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饮料」刘克询目前,各种“森林饮料”正风行海外,国内也已初步兴起,亟待大力开发。“森林饮料”无污染,口味纯正,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保健和医疗价值,因而越来越受人们喜爱。“森林饮料”资源丰富,加工成本低廉,经济效益很高,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当前国...  相似文献   

2.
浙江大力开发森林蔬菜浙江林学院林工系开发研究“森林蔬菜”已取得成果。雷竹、香椿、枸杞等几种森林蔬菜生产的配套技术现已成熟,已为规模经营提供了技术保障。该系采用塑料大棚培育的反季森林蔬菜,具有投资少、产值高、见效快等特点。以雷竹为例,通过塑料大棚和6种...  相似文献   

3.
综合信息     
徐有芳部长谈实施“森林食物工程”林业部徐有芳部长前不久指出:从今年开始,要在全国着手实施以发展木本粮油为主的“森林食物工程”。他说.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绿色宝库,蕴藏者非常丰富的食物资源。大力开发木本粮油、果品、菌类、山野菜和允许养殖食用的野生动物等森林食品,丰富人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梁金子。是林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徐有芳说,从今年开始,要在全国实施“森林食物工程”.把发展森林食品作为大产业来抓.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有规模的开发,有重点的发展。今年要首先抓好100个以木本粮油为主的示范基地县建…  相似文献   

4.
娄底地区有土地总面积81.2万公顷,其中丘岗山地43.3万多公顷,占543%;拥有森林蓄积量达843万立方米,覆盖率达40.6%。今年已基本实现全面绿化,全区形成了“松、竹、果”三大资源优势。为了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地委、行署已明确了全区“九·五”期间林业工作的重点,主要任务是“突出三个重点、抓好六大工程、做到四个突破”。三个重点是:突出丘岗山地开发这个重点,建好“千元山”。根据地区行署的总体规划,全区要逐步建成“千元山”8万公顷。在丘岗山地开发和“千元山”的建设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以高效为目…  相似文献   

5.
曲靖地区对森林防火亮“黄”、“红”牌李光森林防火也亮『黄』、『红』牌,这是曲靖地区严格森林防火责任制的又一新招。去年,曲靖地区行署在安排部署去冬今春森林防火工作时,针对森林防火面临的严峻形势,采取了超常规的措施和办法,在严格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方面,移...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存在着森林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程度加剧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是首要任务,为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实施了“六大”生态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措施。作为科技信息和最新科技成果传播媒体的林业科技期刊应服务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为此提出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加强编辑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能力;为西部大开发培养人才等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7.
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既是满足人们“回归自然”,顺应旅游业发展潮流的举措,又是林业深化改革,实行分类经营,建立发达的产业体系的需要。在梧州地区,更是外向型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1梧州地区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分析1.1良好的开发背景梧州地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992年实现造林灭荒达标后,地委、行署提出本世纪末“在山上再造一个梧州”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同时提出发展外向型林业的构想。1995年林业部正式批准梧州地区为外向型林业改革试验区。1996年开始分别编制试验区林业分类经营总体规划和山区林业综…  相似文献   

8.
《国际木业》2007,37(9):25-26
新法规制定了四个层次的森林经营管理规划过程:在地区一级,便会有一个“地区森林计划”,由地区森林管理部门制定(该计划在莫斯科地区不能实施);  相似文献   

9.
结合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实例,对森林旅游开发中“旅游”与“游”、“保”与“用”,“供”、与“求”三方面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2月中旬,中国老教授协会森林保护学组邀集在京的部分森林昆虫、森林病理专家、教授和高级工程师,座谈研讨近几年来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回顾“九五”国家组织森林病虫害科技攻关所取得的成就,针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申奥”的新形势,讨论21世纪初森林病虫害应研究的问题等。座谈气氛热烈,现简要归纳如下:“九五”攻关成果显著在研讨过程中,陈昌洁、周淑芷研究员介绍了我国“九五”期间“重大森林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课题的实施简况。该攻关内容涉及目前国内发生比较严重的病虫害,包括松材线虫、云南松…  相似文献   

11.
从天牛防治实践谈工程治理的有限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在整个三北防护林受天牛危害的林网中更新较快、克服了一代林网树种单一的缺点、以抗天牛为主的树种组成的宁夏银北二代防护林网”建成 10a后的天牛等虫害为害情况的分析 ,指出 :在人工林完成“森林”发育以前的早期阶段 ,特别在我国三北地区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完全依靠包括树种抗虫特性在内的自然的力量解决初建人工林的病虫害问题是不大可能的 ,努力开发新的 ,当某种病虫害来临或将要来临时 ,既能快速有效地予以扑灭、又不对已形成的初步的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防治技术体系 ,以为人工林向“森林”生态的演进护航 ,是解决我国森林病虫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当勤劳的三湘人民在提前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十年绿化湖南”的目标后,为建设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最近,省政府转发同意省林业厅《关于实现全省跨世纪造林绿化目标的意见》,全省围绕实现55%的森林覆盖率和5.5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的目标,正在展开第二次创业。从崇山峻岭的湘西南到湘北平湖地区,不时可见广大群众整地挖穴、扶苗栽植的热闹场面。衡阳、自治州、永州和张家界等四大片“三难地”绿化攻坚工作已全面铺开。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生食林建设工程已形成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3.
黄龙县在周秦以前,就是一片“烟垂云接,青翠欲滴”的大森林,以后几经战乱,加之历朝历代掠夺式开发,森林资源遭到极度破坏。秦汉时期部分地域已开拓成“村落相望,阡陌相连”的农业区。及至明清,森林更遭大量砍伐,原是“古木森茂”、“时出虎豹”的白起山,“重林处处深”的烂柯山,“长林迷极目”的朱砂岭,“长松巢水鸟”的三岔宝塔沟等地,已变成“万壑奔腾满目愁”的惨象。“常有黄云罩  相似文献   

14.
打造森林“粮库”是端稳中国饭碗、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有效手段。充分挖掘森林的“粮库”潜力需从森林食品产业入手,站在大食物观的角度讨论其发展问题。文中在概述中国森林食品开发潜力、供给特点、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对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进行再认识,进而明晰其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森林食品产业顶层设计、推进森林食品产业规模化建设、构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现代化格局3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森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亚洲国家为了振兴农业,把森林由国家管理改为由当地林木用户自己管理。在采取了此项措施的一些地区,不仅滥伐森林的现象得到制止,而且森林覆盖面积正日益增大。 一些国家是在80年代重新开始让当地居民参与森林管理的,这种作法的成效现在逐渐显露出来了。这些国家的想法是,如果让当地居民重新管理一片森林,他们就会把这片森林看成是自己的而不是国家的东西,因而会努力以 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开发这片林区。 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是最早实施“居民参与森林管理项目”的地区之一,那个项目是邦政府的林业部在8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西孟加拉…  相似文献   

16.
《热带林业》2006,34(2):I0006-I0006
海南佳态森林防害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开发和农业病虫害防治服务的技术研究开发公司。其经营范围: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开发;农业病虫防治;农作物种植;养殖业;花卉种植;农副产品的加工。  相似文献   

17.
植物气味为什么能治病?马荣全长期以来,人们从实践中发现,许多植物气味特别是植物的香味,能够医治人体的某些疾病。因而“气味疗法”已成为一项行之有效的医疗措施。目前,许多国家还建立了“森林诊所”、“森林医院”以及“森林浴场”等,专门利用植物的气味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8.
《林业工作参考》2006,(1):79-83
最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呈良好态势。森林覆盖率已达18.21%,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得到改善,林种结构渐趋合理;非公有制林业快速发展,林业发展后劲充足;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可喜成效;重点沙化地区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控制……我国生态建设状况出现了重大转机,由“破坏大于治理”步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从实践中发现,许多植物的气味,特别是植物的香味,能够医治人体的某些疾病。因此,“气味疗法”已成为一项行之有效的医疗措施,目前,许多国家还建立了“森林诊所”、“森林医院”以及“森林浴场”等,专门利用植物的气味治疗疾病,效果十分显著。那么,...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抚州地区发展高效益林业的条件和基础,总结了本地区高效益林业的类型和经济,就发展森林资源,开发林业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森林旅游业,森林花卉,森林蔬菜,昆虫食品业以及开发林业市场等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