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杨柳田头菇 失菇品种比较试验 主长的田头菇,其 伏明显不同一于柱状 与昆明植物研究所 为HI1头菇属的一新 lx' .}rrlu}}rr}r}drr}. L_. ‘杨柳菌、 昔都是夏季生于杨 }i十`I部分。柱状l日 }Fr渐变淡揭色至 Li.渐变黄白色. }/J柳l田头菇菌}inn.和 日头菇鲜味和香味 誉味浓郁、纯正 辱味接近云南著名 .},fJ和松茸,为食用 k,功,l!前我们i1- 开究和优良}f生菌 }F究ll--发中心杨柳田头菇与柱状田头菇子实体不同发育期形态比较@刘学系~~…  相似文献   

2.
王俊燕  蒋世铮 《食用菌》2004,26(2):11-11
在阿尔泰山夏秋的林下较易发现蓝黄红菇(梨菇、梨红菇)Russula cyanoxantha(Schaeff.:Fr)。其菌盖直径5~10cm,幼时扁半球形,后伸展中凹,老后近漏斗状,盖面淡青褐色、灰绿色、粉灰色,有时具细微龟裂,盖缘无条纹或晚期出现不明显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密、窄、分叉,近延生或延生。排列较稀疏,褶基有横脉。菌柄白色,近柱状,有时基部  相似文献   

3.
陈昌元  曾庆雄 《蔬菜》2001,(6):17-17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属红菇科乳菇属,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等,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由于松乳菇常与松树形成菌根,人工栽培难度大,人工驯化栽培很少报导。现将本人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松乳菇菌盖宽4~10cm,早期扁半球形,中部四下显脐肚状,伸展后上翘,边缘内卷后平展;湿润时粘,有颜色明显的同心环带,虾仁色、胡萝卜黄色。菇体受伤变绿色,特别是菌盖边缘部分变绿显著;菌肉初期白色,后变胡萝卜黄色至肉色,乳汁桔红至酱红色,后变绿色味道稍辛辣。菌褶与菌盖同…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滇南考察期间久闻“九月菇”之盛名,近来承蒙产地同仁馈赠标本资料,经鉴定报道如下,以供各方面参考。玉蕈离褶伞别名:九月菇(云南景谷)(图版:1——3)Lyophyllum shimeji(Kawam.)Hongo,in Fungi of Japan.p.52,1989;——Tricholoma shimeji Kawam.,Illus.Jap.Fung.p1.13,f.8—10,1915.菌盖直径2—12.5厘米,幼期半球形,扁半球形至近斗笠形,成熟后中部稍凸或稍凹平展,盖表暗灰褐色至淡灰褐色,不粘,平滑,盖缘平滑内卷。菌褶弯生至直生,不等长,白色至淡黄色,密,中部阔,向缘渐窄。菌柄长3—8厘米,粗1.2—2.5(—3.2)厘米,白色,中实,下部壶状至腹  相似文献   

5.
图1: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bycina(Pers. ex Fr.)Sing。菌盖钟形、半球形,渐平展,中部稍凸起,直径2-10厘米,初期白色,后渐变为浅黄色,具银丝状柔毛,菌盖表皮在边缘处常延伸并超过菌褶,肉质。菌褶初为白色,后变为粉红色,密,不等长,与菌柄离生。菌柄近园柱形,长5-11厘米,粗0.6-1.2厘米,弯曲,  相似文献   

6.
1988年元同13日下午,在位于昆明市区西坝立交桥附近路旁花园内,发现一丛特大凤尾菇。在市内闹热地方长出如此特大凤尾菇,古今中外实属罕见。该菇长于离人行道仅三、四公尺的柳树桩上。丛重22.3公斤,丛宽84厘米,丛高48厘米,分10—13层。最大一朵菇菌盖米灰色,外沿为60厘米,宽26—38厘米,边缘波状;菌柄长7厘米,粗4厘米,显著侧生;菌肉厚2.3厘米;菌褶白—灰白色;孢子印白色。顶部的菇盖宽25—33厘米。经鉴定,属于担子菌亚  相似文献   

7.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6,(4)
正双环林地蘑菇(Agaricus placomyces)子实体中等至少大。菌盖直径3~14cm,近白色,中部淡褐色到灰褐色,覆有纤毛组成的褐色鳞片,边缘有时纵裂或有不明显的纵沟。菌肉白色,较薄,具有蘑菇气味。菌褶初期近白色,后呈褐色至黑褐色,稠密,离生,不等长。菌环边缘成双层,白色,后渐变为淡黄  相似文献   

8.
笔者86年10月初在四川省川东山区林中,采集到野生食用菌块根蘑。现简述如下: 块根蘑Clitocybe conglobata(Vitt.)Bres,当地名“千佛头”。菌盖宽3~8厘米,扁半球形至平展,朽叶色至浅灰褐色,边缘有条纹。菌肉白色,气味鲜香。菌褶白色,直生或弯生,不等长。  相似文献   

9.
柱状田头菇的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又名柱状环锈菌、柳环菌,是一种优良的食用菌。该菌菌肉肥厚,菌柄嫩脆,鲜香可口。春秋季节常发生于阴湿林地中的阔叶树树杆或树桩上,丛生或散生。同一寄、生物上,每年可发生4-5次,并可连续发生数年。菌盖半球形至扁平,中部稍突起,幼时深褐色,  相似文献   

10.
茶新菇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新菇又名柳环菌,是近年从野生菇驯育成栽培品种的新秀,食味鲜美,口感脆嫩,香味浓郁,质地细嫩,是一种可取代金针菇、平菇的新型食用菌。(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柄长12—13cm,直径0.3—1cm,菌柄上有褐色绒毛,菌环白色,菌盖直径5—15cm,表面光滑,半球形,老熟后平展,最后边缘开裂上卷,盖面褐色,菌肉白色。菌褶初期白色,老熟后咖啡色,孢子印锈褐色。2.生活条件:(1)营养源:菌丝分解纤维素能力强于分解木质素的能力,在培养  相似文献   

11.
虎奶菇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虎奶菇又名核耳菇、菌核侧耳、茯苓侧耳、南洋茯苓,拉丁学名 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为木腐生菌,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浅褐色,皮革质,呈漏斗状或喇叭状,直径8~20cm,表面有散生、翘起的小鳞片,近中央部分常有白色绒毛。菌褶白色、内卷延生。菌柄偏生或侧生、实心、粗壮、纤维质,近菌褶处表面覆盖白色绒毛。虎奶菇可形成菌核,菌核坚硬,表皮褐色,内部白色:直径8~15cm,球形或卵圆形。1 菌种 从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引进。2 菌丝培…  相似文献   

12.
王永杰 《食用菌》1996,18(2):39-40
玉蕈自然分布于日本、欧洲、北美、西伯利亚等地。在自然条件下于秋季群生于山毛榉等阔叶树的枯木或活立木上。 一、形态特征 (一)子实体形态特征 子实体丛生。菇盖初为半球形,随着长大逐渐开展,老熟时菇盖中心下凹,边缘向上翘起。盖直径2~10cm;幼时呈深赭石色或黑褐色,盖面具明显斑纹,长大后虽灰褐至黄色,从中央至边缘色渐趋浅淡;菌肉白色,质硬而脆,致密;菌褶弯生,有时略直生,密,不等长,白色至淡奶油色;菌柄中生,圆柱形,高3~10cm,粗2~8mm,白至灰白色,中实,脆骨质,心部为肉质,幼时下部明显膨大;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卵球形,光滑,直径4~6μm。  相似文献   

13.
青头菌液氮速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菌(Russula Virescens L)又名绿菇、变绿红菇、青面梨菇、绿豆菇等,属担子菌纲,红菇科。单生或群生,菌盖质地坚实,呈青绿色或微绿色,表面有青褐色的鳞片。菌盖直径3~12cm,初呈球状,长至后来呈扁半球形,老熟时中央稍下凹,表面往往龟裂,形成卷毛或小碎片;菌褶密集,呈白色;菌柄呈圆柱形,长2~9.5cm,粗0.8~3.5cm,实心坚固;菌褶和菌柄贴生,菌肉色白质嫩,香气怡人。  相似文献   

14.
胡约民 《食用菌》1992,(1):34-34
柱状田头菇,又名柱状环锈伞,学名Pholiota cylindracea(Fr. )Gill.是近年从野生菇驯育成栽培品种的新秀.菇品具有清香、脆嫩的特点,菇柄口味尤佳,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江阴市最近引种试栽,从生产和销售来看,它将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菇种.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菌盖幼时半球形,后渐伸展至扁平,中央稍突起,直径3~10cm,初期深褐色、茶褐色,渐变为淡褐色、淡灰褐色至淡土黄色,边缘色稍淡,  相似文献   

15.
9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9.1分类特征担子果肉质,也有膜质,杯伞状、口蘑状、小菇状或类似侧耳状。菌柄与菌盖同质,常中生,有侧生和偏生。个别菌柄基部有菌索或假根。菌褶明显,直生、弯生至延生等。多数无菌幕,少数种能形成残留的菌环及菌盖鳞片。单型菌丝系统,非淀粉质。孢子印白色、黄色至粉红色,稀更深色。  相似文献   

16.
秀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志生 《食用菌》2006,28(6):63-64
1概述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Singer)又名袖珍菇、小平菇。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菌丝洁白,细密,有锁状联合;菌盖浅灰(白)至深灰,半圆形、椭圆形、圆形,完全伸展后呈扇形或圆形;菇柄侧生,或近中生(中生),内实,单生或丛生,细长;菌褶稍密,延生,白色  相似文献   

17.
杨柳田头菇引种驯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汪欣  刘平 《中国食用菌》2004,23(2):16-18
采自云南巍山的柱状田头菇近缘种杨柳田头菇经组织分离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测 ,瓶栽、袋栽及覆土栽培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该菌栽培方法简单 ,适应范围广、出菇快 ,生物学效率达 80 %以上 ,可在较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小平菇pleurolus osireatus,别名姬菇,菌肉白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为糙皮侧耳中的优良品系。菌盖直径3厘米内的小规格菇,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近年从日本引进,日本定名为。 (一)生态学特性:菌盖直径2—10厘米,扁半球形或喇叭形,后平展,呈扇形或肾形;中部下凹,表面光滑,下凹部分微有白色绒毛;颜色初期灰黑色或灰蓝色,后渐变浅,呈褐黄色或灰黄色,盖缘薄,初期内卷,有时开裂;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白色,不等长,延生,有时在菌柄上形成隆起  相似文献   

19.
程洪花 《蔬菜》2009,(8):28
一、适时采收   香菇的采收要坚持先熟先采的原则才能达到高产优质.具体采收标准是当子实体长到菌膜已破,菌盖还没有完全伸展,边缘内卷,菌褶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褐色时,子实体已八成熟,为最佳采收期,采菇应在晴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乳菇与红菇是两大类菇,共同归属于红菇目(Russulales)中。在粤北山区的森林地上,也常发生乳菇,但种类不及红菇。我们现已发现的仅15种,它们的分种检索如下: 1.乳汁流出时红色,或流出时黄色后转绿色……2 1.乳汁颜色非如上述……3 2.菌盖具同心环纹,幼时土黄色;菌盖、菌肉及菌褶伤变绿色…1.红汁乳菇L.hatsudake(可食) 2.菌盖不具同心环纹,乳白色;菌盖、菌肉及菌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