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桉属树种与种源、家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9个桉属树种,其中8个种泊来自原产地,7个家系和7个杂种后代来自国内次生资源进行混合比较,5年生评价结果表明:树种、种源、家系呈极显著差异;尾叶桉及其两个种源、尾巨桉杂交种细叶桉的13544种源适合本试验区戒严和格短轮伐期经营,可获得适应性和生长指标平均值超过平均水平35%的选择效应。其中最优为14534号尾叶桉种源,5年生单株材积0.050.61m^3/株(89.03m^3/hm^2)。种子采  相似文献   

2.
尾叶桉、细叶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简称桉树类,下同)和马占相思、粗果相思及薄果相思(简称相思类,下同)等8个树种,在水土严重流失的贫瘠丘陵地经7年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除巨桉和细叶桉在该立地生长较缓慢外,其余6个树种生长快,产量较高。尤其是尾叶桉和马占相思,7年生胸径年均生长量在1.0cm以上,单位面积生物量(地上部分鲜重,下同)为52.69t/hm2和43.67t/hm2。不同树种的生长比较:桉树类树种(除巨桉外)4年生以前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生长均比相思类树种生长快,4年后相思类树种逐渐赶上或超过桉树类树种。性状生长高峰期分别为:胸径桉树类为2年生(细叶桉1年生)、相思类为3~4年生,树高桉树和相思类均为1年生,生物量桉树类为2~3年生、相思类为4~6年生。  相似文献   

3.
巨尾桉山地造林速生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巨尾桉无性系山地造林速生丰产综合技术研究表明:造林必须过好“五关”即:选地关、灭蚁关、整地关、造林关、抚育关。当主伐年龄7a,蓄积量可达305m^3/hm^2。年均生长量43.5m^3/hm^2,增产效益是杉木、马尾松的6倍。  相似文献   

4.
巨尾桉无性系林分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1~1993年定位连续调查的资料作了统计分析表明,巨尾桉无性系林分树高,胸径,胸高断面积,材积连年生长量峰值分别出现在1,2,3,3年;平均生长量除材积的推迟1.3年,其它林木因子都在同一龄期达到高峰;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达15.8m,平均胸径11.6cm(带皮)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31.2979m^3/hm^2。可见巨尾桉无性系林分生长快速,适宜于短轮伐期集约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   

5.
四川桉树引种及良种选育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我国从80年代中期系统引入桉属优势种质资源,各地选择出适合本地的主栽种(品种),并培育出多个改良品种,开始桉树无性系造林。在集约经营措施下将桉树人工林从80年代前的6.0m3/(hm2·年)提高到30~45年m3/(hm2·年)。四川1986年以来引入了优势桉树种质资源500余个种批号,通过栽培试验研究,选择出巨桉、邓恩桉、史密斯桉、直干桉、尾叶桉等优势种、种源、家系,建立了一定面积约1.33万公顷示范推广林,革新和优化了四川桉树主栽种。本文还阐述了四川桉树良种选育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巨尾桉是最速生长高产的桉树。在相同的条件下造林,进行施肥试验,看出施肥与不施肥以及施肥量多少,其生长量差异非常明显,基肥追肥的,4年半生平均树高13.46m平均胸径11.23cm蓄积量82.73m^3/hm^2,长势名前列茅。  相似文献   

7.
尾叶桉萌芽林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分析施肥对尾叶桉萌芽林胸径、树高及材积等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萌芽林生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以每株施复合肥150g对萌牙林生长作用最大,2年生尾叶桉萌芽林平均胸径8.23cm,平均树高13.53m,平均单株材积0.0374m^3,单位面积蓄积量61.7m^3/hm^2。  相似文献   

8.
巨尾桉无性系山地引种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引进巨尾桉无性系与巨桉,尾叶桉进行山地造林试验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无性系不仅能适宜本地区山地栽培,而且,生长快,3年生平均树高12.1m,胸径12.3cm,单株带皮材积0.0728m^3,去皮材积0.0574m^3,比尾叶桉分别增长23.5%,28.1%,92.1%和140.2%,比巨桉分别增长13.1%,19.4%,56.6%和51.5%。它还具有树干通直圆满,树皮较薄,冠径比小,出  相似文献   

9.
对5年9个月生三种密度(1666株/hm^2、2222株/hm^2和3333株/hm^2)两种配置(1666株/hm^2,株行距分别为2m*3m、1m*6m)尾叶桉试验林的研究表明:密度越大的林分,其冠幅、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就越小;  相似文献   

10.
油麦吊云杉,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主要优质用材造林树种之一,28年生人工林主要林分因子胸径13.4cm、树高12.5m、蓄积285.79m^3/hm^2,其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48cm、0.45cm和10.2m^3/m^2.28年生人工林林分养木层生物量为174.96t/hm^2,平均净生产量达7880.8kg/hm^2,year。这表明该树种人工林具有较高生产 在适生地区大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东省高州县新田林场1立地类型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类型林分平均蓄积量达640.50m3/hm2,年均生长量达20.01m3/hm2,年生长量居全国第二位,其原因是由于具备优良的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2.
乡土阔叶树种生长比较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在广州郊区帽峰山林场开展6 个乡土阔叶树种生产性扩大栽培试验,经5 .5 年的生长观察,结果表明,半枫荷和红锥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树高2 .09 ,1 .81 m ,胸径1 .62 ,1 .61cm ,蓄积11 .33 ,9 .77 m 3/h m 2 ,均属优良速生用材树种,作为生态公益林建设很有发展潜力。木荷虽种植于山脊,但生长相当快,年均生长树高1 .63 m ,胸径1 .33 cm ,蓄积8 .52 m 3/h m 2 ,属生长较快和较好的树种,除作防护林带经营外,也可作为用材林或混交林伴生树种。阴香和海南红豆生长一般,年均生长分别为:树高1 .39 ,0 .87 m ,胸径1 .29 ,0 .75 cm ,蓄积4 .56 ,0 .90m 3/h m 2 ,可作为景观绿化树种。铁冬青生长差,但耐阴性较强,可作为混交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3.
GRANDPERIODOFGRoWTHMongolianoak(Q.mongolica)wasamaintreespeciesofthesecondaryforestsinHeilongjiangProvince.Thesecondaryforestswereforn1edfromthevirginforestwhichwasrepeatlydestroyed.ThatdecidedthatmostofmongolianoaksoriginatedfromthestumpsproutingforthenaturalstandsItwasreportedthatalmostalltheoaktrees1essthan2oyearso1dinthenaturalstandsweresproutingorigin,buttheseed1ingsincreasedwiththeirageintheeasternHeilongiiangProvince(ChenBoxianetal,l965).Thegrandperiodsofgrowthoftheoakwithdiff…  相似文献   

14.
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水地区温暖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对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花椒成活率影响不明显,但对生长量和结果量影响显著。营造花椒经济林,采取3 m×4 m、3 m×3 m株行距,花椒树生长快、树形成型早,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6年实现丰产,平均产花椒果皮1 350kg/hm2以上;营造花椒生态经济兼用林,株行距采取2 m×4 m、2 m×3 m,第4年按隔株挖除的方法调整栽培密度,能增加枝量,扩大树冠,第6年花椒果皮产量可达到1 2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郭小鹏 《林业科技》2010,35(2):8-10
根据引种营造的32年水杉人工林的培育经营情况,计算分析证实,在实验地的立地和气候条件下,营造水杉人工林生长速度快,蓄积年均生长量达到11.5m3/hm2。经济效益大,32年林分的出材量263.85m3/hm2,收入122 312.3元/hm2,利润63 573.85元/hm2。投资回收期PP为17.59年;净现值NPV为5 422.29元,内部报酬率IRR为13.74%,获利指数PI为3.17。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灌溉量(每周0、300 m3· hm-2、600 m3· hm-2、900 m3· hm-2、1200 m3· hm-2、1500 m3· hm-2)的生活污水对杨树林地进行灌溉试验,分析了生活污水灌溉杨树林地对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林下植物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增加,在每周灌溉600 m3· hm-2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林下植物的地下生物量也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每周灌溉1200 m3· hm-2时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17.
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造林密度对6年生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各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桉树人工林各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显著性不同,密度与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6年生U6无性系人工林平均胸径及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以密度D(1665株/hm^2)>C(2250株/hm^2)>B(2812株/hm^2)>A(3333株/hm^2)。密度对树高、林分蓄积量的生长均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林分平均树高生长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递减,林分蓄积量则以C处理最大,达153.9214m^3/hm^2;适宜造林密度范围在1536~2481株/hm^2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密度杉木幼林系统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方奇 《林业科学》2000,36(Z1):28-35
杉木幼林系统是由4个不同密度级处理系列小区组成,栽植密度为1665、3330、4995和6660株/hm^2(以下分别用A、B、C和D代替)。这些小区土壤质地及地形别无二致,都是用1年生实生苗1987年春天定植。8年生时调查了这些幼林系统林木生长、冠层厚度、枝下高以及生态效益等。随着密度由A增加到D:平均胸径生长量从8.1cm降到6.6cm;平均树高生长量由5.9m降至5.4m;平均冠层厚度自4.  相似文献   

19.
残次阔叶林改造为菇木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91年冬被皆伐的残次阔叶林中,1993年进行抚育间伐、补植造林、封山等措施试验表明,抚育间伐试验林生长快,1994年平均树高3.2m,改造后1993 ̄1994年两年树高生长量1.8m,与集约经营的1992年新造菇木林相近,菇木产量高,1991年鲜重20000kg/hm^2,超过封山林和新造林。封山林生长良好,总生物量大,林木生长量和菇木产量次之,枫香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是菇木林建设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20.
杉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每公顷4995株的林地,每公顷平均村积生长量为9.315m3,每公顷年均产值6408.90元。分另]是林龄27年、造林密度3600株/hm2林地的2.49倍和2.38倍;是林龄13年,造林密度3000株/hm2的1.66倍和1.67倍。试验证明在杉木分布区北缘的低山丘陵区,采用合理密植造林,集约经营的管理方式、缩短轮伐期,来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