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强力50"甘蓝种子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人工老化方式(高温高湿老化法、甲醇老化法、热水老化法)处理不同时间后对甘蓝种子的萌发特性和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采用最合适的人工老化条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老化方式均显著降低了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延长了平均发芽天数,且影响程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甲醇老化法和热水老化法对甘蓝种子发芽指标影响的变化幅度更大;3种老化方式均使甘蓝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大,显著降低了甘蓝种子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种子发芽指标和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种子发芽指标和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均显著相关,同时分析了不同人工老化方式引起甘蓝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聚乙二醇提高老化白菜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聚乙二醇处理对老化白菜种子活力提高的作用程度及效果,以"东白一号"白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探究了PEG不同分子量、不同处理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的作用条件下对老化白菜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测定PEG处理老化种子活力提高后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活性,以获得不同处理组合对老化白菜种子活力提高的程度并探究种子活力提高背后的机制。结果表明:PEG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活力;以PEG分子量10 000、浓度25%、处理时间8 h下引发的老化白菜种子提高种子活力的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及活力指数相比对照(CK)分别高出19.00%、13.67%、571.2,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浓度分子量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3.
周吉林 《长江蔬菜》2011,(12):31-33
采用人工老化不同时间(1-13 d)后25%PEG渗调修复24 h的黄瓜种子,测定2种条件下种子浸泡液电导率的变化和种子萌发情况。测定结果显示,老化时间越长,老化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越大,种子的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和活力比减小;PEG渗调后,其电导率均下降,简化活力指数和活力比都有所提高,但是发芽率变化不大。因此,PEG处理老化种子可以一定程度上修复细胞膜,降低膜的通透性,促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
萝卜种子超干处理与种子活力及脂质过氧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含水量的萝卜种子通过直接吸胀萌发、回水萌发、老化回水等处理,测定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含量等,研究超干处理与种子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种子含水量降低,种子直接吸胀萌发,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不同程度下降;萌发前回水处理,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自然含水量的基本一致;老化回水处理,自然含水量种子活力大幅度下降,超干种子仍保持较高水平;超干种子活力显著高于对照,脂质过氧化程度低于对照,耐贮性显著提高。萝卜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含水量在3%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简单、快速、非破坏性检测普通白菜种子活力的方法,以苏州青、上海青种子为试材,44℃条件下人工老化处理0、2、4、6 d,测定种子活力指标及刃天青浸泡液颜色变化、吸光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普通白菜品种的种子活力变化趋势相同,均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明显下降;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刃天青浸泡液颜色从蓝色到粉色再到无色,吸光度亦明显下降;老化种子的发芽率与刃天青浸泡液吸光度、蓝色孔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老化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指数与刃天青浸泡液吸光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黄瓜种子的人工老化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模拟高温(40℃)、高湿(RH 100%)条件下,研究了人工加速老化的黄瓜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指标的变化,并分别提取老化程度不同的黄瓜种子基因组DNA(老化时间分别为1~15 d)进行质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黄瓜种子经老化处理后,DNA的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是DNA的分子量大小随老化程度的增加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说明黄瓜种子的基因组DNA在人工老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降解,DNA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损伤.老化时间越长,DNA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对老化胡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00-500mg/L青霉素溶液对常规和老化胡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对胡萝卜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鲜干重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胡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不同浓度青霉素对胡萝卜老化种子活力恢复和提高有改进作用。经过300mg/L青霉素处理的老化种子活力指数是未经青霉素处理的老化种子的1.35倍,种子老化严重抑制了种子活力,而较低浓度的青霉素处理可以修复老化对种子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采用浓度为20mg/kg的赤霉素丙酮溶液渗入法将赤霉素带入无籽西瓜种子内,对种子活力影响明显,而丙酮本身对其影响很小。用 20mg/kg赤霉素丙酮溶液处理无籽西瓜种子 6小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出苗率及成苗率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延长处理时间,种子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丙酮溶液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浓度为20mg/kg的赤霉素丙酮溶液渗入法将赤霉素带入无籽西瓜种子内,对种子活力影响明显,而丙酮本身对其影响很小。用20mg/kg赤霉素丙酮溶液处理无籽西瓜种子6小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出苗率及成苗率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延长处理时间,种子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PEG引发对葫芦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EG-6000不同渗透处理浓度和时间对葫芦种子活力和PEG-6000浸泡12h对葫芦种子外渗液电导率和萌发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PEG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25%PEG-6000溶液浸泡12h为葫芦种子的最佳引发方式,可显著提高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降低种子外渗电导率,提高POD和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种子人工老化及劣变的生理生化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唐祖君  宋明 《园艺学报》1999,26(5):319-322
研究了大白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种子活力指数、POD、SOD、脱氢酶、酸性磷酸酶、脂肪酶活性逐渐降低,MDA及芥子碱含量逐渐增加,且品种间有差异。认为大白菜种子人工老化及劣变的主要机制在于膜过氧化作用加剧。  相似文献   

12.
附加甘蓝3号染色体的大白菜单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杂交种(AAC)与二倍体大白菜(AA)的回交一代为材料,利用根尖体细胞核型分析法鉴定出大白菜—结球甘蓝3号单体异附加系;利用甘蓝连锁群特异SSR标记鉴定表明,该单体异附加系中的外源染色体与甘蓝的03连锁群相对应;该单体异附加系植株矮小,花枝细弱倒伏,花粉整齐度、花粉生活力和结籽率均较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不均衡分离及染色体落后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盐溶液引发对冬瓜种子活力及其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启贵  刘琴 《中国蔬菜》2010,1(2):64-67
用10 mmol·L-1的CaCl2、NaCl、KNO3、KH2PO4、CaCl2+NaCl(1∶1)、KNO3+KH2PO4(1∶1)溶液分别对黑皮冬瓜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探究盐溶液引发对冬瓜种子活力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1 KNO3溶液处理能显著提高冬瓜种子的活力,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S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4.0 %、14.7 %、60.0 %、53.2 %和78.7 %,电导率降低51.2 %。  相似文献   

14.
以大白菜—结球甘蓝4号染色体单体异附加系自交后代为材料,通过根尖染色体计数法鉴定,从36株中筛选出3株2n = 22的植株。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该3株为大白菜—结球甘蓝4号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该二体异附加系在生殖生长时期表现植株较矮小,基生叶卵圆形、绿色,茎生叶披针形、浅绿色,开花时间晚,黄花,花器官较大白菜—结球甘蓝4号染色体单体异附加系小,花粉量少、结荚率和结籽率低。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后期Ⅰ染色体主要以11︰11分离方式为主,所占比率为70.59%;后期Ⅱ染色体以11︰11︰11︰11为主,其比率为69.57%。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与结球甘蓝杂交获得异源三倍体及其生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为创制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 利用四倍体大白菜(AAAA, 2n =4x= 40) 为母本与二倍体结球甘蓝(CC, 2n = 2x = 18) 杂交, 采用蕾期去雄授粉、子房培养结合胚珠培养的方法, 获得了异源三倍体(2n =3x = 29, AAC) 杂交后代。该杂交种总体形态偏近于大白菜, 但生长势极强, 株高(开花期) 2 m; 花粉整齐度、花粉生活力都明显低于二倍体大白菜; 减数分裂行为复杂, 终变期除二价体和单价体外, 还有三价体等联会形式; 与二倍体大白菜回交的平均结籽率为3.19%。  相似文献   

16.
GA3对辽东楤木种子解除休眠中信号分子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GA3 对辽东楤木种子在变温(每天高温13~15℃ 12 h, 低温0~4℃ 12 h) 层积条件下解除休眠过程中部分信号分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200 mg/L的GA3 丙酮溶液可以极显著促进辽东楤木种子萌发; 显著降低种子内源ABA 含量; 显著提高种子内源GA 含量、CaM含量和NADKase、质膜Ca2 + -ATPase活性, 从而说明了信号分子参与并调节了辽东 木种子休眠解除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cv.Barlexas)种子为试材,分别在12.5、25.0、50.0、100.0mg·L~(-1)的ZnSO_4溶液中进行培养,分析了不同浓度Zn~(2+)胁迫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幼苗和植株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处理条件下,高羊茅种子的萌发率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趋势并不明显。随着Zn~(2+)胁迫浓度的增加,高羊茅幼苗根长呈下降趋势,且高浓度条件下根毛基本消失。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随着Zn~(2+)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脯氨酸(Pro)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活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花烛愈伤组织不同继代培养的再分化差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花烛( Anthurium andraeanum) ‘Jolanba’无菌苗叶片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3 种不同的培养处理, 观察其再分化表现, 并探讨了3 种继代培养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特点。结果表明, 适当降低基本培养基浓度、减少继代次数和延长继代周期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化的芽较多、较壮; 再生芽的分化需要较高水平的可溶性蛋白质, 其生长需要较高水平的可溶性糖; POD 和SOD 活性与分化的芽数呈正相关; GA1 + 3/ABA、ZRs/ ABA 的高比例与再生芽的高度呈显著正相关; IAA/ ABA 及IAA 的高水平与花烛离体根的发生呈正相关。重新诱导培养和延长愈伤组织继代周期以提高再生芽生长势的主要生理生化基础之一是维持较高的可溶性糖水平和有利的激素平衡。  相似文献   

19.
铝胁迫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铝胁迫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对幼苗根系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增大,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大白菜幼苗根系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随着铝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而幼苗根系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则随着铝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淑芬  张仪 《园艺学报》1996,23(1):37-44
以人为诱发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干烧心病的方法,研究了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叶片中钙含量的下降,干烧心病症逐渐出现。在此过程中,光合强度降低,膜受损伤,糖含量及电解质外渗率渐增,粘液外溢于叶表;解剖结构观察可见质膜内陷,有囊状小泡形成,细胞器逐步解体;随之,可溶性果胶剧增,胞壁损伤,最后细胞解体死亡,残存固形物充塞了胞壁内外。对叶片排水器黑变与干烧心病发生的独立性检验,表明二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