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东北地区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东北花生生产态势与特征的基础上,评析了花生品质状况。花生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含油率中等,其中O/L比值普遍偏低是东北花生品质的突出特点。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规模化种植,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培植龙头企业等发展对策,加快铸造国家"植物蛋白源、加工原料源、出口创汇源"。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质类型花生籽仁脂肪酸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蛋白品系KB008、高脂肪品种花17和高油酸/亚油酸品种农大818为材料对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籽仁中脂肪的积累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油酸亚油酸比值(O/L)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收获期O/L值以农大818最高,KB008最低,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成熟期的脂肪酸组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高蛋白品种成熟期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和山嵛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高脂肪和高O/L值品种,而其油酸和二十四烷酸相对含量明显低于后两者。高脂肪品种和高O/L值品种成熟期脂肪酸组分相对含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和海藻肥对不同品质类型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进花生高产优质生产技术,选用花生高蛋白品系KB008、高脂肪品种花17(简称H17)和高油酸/亚油酸品种农大818(简称818),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叶面喷施多效唑(PBZ)和海藻肥(SM6)以及两者配施对不同品质类型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喷施多效唑能显著增加3个品种荚果产量,原因是显著增加了单株结果数和单株果重,但降低了3个品种的出仁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了H17和818的O/L值。单独喷施SM6对H17和818的荚果产量影响较小,但能显著增加KB008的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SM6能显著提高不同品种花生的出仁率、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及O/L值。PBZ与SM6适当配施能显著提高不同品质类型花生的荚果产量、公顷蛋白产量和脂肪产量,增产的同时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N、P、K、Ca肥不同用量对花生光合性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P、K、Ca肥可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对叶片光合性能的改善作用,N肥主要在前期、P肥在中后期、K肥和Ca肥前后期比较一致。施肥可明显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且施N肥处理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显著提高,施P、K、Ca肥处理以中等施肥量(P150、K300、Ca300)产量最高。施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花生籽仁脂肪、粗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改善花生籽仁品质。对花生籽仁品质的改善作用,P肥最大,其次是N和Ca肥,K肥的作用不明显,施K肥过多(K450)还会明显降低脂肪含量。施用Ca肥能提高花生籽仁中油酸亚油酸比值(O/L),K肥可提高花生籽仁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花生种质主要生化品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我国17 个花生主产省的1041 份花生品种资源的蛋白质、脂肪与脂肪酸的含量、品质间关系以及品质与纬度间联系等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各省五类型花生蛋白质平均含量与纬度负相关,种质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367% ~3482% ,珍珠豆型花生平均蛋白质含量居各类型花生之首,为2928% 。全国各类型花生脂肪平均含量除龙生型花生外,亦与纬度弱负相关,品种资源中脂肪含量变幅为3996% ~5864% ,最高的是湖北省珍珠豆型的竹山红坪与山东省中间型7803,含油量均为598% ;花生脂肪与蛋白质含量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花生的不同栽培方式可影响其加工品质,分析花生与不同果树套种的品质差异,有助于初步筛选适宜林果套种的加工专用花生品种。比较新疆不同果树套种模式下12个花生样品的脂肪、脂肪酸、蛋白质、蛋白亚基、特征氨基酸、蔗糖、维生素E、重金属、农残、塑化剂等指标差异,分析与不同果树套种对花生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套种的花生脂肪、蔗糖、37.5 kDa亚基、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56.18 g/100 g、5.37 g/100 g、9.96%、4.13 g/100 g和7.28 g/100 g;红枣套种的花生23.5 kDa亚基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分别为19.65%和17.47 mg/100 g;杏树套种的花生O/L值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75.15和3.97 g/100 g;香梨套种的花生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5.74 g/100 g。该研究可为花生加工企业建立专用的高品质加工原料基地提供数据参考,也为后续新疆林果套种加工专用花生品种的选育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借助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93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等多项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种质资源的粗脂肪含量平均为51.44%,蛋白质含量为25.73%,总氨基酸含量为27.01%,油亚比(O/L)变幅在0.56~5.26之间.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21项品质性状综合成5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蛋白质和氨基酸因子、饱和脂肪酸负因子、不饱和脂肪酸因子、饱和脂肪酸正因子及粗脂肪因子,这5个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量的87.34%,可用于花生品质的综合评价.不同地理来源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南方花生区资源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北方花生区资源具有较高的粗脂肪含量,而江苏资源与南北方区资源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控释肥用量对花生田土壤养分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控释肥用量对花生田土壤养分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材料,选用金正大控释肥(N-P_2O_5-K_2O:28-6-7),设置了0、450、600、750、900kg/hm~2 5个施肥水平,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控释肥用量对花生产量、品质及耕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整个生育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且随着控释肥用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花生整个生育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大于对照,后期差异显著。在0~750kg/hm~2用量范围内,控释肥用量与荚果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控释肥用量为750kg/hm~2时,花生产量达到最高为8602kg/hm~2。此外,施用控释肥还可提高花生籽仁中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和O/L值,改善花生品质,在控释肥用量为750kg/hm~2时,花生品质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花生施用牡蛎壳粉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丘陵黄泥砂田上进行花生施用牡蛎壳粉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牡蛎壳粉可有效提高荚果产量,增产幅度达3.62%~13.58%。通过应用边际分析预测结果:当牡蛎壳粉施用量为51.0 kg/666.67 m2时,花生荚果产量最高,达221.82 kg/666.67 m2。同时施用牡蛎壳粉还能改善花生品质,其荚果产量和蛋白质、脂肪含量随施用量增加而提高,超过一定施用量后,花生产量和蛋白质、脂肪含量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土壤和肥料对花生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土壤、肥料是影响花生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分别对在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施用不同肥料处理的花生进行了化验分析,主要测定了总糖、蔗糖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壤土、砂土上种植的花生总糖和蔗糖含量明显地比粘土上种植的花生高些;种植在砂土上的花生油酸/亚油酸比率(O/L)最高,粘土上的次之,壤土上的最低.施用农家肥和NPK三元复合肥有利于提高花生的总糖、蔗糖含量;不论施用何种肥料,对花生脂肪酸成分和O/L无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花生产业降本增效新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发展花生产业对保障我国食用油脂安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中美花生产业发展概况,比较了中美两国花生生产成本和种植收益差异,分析了我国花生种植成本高、种植效益低和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种、管、收、加工等全产业链的各环节,提出了我国花生降本提质增效的几条新途径,为降低花生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提升生产加工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花生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稻土施钙、硼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南方典型酸性土壤施用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钙能促进营养物质从营养体向荚果转运调节花生生长、改善花生品质;花生种仁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6.95%.单施硼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高3.96%;花生种仁粗脂肪含量提高5.70%.钙、硼配施促进各种营养元素吸收和积累,增产效果显著,达到10.82%;花生种仁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7.73%和6.48%.显著改善花生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花生种植简要历史,生产区域和花生类型,种植面积和产量,种植技术(包括播种、收获和病虫害防治),花生消费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美国花生生产的概况。通过对2010至2012年美国花生研究和教育协会举办的花生年会上文章的统计,简要分析了美国在花生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花生遗传与生物技术,花生生产技术以及病虫害抗性等方面的研究动态,旨为我国花生的科研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花生生产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花生生产与消费近十年来持续增长,2018年总产量和花生油产量分别达到创纪录的1733万吨和294万吨,在国内油料作物中花生的总产量、总产值、单产水平、单位面积产油量、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诸多比较优势。本文除全面总结全国花生生产与利用进展外,还概述了花生对食物安全的保障作用、科技创新对花生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讨论了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并对未来花生产业发展目标和主要对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花生高产优质育种与生物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加入WTO之后市场需求变化对中国花生产业的挑战;结合产量性状、品质特征以及抗性类型等要素综述花生育种的产业需求与方向选择,同时简要介绍近年来中国花生新品种的选育以及花生高产优质高抗的机理和遗传研究进展,重点阐述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成效,集中讨论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可鉴经验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加快我国花生生产加工标准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花生生产加工标准现状,提出了尚需修订和有待制定的有关标准,提出了为从源头上解决我国花生质量时好时坏,商品率不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花生生产当前主要问题、成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分析目前山东花生生产的主要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科研投入,注重高潜力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突出物化创新,进一步开发旱薄地增产技术,深入研究影响花生食品安全性的主要因子,切实建好以无公害栽培为主体的优质花生生产基地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我国长江流域花生生产的需要,以中花10号为母本,与自选品系漯河紫皮杂交,用一粒传法结合南繁加代选育出高产、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漯花10号。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的结果:两年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645. 5 kg/hm^2,比对照增产2. 32%,籽仁产量3513. 0 kg/hm^2,比对照增产6. 73%;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125. 15 kg/hm^2,比对照增产7. 96%,籽仁产量3118. 5 kg/hm^2,比对照增产12. 48%。  相似文献   

19.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全球20多个国家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及品质。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我国有关花生青枯病的研究报道进行总结,描述了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原菌种及其危害症状以及传播流行规律等,对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方法及抗性育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花生青枯病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花生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