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丰伟 《科学种养》2013,(11):55-55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用菌栽培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的途径之一。但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食用菌栽培后的菌糠,这些菌糠大多被菇农随意丢弃,形成新的农业废弃物污染。研究表明,食用菌的废弃培养料可以再次利用、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2.
《作物育种信息》2006,(12):20-21
为了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菌糠再利用技术问题,陈君琛等对不同菌糠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对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棉籽壳和麦麸栽培食用菌的效果,以及施用菌糠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菌糠可替代木屑、棉籽壳和麦麸作为培养料,栽培秀珍菇、金福菇和鲍鱼菇的生物效率分别达到64.95%、84.65%和70.49%,与CK差异不显著;施用菌糠有机肥的脐橙平均产量比CK增加5.54kg/株,达到极显著差异,并可提高脐橙的品质,改良果园土壤的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食用菌菌糠的再利用技术对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食用菌生产中,任意丢弃或堆制废料,是目前食用菌肥料处理上存在的一大问题。食用菌废料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重复利用:菌糠用于双孢菇制种,废料做家畜、家禽饲料,做农家肥料、燃料,做蔬菜育苗时代替覆土,提取激素和农药,废料饲养昆虫等。2001~2003年,周口市8县两区对食用菌废料综合利用的累计经济效益达2.5亿元。  相似文献   

4.
王定育  向锋  王旬 《种子科技》2008,26(6):68-68
黄姜纤维是黄姜提取皂素后留下的废渣。黄姜是提取皂素的主要原料,人工栽培面积较大,在提取皂素后,其大量副产品纤维、淀粉被废弃,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研究,利用黄姜纤维生产食用菌取得成功,并且产量高,成本低,现将该技术做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成套设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介绍了一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成套设备,为食用菌产业的提升找到了一条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生物学效率相对较低、新型氮源研究少、机理探讨少、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不够、缺乏系统深入分析、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工艺尚未确立等,并对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笔者提出,食用菌栽培基质的研究重心应从传统的可行性研究、配方筛选、成分分析,转向新型基质适宜食用菌生长的作用机理、菌株筛选、食用菌的营养品质、食品安全、新型基质菌糠的再利用,以及工厂化生产的栽培工艺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农户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使用机械的优势,提出了农户生产食用菌的生产工艺、技术要点、机具配置及工作原理,指出了农户在食用菌机械化生产中应因陋就简,实行半机械化流水生产作业,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基质富含菌体蛋白,具有丰富的营养,又被称为菌糠蛋白。菌糠的再利用,不仅能够延长食用菌行业的生产链条,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实现废物的再利用,逐步形成循环式经济,促进我国农业生态的持续发展。菌糠在禽畜饲料、再利用种菌菇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较大的创新应用价值。针对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基质循环利用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郑晖 《种子科技》2019,(12):24-25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工业和农业的废物废渣进行回收利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相关栽培技术的改革创新。其中较为明显的进步在于食用菌代料栽培原料的节能化,在这一栽培过程中产生的菌糠经合理发酵之后,具有较之以往更为丰富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推动了资源的节约和发酵技术的改进。这也就意味着菌糠产生后的市场潜力是通过较为科学的发酵过程来实现的,否则便会使自身价值得不到有效开发,因此,要加强对菌糠发酵的重视,优化菌糠发酵的综合条件,从而推动菌糠的广泛应用。以发酵杏鲍菇菌糠为出发点,对不同微生物组合发酵结果进行论述,进而阐述优化发酵条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有机食用菌生产应按照国际OCIA制定的《有机食品颁证标准》和《中国有机(天然)食品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食用菌产业的特殊性和实施的具体要求,进行栽培。其技术操作规程如下: 一、原材料选择“四不得” 食用菌分为木腐生菌和草粪生菌,主要原料为锯木屑、作物秸秆及畜禽粪便等,同时附些添加剂。原材料选择“四不得”是:不得使用转基因作物的秸秆及籽壳;  相似文献   

11.
生产食用菌(俗称蘑菇)采收后剩下的废弃料称作菌糠。根据生产食用菌种类,又可具体分为香菇菌糠、平菇菌糠、双孢菇菌糠等;也可根据培养料主料种类,具体分为木屑菌糠、棉籽皮菌糠、麦秸菌糠、稻草菌糠等;有人把食用菌和  相似文献   

12.
微波对食用菌固体培养基杀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波能对食用菌袋装培养基进行杀菌试验,以替代传统的高压湿热灭菌工艺。找出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以及培养基与微波源距离的变化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为微波技术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讨一种促进鸡粪快速发酵腐熟、生产优质有机肥料的技术体系。以鸡粪为主要原料,添加定量滤泥以及按不同比例添加金针菇菌糠堆制生产有机肥,测定不同配比堆料发酵过程的温度、pH值、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和种子发芽率等有机肥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添加菌糠能有效缩短鸡粪堆肥发酵腐熟时间,不同配方处理生产有机肥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有机肥新标准NY/T 525-2021的要求。其中以30%菌糠、60%鸡粪和10%生物干化污泥配合处理的发酵腐熟时间最短,该处理生产的有机肥的总养分含量达10.33%,有机质含量48.5%,含水量32.5%,种子发芽指数106.2%,pH 7.38。菌糠与鸡粪按科学配比堆肥是大宗农业废弃物料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明波食用菌种植园所在的滨海镇是中国大棚葡萄之乡,该镇及周边种植着2 600多公顷葡萄,每年修剪产生上万吨葡萄枝条。食用菌种植园将废弃的葡萄枝条剪切、研磨成枝屑,成为生产秀珍菇的基质原料,实现废物再利用。经试验,用葡萄枝屑替代棉籽壳粉末栽培秀珍菇取得了成功。2010—2012年,该种植园扩大葡萄枝屑基质栽培比例,每年利用17公顷葡萄园里的5万公斤葡萄枝栽培秀珍菇,可年节省成本8万多元。同时,还利用秀珍菇菌糠覆盖种植马铃薯,延长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平阴县食用菌特色品牌基地每年生产出菇废料18000吨,如废料得不到合理处理,将会污染环境,影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当地群众将菌糠加工成饲料,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降低了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菌糠再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菌糠再利用技术问题,对不同菌糠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对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棉籽壳和麦麸栽培食用菌的效果,以及施用菌糠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菌糠可替代木屑、棉籽壳和麦麸作为培养料,栽培秀珍菇、金福菇和鲍鱼菇的生物效率分别达到64.95%、84.65%和70.49%,与CK差异不显著;施用菌糠有机肥的脐橙平均产量比CK增加5.54kg/株,达到极显著差异,并可提高脐橙的品质,改良果园土壤的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食用菌菌糠的再利用技术对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4种含有葡萄糖和蔗糖或其衍生物的不同溶液,并试验了它们在食用菌生产中的作用。在无公害食用菌生产中合理运用这些物质将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食用菌栽培的发展,其害虫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主要害虫有蝇、蚊、螨类等。以春、秋两季发生最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的造成绝收。因食用菌为特殊食品以及对农药的高度敏感和选择性而长期困扰食用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此,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食用菌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初步解决了防治难题,控制了危害。  相似文献   

19.
汶上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利用作物秸秆栽培双孢菇和平菇等食用菌,再利用菌糠栽培鸡腿菇,可使生物产量提高近1倍,从而使物质能量逐级得到利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效解决了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鸡腿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菇。该菇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备受广大群众青睐。经常食用有助于消化、增加食欲、降低血糖、治疗痔疮等作用。可利用大田作物秸秆与各种食用菌栽培后的废料。具有栽培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易管理,出菇可人为控制(有不沾士不出菇之特点.菌丝长满后在一定范围内可较时间避免而不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