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为了明确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 Wainstein对不同密度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Ugarov&Nikolskii)的捕食选择性,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24 h内双尾新小绥螨对不同比例下猎物的捕食情况(烟粉虱和土耳其斯坦叶螨数量比为20:10、15:10、10:10、10:15、10:20和10:40)。结果表明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对猎物的捕食量随猎物数量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幼螨的捕食量最高。双尾新小绥螨除对烟粉虱1龄若虫和叶螨卵在10:10的相同密度下选择指数无差异外,其他各密度下,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选择性均显著高于烟粉虱。当烟粉虱和土耳其斯坦叶螨同时发生时,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选择性高于烟粉虱,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种植环境番茄田中烟粉虱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于云南省元谋县番茄种植区选取露地和大棚番茄田,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系统调查,并使用时间生态位指数和灰色关联度指数分析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在时空上的跟随关系。结果表明:露地番茄田中烟粉虱若虫和成虫的种群密度均高于大棚番茄田。在整个调查期内大棚番茄田中雌性烟粉虱所占比均显著高于露地番茄田。露地和大棚番茄田中烟粉虱若虫在番茄植株中部叶片的种群密度均最高,烟粉虱成虫在植株上部叶片的种群密度均最高。两种番茄田中烟粉虱的优势天敌均包括烟盲蝽、六斑月瓢虫、丽蚜小蜂和海氏桨角蚜小蜂,其中露地番茄田中优势天敌还包括异色瓢虫,且露地番茄田优势天敌的种群密度均高于大棚番茄田。露地番茄田中天敌与烟粉虱的个体数量益害比均大于大棚番茄田。在露地和大棚番茄田中,六斑月瓢虫与烟粉虱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均最大,其值分别为0.96和0.99,六斑月瓢虫与烟粉虱的空间跟随关系最密切,其灰色关联度值分别为0.33和0.36。针对烟粉虱的聚集习性,在防治时可以重点防治烟粉虱聚集的植株中部和上部。露地番茄田中烟粉虱自然天敌资源丰富应加以保护,同时在大棚内烟粉虱发生早期释放优势天敌创建天敌种群,可压低大棚内烟粉虱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市门头沟碧琨种植中心的温室大棚茄子上释放巴氏钝绥螨后,调查统计对茄子上西花蓟马及东亚小花蝽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释放巴氏钝绥螨对温室大棚茄子上的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在其高峰期具有一定的压低作用,尤其是释放200头/m2巴氏钝绥螨效果更好。温室大棚茄子上自然发生的本地天敌东亚小花蝽的种群数量,在各处理间的总体趋势相同,随着西花蓟马的数量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释放智利小植绥螨防治设施栽培草莓上二斑叶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斑叶螨是为害草莓的重要害螨之一。随着杀虫、杀螨剂的抗药性问题以及在水果上的残留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防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研究了释放智利小植绥螨对温室大棚草莓上二斑叶螨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3个释放密度(240、120、60头/株)的智利小植绥螨对温室草莓上二斑叶螨种群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最高虫口减退率及防效都在80%以上,化学农药43%联苯肼酯SC对二斑叶螨种群的最高防效仅为61.89%;随捕食螨释放量的增加,防治效果也越显著。综合平衡生防成本与防效,推荐释放量为60头/株。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对其种群的潜在控制能力,在实验室相对湿度85%±5%、光照L∥D=16h∥8h、5个温度梯度16、20、24、28℃和32℃下进行捕食功能反应和个体间干扰反应试验,并在25℃下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种群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随着温度升高,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均捕食量均升高,而处理时间缩短;28℃时捕食量达到最高,处理时间最短,当温度高于32℃时捕食量开始下降。二斑叶螨密度固定时,巴氏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巴氏新小绥螨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种群的控制能力,随着益害比的增加,二斑叶螨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益害比在一定比值内时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种群表现出明显的控制能力。其中当益害比为5∶30时二斑叶螨种群数量在第6天就能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rmans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的控害潜能,在(26±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6L:8D条件下,研究了各螨态胡瓜新小绥螨对不同发育阶段烟粉虱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幼螨期较短,不取食烟粉虱,其他不同螨态的胡瓜新小绥螨可捕食除4龄若虫和成虫以外的其他各虫态的烟粉虱,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对烟粉虱卵的日捕食量最大(8.5粒/雌),对烟粉虱3龄若虫的日捕食量最小(2.1头/雌);雌成螨对烟粉虱卵具有较高的瞬间攻击率(0.038)和寻找效应(0.025)。研究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对烟粉虱卵及低龄若虫的捕食能力较强,是烟粉虱发生初期的有效天敌。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杀螨剂对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后代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采用联苯肼酯、三唑锡和哒螨灵对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致死中浓度处理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测定其后代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寿命、雌性比例及繁殖力,构建亚致死条件下双尾新小绥螨后代的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并模拟其种群增长模型,分析不同杀螨剂亚致死效应对捕食螨后代的影响。结果表明,联苯肼酯处理能显著缩短双尾新小绥螨后代的未成熟期(4.81 d),显著延长双尾新小绥螨后代雌成螨的寿命(45.43 d),且对存活率、产卵前期、雌性比例和净增殖率无显著影响。三唑锡处理降低了双尾新小绥螨后代雌性比例(0.37)并显著降低了其后代净增殖率(15.91),对未成熟期、产卵前期和雌雄成螨寿命均无显著影响。哒螨灵处理对双尾新小绥螨后代的未成熟期、存活率、雌成螨寿命、产卵前期、和雌性比例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仅显著延长了雌雄成螨寿命(51.22 d和44.23 d)。经所建Timing种群模型模拟,3种杀螨剂处理后双尾新小绥螨后代种群均可以继续增殖,经过60 d无限制增殖后,联苯肼脂处理的双尾新小绥螨后代种群数量是对照的1.62倍,达4 976头;哒螨灵处理(2 101头)和三唑锡处理(983头)的种群数量较对照分别减少了31.43%和67.92%。表明联苯肼脂对双尾新小绥螨后代影响较小,是较为安全的杀螨剂。  相似文献   

8.
尚素琴  刘平  张新虎 《植物保护》2016,42(3):141-144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初孵若虫的捕食效应,在相对湿度RH 85%±5%,5个温度梯度16、20、24、28、32℃,光照L∥D=16h∥8h条件下选取西花蓟马的初孵若虫进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方程。在16~28℃温度范围内,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捕食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处理时间则缩短,28℃时日捕食量最高达14.471 8头,处理时间最短为0.069 1d。温度达到32℃时,捕食量下降。当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种群密度一定时,巴氏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猎物密度固定时巴氏新小绥螨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州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潜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确定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的国内品系在生物防治中的潜力,采用捕食者功能反应方法,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 et Swirski、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 (Ehara et Lee)和拟长毛钝绥螨A.pseudolongispinosus Xin,Liang et Ke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AaGregor的捕食作用,加州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的功能反应可以很好地拟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对柑橘全爪螨卵的捕食能力显著高于其它3种捕食螨,4种捕食螨对柑橘全爪螨卵的功能反应参数a/Th分别为20.8342、6.9458、0和6.1634;加州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成螨功能反应分别为20.8342、42.0721、29.1849、22.1204和5.6284.加州新小绥螨密度越大,柑橘全爪螨种群数量下降越快,在益、害比为5∶30下,柑橘全爪螨种群数量在第4天就能得到控制.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国内品系对柑橘全爪螨表现出很大的控制潜力.  相似文献   

10.
荔枝叶螨Oligonychus litchii Lo et Ho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螨,寄主范围广,在荔枝产区为害严重。为明确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mans对荔枝叶螨的潜在控制能力,采用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分析了胡瓜新小绥螨在不同温度下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的捕食效应以及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种群密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均有较强的嗜食性,但对雌成螨几乎不取食。在20.5~32.5℃时,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若螨和卵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 Ⅱ型方程,20~29℃时,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的处理时间、瞬间攻击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卵和若螨的最大日捕食量则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8~29℃时,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若螨和卵捕食能力最强、捕食量最大,处理时间最短,但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捕食量开始减小。另外,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种群的控制能力,随着益害比的增加,荔枝叶螨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当益害比为5:10时荔枝叶螨种群数量在第9 d下降了40.78%。综合分析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具有一定的捕食作用,捕食的最适温度为28~32℃,在荔枝叶螨种群密度较低时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可起到一定的控害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烟粉虱传播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的发生规律,建立其预测预报模型,能够指导田间早期有效防治。本研究于2014年-2018年每年采集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大棚番茄和杂草的植株叶片,并收集植株上携带的所有烟粉虱,以健康番茄、杂草叶片和室内饲养的健康烟粉虱为阴性对照;实验室ToCV侵染性克隆接种的感病叶片以及从感病叶片上获毒的烟粉虱为阳性对照,将采集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和鉴定等试验。根据病情发生规律,建立了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预测预报模型,模拟所得方程为:Y=2.570+0.089X4-7.548X7,其中Y为11月份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率,X4为采集的样品上平均每株所携带的烟粉虱数量,X7为采集的田间杂草的带毒率。预测模拟结果显示,烟粉虱数量以及杂草的带毒率与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发生率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检测结果历史符合率为96.8%以上。明确了影响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的影响因子,基于烟粉虱数量以及杂草的带毒率,构建了病害预测预报模型。研究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番茄褪绿病毒病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高邮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进行了调查,共查到烟粉虱寄主21科、48种(变种);烟粉虱在不同寄主上的危害程度有一定差异;通过棉田烟粉虱的系统调查,初步探明其发生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将健康的番茄和甘蓝植株,以及被烟粉虱Bemisia tabaci刺吸24h后的番茄和甘蓝植株分别与带有烟粉虱若虫的黄瓜植株组合,研究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对黄瓜上烟粉虱若虫的寄生率.结果表明,与被烟粉虱刺吸后的番茄、甘蓝组合的黄瓜上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寄生率分别为39.60%、35.72%,显著高于与健康番茄、甘蓝组合的黄瓜上的寄生率(分别为30.84%、29.37%);但不同植株组合对丽蚜小蜂在寄主植物上的羽化率没有显著影响.通过气质联用测定两种寄主植物被烟粉虱刺吸前后的挥发性气体成分,结果表明,番茄主要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而甘蓝主要以酮类化合物为主.被刺吸后的寄主植物挥发性气体成分比健康寄主植物挥发性气体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都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一原始种群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分别在甘蓝、一品红、棉花、番茄和黄瓜连续隔离饲养大约20代后形成5种对应的烟粉虱种群,研究其在甘蓝上各虫态大小、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平均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在(25±1)℃条件下,一品红种群烟粉虱的1、2、3龄若虫体长和宽均显著低于其他4个种群烟粉虱;发育时间以甘蓝和一品红种群烟粉虱(20.44、19.69d)显著高于番茄种群烟粉虱(19.13d);雌虫寿命以甘蓝种群烟粉虱显著低于一品红、棉花、番茄和黄瓜种群烟粉虱;平均单雌产卵量以一品红种群烟粉虱(169.30粒)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群烟粉虱;5个种群烟粉虱在甘蓝上的总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是一种由烟粉虱传播的单链环状DNA病毒, 在田间可与多种病毒发生复合侵染, 如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等?本文对比了TYLCV单独侵染和TYLCV与ToCV复合侵染对烟粉虱获取和传播TYLCV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取食TYLCV单独侵染的番茄相比, 取食复合侵染番茄的烟粉虱对TYLCV的传毒率显著提高, 且番茄植株和烟粉虱体内TYLCV的病毒积累量也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说明复合侵染会提高烟粉虱的传毒率, 促进TYLCV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6.
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Zolnerowich and Rose)原产于巴基斯坦,是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的一种有效天敌.本文报道了不同温度条件(20、22、26、30、34℃,RH65%±5%,光周期14L:10D)和饲养在不同寄主植物--番茄、黄瓜、甘蓝上(26℃,RH65%±5%,光周期14L:10D)烟粉虱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和30℃恒温条件下,该蜂寄生在番茄上饲养的烟粉虱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1.7d和12.4d,完成发育的有效积温为247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11.9℃.在26℃恒温条件下,该蜂寄生番茄、黄瓜和甘蓝上的烟粉虱若虫时,卵至成蜂羽化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5.7、16.1和15.2d,相应存活率分别为74.6%、72.1%和78.7%,雌蜂寿命分别为7.4、7.6和8.ld,平均繁殖量分别为67.2、62.3和74.7粒卵.本研究结果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大量饲养和田间释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Sardinia virus (TYLCSV) and the strains Israel and Mild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IL, TYLCV-Mld) were det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ur cucurbit crops in Jordan by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nPCR). These viruses cause the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 (TYLCD) in tomato. Cucumber, squash, melon and watermelon plants inoculated with TYLCV-IL[JO:Cuc], TYLCV-Mld, TYLCSV-IT[IT:Sar:88] and the Jordanian isolate of TYLCV (TYLCV-JV) did not show disease symptoms. However, virus-specific fragments were detected in uppermost leaves of symptomless plants by nPCR. A whitefly transmission test showed that Bemisia tabaci could transmit TYLCV-Mld from cucumber into tomato and jimsonweed plants. However, all infected tomato plants remained symptomless. In addition, results of semi-quantitative PCR (sq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amount of TYLCV-Mld DNA acquired by B. tabaci from cucumber plants was less than that acquired from tomato plants.  相似文献   

18.
5种杀虫剂灌根施药对黄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黄瓜为供试植物,利用灌根法,研究了5种杀虫剂对黄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黄瓜烟粉虱最高防效不足30%,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和烯啶虫胺灌根施药后7d,防效均在60%以上,10d防效达最高,其中吡虫啉130mg/L处理防效最高为94.3%,持效期长达20d。本研究为黄瓜烟粉虱防治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型双向传导杀虫剂—螺虫乙酯对Q型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防治Q型烟粉虱的有效药剂,研究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对烟粉虱卵、若虫的防治效果。螺虫乙酯和对照药阿维菌素均对Q型烟粉虱卵无效,螺虫乙酯对若虫具有非常高的杀虫活性,无论在卵期施药、若虫低龄期施药还是高龄期施药,防效均达95%以上,和对照药阿维菌素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施药后20d接虫,防效大幅降低到21.6%以下,施药30d后接虫对若虫无效。根据烟粉虱的发育历期推算,表明螺虫乙酯持效期可达3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