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我国是甘薯生产大国,据国际马铃薯中心1991年统计,世界甘薯产量的85%来自中国。近几年来甘薯病毒病危害不断加重,成为甘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即使耐病毒品种感染病毒后产量也会减少20%以上,因而甘薯病毒...  相似文献   

2.
甘薯脱毒苗检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甘薯病毒病是甘薯上的重要病害,由于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病毒,就会通过薯块或薯苗在甘薯体内不断增殖、积累、代代相传,使病害逐代加重,造成甘薯严重减产。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培育脱毒甘薯是防治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质量的首选方法。目前,脱毒甘薯已开...  相似文献   

3.
福建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营养丰富,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是我国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由于病毒病的发生危害,引起甘薯品种种性严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不同甘薯品种茎尖脱毒与快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作物,在世界范围广泛种植。甘薯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甘薯病害,广泛存在于世界甘薯产区,对甘薯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巨大的危害。我国山东、江苏、北京等地的调查显示,由病毒病造成的甘薯产量损失一般在20%~30%,严重的在50%以上。甘薯病毒病病毒种类多,新病毒多,复合侵染现象严重,单一病毒侵染比例仅为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甘薯生产大省,年种植面积80万hm2.长期以来,由于受甘薯病毒病的为害,产量和质量严重受损.甘薯脱毒高新技术的研究成功,有效地防治了甘薯病毒病的发生,其产业化的开发应用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脱毒甘薯四级种薯(苗)生产程序及繁育供种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病毒病危害十分严重,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培育脱毒甘薯是防治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根据河南省脱毒甘薯种薯繁育和生产应用的实践,提出了甘薯脱毒试管苗、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生产程序和脱毒种薯(苗)分级的质量标准,同时介绍了脱毒甘薯的繁育供种体系及各级种薯(苗)的生产规模和数量。  相似文献   

7.
脱毒甘薯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病毒病是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甘薯感染病毒后种性严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一般减产20%以上.重者减产50%采用甘薯脱毒技术是防冶病毒病,恢复品种种性,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泉州市1998年开始从龙岩市农科所和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进行试种,增产幅度在10%-30%。近几年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我市脱毒甘薯种植面积203万亩,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25.4%,平均亩产鲜薯2047公斤,  相似文献   

8.
福建甘薯病毒病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是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26万hm2左右,而病毒病的发生为害,会引起甘薯品种种性严重退化,品质变劣,减产20%以上.因此,江苏、山东等省相继开展了甘薯脱毒技术研究,并大力推广应用脱毒甘薯,一般增产20%~40%,高的可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9.
甘薯病毒病是危害甘薯的主要病害,甘薯病毒种类复杂,其中发生比较普遍,对甘薯危害严重,研究较为深入的甘薯病毒主要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等。目前,这些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已被逐渐认识,以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甘薯病毒壳蛋白(CP)基因序列以及不同病毒的鉴定分类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甘薯病毒病发生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福建省甘薯病毒病发生的现状,针对甘薯病毒病的种类及传播途径,提出防治甘薯病毒病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