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夏季是采摘名茶、绿茶和管理茶园的最佳时节,为了确保茶叶质量,增加茶农收入,夏季管理茶园必须严格把好施肥、防虫、治病3道关。我国生产的茶叶大量远销欧盟、日本等地,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茶叶进口国对产品质量标准越来越高,质量安全检测指标由过去的20多项增加到60多项。形势的发展要求茶叶生产管理必须按照无公害标准管理,实现产品优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否则,将会给茶叶生产者和加工销售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夏季是采摘名茶、绿茶和管理茶园的最佳时节,为了确保茶叶质量,使茶叶外销顺畅。增加茶农收入,夏季茶园管理必须严格把好施肥、防虫、治病三道关。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无公害化茶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各类茶叶质量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准要求,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大致包括茶园管理、加工管理及包装贮藏三大部分。1、茶园管理技术目的是防止茶园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所造成的农药污染、化肥超量及城市垃圾、污泥等施用污染等。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08,(9):5-5
国家标准委8月发布了《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这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制定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对茶叶从生产到出口的各个环节均作了详细规定;还根据当前的形势特点,新增了茶叶源头管理,即茶园管理和初加工部分.以及产品出口的预警和召回制度等。并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5.
夏季是采摘名茶、绿茶和管理茶园的最佳时节,为了确保茶叶质量,管理茶园必须把好施肥、防虫、治病三道关.一、把好施肥关.目前,茶园用肥主要是化肥、有机肥和生物肥,三者应合理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6.
松阳县产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种茶历史。近年来,该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茶叶作为主要产业积极予以培育,到2005年底,全县有茶园总面积5647hm^2,其中无性良种茶占88.5%,良种率居全省第一;年产茶叶5195吨,实现产值1.71亿元,农民仅茶叶一项人均收入1114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34.8%;名优茶主打品牌——松阳银猴荣获浙江十大名茶,浙南茶叶市场成为全省最大的成品茶集散中心。茶产业已成为该县最具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县有8万农民通过茶产业而受惠。但是,随着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茶叶的品质营养和安全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探讨如何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实施生产全程监管,满足国内市场对茶叶质量安全更高的要求,突破茶叶进口国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贸易壁垒,使松阳茶叶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处桂中半石山区的广西国有伏虎华侨农场,近年来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原因主要在于注重不断完善茶叶经营机制; 坚持科学有效的茶园栽培管理; 十分重视茶叶质量管理, 不断创新加工工艺和搞活茶叶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8.
浅谈无公害茶叶生产的HACCP架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ACCP是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的英文缩写,无公害茶叶生产的HACCP即茶叶食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质量安全控制点.茶叶食品安全生产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通过对茶园产地环境、种植、加工、贮运等环节质量关键控制点及销售、饮用等各个环节采取安全措施和管理控制,并对生产全过程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实现茶叶生产“从茶园到茶杯”全程质量控制,使茶叶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残留农药、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人体健康不产生任何危害,通过绿色营销等手段,让消费者得到放心、安全、优质的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9.
张晓波 《农技服务》2023,(10):76-79
茶叶是凤冈县特色产业,以有机茶叶为代表的有机产品基地建设、生产管理技术模式逐渐成熟。为实现凤冈有机茶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科学系统化,推动凤冈茶叶高质量发展,从基地选择、基地规划、茶园开垦、挖沟施肥等方面介绍有机茶园的规划与建设;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肥料管理、修剪管理介绍有机茶园管理;从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方面介绍有机茶园病虫草害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水平及茶叶生产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减少因茶园施肥、用药、加工等所造成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将信息技术和茶叶生产质量管理关键控制点结合起来,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绿茶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绿茶产地环境、种植环节、加工过程及包装储运等质量关键控制点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有机茶叶的发展现状,总结有机茶园生态建设、茶园管理及有机茶叶加工与包装的要求,为有机茶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采用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技术 ,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有害物质的含量 ,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无公害茶叶。通过近几年对豫南山区部分茶园、茶农的考察 ,提出了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建立和茶园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析农业“三品”茶叶安全因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产茶大省,随着福建省茶产业的迅速发展,茶叶出口量稳步增长:为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茶叶市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茶叶质量安全更高的要求,从茶园到茶叶产品全程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工、运输、包装是茶叶生产的发展趋势。对于茶叶生产标准化,各地主要按照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食品茶叶(以下简称“农业‘三品’茶叶”)的相关标准,实行全程生产质量控制,确保茶叶产品安全、优质。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茶园的建立及其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有害物质的含量。通过对山东部分茶园、茶农的考察,对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建立和茶园管理提出几项必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早春茶园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春以后,气温回升,茶芽开始萌动,早采多产名优茶是茶叶生产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广大茶农要抓好茶园肥培管理。这里介绍成龄茶园早春管理的几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实施茶叶病虫综合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安溪县狠抓茶叶农残控制、发展绿色食品茶叶工作的成效,提出了茶树病虫害防治必须在茶园自然调控的基础上,以生物防治为核心,建立生态茶园,实现茶叶的无公害化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皖南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茶园春夏季管理技术,以期为生产高品质茶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全县茶叶生长的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明确安溪茶产业未来的拓展战略与发展方向,2009年在安溪县茶叶主产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茶园设立3个监测点,对监测点土壤和灌溉水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监测点茶园的土壤和灌溉水环境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全部达到清洁水平。以此,表明安溪茶叶主产区的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都能满足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饮茶、种茶的源头,茶叶在我国的发展有着漫长且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对自身身体健康情况的关注。由于茶叶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关注与饮茶的人员数量正在急速增加。同时,人们在品茶时对于茶叶的质量要求及标准也在不断增加。据此,进行茶叶种植与管理的茶园需要加大对茶叶的管理技术与效果,在管理的过程中融入机械化的操作方式,以此来有效提升茶园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无公害茶叶是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其卫生质量符合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全面推广无公害茶叶茶园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是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关键。1标准园建设1.1园地选择良好的土壤环境和肥力是茶树立地之本,是茶叶优质高产的基础。要选择适宜发展、便于护理操作的平地、缓坡地最好。要求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地下水位低、土壤酸碱度(pH值)为4.5-5.5、疏松透气、保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