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华黄精是池州市道地中药材,野生资源分布较广泛和集中。近年来,随着黄精需求量的增长,野生资源遭到毁灭性采挖,必须要加强九华黄精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本文阐述了九华黄精种质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建议,以期为推进九华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九华黄精是池州市道地中药材,野生资源分布较广泛和集中,近年来随着黄精需求量的增长,野生资源遭到毁灭性的采挖,必须要加强九华黄精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本文对九华黄精种质资源现状、利用开发情况进行了梳理,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推进九华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野生鸡头黄精的主要性状及其人工栽培的技术措施。笔者通过多年对野生鸡头黄精引种人工种植栽培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其人工种植栽培的技术措施,对发展黄精推广示范生产,提高野生鸡头黄精种植效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精是药食两用的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由于近年来需求量增长较快,致使野生黄精被过度挖掘,黄精野生资源减少,影响了黄精的可持续发展。综述黄精繁育技术、人工栽培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黄精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药用作物黄精栽培研究进展及栽培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sum Red.)始载于《名医别录》。黄精作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具有宽中益气、益肾填精、滋阴润肺、生津补脾之功效.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结核病、慢性肝炎、糖尿病以及在抗菌、解毒、抗疲劳、抗衰老等方面均有较好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人工栽培量较小,黄精药材来源主要以野生采集为主,黄精的栽培技术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随着市场对药材黄精需求量的增加和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采集野生黄精不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破坏了生态环境和黄精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黄精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引库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81-82,94
从黄精生物学特性、应用价值和繁殖技术三方面阐述了现今黄精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现今我国黄精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黄精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基础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实地采集黄精野生种源、鉴定植株标本品种以及对滇黄精原生境进行生态学观察,研究了滇黄精资源分布及仿野生栽培。结果显示:黄精应用前景广泛,而黄精资源均为野生,无法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结论:加强对滇黄精资源及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六盘水市当地野生黄精的驯化及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探索六盘水市地区野生黄精多糖含量,以在钟山区、盘州市、水城区等地收集到的12份3年以上野生黄精为样品,测定六盘水市不同地区野生黄精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六盘水市不同地区野生黄精多糖含量不同,其黄精多糖含量为7.22%~20.60%,均值为13.91%,均高于2020年药典7.0%要求,多花黄精的多糖含量均值为14.82%,滇黄精的多糖含量均值为13.01%,多花黄精多糖含量略高于滇黄精。黄精多糖含量与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65,叶宽与着叶间距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0。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野生鸡头黄精的特征特性,并从种苗选择及处理、整地施肥、栽植、栽后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总结其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野生鸡头黄精的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漳县野生黄精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课题于2012开始,先后对漳县殪虎桥乡雷公峡一带的野生黄精资源进行了人工筛选繁育种植,根据黄精的繁殖方法、栽培技术和野生种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产地适应性驯化栽培研究,形成了3个适宜产地推广种植的黄精新品系,并配套切实可行的人工栽培技术体系,为当地黄精的大面积人工栽培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凯里市野生重点中药材分布情况,为凯里市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和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凯里市28种重点药用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参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选取凯里市42个样地1260个小样方进行调查,记录相关中药信息,包括环境、数量、重量等。【结果】凯里市中药材野生资源丰富,28种重点中药材中,菝葜、淡竹叶、多花黄精、忍冬及百合分布最广,涉及乡镇均≥8个。菝葜出现的频度最大,为95.24%;其次是多花黄精、忍冬、百合和淡竹叶,分别为64.29%、59.52%、57.14%和52.38%。白及、紫芝和钩藤等野生资源相对较少,均只在1个样地内出现。在各乡镇分布的重点药材种类中,万潮镇种类最多,为18种;龙场镇其次,为17种;鸭塘镇最少,为3种。【结论】凯里市的多花黄精、百合、菝葜、淡竹叶、忍冬和三叶木通分布广泛且蕴藏量丰富,可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及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一、药效与分布黄精别名老虎姜、鸡头参、黄鸡菜、节节高等,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属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干燥根茎,常用的中药材。依靠采挖野生者加工供药用。近年由于野生资源减少,产量呈下降趋势,而药用量逐年增加,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黄精以根茎供药用。具有补脾润肺、益气  相似文献   

13.
黄精是一种广泛分布和食用的野生中药材,已有多年人工栽培的历史。该文阐述了现阶段林下仿野生环境栽培黄精的必要性,介绍了黄精仿野生环境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滇黄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分析了滇黄精的资源分布、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为滇黄精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黄精的化学成分、生理功能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黄精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精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黄精产业面临着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良种不足和精深加工产业不匹配等问题。为了黄精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从黄精生物学特征、种质资源及分布、黄精有效成分和功能活性4个方面介绍了黄精的研究现状,同时从黄精药用和食用价值、产业发展和发展策略对黄精产业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黄精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对黄精产业发展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黄精未来发展模式提出了展望,旨在为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被历版《中国药典》收载。主产于云南,俗称大黄精,其质量较佳,是云南重要的道地药材。近年来,随着滇黄精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导致野生资源过度采挖。野生滇黄精生长十分缓慢,在自然状况下,从种子萌发到可采挖需要6年左右。由于消耗量远远超过了自然生长量,致使滇黄精资源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7,(21)
随着黄精的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黄精需求量的增大,导致野生黄精严重不足,人工多花黄精的种植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通过试验,在多花黄精的种茎选择、杉木林下的种植方式等方面对多花黄精的种茎选择及杉木林下的种植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大众保健意识的提高,黄精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但人为的采挖,使野生黄精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黄精资源短缺,人工栽培黄精是缓解其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本文作者针对黄精人工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为黄精人工栽培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陕西商南黄精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28-9730,9754
[目的]探索商南县野生黄精资源的自然分布等方面的本底资料.[方法]通过样地调查和走访,了解黄精的生长情况、生态环境及资源利用现状,对其自然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论]黄精在商南分布较广,以曹营村、赵川镇马蹄沟龙王庙村等4个样地分布频度高于其他样地;种类有黄精、多花黄精、轮叶黄精和卷叶黄精,但以多花和轮叶黄精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