田间试验对比,对不同处理病虫情况及产量情况进行调查,对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完全不防治产量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完全不防治的效益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效益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2014年上半年雨水多,湿度大,造成纹枯病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中等发生,二化螟和稻瘟病轻发生。  相似文献   

12.
防治稻瘟病的十佳农药雷国明(江西省修水县植保站332400)稻瘟因其分布广、面积大、流行快、为害重、病菌小种多而使田间防治难,重发频率高。我县是稻瘟重病区,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田间防治的经验和体会,特推荐防治稻瘟病的十佳农药如下。一、三氯异氰尿酸本品商品...  相似文献   

13.
南充市顺庆区水稻稻瘟病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分析了顺庆区近几年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及流行原因,预测今后几年内水稻稻瘟病的流行态势,提出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控制水稻稻瘟病流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物农药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月霞 《植物保护》2017,43(5):27-34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稻作病害,是影响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农药是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措施,但是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易变异,抗病品种选育时间较长,化学农药的残留污染环境,寻找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对于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生物农药具有低残留、高效、对环境无污染、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防治稻瘟病的重要杀菌剂。在稻瘟病防治中常用的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植保素。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农药在稻瘟病防治中的生防机制与应用研究现状,分析生物农药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比较了不同剂型、不同厂家的嘧菌酯产品在离体、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对稻瘟病菌的活性,旨在明确不同剂型和厂家的产品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方面的效果差异,为该药剂的合理科学使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嘧菌酯产品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对稻瘟病菌活性的趋势基本一致,但相同剂型及不同剂型产品之间的防治效果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菌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桦 《植物保护》1986,12(4):45-46
水稻品种的抗病育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药剂防治等项研究,都需要采用大量的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本研究通过进行不同处理对比试验,探讨对不同培养和保存技术产孢量及孢子发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稻瘟病在我省部分地区、部分品种持续重发,调查发现很多地方对稻瘟病病症识别、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掌握不透彻,轻预防重防治,未进行合理综合防治。本文对稻瘟病五种发病类型特征及其转换关系、稻瘟病发生病原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综合介绍了种前、种中、种后综合防控技术,以供稻瘟病防治实践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监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贵阳市水稻的主要病害,而影响该病的关键因素是品种抗性。为摸清杂交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并为今后生产上品种的合理布局和稻瘟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贵阳市白云区植保站和贵阳市乌当区植保站选择13个水稻品种,在水田镇和新场乡两地开展了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监测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我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1986年全区稻瘟病发生面积478.7万亩次,损失稻谷3754.35万公斤.实践证明,以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措施.本组已报道过稻瘟病菌类型和分布影响水稻品种的抗性,品种的布局.也影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及类型的组成.因此,有必要不间断地研究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变化和消长规律,为防治稻瘟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91~1994年以涪陵地区为基点,在水稻种植的垂直分布区域内,作定点系统观察和大面积普查病情,结合自然环境及气象因子分析,将全区划分为海拔500m以下稻瘟病偶发区(I)和500m以上常发区(Ⅱ)2个1级区,其中500~1000m为叶瘟、穗颈瘟常发重病区(Ⅱ)和1000m以上穗颈瘟重于叶瘟常发区(Ⅱ)2个2级区,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经应用获得理想的控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