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甘肃省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的生产优势和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的种子基地质量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育种行业生产秩序不规范、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力度不够、种业监管服务力量较弱等突出问题。因此,提出了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推进制种基地建设进程、加大科技人才储备和科研力度、加快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设、强化种业监管服务体系建设5 方面发展对策,为推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种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吴星星  陈超  周攀 《中国种业》2022,(12):58-60
通过调研全面了解了浙江省丽水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对农作物种业发展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种业发展存在的 5个方面不足,研究提出了强化人才支撑、强化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推动种苗产业健康发展、做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强政策扶持等具体措施,助推丽水市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九师白杨市在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保障早熟玉米良种供种为目标,将九师白杨市打造成我国早熟玉米核心供种基地样板。基于此,阐述了九师白杨市在制种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九师白杨市制种玉米产业发展的一些具体对策,包括加强区位差异化发展、强化制种基地设施管护、搭建种业创新现代化要素等措施,保障制种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种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酒泉作为“天然的种子加工厂”,在种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在当前国家大力实施种业振兴的战略机遇下,酒泉应积极抢抓机遇,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拓宽种业发展路径,提升酒泉种源保护和利用、制种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酒泉特色种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酒泉种业强市建设,全力打造中国“种业航母”。  相似文献   

5.
杨平 《种子科技》2022,(4):124-126
在近年发展的过程中,临泽县存在制种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企业与基地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机械化作业率低、社会化服务不足等问题.因此,研究和探索在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中如何实现基地作优、企业培强、机制创优,促进基地建设良性建设,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酒泉市制种产业发展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泉市做为国内最重要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之一,和最大且最具优势的瓜类蔬菜花卉制种基地,在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全市现代制种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成为农民赖以增收致富、农业维持较快增长、农村创建和谐局面的重要支撑产业,但是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企业竞争力弱、基地生产设施条件不完善、制种生产成本上涨快、质量意识下滑等。为突破制约种业发展的诸多瓶颈,打造制种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多措并举,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临泽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国家认定的首批“制种大县”。“十三五”以来,临泽县狠抓基地建设,将以水肥一体化为重点的优质高标准农田向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倾斜性配置,示范带动全县玉米制种基地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方向迈进,切实提高了种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了现代种业节本增效,加快了现代种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农民增收新途径,建立了稳定的现代玉米制种基地。通过综合分析,发现还存在农田建设标准不高、基地地力保障机制不完善等一些容易忽视或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更有效、更快速地推进以高标准农田为主的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切实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缓慢的问题,提升制种基地地力,拓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民增收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8.
汤兰 《中国种业》2024,(6):50-53,57
重庆市垫江县是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种子产业发展事关全县大局。近年来,垫江县种子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资源保护能力、制种能力、服务监管能力、创新能力均持续提升,但也还存在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服务监管能力有待加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战略定位,实化工作措施;确定发展目标,延展产业链条;优化区域布局,稳定制种基地;落实扶持措施,培植种业企业;抓好种质资源,配套体系政策;注重规模发展,培育新型主体;实施制种奖补,调动内生动能;强化行业管理,规范经营秩序等深化发展种业的目标和措施建议,为当地种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成为我国重要的杂交水稻种子繁育基地之一,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潜在风险较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分析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问题和不足逐渐显露,制约了基地的发展,也不利于海南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但受国家和地方种业政策的影响,通过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改进生产经营模式等方法,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10.
滑县是国家制种大县,坚持走“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道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良种繁育面积稳步增长,种子经营市场趋于活跃,种子生产企业蓬勃发展,日常监督管理逐步规范,种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企业科研能力不精、仓储加工能力不足、市场要素配备不够、执法队伍建设不强等短板亟待补齐,政策保障体系、科研创新体系、生产经营体系、种子监管体系等需要构建。建议从政策保障、科研创新、繁育基地、仓储加工、市场监管等方面补短板、强支撑、构体系,进一步推进种业振兴和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种业规模和制种产量明显提升,企业育种能力不断提高。但我国种业在发展理念、种子监管、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及高新技术掌握程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剖析我国种业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机遇,就现代种业发展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力求促进种业发展转型升级,助力我国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张掖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抢抓农业部建设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的机遇,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建设现代玉米制种“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示范基地,有力推动玉米制种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企业+基地、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通过流转农民土地,率先在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建成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7130hm2(其中由制种企业直接流转农民土地800hm2,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6330hm2)。2012年7月26日,农业部在张掖市召开了“全国现代种业制种基地建设现场会”,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全国14个制种大省农业厅(委、局),31个省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黑龙江农垦总局种子管理机构负责人和24家种子企业代表对张掖市现代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观摩,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中国种业》2014,(2):20-22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是一项涉及粮食安全的农业生产行业。本文从制种基地、制种技术、组织管理、制种效益等方面阐述了贵州进行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优势,但还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制种企业较少、成规模高标准的基地少、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种子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做好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规划、培育制种企业、加强育种和制种技术研究、制种基地建设和技术人才培训、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等措施,促进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围绕菏泽种业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繁育、推广、经营等重点领域开展调研,通过对菏泽市种业现状的梳理,指出了种业发展中存在育种创新能力缺乏、种业企业实力不强、商业化育种能力薄弱、良繁基地建设标准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商业化育种能力建设;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种子企业竞争力;加强新品种展示评价中心建设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菏泽市育种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加快菏泽市由用种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化,推动种业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种子世界》2013,(10):58-58
四川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工作推进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种业正处于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升级、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加强制种基地建设,事关国家供种安全。要以负责态度、务实作风把优势制种基地建设这一国家决策规划好、建设好,  相似文献   

16.
尉栋 《中国种业》2013,(2):32-33
制种基地是保障良种供应的基础,承载着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求的重任.国务院把农作物种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提出了一系列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制种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按照农业部建设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繁育示范基地的决策部署,临泽因优越的自然条件作为张掖最佳的玉米制种区域,建设国家级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基地,推动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已经成为当前临泽现代农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打好种业翻身仗是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的战略部署,种业保险因其特有的风险保障功能成为保障种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利器。在第十三期中国农业保险论坛中,许多专家都表示,目前我国种业保险还存在着保险品种有限、产业保障不充分、制种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和保险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对标未来我国种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与会专家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加快种业保险提标、增品、扩面,扩大保险环节,优化保费补贴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种业保险产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翟辰洋  陈斌 《中国种业》2023,(4):7-9,14
“育、繁、推”是种业发展的3 个重要阶段,分别决定着种业发展方向对不对,供种水平高不高,发展成效好不好。“十三五”至今,江苏种业在“育、繁、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多数品种抗逆性不强、转化应用效率低,繁制种基地稳定性不足、种源区域性供给不平衡,良种良法配套不充分、侵犯品种权事件多有发生等问题。分别从种业“育、繁、推”3 个方面切入,通过分析共性和个性问题,提出与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机遇相适应的对策,以期为江苏省和其他存在相似问题省份现代种业发展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推进江苏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江苏省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稻麦审定品种优质率达95%以上,良种保供能力明显提升,企业育种能力不断提高,对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江苏省种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良种攻关、制繁种技术优化、专业化服务队伍培育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剖析当前江苏省种业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机遇,就现代种业发展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力求促进种业发展转型升级,助力江苏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师范生 《中国种业》2022,(12):52-54
对山西运城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进行阐述,分析了推进农作物种业振兴存在的种业企业规模小、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种业基地建设不完善、政策扶持力度弱等主要问题,围绕种业科研创新、种业龙头企业培育、种业提升工程、种业政策扶持、种业市场监管和组织保障 6 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种业振兴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