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古埃磁天平法测定[Cu(NH3)4]SO4和[Co(NH3)6]Cl3的磁化率。根据测定得的摩尔磁化率XM,求出该配合物分子的磁矩Um和未成对电子数,并推断[Cu(NH3)4]SO4和[Co(NH3)6]Cl3的共价结构。  相似文献   

2.
用古埃(Gouy)磁天平法测定(Cu(NH_3)_4)SO_4和(Co(NH_3)_6)Cl_3的磁化率。根据测定得的摩尔磁化率X_M,求出该配合物分子的磁矩U_m和未成对电子数,并推断(Cu(NH_3)_4)SO_4和(Co(NH_3)_6)Cl_3的共价结构。  相似文献   

3.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双峰驼羔全血和被毛Se、Fe、Zn、Cu、Co、Mn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计算出Fe/Zn、Fe/Cu和Cu/Zn的比值。结果表明被毛中元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全血,当地驼羔处于低Mn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南方镰孢属马特组的调查和分类研究,鉴定出3个种和2个变种,即:(1)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Sace;(2)茄病镰孢真马特变种Fusarium solani(Mart.)Sace.var.eumartii(Carpenter)Wollenweber;(3)茄病镰孢爪哇变种Fusarium solani(Mart.)Sacc.var.javanicum(Koorders)Ye,comb.nov.;(4)兰色镰孢Fusarium coeruleum(Libert)Sacc.;(5)腹状镰孢Fusarium ventricosum Appel et Wollenweber。  相似文献   

5.
对试验和对照组鹅心、肝、肌胃、肌肉、片毛与绒毛中9种元素Cu,Mn,Zn,K,Na,Ca,Mg,Mo,Fe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鹅心、肝、肌胃与肌肉中这9种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片毛与绒毛中的Cu,Mn,Zn,Fe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多13.8%,12.9%,18.5%,15.1%和13.6%,16.4%,15.2%,14.4%,说明鹅绒助长剂促进羽绒生长的作用与这4种元素在羽绒中沉积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自穿孔方法制得了Co-γ-Fe2O3作高分辨电镜分析用的火棉胶微栅支持膜。对磁粉颗粒的EDS线扫描表明Co铁氧体主要分布在以γ-Fe2O3为芯的表面层,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表明表面层Co铁氧体的结晶方向为[110]平行于长轴,其厚度在2nm左右,CoFe2O4外延生长取向并非与芯部γ-Fe2O3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实了在银杏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7种微量元素对细胞生长率和黄酮醇糖苷含量有明显的影响。MnSO4,ZnSO4,H3BO3三组试验中,当浓度分别为MS培养基原浓度时,细胞生长率最高,黄酮醇糖苷含量随MnSO4浓度增加而下降;在分别Co^6+,Cu^2+,Co^2+的三个处理中,其细胞生长率和黄酮醇糖苷含量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鹅绒助长剂对鹅体9种化学元素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试验和对照组鹅心,肝,肌胃,肌肉,片毛与绒毛中9种元素Cu,Mn,Zn,K,Na,Ca,Mg,Mo,Fe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鹅心,肝,肌胃与肌肉中这9种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片毛与绒毛中的Cu,Mn,Zn,Fe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多13.8%,12.9%,18.5%,15.1%和13.6%,16.4%,15.2%,14.4%,说明鹅绒助长剂促进羽绒生长的作用与这4种元素在羽绒  相似文献   

9.
选用70-80日龄长本杂种猪25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以测定不同添加水平的石蜡包被处理微量元素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组织器官中存留 时的影响。A组为对照组,不添加微量元素,B组按日粮中Cu,4mg.kg^-1,Mn,15.5mg.kg^-1,Fe,39mg.kg^-1,Zn,60mg.kg^-1,Se;,0.15mg.kg^-1;i,0.14mg.kg^-1添加,C组和D组几种元素的添加水平分别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连续浸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石灰性土壤在不同利用方式下铁、铜的形态组成及其与有效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铁主要以RES—Fe和R_2O_3—Fe形态存在;铜主要以RES—Cu形态存在,其次是FXC—Cu和R_2O_3—Cu。土壤中RES—Fe的相对含量旱地土壤高于水旱轮作土壤,而水旱轮作土壤又高于冬水田,R_2O_3—Fe、CA—Fe、OM—Fe都是旱地土壤低,冬水田最高。土壤中WS—Cu、EXC—Cu和ERMn—Cu三种形态含量:冬水田相对最高,水旱轮作次之,旱地最低。有效铁与CA-Fe和R_2O_3—Fe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冬水田供铁较充足,而旱地土壤易于缺铁。有效铜与EXC—Cu和ER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冬水田供铜较充足,旱土土壤则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甘肃陇南地区绵羊食物链系统中微量元素分析和补硒效果观察表明,当地土壤和牧草中S_(?)含量分别为(0.154±0.02)×10~(-6)和(0.02±0.01)×10~(-6),绵羊全血和被毛S_(?)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认为当地绵羊以营养不良为特征的疾病为硒应答性健康不佳。  相似文献   

12.
筛选出5囊无机化合物作为载体或溶解度调控剂与铜(Cu)硒(Se)和钴(Co)三种微量元素添国剂均为混合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溶解,经模型制成一定重量、圆形或圆或椭圆的光滑丸子,经过体外模拟瘤胃条件的溶解试验后,从口投入安装瘤胃瘘管的三只山羊瘤胃中。然后从瘘管取瘤办内容物测定微量元素释放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采血测定微量元素。试验结果,在体外模拟条件下,Cu、Co、Se释放速度分别为73.33  相似文献   

13.
喷施硫酸钴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苜蓿对钴的吸收利用规律及苜蓿体内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在叶面喷施试验中,设喷施硫酸钴3个Co水平:100、300、600mg/kg,研究了不同施钴水平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喷施硫酸钴可以显著提高苜蓿干草产量,其中施钴量为300mg/kg的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CK(清水)提高27.53%。喷施硫酸钴可显著提高苜蓿钴和锌的含量,显著降低苜蓿硼、硒的含量,对苜蓿钼、铁、锰、铜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喷施硫酸钴可显著提高苜蓿钴、硼、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营养物质积累量,除钴积累量以施钴量为600mg/kg的处理最高外,其余元素积累量都以施钴量为300mg/kg的处理最高。喷施硫酸钴可显著降低苜蓿硒的积累量,对苜蓿钼积累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不同施钴水平对苜蓿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微量元素营养物质的积累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健康羊全血和被毛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检测了健康羊全血和被毛中9种微量元素(Zn、Cu、Mo、Cd、Fe、Se、Pb、As、F)和3种常量元素(Ca、Mg、P)的含量。结果表明,Cu、Se、F等以及常量元素分布比较集中,被毛Zn、Mo等变异度较大;被毛中Zn、Cu、Se、Cd、Pb、F、Ca、Mg含量显著高于全血水平,而Fe、As、P则相反。部分元素与年龄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山羊全血Zn、Fe和绵羊被毛Mg随年龄增长而升高,Cu则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所有元素均对性别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分别生活于人工圈笼、猴园和野外的3组猕猴(每组10只)被毛中的6种微量元素(Cu,Fe,Mn,Zn,Pb与As)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Cu和Fe的含量无差异(P>0.05),但人工饲养(猴园和笼养)猕猴被毛中Mn,Pb和As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野外猕猴(P<0.01),而野外猕猴被毛中Zn的含量显著高于人工饲养猕猴(P<0.05)。将上述结果与已报道的川金丝猴和人类毛发相应元素的含量做比较分析,提示适当调整人工饲养猴饲料中Mn,Zn,Pb的添加量可作为改善猕猴被毛质量的尝试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分别生活于人工圈笼、猴园和野外的3组猕猴(每组10只)被毛中的6种微量元素(Cu,Fe,Mn,Zn,Pb与As)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Cu和Fe的含量无差异(P>0.05),但人工饲养(猴园和笼养)猕猴被毛中Mn,Pb和As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野外猕猴(P<0.01),而野外猕猴被毛中Zn的含量显著高于人工饲养猕猴(P<0.05)。将上述结果与已报道的川金丝猴和人类毛发相应元素的含量做比较分析,提示适当调整人工饲养猴饲料中Mn,Zn,Pb的添加量可作为改善猕猴被毛质量的尝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合锌硒片对尘肺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Ⅰ期尘肺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合锌硒片治疗3个月.测定服药前、服药1个月后血清SOD,MDA的含量及微量元素锌、硒及铜的含量.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活力、MDA及硒、锌、铜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SOD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降低,微量元素锌、硒含量增高,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合锌硒片能调整体内微量元素比例,提高尘肺患者抗氧化作用,可用于尘肺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牛地方性氟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宁夏青铜峡市黄牛地氟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黄牛有地方性氟病的流行。在检测机体内外环境氟含量的同时,对饮水、饲料、土壤和黄牛全血硒、铜含量测试发现:黄牛患有地氟病的同时,伴发亚临床的低硒和/或低铜血症。因此,确定其病的实质是高氟低硒低铜综合症。其病原是受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水土食物链作用于动物机体而引致的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代射失调,并有工业污染造成大气氟含量过高的协同因素。首次在生产条件下于高氟病区选定黄牛3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1)高氟对照组;(2)高氟每日添加025mg·kg-1亚硒酸钠组;(3)高氟每日添加15mg·kg-1硫酸铜组;(4)高氟每日添加025mg·kg-1亚硒酸钠+15mg·kg-1硫酸铜+1mg·kg-1硫酸镁组。另于非病区选定黄、奶牛各8头做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试验的第0d,30d,83d采样分析,采用6×3析因实验设计和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黄牛地氟病的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①过量氟对非骨组织的血细胞产生毒害,使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约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受抑制;电镜扫描观察,见有大量红细胞变形,呈“棘球状”、“多角型或星芒状”,并引致免疫功能低下和造血工?  相似文献   

19.
硒铜镁对黄牛地方性氟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2 头地方性氟病黄牛随机分为4 组, 每组8头。1 组为对照组, 饲喂基础日粮, 2~4 组为试验组, 每天饲料中分别添加0.25 m g/kg 硒; 15 m g/kg 铜和0.25 m g/kg 硒 15 m g/kg 铜 1 m g/kg 镁, 连续饲喂83 d, 观察硒铜镁对地方性高氟黄牛体氟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 地方性氟病黄牛血硒、血铜含量远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 血氟明显超标。加硒组 (2组) 和加硒铜镁组 (4组) 黄牛血清氟含量第83 天与第0 天以及同期对照组牛相比, 下降极显著 (P< 0.01), 血硒随饲料硒的添加量而上升, 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血铜值反而下降。加铜组 (3 组) 黄牛血清氟含量明显降低 (P< 0.05), 血铜值也随之降低 (P< 0.05), 血硒变化不明显 (P> 0.05)。地方性氟病黄牛添加适量的硒铜镁, 能增加血氟的排出, 提高血硒含量, 但降低了机体的血铜值。揭示硒铜镁能防制动物地方性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