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浅谈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元高  徐斌 《中国茶叶》2009,31(6):38-39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东南侧,土地面积2798km2,人口21.8万。茶叶产业是福建省武夷山市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07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1.6万亩,其中当年新增茶园面积3982亩;茶叶总产量5568t,出口1580t;茶叶总产值8.05亿元,其中毛茶总产值达1.95亿元。全市涉茶人员达5万余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茶叶企业有211家,有茶叶初制厂1017家,已注册茶叶商标90个。  相似文献   

2.
安溪县生态茶园建设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琼满 《中国茶叶》2008,30(2):32-33
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铁观音之乡,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县,现有茶园面积45万亩,茶叶产量5万吨,涉茶总产值55亿元。2005年以来,安溪县根据茶业发展的需要,县财政每年补贴100万-300万元,用于生态茶园建设。经过这两年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建设生态茶园10万亩,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李明杰  郭锦华 《福建茶叶》2010,32(11):26-27
<正>华安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北部。茶叶是该县农业支柱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全县拥有茶叶面积1.07万hm~2,人均一亩茶,2009年干毛茶总产量1.4万t,产值13.8亿元。从2008年开始利用中央财政发展现代茶叶资金,建设生态茶园0.2万hm~2,在幼龄茶园中套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有机茶生产现状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飙 《福建茶叶》2010,32(11):39-41
<正>茶产业是福建省的特色优势产业,进入新世纪发展加速,2009年茶园面积达292.3万亩,总产量26.57万吨,茶叶单产、总产位居全国第一;茶产业已成为福建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民生产业。但伴随着产能的扩张,带来的生态压力、市场压力和  相似文献   

5.
朱德顺 《中国茶叶》2006,28(6):23-23
高县地处四川省南缘,南有茶园7.42万亩,其中良种茶园2.72万亩,占36.66%。2005年生产各类茶叶3155吨,产值5659万元。茶业是高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2.35万亩,占31.67%,其中实施茶梨和茶林间作的无公害生态茶园2000亩,取得较好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500亩,实践证明,实施茶果间作不仅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还能显著提高茶园经济效益,是一项符合经济、环境、生态可持续的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6.
明溪县地处闽西北,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宜茶山地面积大,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年茶叶产量1300吨,茶叶已成为茶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县建立无公害茶园4000亩,无公害生态茶园1000亩,已初见成效。现根据本县生产实际,笔者对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作一些粗浅讨论,希望对茶叶生产有所裨益。 1 无公害生态茶园模式的类型 目前,建设的无公害生态茶园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1 立体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  相似文献   

7.
加快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现有茶园面积12.66万公顷,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3.57%,1997年茶叶产量10.99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83%。茶叶既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又是广大菜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许多菜区地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越,害虫的天敌种群丰富,大部分茶园远离城镇、工厂,水质、大气、土壤污染程度小,十分有利于无公害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但是,在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方面却相对滞后,有些茶区的产品农残检测还存在超标现象。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省农业厅已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茶园…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6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兼宁德综合试验站长尤志明研究员、杨如兴副研究员、王庆森副研究员等一行4人参加省农业厅召开茶叶工作座谈会,就“我省生态茶园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开展生态茶园建设,有利于确保我省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根据我省区域特点,为茶农、茶企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态茶园建设技术,会议决定由我所起草福建省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生态茶园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文权  张翠香 《中国茶叶》2009,31(10):10-13
2008年我国茶园总面积达171.96万hm^2,但大部分茶区的茶园建设以纯茶园为主。当前在茶区中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衰退、病虫害多发、产量和品质低下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纯茶园的单一种植模式有关。自1986年茶叶专家张顺高先生首次在国内提出“生态茶叶”概念以来,生态茶园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北部,是福建省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叶总产为三明市之首.现全县茶园面积7多万亩,总产为5916t,产值达14478万元,茶叶已成为尤溪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探索安溪特色的生态茶园建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金三角中间结合带,居山而近海,人口107万,现辖24个乡镇458个村(居),是个人多地少的山区大县.茶叶生产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构成我县产茶的三大特点:一是茶园面积大、分布广.全县拥有茶园面积2万hm2,全县24个乡镇均有产茶、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全国产茶县前列;二是涉茶人员多.全县有80%以上的人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其中至少有35万茶农种茶、制茶;三是茶业已成为我县重要民生产业,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76元中,仅茶叶就占50%以上.因此,建设具有安溪特色的生态茶园,是保持我县茶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关系我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江苏茶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茶园总面积达40万亩,茶叶总产值9.1亿元,分别比“十五”初期增长了27.8%和71.7%,茶叶总产量稳定在1.2万吨左右,其中名茶4500吨,在茶叶总产量中的比重由25.0%提高到37.5%,产值占茶叶总产值70%以上。茶业已成为江苏丘陵山区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江苏农业十六个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陈海明 《中国茶叶》2003,25(2):40-41
近几年来,浙江省磐安县积极组织实施“生态富县”战略,大力发展生态茶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到目前为止,已建立生态茶园近4万亩,启动建设万亩有机茶基地,茶叶亩产均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中连片茶园每亩收入达到3400多元,全县农民收入的25%来自茶叶,产茶重点乡镇农民的茶叶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在具体的实践中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宁德地区,是福建省茶业重点产区之一。全区辖于德、福鼎、福安3个市、寿宁等6个县,123个乡镇。县(市)、乡(镇)均产茶。1995年全区茶园面积达70万亩,其中可采56万亩,产茶3.35万吨,总产值8.7亿元,全社会茶叶经济效益总量达10.5亿元,年提供国家税金5000多万元。茶叶对闽东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起着积极作用。如何使闽东茶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此,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寻找闽东茶叶发展出路,望能为21世纪福建茶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闽东茶叶历史地位和作用(一)建国后的茶叶历史回顾建国后,闽东茶叶发展的历史可分为五…  相似文献   

15.
山地生态茶园复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茶园是推动中国茶叶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生态茶园的提出、内涵及其发展,综述了我国生态茶园模式及其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了推动生态茶叶低碳化与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属“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县现有茶园1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4.8万亩,良种率32%。2006年产茶3320吨,产值3.42亿元,主产千岛玉叶、千岛湖银针、睦州云雾及鸠坑毛尖、毛峰等名优茶和炒青等大宗茶,茶叶生产已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茶叶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截至1995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2.7万亩,投采面积8.92万亩,年产4942吨,亩产55公斤。比1983年总产增长180%,亩产增长141%。名优茶已形成规模生产,年产达346吨,产值1727万元。存在问题是:名优茶定型产品少,创名牌意识差;茶叶生产成本高,部分茶园失管;茶叶产品单一,茶叶税赋重达37%,影响生产积极性;市场疲软,生产、加工、出口企业多亏损。措施与对策是:推广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因地制宜发展名优茶;加强茶叶质量与卫生管理,发展绿色食品;创立名牌产品;实行集约经营,获取规模效…  相似文献   

18.
闽东是福建省茶叶重点产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4.7万hm2,良种普及率达95%,年产毛茶4.55万t,毛茶产值6.6亿万元,年创税费8500多万元。全市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首位,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全市直接或间们从事茶业的人员达120万人。茶叶已成为地方财政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已成为农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闽东茶叶发展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企业规模  相似文献   

19.
吴鸿飞 《福建茶叶》2011,33(4):48-49
福鼎市是福建省茶叶主产区,茶叶是福鼎市传统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全市现有茶园面积21万亩,毛茶产量1.66万吨,毛茶总产值7亿元,涉茶人口37.6万人,山区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茶叶。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消费、“绿色”消费已在全世界掀起。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一场以绿色技术壁垒为主要手段的贸易战已经...  相似文献   

20.
德化县是泉州市茶叶小县,现有茶园面积3万多亩,其中采摘面积1.5万亩,平均单产48公斤。因地处闽南乌龙茶产区,受周边产茶大县的影响,群众发展茶叶生产积极性颇高,地理环境适合茶树生长,全县种植有铁观音、佛手、本山、软枝乌龙等品种,加工出来的成品茶品质较优,效益较好。特别是近几年我县连续推广有机生态茶园建设,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