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26年生的实生罗田板栗花粉为试材,对采粉时期、枝梢类别、花粉干燥处理方法,花粉贮藏时间和条件、以及硫酸锰等对板栗花粉发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盛花期花粉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初花期;雄花枝上的花粉发芽率高于结果枝;花粉室温贮藏以干燥、遮光条件为佳,并且以贮藏6天的花粉发芽率最高;适当浓度的硫酸锰显著地促进板栗花粉发芽,但影响其花粉管的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找出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结实率低的原因,采用电镜扫描、TTC染色、离体培养等技术,对连翘花粉的大小、形态、外壁纹饰、生活力和发芽率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连翘花粉均为长椭圆形,沟状萌发孔、三沟、长达两极,花粉外壁纹饰为典型的网状雕纹,其中短花柱型连翘花粉的极轴长平均为36.47μm,赤道轴长平均为29.09μm,长花柱型连翘的极轴长平均为37.55μm,赤道轴长平均为23.1μm。短花柱型花粉的生活力为82.5%,长花柱的为69.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种花粉均在400 mg/L硼酸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且短花柱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长花柱花粉的萌发率。因此,连翘结实率低的原因可能与花粉的发芽率及花粉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灵武长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Lingwuchangzao’)生殖成功基础.[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材,对其花粉活力、花粉量、花粉贮藏方法、柱头可授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灵武长枣单花花瓣展平期花粉发芽率最高,达到54.1%.花粉发芽率和花粉量最高时期出现在灵武长枣盛花期即6月中下旬.-20和4℃干燥贮藏极显著地好于室温干燥贮藏;-20℃干燥贮藏条件下,贮藏6、11d的花粉发芽率分别是鲜花粉的30.9%、60.2%.灵武长枣柱头可授性最高时间出现在花瓣展平至雄蕊展平期.[结论]该研究可为枣的杂交育种及丰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枣22个品种开花类型,12个品种的花粉发芽率,5个品种的花粉萌发动态,9个品种的花粉贮藏和10个品种自花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脆枣、辣椒枣、葫芦枣、福枣、扁核酸、骏枣、赞皇大枣、红颜、无等、稷山圆枣、晋枣、绵枣、尖枣、临猗梨枣、长红、酥枣是昼开型;湖南鸡蛋枣、冬枣、束鹿糖枣、月出、尖头灰、屯屯枣是夜开型。其中脆枣、辣椒枣、葫芦枣、福枣、骏枣、赞皇大枣、红颜、无等、稷山圆枣、晋枣、绵枣、尖枣、酥枣、湖南鸡蛋枣、束鹿糖枣、月出、尖头灰、屯屯枣皆为首次报道。供试枣品种间花粉发芽率有很大差异,为1.52%~74.95%,平均发芽率为34.28%,变异系数为14.74%,其中冬枣最低,辣椒枣最高;花粉在散射光下培养与黑暗条件下培养对花粉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花粉-12℃干燥器贮藏极显著地好于2℃干燥器贮藏和室温干燥器贮藏;-12℃干燥器贮藏条件下,贮藏6d、10d的花粉发芽率分别是新鲜花粉的88.04%、59.88%。花粉发芽动态试验表明,花粉发芽率和花粉管生长曲线呈单S型,培养5.5h花粉发芽率不再变化,7.5h花粉管停止生长。供试枣品种的自花结实坐果率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杜仲花粉的形态、萌发及贮藏特性,以期有效地开展杜仲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工作。【方法】以不同方式收集、不同含水率及不同温度下贮藏的各种杜仲花粉为试材,采用培养基法进行花粉萌发试验,利用电镜扫描技术对花粉萌发过程中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研究了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琼脂含量与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杜仲花粉萌发的影响,以及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与花粉含水率等因素对花粉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干燥的杜仲花粉粒呈长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卵形,极面观为三角形,极轴长32~38μm,赤道轴长20~22μm,远极面有3个复合萌发沟,在花粉萌发过程中只有一个萌发沟中生长的花粉管延伸;杜仲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100 g/L(新鲜花粉)或200 g/L(干燥贮藏花粉)蔗糖和5 g/L琼脂,于25℃下培养;贮藏期不同的杜仲花粉,其最佳萌发培养时间有差异;树体成熟花粉与室内水培花枝成熟花粉,在贮藏和萌发性方面无明显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杜仲花粉的生活力下降,含水率6%的花粉在4℃下的有效贮藏期限为6个月;4~-20℃的低温有利于杜仲花粉贮藏;杜仲花粉贮藏的适宜含水率为6%。【结论】杜仲花粉最适的贮藏温度是4~-20℃,含水率为6%左右,采集即将成熟花枝水培是获得杜仲花粉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低温对不同西葫芦自交系花粉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同开花温度(FT)和发芽温度(GT)组合处理下,测定了西葫芦14个自交系的花粉发芽率.结果表明:①随FT和GT的降低,西葫芦花粉发芽力下降.正常GT24 ℃下平均花粉发芽率在48%以上,GT15 ℃下为30%左右,GT9 ℃下发芽率极低,接近零,FT和GT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但GT影响较大,FT和GT交互作用不显著.②不同的FT和GT组合下,自交系间花粉的发芽率除FT15 ℃/GT24 ℃下差异不显著,其他FT(15 ℃、12 ℃、9 ℃)和GT(24 ℃、18 ℃、15 ℃、12 ℃、9 ℃)的各组合温度下,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③在FT9 ℃/GT12 ℃培养时,自交系间方差分析的F值最大,且变异系数最大,花粉发芽力的差异达到最大,说明该温度组合可作为鉴定西葫芦不同品系(种)耐冷性的适宜花粉培养温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和不同无性系华山松花粉形态的区别,以及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方法】以6个种源18个无性系的华山松花粉为试材,对其花粉全长、体长、体高及气囊的长、宽、高等形态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同时利用染色法对室温及4,-20℃下贮藏0,10,20,30和90 d的华山松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花粉形态大小在不同种源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对于不同种源,花粉全长、体高、体长均以楚雄紫溪山种源最高,昆明宜良种源最低;气囊长、宽、高均以大理巍山种源最高,保山腾冲种源最低。对于不同无性系,花粉全长以楚雄紫溪山93号无性系最大((63.09±10.95)μm);花粉体高以昆明宜良96号无性系最大((45.06±7.06)μm);花粉体长以楚雄紫溪山74号无性系最大((49.73±8.98)μm);花粉气囊的长度以大理巍山46号无性系最大((50.34±7.34)μm),气囊的宽度、高度均以大理巍山50号无性系最大((26.02±4.93)和(30.07±5.13)μm)。不同种源间,以楚雄紫溪山种源花粉形态各指标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17.32%),昆明宜良的变异系数最小(14.65%);在花粉各形态指标中,以气囊高变异系数最大(19.15%),花粉全长变异系数最小(13.70%)。当贮藏时间为0 d时,不同种源和无性系华山松鲜花粉生活力均保持在90%以上,贮藏温度为-20℃时花粉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贮藏90 d时花粉活力明显低于贮藏10 d时,但仍均保持在50%以上。【结论】种源及无性系的不同对华山松花粉的形态变异存在一定程度影响;-20℃为华山松花粉最适贮藏温度,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但其耐贮藏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杜鹃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时间、不同萌发培养温度及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云南杜鹃种子发芽启动时间、萌发高峰期、发芽持续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杜鹃种子无休眠特性,常温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启动时间延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下降;温度越低,云南杜鹃种子发芽启动时间越长、发芽持续时间越长,适宜云南杜鹃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0~25℃;5%~25%PEG浓度范围内,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云南杜鹃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延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25%PEG胁迫下未现种子萌发;杜鹃种子萌发的PEG胁迫半致死浓度为15.87%。  相似文献   

9.
梁子宁  赖开平  朱意麟  方峰  叶一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34-13036,13044
[目的]明确不同条件下五月艾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通过发芽试验,考察了不同发芽床、温度、光照、pH、水势、播深、不同预处理条件、不同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等因素对发芽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发芽床中,五月艾种子在纸上(TP)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94.32%;在20~35℃条件下发芽率较高,其中在25℃下,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达到67.50%和93.25%;光照对发芽无明显影响;种子在pH值为4~10时,发芽率较高,为80.21%~92.98%;最适萌发水势为0~-0.2Mpa,发芽率为88.25%~93.02%;最适播深为0~1cm,出苗率大于92.53%;赤霉素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在冰箱中保存,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种子的活力。[结论]该试验对不同条件下五月艾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其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五月艾的引种、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香薷种子为材料,对不同贮藏时间、光照和暗处理、不同浸泡时间及低温贮藏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以观测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在给予光照和遮光2个处理条件下,香薷种子均可以顺利发芽;低温4℃贮藏5 d的种子在9 d后发芽率可以达到96%以上;浸泡32 h以后的种子在经过24 h的萌发试验后,发芽率达96%;香薷种子存在后熟现象,贮藏30 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9%。香薷种子可通过蒸馏水浸种24 h、黑暗处理提高其发芽速度,通过4℃低温保存种子来延长种子休眠时间。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野生蕉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液、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其花粉萌发率及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培养液对野生蕉花粉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野生蕉花蜜培养液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且不同来源的花蜜效果差异不明显;不同贮藏温度下野生蕉花粉活力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冰冻低温(-38℃)的贮藏效果最好,贮藏25 d后仍能保持70%以上的生活力,其次是室温(20~28℃)下贮藏,4℃低温贮藏花粉活力变化最快,贮藏效果最差;野生蕉花粉活力及贮藏特性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种质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培养和贮藏条件,以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推广种植时板栗授粉品种的遴选及生产中制定花期喷硼的促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0203、0204、0205等8个板栗新品系花粉为试材,采用固体培养基发芽法,进行了培养时间(0、6、12、18、24、30、36h)和硼酸浓度(0.0%、0.1%、0.2%、0.3%)两个因素的板栗花粉生活力测定试验,并在最佳培养时间和硼酸浓度条件下比较不同品系花粉的生活力。[结果]0.2%的硼酸浓度和30-36h的培养时间最有利于优系花粉粒的萌发,萌芽率为44.9%-89.0%。不同品系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0213最强,达89.0%,其次为0203、0204、0205、0207、0208、0212和0213,达60%以上,0211最低,仅44.9%。[结论]固体培养基中加入0.2%的硼酸溶液对花粉生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外界条件对4个安祖花品种花粉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体外萌发的方法,研究了火焰、密西西比、成功、火鹤4种安祖花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花粉的最佳采集时间以及光暗条件对安祖花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密西西比和火鹤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硼酸10μL/mL,pH值为6.0;成功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硼酸25μL/mL,pH值为6.5。在最适培养条件下,4种安祖花花粉萌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密西西比>成功>火焰>火鹤;不同品种的安祖花均在16:00采集的花粉萌发率最高;4种安祖花的花粉均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高,畸形率则相反,大多数品种的花粉在黑暗条件下萌发时会形成更高比例的畸形花粉;花粉管生长速率以火焰最大。  相似文献   

14.
芒果雄性不育现象及花粉萌发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六个芒果品种观察表明:存在雄性不育现象对花粉进行萌发试验;各品种,各年度有差异。在20℃以下时无萌发,25~30℃时萌发率最高。在22~32℃时花粉自然条件下存放7小时后90%以上花粉元萌发力。  相似文献   

15.
阿月浑子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阿月浑子花粉为试材,通过离体培养研究蔗糖、温度、硼酸及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以15%蔗糖,100 mg/L硼酸,25℃最适宜;该培养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均达最大值,分别为90.2%和633μm;适宜的花粉贮藏条件依次为:-18℃冷冻,4℃冷藏和18℃室温保存。此研究可为阿月浑子生产上的花粉贮藏和人工授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成熟花粉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峰  王蒂  王玉萍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9):1358-1362
 初步研究了马铃薯成熟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条件,首次采用"低温-萌发-酶解"三步法从马铃薯成熟花粉中分离出原生质体。其分离途径是:经6℃低温处理的成熟花粉在萌发液中萌发出短花粉管时转入酶液。在酶液作用下,花粉发生质壁分离,花粉管脱落,随后原生质体缓慢地从花粉管断裂处挤出。在萌发30 min和1.0 mol·L-1甘露醇渗透压下,原生质体分离效果最佳,分离率最高达19.40%。用0.1%荧光增白剂检测脱壁完全,FDA荧光检测表明花粉原生质体具有生活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黄薇Heimia myrtifolia的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情况。  方法   以黄薇为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温度、蔗糖质量浓度和硼酸质量浓度对黄薇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对黄薇柱头可授性的影响,并对黄薇花粉与柱头进行电镜扫描观察。  结果   ① 不同温度、蔗糖质量浓度、硼酸质量浓度对黄薇花粉的萌发生长影响差异明显,培养黄薇花粉适宜温度为35℃,蔗糖适宜质量浓度为50.0~150.0 g·L-1,硼酸适宜质量浓度为0.5~1.0 g·L-1;②黄薇柱头可授性受时间影响,在开花6~8 h柱头可授性最强;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薇柱头可授性影响差异明显,提高黄薇柱头可授性最适质量浓度为萘乙酸10.0 mg·L-1、赤霉素200.0~400.0 mg·L-1、6-苄基腺嘌呤20.0 mg·L-1;④黄薇柱头直径为425.78~546.93 μm,花粉极轴长为23.15~26.74 μm,赤道轴长为18.02~20.03 μm,属小型花粉。  结论   黄薇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在开花后6~8 h,结合一定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8.
矮牡丹花粉形态观察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矮牡丹花粉为材料,研究花粉的形态及不同培养基对矮牡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率与长球形花粉占花粉总数的百分率一致;适合矮牡丹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为9%蔗糖+0.004 5%硼酸;低浓度(1×10-5~1×10-3 mol/L)的Ca2+促进了花粉管的伸长,高浓度(1×10-2~1×10-1 mol/L)的Ca2+抑制了花粉管的伸长,适合花粉管伸长的Ca2+浓度为1×10-3 mol/L;低浓度(0.1×10-3 mol/L)的Mg2+促进了花粉管的伸长,高浓度(0.2×10-3~1.8×10-3 mol/L)的Mg2+抑制了花粉管的伸长,适合花粉管伸长的浓度为Mg2+0.1×10-3 mol/L。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培养条件对杏花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疆杏品种花粉离体培养条件,以新疆3个杏品种库买提、树上干和卡巴克胡安为试材,采用固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pH值和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量随蔗糖和硼酸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蔗糖浓度为15%和硼酸浓度为0.01%时出现峰值;随培养温度和培养基pH值的增大也呈先升后降趋势,温度为25℃和pH值为6.0时出现峰值。3个杏品种花粉离体培养的最适培养条件均为:培养基:1%琼脂+15%蔗糖+0.01%硼酸,pH值为6.0,培养温度为25℃。但不同品种花粉生长的适宜培养基组分、pH值和培养温度范围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花粉萌发率与苦瓜植株耐冷性的关系,为筛选强耐冷性苦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在9、12、15、18和25℃温度条件下,将10个苦瓜材料的花粉在培养基中培养,调查花粉萌发率,筛选可区别苦瓜材料的适宜温度.利用筛选的温度对不同苦瓜材料花粉萌发进行测定,同时苗期进行10℃冷害指数测定,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5℃可作为区别不同材料花粉萌发率的适宜温度.根据不同苦瓜材料在15℃下花粉萌发率和10℃低温处理的冷害指数差异显著性,均可将参试苦瓜材料分为3个耐冷类型,两者反映的苦瓜耐低温性能基本一致.15℃苦瓜花粉低温萌发率与植株冷害指数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46.[结论]花粉低温萌发率可作为苦瓜品种耐冷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