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铁皮石斛轮纹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近年来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叶片及茎秆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轮纹病的病原菌及筛选其有效防治药剂,通过分离物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测定了11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从铁皮石斛病样中分离到的菌株TPLW01在致病性试验中表现出的症状与其田间自然感病症状一致,证明菌株TPLW01为铁皮石斛轮纹病的致病菌。该病原菌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初期为白色、绒毛状,后期菌落上长出同心环状排列的暗绿色至黑色的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梗无色,圆柱形,有3~5轮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5.0~7.5μm×1.5~2.5μm;形态特征与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一致。该菌rDNA-ITS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MF939638,与露湿漆斑菌(登录号KX421205.1)同源性为100.0%,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确定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露湿漆斑菌。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 500倍液、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达到100.0%,表明这4种药剂可用于铁皮石斛轮纹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辣椒炭疽病发生为害,筛选出防治效果好的药剂,采用43%硅唑·咪鲜胺水乳剂1 500倍液、70%苯醚·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30%溴菌·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粉剂3 000倍液、2.1%丁子·香芹酚水剂600倍液进行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在辣椒结果初期第1次施药预防,炭疽病发病初期第2次施药防治,间隔7d第3次施药.第3次药后10d调查,30%溴菌·咪鲜胺1 000倍液、2.1%丁子·香芹酚600倍液、43%硅唑·咪鲜胺1 500倍液、70%苯醚·咪鲜胺4 0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85%、82.03%、80.70%、78.29%和77.79%,可作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3.
太子参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系统学方法对引起贵州黄平县和六枝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太子参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以菌丝生长法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7%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油以及1%申嗪霉素悬浮剂进行了室内药效筛选。结果表明:引起贵州太子参叶斑病的病原菌为Ascochyta versabilis,该病原菌为太子参病害新记录;5种杀菌剂除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 000倍对A.versabilis的抑菌率较低外(51.4%),其余4种供试杀菌剂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37%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2 000倍和40%氟硅唑乳油2 000倍对A.versabilis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均高于90%;1%申嗪霉素悬浮剂2 000倍对该病原菌的抑制率为72.3%。  相似文献   

4.
8种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法测定了白术角担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同时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430g/L戊唑醇悬浮剂对角担菌的菌丝抑制率相对较高,EC50均低于10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末次施药20d后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和430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的防效均超过58%,而且防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药剂处理对白术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计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1%百部·楝·烟乳油800倍液、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个施药处理,在商洛茶园开展茶蚜防治试验。喷药后3 d,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为92.71%;喷药后7 d,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分别为94.22%、94.09%、91.91%,而1.1%百部·楝·烟乳油800倍液处理的防效显著低于其他施药处理。  相似文献   

6.
防治高原地区草莓炭疽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引入西藏日喀则后,炭疽病是其主要病害,在当地发生严重。对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市售药剂进行快速筛选试验,比较了40%五氯硝基苯粉剂、70%(?)霉灵可湿性粉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0%五氯·福美双粉剂对温室内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发现40%五氯硝基苯粉剂1 000倍液喷施处理防效最高,第3次药后的病指校正防效达到81.9%,防效与速效性均优于其他供试药剂。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玉米中、后期叶斑病(大斑病)有效的农药种类,从而为田间防治奠定基础,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室内抑菌率和毒力。结果表明,抑菌率较高的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25%吡唑嘧菌酯乳油,均达70%以上;其次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和1 000倍液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 000倍和1 200倍液,抑菌率均大于6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25%嘧菌酯悬浮剂的EC_(50)较低,分别为0.022、0.150和0.512 mg/L。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EC_(50)值为对照,得出不同杀菌剂相对毒力指数,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25%吡唑嘧菌酯乳油对供试玉米大斑病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说明4种药剂对大斑病病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引起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2015年10月于安徽省金寨县猕猴桃基地采集具有典型软腐病症状的40个果实病样,对分离所得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测定了10种常用药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结合分离物的形态学特征及rDNA-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10株经致病性验证的菌株均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药剂筛选结果显示,多菌灵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高达91.97%,其次是95%三唑醇1 600倍液,抑制率为81.72%,其余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低于80.00%;多粘芽胞杆菌对该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未见该病菌孢子萌发,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 000倍夜、10%混合脂肪酸水剂100倍液、95%三唑醇原药1 600倍液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80倍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81.00%。表明多菌灵和多粘芽胞杆菌是防治葡萄座腔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9.
西藏八角莲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格杰  何建清 《植物保护》2007,33(5):124-127
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药材基地的西藏八角莲叶片病斑上分离到1种炭疽病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西藏八角莲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药剂有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倍数在2000倍时,对菌丝和孢子的抑制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种子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水稻品种处理后恶苗病的发病情况,旨在选出新型、高效的种子处理剂。试验结果表明,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后,对恶苗病的防病效果明显优于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在种植高感病品种的地区,要注意选用氰烯菌酯、杀螟·乙蒜素等高效浸种药剂,以提高控病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在云南省瑞丽市柠檬上发生一种严重的苗期新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柠檬苗的嫩叶、嫩梢和茎,症状表现为褐色叶斑,枝梢枯,严重时植株叶片全部脱落,甚至整株干枯而死。本研究从柠檬苗的病叶和茎上分离得到23株菌株。对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的观察表明,这些菌株都属于疫霉属棕榈疫霉。致病性测定证明,该菌为柠檬苗疫病的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并测定其中4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3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在90%左右。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21.372、133.392、133.833mg/L和814.071mg/L,其中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有效中浓度最低,相对抑制效果最好。4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表明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现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木霉Trichoderma spp.厚垣孢子可湿性粉剂的储存性能及应用效果,采用稀释涂平板法测定了保存过程中木霉Tr-92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可湿性粉剂的存活率以及在黄瓜叶片上的定殖能力,并采用盆栽试验法比较了2种木霉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木霉厚垣孢子制剂贮存180 d时孢子存活率达到72.8%,显著高于分生孢子制剂的42.2%;喷施后7 d,木霉厚垣孢子制剂和分生孢子制剂在黄瓜叶片上的定殖数量分别为1 580个/cm~2和1 490个/cm~2,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厚垣孢子制剂定殖时间大于分生孢子制剂;1 000倍稀释的木霉厚垣孢子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达99.20%,与嘧菌酯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在喷施后7 d和12 d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分生孢子制剂。研究表明,木霉厚垣孢子制剂的储存性能和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均显著优于木霉分生孢子制剂。  相似文献   

13.
布朗李叶枯病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布朗李叶枯病在湖南布朗李树上一般株发病率为20%~35%,叶发病率10%~25%,病情指数10~25;严重地区株发病率达100%,叶发病率50%~70%,病情指数25~35。病原菌为Macrophoma kawatsakai Hara。病菌从叶尖或叶缘侵入,形成叶枯或半圆形的病斑。实验室药剂筛选证实,抑制该菌菌丝生长效果良好的化学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菌克星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5%疫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等;抑制孢子萌发效果良好的化学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5%疫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5%石硫合剂可湿性粉剂等。  相似文献   

14.
苍术黑斑病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苍术黑斑病叶片上分离得到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Kunze) Wiltshire],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15~35℃都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pH在4~11都能生长,最适pH为6.0~7.0。在Czapek培养基上,病原菌以葡萄糖和甘露醇为碳源生长最好,以硝酸钾为氮源生长最佳。30%苯醚甲.丙环乳油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而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作者开展了甲硫·氟硅唑70%可湿性粉剂防治梨黑星病试验,6次药后2 000倍液对叶片和果平均防效最高,分别达到78.0%和79.09%,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四种杀菌剂对金银花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处理样品的绿原酸含量,以筛选出符合金银花规范化种植需要的药剂。结果表明,施药后14天以15%三唑酮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77.8%,其次是15%三唑酮1200倍、50%多菌灵500倍液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75.7%和70.8%,极显著地高于3%中生菌素500和1000倍及2%农抗1201000倍液处理的防效。2%农抗1205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达60.3%,与前三种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好于后三种处理,但未达极显著水平。15%三唑酮1200倍防治处理的绿原酸含量最高,达1.683%,其次是50%多菌灵500倍处理,绿原酸含量达1.539%,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可作为金银花规范化管理中白粉病防治优先采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7.
经调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制种生菜菌核病在各生育期均有不同程度发病,为了筛选出能有效防治生菜菌核病的杀菌剂,本试验以发病较重的绿叶散叶型生菜为试验材料,选用6种杀菌剂对生菜菌核病病菌进行了抑菌作用研究。室内抑菌试验表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抑菌效果较显著,抑菌圈分别为32.7、 32、30.7 mm,而20%乙酸铜抑菌圈最小,为19 mm。5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的防效明显高于其他3种药剂,防效分别达到了77.71%和73.44%,是防治制种生菜菌核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8.
引起云南省灯盏花根腐病的病原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3种真菌,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为灯盏花根腐病的2种新病原,其中茄病镰刀菌为主要致病菌,其分离率为42.86%,茄病镰刀菌有伤接种发病率为70%,无伤接种发病率为56.7%。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亿活芽胞/g 枯草芽胞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5种供试杀菌剂对灯盏花根腐病主要病原茄病镰刀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对茄病镰刀菌都有抑制作用。对茄病镰刀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0 4、0.050 7、0.053 5、0.081 3和8.624 0 mg/mL,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中浓度最低,相对抑制效果最好。5种药剂的毒力相关系数均在0.89以上,表明药剂质量浓度与抑制作用呈较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