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莉 《福建农业》2007,(2):22-22
油菜是我县主要冬种油料作物。随着油菜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单、双低油菜的种植推广,病虫为害有加重的趋势,特别是自然条件适合发生的年份常常流行成灾。其中,菌核病已成为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宝杆、烂秆、霉萖等,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2.
播种期对直播油菜高产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直播是油菜简化栽培的一种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收割,并要等20d左右才能移栽油菜。改部分移栽油菜为直播油菜,既能充分利用中稻茬口和温光资源,又能节省用工,避免发生因移栽质量等因素而影响油菜产量。决定直播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播种期,只要栽培技术到位,直播油菜同样能取得高产。为探明直播油菜的适宜播种期及其下限,为提高油菜生产水平提供依据,2005年秋播我站进行了直播油菜分期播种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油菜蚜虫是油菜的主要虫害,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同时其还是油菜病毒病的传播者,如果防治不力,会给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油菜的各个生长期防治好蚜虫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油菜蚜虫威胁着油菜的一生,如果防治不力,会给油菜生产带来很大不利。因此,在油菜的各个生长期防治好蚜虫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杂交油菜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于苗期,越冬明,苔期,花期取样对杂交油菜的生理特性进行考察,结果杂交油菜干物质生长率冬前显高于常规品种,而春后则低于常规品种,杂交油菜与其父母本相比也是冬前生长率高,春后生长率低。叶面积生长,光合作用强度,硝酸还原酶活力,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也表明,杂交油菜苗期生长优势强,春后生长优势减弱。杂交油菜产量优势最为明显,种子含油也有一定的杂种优势。本试验还对抗坏血酸含量与油菜的抗性和  相似文献   

6.
油菜蚜虫巧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建彬 《农技服务》2006,(11):28-28
蚜虫是油菜的主要虫害.在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同时还是油菜病毒病的传播者.如防治不力,将会给油菜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油菜的各个生育期进行蚜虫防治十分重要。1、苗期早治育苗移栽的油菜在苗床期,直播油菜在5叶期前,其叶片嫩绿,易受蚜虫危害。苗期蚜虫多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造成菜苗生长停滞,甚至死亡。油菜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3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进行育苗移栽的油菜在移栽前两天喷药1次,以防蚜虫随苗带入大田。  相似文献   

7.
复果油菜新种质的创建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和6个世代的鉴定选择,培育了甘蓝型复果油菜90-12和白菜型复果油菜92-16。对500株以上群体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它们的复果株率达100%,单株复果率达40%以上。尽管复果油菜的角果长度、每果粒数和千粒重随着果柄上结角数目增加而减少,但由于复果油菜的单株角果数比普通油菜多33.20%~56.55%,从而使复果油菜的单株产量较普通油菜增加29.38%~35.26%。甘蓝型油菜复果性状由3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但在甘白种间杂种1代表现母性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8.
油菜种植产业化、种子杂交化是当前国内外油菜生产的主要方向,也是云南省油菜生产的必然要求。“八五”以来,云南省的杂交油菜育种工作取得了显的进展,为杂交油菜大面积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本就影响云南省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B.napus L.)是国内外广泛栽培的主要油菜类型之一。由于生态条件的差异,甘蓝型油菜可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三种。各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温、光条件有较大差别。我国于解放初期从日本引进甘蓝型油菜,经与我国白菜型油菜——南方油白菜(Brassica chinesis var oleifera Mak)杂交改良后形成了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类型。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南通市主要油料作物,但过去种植的油菜品种属双高(高芥酸、高硫苷)品种,含油量低,油品质量不高.饼粕绝大部分作肥料处理,附加值低,种植油菜的综合效益不高。为提高油菜籽品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1999年以来,南通市先后承担了江苏省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双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产加销一体化开发”两项目;2002年又实施了国家级南通市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与建设,加快了南通市双低油菜生产发展,提升了双低油菜产业化水平。因此南通市不仅是江苏省油菜生产大市和油菜高产市,而且成为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国家双低油菜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油菜是海安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程度已成为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化学除草是油菜生产中的一项极其有效的技术措施。为寻找适合我县使用的高效、安全的油菜田除草剂,我们于2004年对全县不同区域油菜田杂草的发生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有关药剂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油菜产业的发展与标准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综述了世界油菜产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品种改良是油菜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展望了新世纪油菜品种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近期颁布的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的行业标准化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的油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油菜生产历史较短,但国家对油菜生产比较重视,有关发展油菜生产的措施比较得法。因此,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油菜生产和加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油菜生产基本情况澳大利亚的油菜与其他国家有明显的不同,通常在秋季播种(5月份),应用的则为春性油菜品种,收获期为初夏(11月份),西部收获期比东部早。澳大利亚除了北澳和昆士兰州外,其他各州均种植油菜,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是油菜的传统产区,而西澳则是双低油菜发展最快的地区。影响澳大利亚油菜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年降雨量,年降雨量在325~750mm之间的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4.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油菜主产区之一。该区域气候条件适宜油菜生长,同时也有利于杂草的发生,杂草种类多、危害重,因此,控制杂草危害是确保油菜持续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青海省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油菜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双低甘蓝型油菜以其良好的品质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而以高产优质的杂交油菜种子需求量最大,迄今整个西北地区种植的油菜80%为杂交种。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制种实践工作,总结了一些控制杂交制种纯度的经验以及油菜杂交制种高产途经。  相似文献   

16.
油料的生产现状和应对入世方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世界油菜主产国的生产特点和我国油菜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对应加入WTO发展我国油菜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营养对脂质的需要和油料产品的深加工潜势,预测油料有广阔市场。又从油菜对高原气候的适应性和抗灾稳产能力,论证了油菜在我省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地位。提出扩大油菜生产,发展油菜产品加工,是我省农业开发增值和加工增值有机结合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年来黑龙江垦区油菜面积减少的趋势,分析了油菜生产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油菜种植当年的直接经济效益不稳定以及与发展粮豆生产的占地矛盾。根据10多年油菜发展的经验认为要全面评价油菜的作用,除其本身经济效益外,更主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在提高垦区种植业综合效益中的作用。提出了发展垦区油菜生产的方向,合理发展油菜生产,以促进垦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较系统地研究了油菜蚤跳甲的生活史,各虫态发育历期,成,幼虫习性及发生与油菜播期,种植方式,油菜品种,类型,土壤质地等条件的关系,首次报道了油菜蚤跳甲成虫秋季交配产卵习性及在室内部分孵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油菜超稀植栽培增产效果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油菜超稀植高和栽培试验分析和出,超稀植油菜增产主要依靠单株的角果数增加,其次是角粒数增加,而千粒重影响很小,油菜超稀植适宜播期可辨宽到9月18日之前,仍可获得高产,油菜的分枝节位与栽培水平直接相关,油菜油苔初期主要摘断有超越补偿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