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三种泡桐无性系木材材性及纤维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陕西林研所新培育的7年生陕桐3号,陕桐4号泡桐与豫杂1号泡桐木纤维形态和木材材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陕桐3号,陕桐4号泡桐纤维长度均较豫杂1号(对照)长,但3种之间差异不明显;陕桐3号材性最优,豫杂1号次之,陕桐4号较差。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后二者材性相近。从纤维形态特征和木材材性结果看,两新杂交种均可大面积推广,陕桐4号和陕桐3号适作家具用材。  相似文献   

2.
泡桐杂种无性系叶抗旱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选定角质层厚,栅栏组织/海绵组织,表面积/体积,细胞密集度等10项旱性结构的主要指标对2个新培育的泡桐无性系及4个对照泡桐无性系(种)叶进行了观察测定,并对其中的7个定量指标作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6个无性系(种)叶抗旱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依次为;8411—10>陕桐1号>陕桐2号>8411—2>兰考泡桐>豫杂1号。  相似文献   

3.
豫玉11号(原名90-1)是一个竖叶,大穗,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该杂交种在1990-1991年河南省玉米区试中,平均亩产529.5kg,比对照种增产14.9%,达极显著水平,居首位,该杂交种在1992-1993年全国夏玉米区试中,晋,鲁,豫,皖,苏五省平均亩产512.3kg,比对照掖疸2号增产15.7%,亦达极显著水平,居首位。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试验示范中,一般比对照种  相似文献   

4.
芝麻新品种豫芝1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芝11号在1994~1998年5年试验中,平均亩产67.21kg,比对照豫芝4号(平均亩产62.27kg)增产7.93%,其稳产性优于豫芝4号;高抗枯萎病、茎点枯病和叶斑病;籽粒纯白,含油量56.66%。  相似文献   

5.
春秋适应型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1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的双单倍体自交不亲和系Q2-1及(W3-1×M65-1-1)-1为亲本材料,选育出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11号。该品种生育期60天,抗病、丰产、优质,菜型整齐,适于春、秋两季种植。净菜产量4113.4~5001.3kg/亩,比对照新早89-8增产8.4%~81.7%。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甘杂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陕2A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成耐寒、抗旱、适应渭北高海拔生态的低芥酸雄性不育系。以甘白油菜为母本,秦油3号为父本杂交及多代自交选育恢复系,并配置一代杂交种。通过组合鉴定,预备试验及三年省级区域试验,选育的甘杂1号表现抗病毒病、耐寒、抗旱,在1994~1996年三年省级区试中,平均公顷产1628.10kg,单交1号(CK)公顷产1469.4kg,甘杂1号比对照增产10.8%,1997年参加省级一产  相似文献   

7.
两种新选泡桐无性系抗寒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陕西省林科所新培育的2个泡桐无性系及4个对照泡桐无性系(种),用电导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苗杆经不同低温处理后的电解质渗出率及钾离子浓度渗出率。测定结果经统计分析,综合评定出6个无性系(种)相对抗寒次序为:兰考泡桐>8412—2>陕桐一号>8411—10>豫杂一号)8411—2。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杂交种陕油8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陕油8号是利用21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改良恢复系1102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1998-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2年综评居参试品种第1位,平均单产2087.33kg/hm^2,比对照品种秦油2号(单产1978.88kg/hm^2)增产5.48%。1999年参加陕西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266.8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平均单产2090.25kg/km^2)增产8.45%。陕油8号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毒病、耐菌核病,适应性广,芥酸含量0.28%,硫甙含量25.71μmol/g,含油量41.04%,属双低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9.
冀西瓜4号是利用自交系903和88-3-2-MS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果实圆形带花条纹,果肉红色,果实发育期28 ̄30d,单瓜重4 ̄5kg,每667m^2产量3500 ̄4700kg,比郑杂5号和京欣1号分别增加9.6%和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郑杂5号高出1.6%。对病毒病和枯萎病有较强抗性,可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10.
1991~1994年在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和霜霉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杂种优势育种技术,以抗病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母本,以93R-37(自交系)为父本,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矮抗四号三抗新品种。其特点:(1)丰产:夏季、秋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达42.2和63.4t/hm2,比对照矮杂一号和矮抗一号分别增产22.9%和25.1%;(2)抗病:TuMV、霜霉病、黑斑病人工鉴定病情指数分别为1.85(HR),15.48(R)和10.10(HR);(3)优质:Vc含量比对照提高5.2%,有机酸含量低于对照,叶片和叶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矮抗一号;(4)耐热:热害指数低(9.75),比对照矮杂一号(42.50)降低了335%;叶片厚为0.55mm,是对照的1.49倍。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抗病圆果黄麻新品种‘闽黄1号’是以圆果种黄麻‘孟引1号’为材料,采用Co602.5万伦琴γ射线辐射诱变,以选择高产、稳产、优质、抗病为目标,经7年9代系谱选择育成。2011-2012年参加全国黄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纤维产量3131.25 kg · hm -2,比对照‘黄麻179’(CK1)增产7.45%,比对照‘宽叶长果’(CK2)增产8.08%,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参加全国黄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纤维产量2964.75 kg · hm -2,比对照‘宽叶长果’(CK2)增产7.36%,且纤维品质优良,是一个优质高产抗病的黄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10年生杉木杂交后代试验林的胸径生长和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杉木胸径和木材体积质量在后代间存在显著差异,胸径的遗传变异系数为7.39%,而木材的变异系数只有4.45%,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0.77,木材体积质量的广义遗传力则为0.86;胸径与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相关表现出中度以上的负相关(-0.6049)。采用简单指数法评选出4个优良杂交组合,胸径遗传增益为9.18%,而木材体积  相似文献   

13.
该文首次将广义熵的概念用于分析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密度的分布 ,同时对 7个无性系进行了方差分析 ,然后将两种统计结果进行了比较 ,说明广义熵可以用来表述木材物理量无规则变化性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在 0 0 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可以挑选出木材品质较好的无性系来 .L3,L10 ,L4,L2 ,L1五个系号与对照相比 ,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均超过 5 % ,说明三倍体毛白杨的物理性质有显著优势 .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最高者为L3系号 (0 40 92 g/cm3) ,最低者为L6系号 (0 386 2 g/cm3) .广义熵概念在讨论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密度分布时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 ,其数值的均匀程度反映了木材密度分布的差异程度 ,这与广义熵的物理意义相符合 ,进一步可以定量的表示这种规律性 .  相似文献   

14.
双抗8号西瓜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94S8和 97F0 3自交系选配的杂交一代西瓜新品种双抗 8号 ,经苗期枯萎病接种鉴定 ,平均病株率为 30 .8% ,接近于对照品种西农 8号 ,抗性表现属中抗水平。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双抗 8号主抗枯萎病 ,兼抗炭疽病 ;生育期较对照西农 8号提早 3~ 4d ;易坐果 ,且坐果整齐 ,产量较对照增产 3%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提高 0 .7个百分点 ;瓤色红 ,品质优 ,商品性好 ,耐贮运 ,适宜于山西省各地及周边省份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良种推广范围,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浙术1号、浙术2号2个品种在浙江省南、北、中新老主产区的文成、新昌、嵊州、临安和安吉等5个县(市)设点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植株存活率、根茎产量和根茎优形率3项主要指标,品种和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中浙术1号显著优于文成、安吉、临安和嵊州的对照,可以在上述各县与试点相似的地方试推广;浙术2号生长表现一般或不良,需继续试验研究后再定。表4参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烟1号高产潜力,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介绍安烟1号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主要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烟叶物理特性、烟叶化学成分、原烟感官质量和抗病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宜种植区域。[结果]安烟1号是以优质烤烟品种K394的同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SK394为母本、以自育优质抗病烤烟新品系3033为父本配制的杂种一代。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K326相比,该品种具有许多优点。其中,上部烟叶含梗率(27.51%)比K326(33.81%)低6.3个百分点,感官质量优于K326;中部烟叶含梗率(30.55%)比K326(36.52%)低5.97个百分点,感官质量与K326相当;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K326;原烟外观质量好,主要化学成份协调;中抗黑胫病、青枯病,中感赤星病、根结线虫病,感PVY、TMV、CMV;适宜在东南烟区种植。[结论]安烟1号综合性状优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余茭4号,是从‘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新品种,其特征表现:1)株型高大,分蘖能力和‘浙茭2号’接近;2)秋茭单个壳茭重达163.8 g,肉茭重113.0 g,长24.0 cm,粗4.0 cm,产量1 194.7 kg·667m-2,较‘浙茭2号’增产42.14%,产茭时间为11月4日至12月9日,较‘浙茭2号’推迟22 d;3)夏茭单个壳茭重120.3 g,肉茭重73.7 g,长16.5 cm,粗3.5 cm,产量3 093.0 kg· 667m-2,较‘浙茭2号’增产20.40%,产茭时间与‘浙茭2号’相近;4)肉质茎个体大,商品性好,营养水平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