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农村》2000,(2)
定海区白泉镇的大棚草莓-西瓜这个种植模式,自1994年示范成功以来已实现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纯收入超万元目标,近年又逐步摸索,进一步发展成大棚草莓-西瓜-早熟5号白菜一年三套三熟的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自然生态资源,新辟了一条农业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道路。1.产量与效益以承包大棚的张全武大户为例,1998年该模式亩产草莓2000千克,春节前后上市,产值24000元;西瓜2000千克,产值2200元;早熟5号白菜1500千克,产值1500元;合计亩产值27700元,扣除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业》2008,(11):51-51
<正>辽宁地区试种的小麦、水稻1年2熟试验获得成功,实现辽宁地区种植高产小麦、水稻1年2熟的突破。试验数据显示,第1茬小麦平均667米2产400千克,第2茬水稻平均667米2产413千克。至此,粮食产量比单种一季水稻(按辽宁水稻最高平均667米2产600千克记算)增产66.7%,实现了土地的高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2008,(32):51-51
<正>辽宁地区试种的小麦、水稻1年2熟试验获得成功,实现辽宁地区种植高产小麦、水稻1年2熟的突破。试验数据显示,第1茬小麦平均667米2产400千克,第2茬水稻平均667米2产413千克。至此,粮食产量比单种一季水稻(按辽宁水稻最高平均667米2产600千克记算)增产66.7%,实现了土地的高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正>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农民调结构稳增收,在原有“早稻-再生稻-莴苣”“烟叶-晚稻-莴苣”种植模式的基础上,推广“甜玉米-中稻-莴苣”种植模式。该模式在2020年高产示范种植中,每667平方米(1亩)甜玉米产量1485千克、中稻产量760千克、莴苣产量4050千克,每667平方米年产值达13088元。“甜玉米-中稻-莴苣”一年三茬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拱棚西瓜与水稻轮作,是我县近年来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据统计,在我县流洞、山北等地种植面积500余亩,亩产西瓜4000千克左右,水稻500千克左右,一年两熟亩总产值达3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金康书 《新农村》2000,(1):12-12
为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笔者在金华市城郊婺城区良种场进行了“春萝卜一夏西瓜一秋豌豆”一年三熟种植模式试验,效益显著,对发展城郊型效益农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该种植模式的效益及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种植效益试验地点选在婺城区良种场何志忠户,面积为3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第一熟实收鲜萝卜7536.5千克,产值为7529.4元(1998年市场批发价,下同),获净利润5997.9元;第二熟夏西瓜实收4448.4千克,产值为4288.7元,获净利润3123.3元;第三熟秋豌豆实收鲜荚1164.9千克,产值为3157.2元,获净利润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浦门街道、三界镇等地,“花生-单季晚稻”高效种植模式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经调查验收,上半年每亩花生产值2200元,又因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地力,使单季稻产量每亩增产40~50千克,增加产值100元左右,比种植两季水稻的效益大大提高。现将“花生一单季晚稻”种植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广西河池市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山区农业市.为探讨高寒山区中稻田一年三熟免耕丰产栽培模式,提高农民种田收入,2003年以来,在我市中稻地区实施2390公顷的"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试验与示范,其中超级稻免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71.3千克,再生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326.9千克,大蒜免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蒜头368.4千克,一年三熟每667平方米产值达3291.7元,比传统耕作每667平方米增加纯收入2319.5元.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烟-稻-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县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烟-稻-菜栽培模式随之发展起来,一改原来的1年只种1季或两季水稻为“烟-稻-菜”三熟制。每667平方米全年总产值达3165~3880元,其中早季烟叶产量125~150千克,产值1250~1500元:烟后晚稻单产550~600千克,产值715~780元;菜(甘蓝)产量3000~4000千克,产值1200~1600元。  相似文献   

10.
<正>大棚西瓜-水稻一年两收栽培模式,可以减轻西瓜连作易发的病虫害,西瓜藤蔓可以粉碎翻耕作为水稻的绿肥,这种栽培模式正常情况每667平方米(1亩)西瓜产量2500千克,水稻产量500千克。由于西瓜品质好,果个大小适宜,上市早,卖价高,667平方米两项收入在7000~10000元,是目前替代传统水稻、棉花轮作的最佳模式之一。该模式既显著提高了水稻种植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浙西南地区山地菜豆-盘菜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四季豆后茬空闲田,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效益,每亩平均产值达1.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促进了浙西南山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菠菜-地膜玉米-白萝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冰 《河北农业》2006,(10):9-9
地膜菠菜、玉米、白萝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每亩可收获菠菜700千克,地膜玉米每可收嫩玉米棒5000-6000个;白萝卜可亩产5000千克以上。是一项种植简单、操作方便、见效快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此模式适宜河北省冀南地区,其中春提前黄瓜2月初育苗,3月中旬移栽,6月底拉秧,亩产6000~7500千克;越夏番茄6月上旬育苗,7月上旬移栽,11月中旬拉秧,亩产7000千克;深冬菠菜11月下旬直播,翌年2月中下旬收获上市,亩产2000-2500千克。该"三茬"种植模式平均亩效益可达3万元以上。一、设施类型及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新三熟种植模式第二季种植夏播西瓜的可行性,2005年在大墅镇儒洪村进行了试种,在第一季种植的春马铃薯收获后,接茬种植西瓜取得成功,情况如下。1·产量表现在淳安县的大墅镇试种秋西瓜3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实收西瓜6·3万千克,平均亩产为2100千克,购销户到田头以1·  相似文献   

15.
稻田冬季翻耕晒白,春季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再种植一季水稻,这是我镇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的成功栽培模式。通过实行水旱轮作,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稻亩产450-500公斤,比非轮作增产8%-10%。一般鲜薯亩产1500-1600公斤,高产达2000-2500公斤以上,比只种一季水稻,亩增加产值500-8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巩固和发展水稻、油菜生产,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办了油—稻两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千亩高产示范,千亩片油菜亩纯收入753.3元,水稻亩纯收入1 151.5元。非项目区油—稻两熟油菜亩纯收入460元,水稻亩纯收入480.5元。油—稻两熟项目区比非项目区亩增纯收入964.3元,经济效益可观,该技术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特粮特经作物是我市的一大主导产业。经过长期的实践海门农民总结出的特粮特经的高效种植模式,这些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高,现介绍如下:1青蚕豆+榨菜/收青春玉米+青毛豆-秋马铃薯(或秋豌豆)1.1产量与效益该种植模式一般亩产青蚕豆荚700千克,榨菜鲜头1000千克,青玉米果穗750千克,青毛豆荚300千克,马铃薯1000千克,全年亩产值3500元,亩效益2800元。1.2茬口配置  相似文献   

18.
<正>察布查尔县常年种植水稻133千米2左右。近几年,察布查尔县依托农业、生态、资源优势,在全疆率先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发展有机水稻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县。一、有机水稻发展现状2008年,察布查尔县在良繁场试种有机水稻1.4公顷取得成功,201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8公顷,667米2产量达420千克;2011年,全县种植有机水稻6.5千米2,完成万亩有机水稻基地国家认证,产品取得了  相似文献   

19.
滕州是"中国马铃薯之乡",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达65万亩,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形成了多种栽培模式,其中春季地膜栽培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面积10万亩左右,每亩纯收益6 100元。分析了这种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分别介绍了春季地膜栽培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浦城是闽北山区农业大县,耕地复种指数较低,种植单一,效益不高。为了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难题,自1995年以来,浦城县政府积极调整粮经结构,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烤烟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烤烟已超过3000公顷。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试验、示范基础上,近年来大力推广烤烟—水稻高产栽培模式。这种一年两熟栽培模式效益高,两季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这种种植模式,还改变了以往只种一季水稻、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