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水平圆盘式苗间松土除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械除草过程中作物苗间与秧苗附近杂草较难铲除以及伤苗严重和除草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苗间机械松土除草装置。文章简述了该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的设计,分析并确定了松土除草装置和单体仿形机构的结构参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苗间除草率≥78.1%,伤苗率≤5%,达到了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机械除草过程中马铃薯苗间与秧苗附近杂草较难铲除以及伤苗严重和除净率低等问题,研制出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的立旋式马铃薯中耕除草机。该文论述了该机具的结构、工艺、工作原理及作业参数,并对该机具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分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勃农机械公司新近开发出3XZ-6型旋转锄.该机吸收了传统型苗间中耕松土除草机的特点,生产率大幅度提高,适合高速作业.该机在大豆、玉米出苗前使用,可破碎地表板结层,起到松土、保墒、提高地表温度进而促进种子提早发芽并尽快破土出苗的作用,出苗后使用还可起到苗间除草和松土效果.配上锄草铲还可进行垄帮松土、除草作业.  相似文献   

4.
七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苜蓿在出苗以后,生长缓慢,如有一年生的杂草生出时,很快就能压过苜蓿,此时应立即将杂草除掉。苗间的杂草可用手拔之,以免妨碍苜蓿的幼苗生长。在每年春季萌芽整理与每次收获以后,都要进行中耕  相似文献   

5.
苗间除草机械末端执行装置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昌  涂鸣  刘念  曾荣  佟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22-26,29
针对苗间除草技术的特点,国内外从纯机械除草方式出发,结合机器视觉、自动控制和导航技术,形成了苗间智能除草机械装备。综述了目前苗间除草机械末端执行装置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幼林抚育对桑树生长的影响,通过桑树幼林中耕除草与未中耕除草、间作与未间作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耕除草桑林的成活率以及树高、地径生长都比未中耕除草桑林有所增加,1次中耕除草效果差,中耕除草2-3次效果最好。间作薯类、豆类及谷类的桑树生长量比未间作的都有所增加,以间作薯类和豆类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一、中耕除草 夏季要及时中耕除草,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植株附近要浅,以免伤根,行间可以稍深。化学除草剂要使用选择性较强的除草剂,如精禾草克、高效盖草能等。必须先做小面积试验,然后再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8.
气动式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针对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自动化程度低、难度大的问题,在机器视觉识别定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气动式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装置。方法 采用机械设计理论、离散元动力学仿真方法结合田间试验,研制出气动式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装置。首先对气动式株间除草机构的结构进行设计,运用运动学方程计算并确定机构的几何参数,通过Pro/E运动学仿真验证机构的可行性;然后对除草刀齿与水田土壤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试验;最后进行田间试验验证整机工作性能,并利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正交试验对影响除草率与伤苗率的工作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气动式水稻株间除草机构连杆长35.00 mm,摆杆长72.24 mm,除草部件到回转中心水平距离为84 mm,垂直距离为191 mm。离散元动力学仿真分析表明,倾角为10°的弯齿刀除草刀齿与土壤的接触阻力较小,阻力平均值为3.12 N,且对土壤的扰动程度较大,受影响的面积达149.69 cm2。田间试验中,在机具前进速度0.25 m/s、气缸伸缩速度0.45 m/s和除草深度2.5 cm的工作参数下,平均除草率为83.91%、伤苗率为3.63%。结论 该机具满足除草率大于80%、伤苗率小于4%的设计要求,能够满足水稻株间避苗除草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除草爪齿余摆运动的株间除草装置利用除草轨道和避苗轨道实现除草爪齿爪尖的除草和避苗两种运动。为保证除草效果和低伤苗率,要求除草爪齿在除草和避苗两种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快速、稳定。利用双向转角电磁铁控制引导式轨道切换机构自动切换,采用两个限位传感器检测引导换轨机构是否切换至目标位置和监测引导换轨机构是否受外力被迫运动离开目标位置,并及时控制纠正。引导式换轨控制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引导式切换机构碰撞到沿轨滚动轴承时所需时间明显长于无阻挡时所需时间,当有阻挡时旋转角速度越快所需时间越小;引导换轨机构10ms内可完成切换动作,且从除草轨道转动至避苗轨道所需时间和从避苗轨道转动至除草轨道所需要的时间基本相同;旋转角速度为1.257~10.573rad·s-1时,除草爪齿的除草状态和避苗状态相互切换稳定可靠,可满足株间除草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水田机械除草作业质量,以株间立式除草装置为研究载体,阐述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压埋式除草机理,建立除草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为提高除草部件作业性能,确定最佳工作参数,以除草弹齿旋转速度、机具前进速度及弹齿入土深度为试验因素,株间除草率及伤苗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分析不同工作参数下除草性能规律,运用Design-Expert 6.0.10软件处理试验数据,建立因素与指标间数学模型以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除草弹齿旋转速度69.3 r·min~(-1),机具前进速度0.44 m·s~(-1),弹齿入土深度38 mm时,机具除草性能质量最优,除草率81.5%,伤苗率4.6%,满足机械除草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使水稻机械除草部件作业时能避开秧苗、降低伤苗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的避苗控制系统。方法 利用改进超绿算法对秧苗进行灰度化,运用图像投影法对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内的秧苗进行特征提取及图像坐标定位,采用稳健回归算法拟合秧苗,得到苗带中心线,通过小孔成像模型转换,获得秧苗的地面坐标位置及除草部件中心与苗带中心线的距离。基于PID控制算法对液压纠偏系统进行控制,并应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 系统可实现避苗作业,模型的稳态响应时间为0.34 s。系统性能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避苗控制系统明显减少了除草部件的伤苗情况,平均伤苗率为3.75%;而没有避苗控制系统的情况下,平均伤苗率为24.88%。结论 本文设计的对行控制系统满足除草部件作业路径实时校正要求,可有效降低稻田机械除草的伤苗率。研究结果为水稻及其他作物的机械除草对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阴山北麓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杂草控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调查,阴山北麓保护性耕作油菜田初期杂草密度增加,田间杂草发生时间提前,上下茬农田杂草重叠发生,多年生杂草为害加重。采用化学除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单因素和多因素除草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除草"深松+高特克+胺苯磺隆+龙拳"和"中耕+高特克+胺苯磺隆+龙拳"除草效果好,杂草株防除率和鲜质量防除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水田行间除草装置,并详述了该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秧苗插秧后第7天时进行除草试验,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方法,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得了轮齿个数、除草深度和轮齿倾斜角度之间交互作用对除草率的影响,并优化得到工作参数范围。最终确定插秧后第7天作业时除草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为轮齿个数12、除草深度42 mm和倾斜角度8°,此时除草率为68.7%。经过整机试验证明,行间除草装置为整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除草部件。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引发处理对种子发芽特性及抗冷性的作用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引发种和普通种的发芽特性和抗冷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烟草种子经引发激活处理后,常温下和低温下种子活力指数较普通种分别提高122.2%和162.5%;常温下引发种萌发势、发芽势分别比普通种提高58.5、28.5个百分点,发芽速度和整齐度得到根本改善;引发种经过1~2a的贮存,发芽势和发芽率基本不受影响;低温胁迫期间,引发种幼苗游离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种平均提高了22.0%,脯氨酸含量平均提高了50.4%,MDA含量平均降低了22.7%。由此可见,烟草种子经引发激活后,细胞膜自身修复能力和烟苗抗冷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田株间除草装置伤苗率高、除草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摆动型水田株间除草装置。阐述该装置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偏心轮机构和除草弹齿进行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结合弹齿往复开合运动与水稻种植农艺,分析除草弹齿运动过程与避苗系统工作机理。运用ADAMS软件,以机具前进速度和偏心轮转速为试验因素、覆盖率和入侵率为评价指标,采用2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进行虚拟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与偏心轮转速对覆盖率和入侵率有极显著(P<0.01)影响,机具前进速度为除草装置工作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机具前进速度为266.12 mm·s-1、偏心轮转速为3.97 r·s-1时,除草装置作业性能最优,覆盖率为85.70%,入侵率为5.6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270 mm·s-1、偏心轮转速为4 r·s-1时,除草装置的除草率为82.5%,伤苗率为5.1%,与仿真试验结果大体一致,所设计的除草装置能够满足水田株间除草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2年生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s)在土壤干旱胁迫下苗木含水量、内源激素水平与萌芽率关系以及萌芽关键期喷施外源GA3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使冬季休眠与春季萌芽期苗木含水量、内源GA1/3降低,内源ABA明显提高,GA1/3ABA下降,达到萌动所需的调控阈值的时间延迟,重度干旱下苗木萌芽延迟约25d,且萌芽后的枝生长十分缓慢;中度干旱下苗木萌芽延迟10d,萌芽后生长亦有所抑制。喷施80mg/L外源GA3溶液可有效提高重度干旱下苗木内源GA1/3,降低ABA含量,使GA1/3/ABA提高,促进苗木提早萌芽及萌芽后生长;在适宜水分及中度干旱下,沙棘苗木外施GA3对萌芽及其生长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年生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s)在土壤干旱胁迫下苗木含水量、内源激素水平与萌芽率关系以及萌芽关键期喷施外源GA3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使冬季休眠与春季萌芽期苗木含水量、内源GA1/3降低,内源ABA明显提高,GA1/3/ABA下降,达到萌动所需的调控阈值的时间延迟,重度干旱下苗木萌芽延迟约25 d,且萌芽后幼枝生长十分缓慢;中度干旱下苗木萌芽延迟10 d,萌芽后生长亦有所抑制。喷施80 mg/L外源GA3溶液可有效提高重度干旱下苗木内源GA1/3,降低ABA含量,使G  相似文献   

18.
针对加工番茄制品原料中杂草(主要包括果秧、枝叶和田间杂草等)剔除问题,利用加工番茄制品原料的水力输送工艺,提出一种基于杂草与加工番茄在外形特征和摩擦特性方面的差异来剔除杂草的方法,采用计算分析和样机试验研究的手段,设计了一种加工番茄分选线上的水力除草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水力输送系统、栅条分离系统和栅条滚筒分离系统等组成。通过对加工番茄水力除草装置吩性能测试和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生产效率在30t/h左右,除草栅条角度为37°、距网带间距为200mm时,除草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