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雄蜂对其它松叶蜂性信息素的进一步林间反应表明:(2S,3R,7R)-3,7-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和(2S,3R,7S)-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混合物对雄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因此认为,松叶蜂醇丙酸酯的这两种异构体很可能是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可应用于种群监测等  相似文献   

2.
章综述了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了靖远松叶蜂两性引诱作用、信息素的化学分析和室内外生测、信息素诱捕器的设置技术以及信息素在种群监测上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靖远松叶蜂的发生与治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是近几年发现为害油松的一新种叶蜂。1990年在山西省沁源县发现以来,发生面积逐年迅猛扩大,到1996年已达9.38万hm2,为害空前猖獗。1991年—1994年山西省连续四年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文简要介绍了靖远松叶蜂在山西省的发生与防治概况,并提出了靖远松叶蜂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靖远松叶蜂发生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调查资料,对靖远松叶蜂各虫态发生期、发生期期距、发生期与物候的关系以及发生期预测预报的应用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制定了靖远松叶蜂发生期期距表、成虫羽化期信息素监测线形图,总结出期距法预测、信息素引诱监测和物候预测法等预测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5.
土炮喷粉防治松扁叶蜂陈晓忠,于燕群,霍履远松扁叶蜂(AcamtholydaPinivoraEnslin)在国内生于壶关树掌和山东于麻两林场,以幼虫为害油松针叶。受害严重的松树,针叶残缺不全,甚至光秃,连续为害2-3年,林木则干枯死亡。近几年来,壶关县...  相似文献   

6.
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叶蜂(膜翅目:松叶蜂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记述松叶蜂属一新种-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文中附有形态特征图两幅。  相似文献   

7.
3,7-二甲基-1,6-辛二烯(1)在固体酸(分子筛,离子膜和离子交换树脂)作用下与甲酸发生环化水合反应,生成1-(3,3-二甲基环己基)乙醇甲酸酯(4a)和3,7,7-三甲基环庚醇甲酸酯(5a)的混合物,经皂化反应得到相应的醇(4b和5b)。5,7-二甲基-1,6-辛二烯(2)在同样条件下发生类似的反应,生成3,3,5-三甲基环庚醇甲酸酯(6a)经皂化生成3,3,5-三甲基环庚醇(6b)。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吉松叶蜂(GilpiniamassonianaXiao)属松叶蜂科Diprionidae,是危害马尾松的一种新害虫,近年来在安徽滁县沙河集林业总场发生相当严重。经研究,此虫一年发生2代,以预蛹越冬。该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我们编制了“马尾松吉松叶蜂地面茧数”查定表;制定了防治指标;其防治适期为2—3龄幼虫出现高峰期:第1代为5月15-30日;第2代为10月10—25日。以2.5%溴氰菊酯乳油2000—5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4%以上;以2.5%溴氰菊酯乳油等加柴油配成油烟剂进行喷烟防治,效果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了持续控制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XiaoetZhang)的对策,即:加强虫情监测,建立综合管理系统;改善林分结构,充分发挥林分本身的持续抗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护利用现有天敌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及仿生物制剂等。  相似文献   

10.
靖远松叶蜂两性引诱及求偶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的处女雌蜂对林间雄蜂具有极强的引诱作用,而雄蜂、雄茧和雌茧对林间雌蜂和雄蜂没有引诱作用;雄蜂对装有处女雌蜂的诱捕器的趋性行为反应是明显和强烈的,主要表现为在下风口的雄蜂逆风向诱捕器飞行,接近诱捕器时呈明显的“Z”字形飞行轨迹;雄蜂的求偶行为与雄蜂对处女雌蜂诱捕器的趋性行为基本一致,雌蜂的求偶行为主要表现为用前足摩擦触角,腹部做伸缩运动并振翅;温度、风速及降雨等气候因子对求偶行为的影响很大,较适宜的天气条件为晴天、温度25℃、风力小于3级。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硫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SO2 污染角度探讨靖远松叶蜂 (DiprionjingyuanensisXiaoandZhangHymenoptera :Diprion idae膜翅目 ,松叶蜂科 )的暴发原因。室内模拟污染的实验表明 ,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SO2 (日最高浓度 2 5 5 μL·L- 1 )熏蒸过的油松针叶后 ,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增加了 17% ,并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7)。这充分说明经一定浓度SO2 污染的油松针叶可促进靖远松叶蜂的生长 ,从而有利于SO2 污染区的靖远松叶蜂暴发成灾。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在高浓度SO2 (5 10 μL·L- 1 )熏蒸下的油松针叶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减少8% ,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高浓度的SO2 污染可能抑制靖远松叶蜂的生长。野外实验中 ,SO2 污染区油松的有虫 (靖远松叶蜂 )株率和地面平均茧密度大于非污染区。另外 ,关于SO2 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索。SO2 污染区油松针叶的全硫含量显著大于非污染区 (α =0 0 5 ,P =0 0 9) ,全氮含量小于非污染区  相似文献   

12.
靖远松叶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入侵太原市,曾对市国有林场北石崖工区等数万亩油松林和白皮松林造成侵害。介绍了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发生预测方法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利用48种人工合成的松叶蜂性信息素单体在云南进行了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筛测试验,并分别利用二氯甲烷和甲醛提取的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粗提物,和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进行林间诱虫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人工合成的48种松叶蜂性信息素的单体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雄性成虫无引诱效果,需针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重新进行性信息素的结构分析。利用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二氯甲烷和甲醛粗提物的诱虫效果不如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但其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均能诱到祥云新松叶蜂的雄虫,说明该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中含有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成分,但由于提取的性信息素浓度偏低,故诱虫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靖远松叶蜂(Dipion jingyuanensis)是危害油松的重大森林害虫,1994年定为新种。该文对其形态、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主要天敌作了深入研究。此虫在山西省沁源,一般一年1代,以芯内预蛹(拟)在落叶层下越冬,成虫于6月间大量出现,少数有滞育现象,两年完成1代,雌雄性比为1:0.6每雌产卵120粒~229粒,有孤雌生殖现象,幼虫共8龄,每头幼虫取食针叶60根左右、纯林、疏林、阴坡虫口密度大,靖远松叶蜂病毒(NPV)、白僵菌、金头赘寄蝇、大山雀等22种天敌是制约该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松阿扁叶蜂性信息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松阿扁叶蜂性信息素,于2008年5月上旬在河南省灵宝市苏村乡林场对松阿扁叶蜂进行了野外观察、诱捕实验,结果表明:松阿扁叶蜂未交配雌蜂对雄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雄蜂对未交配雌蜂的昼夜趋性反应发生在白天,有两个反应高峰,大的峰在10:00-12:00时,小的峰在14:00-16:00时;总体上,随着雌蜂日龄的增加,其诱捕的雄蜂数量逐渐下降,2 日龄雌蜂诱到雄蜂数量最多,占总量24.58%,1~4日龄雌蜂的雄蜂诱捕量占总量80.73%;未交配雌蜂性信息素的正己烷粗提物引诱雄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飞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以来,靖远松叶蜂在关帝山林局的油松林内猖獗为害,以幼虫取食油松2年生以上针叶,该虫一年1代,以茧内预蛹越冬。7月上中旬为孵孵化盛期,幼虫蜕 皮4次-5次。10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在树冠投影范围内的地被物下结茧越冬。该虫的发生及危害,阴坡大于阳坡,纯林大于混交林。在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害虫发生面积大而集中连片,且蔓延速度快的情况下,宜采用飞机喷药防治法。飞防时间在关帝山为8月中旬。每一架次  相似文献   

17.
靖远松叶蜂是我省新发生的森林病虫害之一,去年,我省集中力量对交城、文水、沁源县和关帝林局境内发生的靖远松叶蜂(原名油松桦叶蜂)实施了飞机低容量喷雾防治和地面人工施放烟雾剂防治,取得了重大突破。防治面积共25.14万亩,其中飞机作业112架次,防治22万亩;地面施放烟雾剂16.7吨,防治3.14万亩。经效果检查,飞防区平均虫口减退率达97.4%,烟雾剂杀虫效果也达90%以上。我省靖远松叶蜂防治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去年,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对靖远松叶蜂防治工作非常重视。针对我省大面积暴发靖远松叶蜂虫灾的情况,姜春云副总理明确指示:“要迅速采取措施扑灭虫灾”;林业部徐有芳部长、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太岳山,关帝山的油松林遭受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为害,笔者经化学药剂筛选试验,及人工剪虫枝和挖茧防治试验,探索出一套防治该虫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靖远松叶蜂是为害油松的一新种叶蜂,油松受害后,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当针叶被取食95%以上时,可使油松生长率降低10.1%,连续2a-3a严重为害,可导致林木死亡。  相似文献   

20.
南华松叶蜂(Diprion nanhuaensis Xiao)属膜翅目、叶蜂总科、松叶蜂科。主要是以幼虫取食针叶,一头幼虫一生可取食针叶700cm左右,危害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通过10多年的观察与防治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南华松叶蜂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为南华松叶蜂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